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索水貂肠炎病毒(mink enteritis virus,MEV)的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其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以免疫母貂所生仔貂为研究对象,采集21、30、45、60日龄仔貂血清,测定水貂病毒性肠炎母源抗体HI效价(MEV HI);选取25只47~52日龄健康水貂接种制备MEV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前后14 d采血测定MEV HI效价;免疫后14 d进行水貂肠炎病毒攻毒临床症状观察,并测定粪便HA效价;攻毒后14 d对濒死和存活水貂安乐死,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免疫母貂所产仔貂的MEV HI效价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在21日龄时较高,45日龄时少部分仔貂MEV HI效价<1:32,60日龄时大部分仔貂HI效价≤ 1:4;使用制备合格疫苗免疫后14 d对照组水貂的MEV HI效价均不高于1:4,免疫组MEV HI效价升高至1:64~1:512;攻毒保护试验表明,免疫组水貂100%抵抗水貂肠炎病毒强毒的攻击,水貂的精神、饮食、粪便等均未见异常,且攻毒后粪便HA效价为1:8~1:16;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MEV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能够很好地阻止病毒在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复制和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损伤。因此,免疫母貂所生仔貂21日龄时体内抗体效价最高,制备的疫苗免疫50日龄左右的水貂时能够突破母源抗体干扰并产生高水平的抗体,能够抵抗水貂肠炎病毒强毒株的攻击。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水貂犬瘟热Vero细胞活疫苗(CDV3-CL株,悬浮培养)冻干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分别在吉林、辽宁两省选择饲养规模相似的3个毛皮兽场进行疫苗安全性(10头份)和免疫效力实验(1头份)研究,接种后观察动物的临床症状,检测抗体水平并随机选择部分水貂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超剂量接种水貂未见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对水貂的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水貂免疫疫苗后21 d即可获得达到免疫保护的抗体水平;免疫180 d仍能维持较高水平的抗体,且能够保护动物抵抗强毒攻击。试验表明,水貂犬瘟热Vero细胞活疫苗(CDV3-CL株,悬浮培养)冻干制剂具有较好的临床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3.
几种犬瘟热弱毒疫苗免疫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小熊猫(LP)株犬瘟热病毒(CDV)驯化致弱毒株为种毒研制的CD弱毒苗与另外4种CD弱毒疫苗,分别接种于5组易感幼犬,于最后1次接种后第14d和第21d采血,分离血清测定CDVSN抗体效价,并于第21d采血后用CDV强毒攻击,统计保护率。结果5组犬免疫后其中和抗体都有不同程度升高,分别从1∶10以下升高到1∶25~1∶360不等,选用LPV70毒种作为种毒的第1组犬免疫抗体效价最高,平均达到1∶185以上,攻毒试验保护率达到100%,2组抗体效价达到平均数1∶180,保护率达到90%,3组、4组抗体平均水平1∶30和1∶40,攻毒试验保护率分别只有40%和50%,5组平均抗体水平为1∶140,攻毒试验保护率为87.5%。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证明,5周龄以上的无MEV健康貂、MEV隐性感染貂、MVE症状典型貂均可按种水貂病毒性肠炎无血清细胞培养灭活疫苗,适宜免疫程序为皮下或肌肉注射1ml。7万多只份MEV矿油苗和700多万只份MEV铝胶苗接种野外水貂、貉子和狐狸的临床免疫预防和紧急控制效力观测结果表明,两种佐剂MEV疫苗的免疫效力等同,不同效价(HA64~x—8192~x或TCID_(50)Log~(7.6~9.7))MEV疫苗的免疫产生期为3~10天,免疫期不低于6~12个月,2~8℃保存期不低于9个月,免疫保护率达100%。效价为HA64~x或TCID_(50)Log_(10)~(7.6)的MEV疫苗接种水貂后20~40天的血清HI抗体效价均值约为32~x,达此标准疫苗的免疫产生期为7~10天,免疫期为12个月,保存期为9个月,保护率为100%。  相似文献   

5.
对2~8℃条件下保存90,120,150,180,210,240,300,360 d的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灭活疫苗接种水貂进行免疫试验,结果表明:保存300 d的疫苗接种水貂30 d后血清中水貂肠炎细小病毒(MEV)HI抗体均在1∶32以上,免疫水貂强毒攻击均获得100%保护,确定水貂细小病毒细胞灭活疫苗保存期为300 d。该结果为水貂细小病毒细胞灭活疫苗运输和保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取某水貂养殖厂疑似犬瘟热病毒和细小病毒混合感染病料,采用犬瘟热抗原快速检测试纸、HA和PCR、RTPCR法检测CDV和MEV。分别以抗CDV和抗MEV阳性血清中和后接种敏感细胞进行蚀斑纯化,成功分离一株细小病毒(MEV-RC02株)和犬瘟热病毒(CDV-RC01株)。将纯化后的MEV-RC01株和CDV-RC01株分别回归本动物,结果显示,分离株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将水貂犬瘟热(CL08株)、病毒性肠炎(NA04株)二联活疫苗免疫健康非免貂后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该二联疫苗对分离的MEV-RC02株和CDV-RC01株流行毒株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鸡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疫苗(IBDV-Icx)和常规IBD活疫苗分别免疫1日龄商品鸡和SPF鸡,进行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效力比较.免疫后8d检测,IBDV-Icx免疫组鸡的法氏囊未见明显萎缩,而传统弱毒疫苗免疫组鸡的法氏囊萎缩明显;免疫后28d各组用IBDV标准强毒株进行攻击,IBDV-Icx免疫组鸡的攻毒保护率均为10/10,常规IBD活疫苗对照组分别为8/10及9/10.免疫后3个月,IBDV-Icx免疫组血清抗体可达AGP1∶32,攻击强毒仍为10/10保护,而常规IBD活疫苗免疫后2个月抗体AGP为0,攻毒保护率为1/10,免疫后3个月时攻毒10/10发病.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指导鸡新城疫基因Ⅶ型灭活标记疫苗(MG7株)的临床免疫剂量,通过测定免疫鸡HI抗体滴度和攻毒保护试验,进行了10日龄和30日龄SPF鸡最小有效免疫剂量的研究。动物实验使用10 μL、20 μL和40 μL三种不同免疫剂量,免疫疫苗后21 d检测HI抗体效价,10日龄SPF鸡001批次疫苗HI抗体平均效价依次为:4.8、6.2和6.5,攻毒保护率依次为80%、100%和100%,30日龄SPF鸡HI抗体平均效价依次为:5.0、6.3和6.5,攻毒保护率依次为70%、100%和100%,结果表明,新城疫灭活标记疫苗(MG7株)HI 抗体效价和保护效力呈正相关, 免疫剂量与HI 抗体效价和保护效力也呈正相关。用NDV基因Ⅶ型强毒G7株进行攻毒保护试验,两种日龄鸡在20 μL的免疫剂量下,疫苗仍能达到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当前水貂病毒性肠炎疫苗及免疫程序的在水貂的免疫效果,该研究在6个水貂养殖场,随机对MEV疫苗免疫接种后55~60d的水貂进行心脏采血,共采集、制备84份血清。采用血清微量中和试验,测定84份水貂血清中抗MEV的中和抗体滴度。结果表明,抗MEV中和抗体滴度大于10的共10份血清,仅占11.9%,其中1份效价为56,1份效价为28,1份效价为21,6份效价为14,1份效价为12,其余74份水貂血清中的抗MEV中和抗体滴度均小于10,达88.1%。当前水貂MEV疫苗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很差,是造成在水貂养殖过程中MEV流行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加强研究制定科学水貂MEV疫苗免疫接种程序。  相似文献   

10.
将鸡传染性法代囊病病毒(IBDV)BX株抗原和IBDV高免血清按一定比例混合,初步制备了无菌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1~5(分别含有32、8、4、0.5及0.125单位IBDV中和抗体),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1~5及BX株活疫苗分别免疫1日龄低母源抗体水平雏鸡,免疫后9 d观察法氏囊病变,免疫后28 d采血测定IBDV中和抗体,并用强毒攻击,计算各组疫苗保护率。结果显示,免疫后9 d,复合物疫苗1~3免疫组鸡法氏囊正常,复合物疫苗4、5免疫组和BX株活疫苗免疫组分别有2/10、4/10和5/10的试验鸡法氏囊出现了病变;免疫后28 d,复合物疫苗1~5免疫组和BX株活疫苗免疫组IBDV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8.34log2、9.60log2、9.21log2、7.88log2、9.50log2和9.12log2,攻毒保护率分别为90%、100%、100%、80%、90%和80%。试验结果表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2、3(分别含8、4单位IBDV中和抗体)免疫1日龄低母源抗体水平的雏鸡效果最好,攻毒保护率能达到100%。  相似文献   

11.
用实验室制备并经初步检验合格的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免疫豚鼠和试验猪,测定免疫豚鼠和猪的HI抗体效价,并对免疫的怀孕母猪进行攻毒,探索HI抗体效价与攻毒免疫保护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免疫后一个月所有经免疫的豚鼠、猪的HI抗体效价均达到1∶256以上,高水平的抗体可持续一个月以上;初产母猪免疫后攻毒试验显示攻毒后免疫组不出现病毒血症,且免疫攻毒组的平均窝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明显高于未免疫攻毒组,且胎猪的体长、体重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试验结果充分说明该疫苗的免疫效果是非常确实的.  相似文献   

12.
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和BX株活疫苗分别免疫1日龄中等母源抗体水平京红雏鸡,同时免疫1日龄SPF雏鸡作对照,免疫后第9天观察法氏囊病变,免疫后第28天采血测定IBDV中和抗体,并用强毒攻击,计算各组疫苗保护率。结果显示,免疫后第9天,免疫复合物疫苗组SPF雏鸡和京红雏鸡法氏囊均正常,BX株活疫苗组SPF雏鸡法氏囊出现了萎缩病变;免疫后第28天,对照SPF雏鸡和京红雏鸡的免疫复合物疫苗组、BX活疫苗组IBDV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9.2log2、8.5log2和 7.2log2、4.4log2,攻毒保护率均为100%。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复合物疫苗免疫1日龄中等水平母源抗体雏鸡效果很好,能产生较高的中和抗体,攻毒保护率能达到100%。  相似文献   

13.
对19批鸡新城疫(ND)灭活疫苗进行了效力检验,在测定PD50的同时,进行了HI抗体效价的测定,以寻找血清学与抗攻毒保护的平行关系.结果表明,免疫剂量与GMHI抗体效价和攻毒保护率呈正相关:免疫1/12.5剂量组共保护54/60(90%),GMHI抗体效价为5.6 log2;免疫1/25剂量组共保护152/191(79.6%),GMHI抗体效价为4.9 log2;免疫1/50剂量组共保护123/183(67.2%),GMHI抗体效价为4.0 log2;免疫1/100剂量组共保护46/139(33%),GMHI抗体效价为3.0 log2;对照组保护0/89(0),GMHI抗体效价≤2.0 log2.采用PD50测定的18批疫苗中,有15批合格,3批不合格;按照我国现有质量标准,即免疫1/25剂量攻毒的方法进行检验,19批疫苗中有16批合格,3批不合格;血清学方法检验19批疫苗中有17批合格,2批不合格.其中免疫攻毒效检方法与PD50测定方法的不合格疫苗批次完全相同,其中2批为免疫胚制造的疫苗,1批为进口的灭活疫苗,血清学检验不合格的2批疫苗包含在其中,三种检验方法结果基本一致.试验还发现,HI抗体效价和抗攻毒保护呈正相关:未免疫对照组鸡血清HI抗体效价≤2.0 log2,攻毒保护率为0(0/89);免疫ND灭活疫苗后如果血清HI抗体效价<3.0 log2,攻毒保护率为3.5%(4/113);HI为3.0 log2,攻毒保护率为16.1%(14/87);HI为4.0 log2,攻毒保护率为86.7%(86/99);HI达到5.0 log2,攻毒保护率为97.2%(103/106),HI≥6.0 log2,攻毒保护率为100%(168/168).  相似文献   

14.
新城疫疫苗预防鸭副粘病毒病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新城疫疫苗对鸭副粘病毒病的预防效果,应用鸡新城疫活疫苗(I系和Lasota株)免疫2日龄雏番鸭,分别于免疫后7 d攻毒,并采血测定HI抗体。结果显示鸡新城疫I系活疫苗和Lasota疫苗对番鸭均安全,单独或混合应用均能有效抵抗鸭副粘病毒和新城疫标准毒(F48E8)的攻击;同时番鸭免疫后7 d I系疫苗诱导的HI抗体水平显明高于Lasota疫苗,而攻毒后35 d的HI抗体水平则以Lasota疫苗组高于I系疫苗组。上述结果表明新城疫I系和Lasota疫苗均可用于预防鸭副粘病毒病。  相似文献   

15.
对1日龄黄羽肉鸡免疫新城疫与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弱毒活疫苗——威支灵(即新威灵+H120),在21日龄进行新城疫强毒攻毒,与a疫苗(Mass株+La Sota克隆株)(保护率为86.7%)及c疫苗(LaSota+H120)(保护率为90%)免疫组相比,威支灵免疫组表现出了较高的保护力(保护率为96.7%),未免疫攻毒组的死亡率为40%。新城疫病毒HI检测结果表明强毒攻毒后的鸡群的新城疫HI抗体升高,同样证明了攻毒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用微量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诊断水貂病毒性肠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8HA单位水貂肠炎病毒(MEV)细胞培养活毒标准抗原、8HI单位兔抗MEV血清标准抗体、0.5%戊二醛化猪RBC进行微量血凝(HA)-血凝抑制(HI)试验诊断水貂病毒性肠炎(MVE),具有敏感、准确、简便、省时等特点,适于MVE的确诊、检疫、流行病学调查和免疫水监察,可在接到病料后4小时内报告结果,因本试验只能活毒标准抗原,所以需好消毒关,防止散毒。  相似文献   

17.
水貂犬瘟热,病毒性肠炎和肉毒梭菌中毒三联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FPV弱毒、CDV弱毒和肉毒梭菌C型疫苗研制成功了水貂三联疫苗。该苗安全可靠、免疫原性强、免疫期达6个月以上,同各单苗相比抗体产生期及效价相近,室温可保存3天;4℃可保存2周;-20℃可保存6个月。该苗的免疫剂量为2ml,其中CDV和FPV弱毒滴度分别为10~(3.0),肉菌梭菌C型疫苗为2mg/ml。现场应用26000余只水貂,抗体阳转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犬瘟热病毒DNA疫苗接种犬的免疫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犬瘟热病毒(CDV)囊膜糖蛋白基因(H、F)和核蛋白基因(N)重组质粒DNA和聚乙烯胺(PEI)混合后肌注10只3月龄CDV抗体阴性毕格犬,间隔30 d,共免疫3次,另选择5只犬作为阴性对照.免疫3次后,采用CDV攻毒.对照组呈现出犬瘟热的典型症状和组织病理损害,攻毒3周内,有2只犬衰竭死亡,1只犬症状明显,攻毒第18天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病毒RNA检测为阳性.DNA疫苗免疫组除出现一过性的体温升高外,未出现明显症状,攻毒后第18天外周血淋巴细胞CDV检测仍为阴性.DNA疫苗免疫后血清ELlSA抗体和病毒中和抗体测定显示,首免后机体激发的ELISA抗体滴度很低(101.25±0.615),二免后开始缓慢升高(101.69±0.285),再次免疫后达到102.051±0.214;中和抗体也呈现以上规律,三免后血清中和抗体为101.75±0.190,攻毒后血清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滴度迅速升高(103.02±0.202和102.41±0.245).试验表明CDV基因免疫对CDV的感染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能清除进入机体内的病毒.CDV基因免疫只激发较低水平的体液免疫,中和抗体在攻毒前达不到临界保护线(102),但对CDV攻击能产生较好的保护,推测其免疫效力可能源于细胞免疫和记忆性B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9.
鸡新城疫病毒HN基因亚单位疫苗诱导免疫保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分别将应用Bac to Bac系统表达的新城疫病毒四平株和长春株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HN基因)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昆虫细胞后28℃培养72h后,洗涤、收集昆虫细胞,离心浓缩,-20℃冻融3次,用HA-HI实验和HN单抗中和试验测定表达产物的活性,将表达的重组蛋白作为亚单位疫苗免疫鸡,用间接ELISA和HI试验测定鸡体内抗体效价,免疫后第15d用国家标准强毒NDVF48E8攻毒,统计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表达的NDVHN重组蛋白能够诱导鸡体产生抗NDV特异性IgG抗体和HI抗体,实验Ⅰ组(四平株)雏鸡保护率为65%,实验Ⅱ组(长春株)雏鸡保护率为100%。  相似文献   

20.
对8批禽霍乱、新城疫二联灭活疫苗进行新城疫组分的效力检验,在检测新城疫血凝抑制效价(HI)的同时,进行新城疫病毒强毒攻击试验,旨在寻找抗攻毒保护与HI抗体效价之间的平行关系。结果表明:免疫剂量与HI抗体效价和攻毒保护率呈正相关,免疫40、20、10、5μL剂量组攻毒保护率和HI抗体效价分别为94.9%(75/79)、5.2 log_2,87.5%(70/80)、4.4 log_2,29.1%(23/79)、2.7 log_2,11.4%(9/79)、2.1 log_2;对照组攻毒保护率为0(0/10),HI抗体效价≤2.0 log_2;新城疫HI抗体效价与攻毒保护率也呈正相关,当HI3.0 log_2,攻毒保护率为4.1%;HI=3.0 log_2,攻毒保护率为22.9%;HI=4.0 log_2,攻毒保护率为87.7%;HI=5.0 log_2,攻毒保护率为94.4%;HI=6.0 log_2,攻毒保护率为100%。本研究为制定疫苗质量标准中新城疫病毒株的效力检验方法和标准提供实验室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