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为研究葛根、枳椇子解酒组合物抗氧化活性,以葛根素及总黄酮含量计,设定葛根、枳椇子11组不同配比组合物,以乙醇脱氢酶(A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为指标确定葛根、枳椇子最优配比解酒组合物,以维生素C为对照,研究最优配比组合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葛根提取物中葛根素含量为72.24mg/g;枳椇子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101.15mg/g;11组不同配比组合物对ADH和SOD活性均具有促进作用,当葛根和枳椇子配比为8∶2时,ADH和SOD活性最高;葛根、枳椇子组合物能增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还原力,前两者IC50分别为0.038mg/mL、0.697mg/mL,总还原力最高为1.171。说明以葛根素及总黄酮含量计,葛根、枳椇子解酒组合物最佳配比为8∶2,最优配比组合物具有明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为葛根、枳椇子组合用于解酒及抗氧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前期研究中运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对辣蓼黄酮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试验,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为了获得质量稳定的辣蓼黄酮,为工业化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芦丁、槲皮素与槲皮苷为对照品对辣蓼总黄酮进行目标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蓼黄酮乙酸乙酯部分(FEA)中芦丁、槲皮素与槲皮苷的含量分别为281.97、160.98、83.31 mg/g,辣蓼黄酮正丁醇部分(FNB)中芦丁、槲皮素与槲皮苷的含量分别为150.33、147.51、73.82 mg/g。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精密度、重复性好,可作为辣蓼黄酮中芦丁、槲皮素与槲皮苷含量分析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测定20种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和芍药苷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试验以20个不同品种牡丹叶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总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评价其抗氧化能力;采用相关系数法对不同品种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芍药苷的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聚类评价。结果显示,20种牡丹叶中总黄酮含量为20.71~54.03 mg/g,总酚含量为68.31~188.19 mg/g,芍药苷含量为20.50~45.10 mg/g。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芍药苷的含量与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抑制浓度(EC50)均具有显著负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牡丹叶聚为4类,按花株色系差异存在一定的聚类。研究表明,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和芍药苷的含量可作为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的指标性成分。  相似文献   

4.
RP-HPLC法同时分析僵蚕中槲皮素、山萘酚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僵蚕中槲皮素、山萘酚、木犀草素、芹菜素含量测定方法,试验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析僵蚕中槲皮素、山萘酚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槲皮素、山萘酚、木犀草素、芹菜素回归曲线分别为Y=1504.412X+9.9756、Y=1991.745X+8.6051、Y=567.591X+2.5397、Y=1811.803X+0.3074,在5.5216×10-2~19.3256×10-2μg/ml、4.608×10-2~16.128×10-2μg/ml、12.5504×10-2~43.9264×10-2μg/ml、6.0288×10-2~21.1008×10-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92~0.99998。槲皮素、山萘酚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7%、96.9%,RSD分别为2.99%、1.89%。样品分别含槲皮素、山萘酚、木犀草素、芹菜素0.22、0.64、0、0mg/g。试验为僵蚕提供了分析黄酮化合物方法,该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数据及结果可靠。僵蚕中富含槲皮素、山萘酚,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枳椇子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首先, SD大鼠枳椇子水提液及生理盐水灌胃后心脏取血,制备枳椇子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然后用酒精诱导人LO_2细胞构建酒精损伤细胞模型,并随机将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空白血清组和不同剂量含药血清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酶标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酶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WST-1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后分析评估枳椇子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与空白血清组比较,5%和10%含药血清组肝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 ALT和AST活性显著降低(P0.05); 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表明枳椇子对酒精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的机制来实现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艾叶非挥发性成分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探究艾叶非挥发性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与多酚、黄酮以及多糖含量的关系。采用60~90℃石油醚去除艾叶中的脂溶性色素与挥发性物质,残渣分别以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水逐级提取。使用铁离子还原法(FRAP)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测定4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将抗氧化活性转化为奎诺二甲基丙烯酸(Trolox)当量,测定提取物中的多酚、黄酮、多糖含量。结果显示:在水相、乙醇相、正丁醇相以及乙酸乙酯相中,多酚、黄酮、多糖主要富集在水相和乙醇相中,黄酮含量能够直接影响艾叶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艾叶非挥发性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主要存在于水相和乙醇相中,黄酮类物质是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可将其作为天然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7.
芒萁是一种在南方地区分布广泛的药用草,但目前利用不广.为充分研究其药理基础,应用超声辅助法提取芒萁黄酮,通过聚酰胺柱层析配合梯度洗脱对其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其主要成分后,进行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 表明:芒萁黄酮的提取得率为13.42%,纯化所得50%醇洗物部分的总黄酮含量最高,达到76.25%,主要含有阿福豆苷(2.155%)、木犀草素-5-O-葡萄糖(1.462%)、异槲皮苷(0.856).芒萁黄酮对羟基(O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079.01、248.74和50.14 μg/mL.芒萁黄酮含量高,抗氧化活性优良,极具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据《果树学报》2018年第2期《不同干燥方法对"修水化红"甜橙皮黄酮含量、抗氧化能力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作者周明等)报道,以"修水化红"甜橙皮外观特征、总黄酮与橙皮苷含量、抗氧化能力、挥发性风味成分为指标,考察修水化红皮适宜的干燥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修水化红皮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修水化红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5省份(甘肃、山西、内蒙古、新疆、辽宁)小果沙棘叶总黄酮含量和4种黄酮类化合物(异鼠李素、山奈酚、槲皮素、芦丁)含量|利用DPPH•清除率、O2-•清除率、 ABTS+•清除率、还原力指标对沙棘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为沙棘黄酮缓解畜禽氧化应激中的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5个省份小果沙棘叶总黄酮含量高低依次为甘肃GS(4.68%)、山西SX(3.54%)、内蒙NM(2.85%)、新疆XJ(1.94%)、辽宁LN(1.23%)。异鼠李素和槲皮素在5省份小果沙棘叶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山奈酚所占比例相对较低|芦丁在新疆XJ和辽宁LN小果沙棘叶中所占比例较高。(2)不同省份小果沙棘叶总黄酮具有很好的还原力和DPPH•、O2-•、ABTS+•清除能力,其抗氧化能力与添加浓度遵循剂量-效应关系。(3)小果沙棘叶总黄酮与还原力的EC50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异鼠李素与DPPH•清除力的IC50值、还原力的EC50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所述,不同省份小果沙棘叶总黄酮含量及其组成均存在差异,其中甘肃GS小果沙棘叶总黄酮含量最高且抗氧化能力最强,山西SX小果沙棘叶总黄酮次之。 [关键词]小果沙棘叶|总黄酮|异鼠李素|槲皮素|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沙冬青种子总黄酮活性成分分析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旨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及含量测定,并探索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LC-MS分析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在HPLC优化条件下用标准品对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MTT法和ELISA试剂盒检测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IL-2、IL-4生成的影响,以及总黄酮对肝脏KCs细胞的增殖和NO、NOS含量的影响;运用定量溶血分光光度法和血清溶血素HC_(50)测定法检测不同浓度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抗体生成细胞和血清溶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中主要活性成分为芒柄花素、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黄豆黄素和穗花杉双黄酮,其中,芒柄花素含量高达52.48%,其次为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含量为11.20%。在2.5~100μg/mL总黄酮作用下,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在20μg/mL时脾淋巴细胞增殖率和IL-2的分泌量分别高达217.62%和159.661 pg/m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40μg/mL时,脾淋巴细胞IL-4的分泌量高达149.274 pg/mL,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KCs细胞的增殖及NO和NOS分泌也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在60μg/mL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KCs细胞增殖率达67.77%,NO和NOS的分泌量分别达180.106和29.942μmol/L(P0.01)。此外,沙冬青种子总黄酮能明显促进小鼠体内抗体生成细胞和血清溶血素含量的增加。综上表明,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为芒柄花素和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免疫活性细胞的增殖、相关免疫细胞因子和抗体的产生与释放等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及含量测定,并探索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LC-MS分析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在HPLC优化条件下用标准品对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MTT法和ELISA试剂盒检测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IL-2、IL-4生成的影响,以及总黄酮对肝脏KCs细胞的增殖和NO、NOS含量的影响;运用定量溶血分光光度法和血清溶血素HC50测定法检测不同浓度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抗体生成细胞和血清溶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中主要活性成分为芒柄花素、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黄豆黄素和穗花杉双黄酮,其中,芒柄花素含量高达52.48%,其次为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含量为11.20%。在2.5~100 μg/mL总黄酮作用下,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在20 μg/mL时脾淋巴细胞增殖率和IL-2的分泌量分别高达217.62%和159.661 pg/m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40 μg/mL时,脾淋巴细胞IL-4的分泌量高达149.274 pg/mL,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KCs细胞的增殖及NO和NOS分泌也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在60 μg/mL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KCs细胞增殖率达67.77%,NO和NOS的分泌量分别达180.106和29.942 μmol/L(P<0.01)。此外,沙冬青种子总黄酮能明显促进小鼠体内抗体生成细胞和血清溶血素含量的增加。综上表明,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为芒柄花素和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免疫活性细胞的增殖、相关免疫细胞因子和抗体的产生与释放等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小花棘豆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总黄酮提取物在体内的抗氧化活性。采用超声波协助提取法提取小花棘豆中总黄酮,并使用肝脏损伤小鼠模型(四氯化碳造模)测定小花棘豆总黄酮提取物在体内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小花棘豆总黄酮可以显著提高小鼠血清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并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脑组织中脂褐素(LP)含量。因此,小花棘豆总黄酮具有一定的体内抗氧化活性,有一定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紫花苜蓿中槲皮素、木犀草素、染料木素、芒柄花黄素等黄酮类成分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试验分别测定了紫花苜蓿中不同黄酮成分的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结果表明:苜蓿中的槲皮素和木犀草素抗氧化能力最强,而染料木素的抗氧化能力在黄酮类化合物中相对较弱,芒柄花黄素的抗氧化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14.
瑞香狼毒总黄酮的提取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运用超声波技术提取瑞香狼毒中的总黄酮,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瑞香狼毒总黄酮提取物中的黄酮含量为24.30%,采用抗坏血酸(VC)作为对照,测定了瑞香狼毒总黄酮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瑞香狼毒总黄酮具有显著的体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作用,其作用强于VC,是一种有开发价值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5.
以华中农业大学康思农实验蜂场油菜蜂蜜为材料,研究了XAD-2树脂对油菜蜂蜜中黄酮类物质的柱层析分离条件。在考察4种不同因素对分离效果影响的基础上,得出的最佳分离条件是:蜂蜜上样量与树脂量的比为1.2:1;上样液pH=2;90%的甲醇为洗脱溶剂,并采用3倍柱床体积的甲醇量(洗脱速度为4.5ml/min),其加标回收率为82.8%。对柱层析分离得到蜂蜜黄酮样品采用LC/MS/MS(液质联用)分析,发现康思农油菜蜂蜜样品中含有槲皮素、异鼠李素、山萘酚、木樨草素、白杨黄酮、高良姜黄素、短叶松素、芹菜素、5,7-二羟基双氢黄酮和汉黄芩素等10种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16.
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为3,5,7,3,4,5,-六羟基2,3双氢黄酮,属于黄酮醇类化合物.其由显齿蛇葡萄幼嫩茎叶中提取纯化而得,研究发现,二氢杨梅素在人和试验动物体内具有抗菌、抗氧化、保肝护肝[1-2]等多种活性作用.近年来,进一步研究发现,DMY还可增强机体免疫机能[3-5].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是机体防止感染的第一防线.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桑枝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开发桑枝的药用功能,采用比色法对广东桑不同品种及不同生长季节桑枝的总黄酮含量、总抗氧化活性、.OH和O2-.清除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品种和生长季节对桑枝总黄酮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有显著的影响(P<0.05)。分析结果还显示:染色体倍数性对桑枝总黄酮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无显著的影响(P>0.05);桑枝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18.
栽培乌拉尔甘草根中黄酮类和皂甙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冷浸乙醇提取法对兰州人工引种栽培的6年生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根中的总黄酮和总皂甙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分离,并且采用重量法和3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乌拉尔甘草根中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分光光度测定方法中,黄酮含量以直接测定法为最高,硝酸铝显色法次之,氯化铝显色法最低,直接测定法测定样品中的黄酮含量因不受显色剂干扰,测定结果相对更为准确可靠。人工栽培乌拉尔甘草相对野生甘草有效成分的含量较低,但仍可作为野生药用甘草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生长时期小花棘豆总黄酮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关系。试验选用6个生长时期的小花棘豆作为检测样本,利用甲醇超声波提取总黄酮,并采用硝酸铝显色法测定小花棘豆总黄酮含量,然后通过分析黄酮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时期小花棘豆黄酮含量及自由基清除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结荚期小花棘豆总黄酮含量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均高于其它生长期(P0.05),小花棘豆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0.933和0.972。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乳酸菌对苜蓿青贮过程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及其与发酵产物的关系。以苜蓿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添加×贮藏时间)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添加处理包括无添加(对照)和添加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每个处理50个重复,贮藏时间分别为0、1、3、5、7、15、22、39、46、53、60、67、74 d,每个时间点开封3袋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总黄酮提取率、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及主要黄酮苷元含量,分析苜蓿总黄酮提取率与发酵产物的关系。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乳酸菌组的pH及氨态氮/总氮显著降低(P0.05),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乳酸、乙酸含量,总黄酮提取率,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含量及β-葡萄糖苷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2)随着苜蓿青贮发酵时间的延长,无论添加乳酸菌与否,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及pH呈现降低趋势,粗脂肪、乳酸、乙酸含量及氨态氮/总氮均呈现升高趋势,而总黄酮提取率及β-葡萄糖苷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3)总黄酮提取率与pH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乳酸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乙酸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添加乳酸菌可以显著提高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发酵品质良好的苜蓿青贮可以提高总黄酮提取率、β-葡萄糖苷酶活性以及槲皮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