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从多年施用莠去津的栽参土壤中分离出降解效果良好的2株细菌、2株真菌和3株放线菌,制成混合菌剂,代号分别为AM、AF、AS,对其在田间土壤中的定殖情况和降解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菌接种后经过20.0d的延缓期菌体细胞开始增殖,而真菌和放线菌没有明显的延缓期。土壤中莠去津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细菌和放线菌菌剂对栽参土中莠去津有明显的降解效果,其半衰期分别为20.0,17.6d,真菌的降解效果较差,其降解半衰期为31.4d。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环境因素对土壤中莠去津降解的影响,以华南地区蔬菜田土壤为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莠去津在不同温度、p H值和湿度条件下的降解速率和半衰期。结果表明:温度对莠去津的降解影响最为明显,在(5"0.5)℃、(15"0.5)℃、(25"0.5)℃和(35"0.5)℃时的半衰期分别为187.30,19.97,14.38,8.87 d,说明莠去津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p H对其降解存在一定影响,当p H值为7.0、8.0和6.0时,半衰期分别为10.95,16.82,14.41 d;湿度对莠去津的降解无明显促进作用,30%、60%和90%湿度条件下,其半衰期分别为13.35,13.64,20.44 d。因此,温度是影响莠去津降解的关键因素,推荐蔬菜地夏季施用莠去津可能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从多年施用莠去津的栽参土壤中分离出6株可降解莠去津的菌株,其中3株放线菌、2株细菌、1株真菌;对其在田间土壤中的定殖情况和降解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经过消毒处理,有利于放线菌在土壤中定殖。高接种量(12S)与低接种量(6S)处理间差异呈极显著性(P〈0.01);同等接种量条件下,混合菌剂处理(6S5F、5M6S)土壤中放线菌数明显高于单株菌(6S)处理。在田间生产条件下,土著微生物代谢莠去津的生物半衰期分别为76d(栽参)和55d(休闲),土壤中莠去津消失95%所需要的时间由404d提前到132d,消失速率提高了3倍。  相似文献   

4.
小麦生物质炭对烤烟生长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物质炭对烤烟前期生长、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烤烟K326为供试品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用量(0%(对照),0.1%,0.5%,1%,2%,3%)小麦生物质炭施入后对烤烟前期农艺性状、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用量的生物质炭对还苗期烟草叶片数、株高、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是总体上增加了最大叶面积,其中生物质炭用量为3%的处理使烤烟的最大叶面积较对照显著增加了155.3%。不同用量生物质炭总体上增加了团棵期烟草的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但株高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变化,当生物质炭用量为3%时,最大叶面积、叶片数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17.7%和21.5%。与对照相比,不同用量生物质炭影响了烟草团棵期地上部生物量,但对地下部生物量无显著影响。生物质炭的施用影响烟草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其中生物质炭用量为3%的处理,烟草根际土壤的有机碳、全氮、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对照分别显著提高了302.3%,41.7%,114.0%,220.3%和474.8%,pH提高了0.50,而对土壤全磷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生物质炭用量为2%的处理,烟草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增加了35%;而生物质炭用量为0.5%和3%的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分别增加了108%和100%;但是生物质炭的施用却降低了土壤脱氢酶的活性,生物质炭用量为0.5%,1%,2%和3%的处理,土壤脱氢酶活性分别较对照降低了51.5%,63.6%,63.6%和51.5%。相关性分析表明,烟叶地上部干质量与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和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脱氢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施用生物质炭不仅可改善烟叶的农艺性状,而且会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其中以生物质炭用量为3%时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5.
氮磷无机营养物质对莠去津在土壤中消解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莠去津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培养方法,研究了受莠去津污染的3种不同土壤(淡涂泥田、青紫泥田和黄筋泥田)施用无机氮肥和磷肥对土壤中莠去津消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无机氮肥和磷肥显著促进了莠去津的消解。在同一土壤中,不同处理中莠去津的消解速度为:氮磷肥配施(ANP处理)>单施氮肥(AN处理)>单施磷肥(AP处理)>不施肥料的处理(A处理)。就不同土壤而言,可提取态莠去津在青紫泥田中消解最快,不同处理莠去津的半衰期在22.8~30.2d之间;其次是在淡涂泥田中,不同处理莠去津的半衰期在25.1~36.6d之间;在黄筋泥田中消解最慢,不同处理莠去津消解的半衰期在31.3~45.7d之间。可见,土壤中莠去津的消解与土壤本身基本性质和外界条件有关,施用无机氮肥和磷肥可以促进土壤中莠去津的消解,这对修复被莠去津污染的土壤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究椆琼楠个体功能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功能性状随胸径梯度的变化情况,为物种共存和群落构建提供理论基础。以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310株椆琼楠为研究对象,测量树高、叶绿素含量、叶片厚度、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片干物质含量和木质密度等功能性状以及胸径,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与叶片厚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比叶面积呈显著负相关;叶片厚度与叶片干物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比叶面积呈显著负相关;叶片干物质含量与比叶面积呈显著负相关。椆琼楠树高、叶绿素含量、叶片厚度和叶片干物质含量随胸径梯度递增呈线性升高趋势;叶面积、比叶面积和木质密度随胸径梯度递增呈线性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酒糟沼渣(酱香型白酒酒糟生产沼气的副产物)对辣椒产质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为沼渣的高效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黄壤为基础,通过田间小区随机区组试验,在氮磷钾肥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设置对照(CK,不施沼渣)以及5个不同沼渣施用量等共6个处理,进行沼渣对辣椒产质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试验。【结果】与对照相比,施用沼渣能增加辣椒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当沼渣施用量在11 250~30 000 kg/hm~2时辣椒株高和茎粗增加显著(P0.05),施用量在15 000~30 000kg/hm~2时叶长增加显著(P0.05),施用量在30 000 kg/hm~2时叶宽增加显著(P0.05);施用沼渣能使辣椒产量增产8.43%~34.37%,当沼渣施用量为30 000 kg/hm~2时辣椒产量增加显著(P0.05);增施沼渣能使大部分处理辣椒Vc和还原糖含量提高,部分处理辣椒硝酸盐含量降低,同时随着沼渣施用量增加辣椒N含量降低,辣椒P含量不变,辣椒K含量受影响但变化无规律。辣椒产量与株高、茎粗呈显著正相关,与辣椒N呈显著负相关;Vc与辣椒K、土壤全K呈显著正相关;硝酸盐与土壤全N、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与有效磷、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酒糟沼渣适量施用能增加辣椒产量,改善辣椒品质,在氮磷钾肥常规施用的基础上以酒糟沼渣施用量30 000 kg/hm~2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烤烟抗氧化能力与其品质的关系,在泸州烟区火石土、黄壤土和水稻土3种不同质地土壤种植云烟97,分别取叶龄15~75 d的中部叶和上部叶,杀青后测定烟叶的总抗氧化能力、总酚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并测定烤后烟叶的总抗氧化能力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结果表明,随叶龄的增加,火石土植烟中部叶和上部叶的总抗氧化能力在叶龄15~45 d增加,叶龄60~75 d稍有降低;黄壤土植烟中部叶总抗氧化能力持续增加,上部叶在叶龄15~30 d降低而后持续增加;水稻土植烟,烟叶总抗氧化能力变化不明显;火石土和黄壤土植烟中部叶、上部叶叶龄75 d的总抗氧化能力分别极显著高于水稻土67.38%和75.80%、131.76%和99.67%。不同质地土壤植烟中部叶的总抗氧化能力与烟叶的总酚、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上部叶总抗氧化能力与总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烤后烟总抗氧化能力与中性致香物质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和不含新植二烯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总和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可见,烟叶的抗氧化能力与其品质存在密切关系,可以作为衡量烟叶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毒死蜱在白菜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不同栽培方式下毒死蜱的降解动态试验及安全间隔期试验,研究了毒死蜱在白菜中的残留降解动态。结果表明,毒死蜱在白菜中的残留半衰期为1.650~1.824 d;毒死蜱在白菜中的降解速度与其栽培方式有关;按推荐剂量25 mL/667m2施用,施药次数为1次的情况下,毒死蜱在露地栽培白菜中的安全间隔期为7 d,大棚栽培条件下安全间隔期应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磷肥用量对湘西晒红烟生长发育、磷素代谢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湘西酸性黄壤土上增施磷肥能促进晒红烟早发快长,增加株高、茎围及最大叶面积。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晒红烟磷积累量增加,特别是移栽后20~60 d的磷积累量显著增加。烟株各部位的磷分配比例以叶中最高,增施磷肥显著增加了移栽后45~75 d茎的磷分配比例。施磷处理显著增加移栽后20 d时根和叶的磷含量,最终提高烟叶磷含量。增施磷肥可以提高各部位烟叶的总糖和钾含量,降低总氮、烟碱和淀粉的含量。以施磷225kg/hm2处理烟叶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稗草对三种玉米田常用除草剂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琼脂法与整株法测定黑龙江省玉米田12种稗草生物型对莠去津、乙草胺和硝磺草酮抗性水平,同时测定不同抗性生物型体内SOD、POD、CAT及GSTs酶活性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宾县生物型对莠去津产生低水平抗性,抗性指数为5.01。鸡西和五常生物型抗性指数分别为3.40和3.23,处于敏感性下降阶段。12种稗草生物型对乙草胺和硝磺草酮均未产生抗性;施用莠去津0~11 d,宾县生物型体内GSTs酶活性变化率始终高于五常和敏感生物型,3 d后POD酶活性变化率开始显著高于敏感生物型,其酶活性平均变化率与稗草抗性水平呈正相关;SOD和CAT酶活性变化率与稗草对莠去津抗性程度无关。稗草产生抗性可能是体内GSTs对莠去津代谢作用加强所致,与POD酶活性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磷肥用量对湘西晒红烟生长发育、磷素代谢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湘西酸性黄壤土上增施磷肥能促进晒红烟早发快长,增加株高、茎围及最大叶面积。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晒红烟磷积累量增加,特别是移栽后2060 d的磷积累量显著增加。烟株各部位的磷分配比例以叶中最高,增施磷肥显著增加了移栽后4560 d的磷积累量显著增加。烟株各部位的磷分配比例以叶中最高,增施磷肥显著增加了移栽后4575 d茎的磷分配比例。施磷处理显著增加移栽后20 d时根和叶的磷含量,最终提高烟叶磷含量。增施磷肥可以提高各部位烟叶的总糖和钾含量,降低总氮、烟碱和淀粉的含量。以施磷225kg/hm2处理烟叶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3.
以云烟87为材料,设计两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打顶后施用生长素(0、10、20 mg/L)和油菜素内酯(0、10、20 mg/L)对烤烟叶面积、质体色素、常规化学成分、主要中性香味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株打顶后施用生长素,烟叶叶面积增加,烤烟总氮含量显著降低;喷施油菜素内酯,烟叶叶面积增加;喷施20 mg/L的生长素,烟叶叶绿素与质体色素总量增加;喷施10 mg/L生长素同时配施10 mg/L或20 mg/L的油菜素内酯,烟叶叶面积显著增加,各色素指标基本均显著增加,烤后烟叶总氮含量、氯含量显著降低,主要中性香味物质含量增加。打顶后喷施10 mg/L生长素和10 mg/L油菜素内酯,可以促进烟叶开片,提高质体色素含量及其降解产物的含量,提高烟叶钾含量、钾氯比,降低氯和烟碱含量。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生防菌株哈茨木霉对烟草生长促进和黑胫病防治效果的最佳施用方式,本试验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分析了哈茨木霉浸种、灌根和叶面喷施3种施用方式对烟草生物学性状、生理特性、烟草黑胫病防治效果以及诱导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哈茨木霉浸种、灌根、叶面喷施处理对烟草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学性状及生物量积累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整体表现为灌根>浸种>叶面喷施。哈茨木霉对烟株叶面积促进效果高于株高和茎围,移栽后28 d经灌根处理烟株根系更加发达,总根长、根体积、分枝数较对照显著增加,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较对照分别增加86.14%和84.16%。灌根处理后烟株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均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在移栽后21 d达到稳定。哈茨木霉定殖量与防御性酶活性和烟草黑胫病防治效果呈正相关关系,经诱导烟草根系POD、PPO、PAL和CAT活性显著升高。各时期灌根处理烟株体内哈茨木霉定殖量均显著高于浸种和叶面喷施处理,烟草黑胫病发病率较对照降低75.00个百分点,病情指数降至13.89。综上可知,移栽期哈茨木霉灌根处理能有效提高烟株生长质量,诱导烟株抗性增强,降低烟草黑胫病发生。  相似文献   

15.
有机-无机烟草专用肥的养分释放特点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养分淋溶和盆栽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烟草专用肥的养分释放特点以及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无机烟草专用肥氮素淋洗在21d达到最高峰,磷素在28d养分释放量达到最高峰,钾素在28~35d出现养分释放高峰。有机一无机烟草专用肥有利于烤烟的生长发育,与施用等量N、P、K的普通烟草专用肥对照比较,A、B、C处理株高增加2.5~5.6cm、最大叶面积增加40.76—155.91cm^2、单株叶片数提高1.3~2.4片。施用有机一无机烟草专用肥的烟株其根系活力在移栽后50d增加0.1225~0.2614mg/g/h;叶绿素含量在移栽后70d左右迭最高峰,其值分别为2.982、3.267、3.024、3.18mg/g;硝酸还原酶前期升高较快,后期下降快;成熟时烟株地上部干物质重分别增加7.86%、14.16%、9.33%。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外源硅对干旱胁迫下烟株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7盆栽幼苗为材料,对其进行良好水分处理(90%~95%田间持水量)与干旱胁迫处理(35%~40%田间持水量),并施用不同含量外源硅肥(K2SiO3,0、1.0、1.5、2.0 g/kg),待烟株长至旺长期(45 d)时测定不同处理下烟株的生长形态、生物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干旱胁迫下,烟株的株高、叶片数、单叶面积、生物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均较良好水分处理组下降,而比叶面积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升高;施加1.0~2.0 g/kg外源硅对干旱胁迫下烟草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株高、叶片数、单叶面积、比叶面积、总生物量和根冠比增加,光合色素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增强,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以2.00 g/kg硅处理效果最明显。【结论】施用外源硅可缓解干旱胁迫对烟草的伤害,提高其抗旱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晋谷21号进行盆栽试验,于3~5叶期喷施清水(对照)及150,300(推荐剂量),600,1 200 g/hm2的苄嘧磺隆,在药后3,7,15 d测定谷子的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分鲜质量等农艺性状和光合色素含量,旨在探明除草剂苄嘧磺隆对晋谷21号农艺性状和光合色素的影响,为谷子田正确有效地应用苄嘧磺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用苄嘧磺隆除草剂与对照相比,晋谷21号的株高、叶面积和地上部分鲜质量在苄嘧磺隆600 g/hm2时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在苄嘧磺隆1 200 g/hm2时显著降低。苄嘧磺隆在≤300 g/hm2时相对安全,而在高剂量(1 200 g/hm2)下对晋谷21号产生药害较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碳基调理剂施用对昭通冷凉山区黄壤上烤烟生长的效果。【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碳基调理剂施用对烤烟农艺性状、产量、产值及中上等烟比例的影响,并通过相关分析明确影响烤烟产质量的农艺性状指标。【结果】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碳基调理剂处理的烤烟生物量在旺长期增加12.31%~17.16%,打顶期烟叶的生物累积量占比提高,T2的烤烟叶片生物量占比、单叶平均叶面积和叶面积系数均高于对照(CK)处理。施用碳基调理剂处理的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增加分别为5.32%~23.89%和7.58%~10.71%。线性相关分析表明,烤烟茎围、单叶面积、叶面积系数与烤烟产量和产值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茎围和叶面积系数是影响烤烟产质量的主导因素。【结论】施用碳基调理剂对昭通冷凉山区烤烟生长和产质量形成的效果显著,施用T2碳基调理剂的效果最优,烟株生长中后期能稳定持续调控养分供应,有利于烟叶产质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生物炭对烤烟生长、根际土壤性质及叶片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为生物炭的烟田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烟杆生物炭用量(生物炭/(土+生物炭)×100%)分别为0%(对照),0.1%,0.5%,1%,2%,3%6个处理,依次记为B0、B0.1、B0.5、B1、B2、B3,研究不同用量生物炭对烤烟生长、烟草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烟叶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并分析烤烟生长指标、烟草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烟叶重金属含量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与B0处理相比,生物炭处理还苗期烟草的叶片数无显著变化,但烟草的株高、最大叶面积均增加;生物炭处理提高了团棵期烟草的叶片数、株高、最大叶面积、地上和根干质量。施用生物炭后,还苗期和团棵期烟叶的叶绿素含量总体均降低。与B0处理相比,生物炭处理明显影响了烤烟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其中土壤体积质量降低,土壤pH以及有机碳、全氮含量增加,全磷含量降低。此外,与B0处理相比,生物炭处理烟草根际土壤硝态氮和速效磷含量均降低;铵态氮含量总体无显著变化;B1、B2和B3处理烟草根际土壤的速效钾含量均增加,其余处理无显著变化。与B0处理相比,生物炭处理总体降低了烟叶中重金属Pb、Cd、Cu和Zn的含量。【结论】施用生物炭促进了烤烟的生长,影响了土壤理化性质,减少叶片中重金属含量,本试验条件下生物炭用量为0.1%和1%时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0.
周宁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1):338-340
从黑龙江省长期施用莠去津的玉米田土壤中筛选到以莠去津为唯一碳、氮源的菌株Z9和以莠去津为唯一氮源的菌株Z42,培养后14 d,它们对莠去津的降解率可达77.7%和65.6%.通过初步鉴定后可知,Z9为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细菌,Z42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细菌.比较单一菌株、混合菌株降解莠去津的效果后可知,混合菌降解莠去津的效果较优于单一菌株的降解莠去津的效果.在最佳降解条件下,以菌株Z9和菌株Z42进行莠去津初始浓度为10、20、40、70、100 mg/L的最佳降解效果试验,将各莠去津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与一级降解动力学曲线(lnC=-kt+lna)进行拟合,结果显示2株降解菌均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