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的生长发育与减数分裂成熟的调控机制是十分复杂的,激素、生长因子等都参与其中的调控,这些调控往往又与Ca~(++)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熟中的调控作用密切相关。本文着重阐述Ca~(++)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熟中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熟过程中,MAPK和MPF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两种蛋白激酶的相互作用影响着整个动物界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熟过程,包括促进生发泡破裂、抑制减数分裂过程中的DNA复制、调节染色体的分离、维持MII期阻滞、诱发第2次减数分裂恢复等。本文对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熟过程中MPF和MAPK的作用和相互调节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牛卵母细胞的成熟与激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牛卵母细胞生长成熟过程和卵母细胞激活的形态学变化,并从分子调控机制上进行探讨。卵母细胞成熟经历了四个阶段:(1)减数分裂启动及在核网期的阻滞;(2)卵母细胞生长期;(3)减数分裂的恢复;(4)减数分裂在MⅡ停滞。一些细胞因子和小分子物质参与并调控这一过程的完成,卵母细胞激活的形态学标志是释放第二极体并形成原核,其实质是形成减数分裂向有丝分裂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蛋白激酶C(PKC)是一个广泛分布在真核细胞中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它在卵母细胞的生发泡破裂(GVBD)、染色体凝集、MⅠ期纺锤体组装和第一极体排放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PKC的活性变化调节着GVBD的发生,GVBD标志着第1次减数分裂的启动。PKC活性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逐渐升高,在第1次减数分裂中/后期转变时活性下降,使卵母细胞得以释放出第一极体,至此卵母细胞完成第1次减数分裂进入第2次减数分裂。作者就PKC在卵母细胞第1次减数分裂成熟过程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哺乳动物的卵母细胞成熟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卵母细胞的成熟(包括细胞核成熟和细胞质成熟)是完成正常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所必须的,是指卵母细胞获得完成减数分裂、为受精及胚胎发育做好准备的能力。在哺乳动物,这一过程非常复杂,有许多问题至今仍没搞清。 一、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能力的恢复 在大多数哺乳动物,出生前后卵原细胞停止有丝分裂,进入减数分裂,并停滞于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的双线期。性成熟以后,每一繁殖周期都有一批卵母细胞在迄今未知的某些信号的作用下,进入生长期,卵母细胞体积快速增加。接近生长期结束时,获得减数分裂的能力,但仍停滞于双线期。在许多动物,该期细胞核明显,称为生  相似文献   

6.
钙离子作为细胞内的第二信使,调控细胞内许多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的生长发育与减数分裂的调控除了激素、生长因子等的参与外,往往与Ca2 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熟中的调控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卵母细胞在与精子融合形成合子前会经历2轮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不同的是,2次减数分裂都是不对称的,最终会产生1个大体积的具有全能性单倍体卵母细胞和2个小体积的注定退化的极体。肌动蛋白丝作为卵母细胞中的细胞骨架,与分裂过程中的囊泡转运、细胞核定位、纺锤体迁移与锚定、极体排出和染色体分离等生物学事件存在重要联系。本文以哺乳动物为模型,总结了肌动蛋白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熟过程中的重要调节机制与信号通路,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卵母细胞成熟过程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本实验采用卵泡内存在的减数分裂抑制剂次黄嘌呤(Hypoxanthine,HX)在体外维持小鼠GV期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阻滞,探讨了次黄嘌呤对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抑制作用的时效性、可逆性以及对卵丘扩展和解除抑制后的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4mmol/LHX维持减数分裂阻滞的作用具有时效性,GV%在18h时显著下降。(2)HX处理时间短于24h时,解除抑制后再成熟时卵母细胞的成熟率不受影响,抑制24h再成熟14h时成熟率仍可达86%。(3)HX处理会抑制卵丘扩展,解除抑制后再成熟时卵丘扩展程度跟抑制时间长短有关。(4)HX处理6h后,卵母细胞的孤雌激活率上升(42%vs20%,P<0.05),但胚胎的发育能力下降。这证明HX维持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阻滞的作用具有时效性和可逆性的特点,为建立提高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的培养体系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卵母细胞成熟过程是个复杂的减数分裂过程,许多因子参与这个过程的调控.为了探讨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机理,指导家畜体外胚胎生产,本文就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in vitro maturation IVM)及影响因子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仍需对胞质成熟、基因调控及影响因子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在协同C型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CNP)调节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中的作用,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质量,试验基于CNP预处理的“两步法”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 IVM)体系,研究了预处理阶段添加GDF9和BMP15在调节绵羊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和胞质成熟事件中的作用,并探讨CNP和GDF9联合预处理后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质量及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GDF9可显著提高卵丘细胞中CNP受体NPR2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加CNP阻滞绵羊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效率,而BMP15无此作用。预处理阶段联合添加CNP和GDF9能改善卵丘细胞功能,并且在CNP的作用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卵母细胞线粒体的活性和数量、GSH含量,并降低ROS水平,从而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的质量以及体外受精后的发育效率,卵裂率和囊胚率得到显著增加。研究结果不仅表明GDF9能强化CN...  相似文献   

11.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研究现状1935年,Pincus等将从兔卵泡中分离出来的卵母细胞经体外培养,使其继续进行减数分裂,从而达到完全成熟。此后,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技术己被广泛  相似文献   

12.
黄体生成素(LH)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对卵泡的生长和排卵十分必要。哺乳动物卵母细胞阻滞在减数分裂I前期,卵母细胞中高浓度cAMP抑制减数分裂恢复。LH峰后,卵母细胞内cAMP水解,恢复减数分裂。卵母细胞成熟后,孕激素受体(PGR)、表皮生长因子(EGF)信号通路激活介导卵母细胞排卵。本文综述了LH诱导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恢复和排卵的相关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排卵过程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影响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质量,对卵母细胞的激活、受精及其随后的胚胎发育均有重要影响,因此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始终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前期主要是核的转录,合成随后快速生长所需的大量mRNA、rRNA等;后期卵母细胞的活动以细胞质为主,细胞体积迅速膨胀,为卵母细胞蛋白质合成及营养物质贮备提供条件。这其中每个环节都可直接影响到卵母细胞的受精以及将来胚胎能否顺利通过“发育阻断”。  相似文献   

14.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发育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卵母细胞的成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减数分裂过程,许多分子参与了这个过程的调控,本文就卵母细胞成熟抑制因子(OMI)、成熟促进因子(MPF)、生长分化因子(GDF)、微管辅助蛋白(MAP)、激素、Ca^2 及钙调素等对卵母细胞发育调控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牛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组蛋白H4K12乙酰化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牛卵母细胞作为材料,以曲古抑菌素A作为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通过检测卵母细胞组蛋白H4K12乙酰强度,探讨乙酰基转移酶(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基酶(HDAC)在减数分裂Ⅰ、Ⅱ期的活性。TSA的处理浓度为80μmol/L。结果显示,组蛋白H4K12乙酰荧光强度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完全消失;在TSA存在下培养成熟的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期检测到强的组蛋白H4K12乙酰化荧光强度;然后卵母细胞移入不含TSA的培养液中,3h后组蛋白H4K12乙酰荧光强度再次完全消失。结论:HAT在减数分裂Ⅰ、Ⅱ期无活性,HDAC在减数分裂Ⅰ、Ⅱ期有活性。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50(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50,GPR50)在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的表达与定位规律,为进一步解析卵母细胞成熟的分子机制及理解牦牛繁殖的特异性提供依据。通过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利用免疫荧光染色监测不同时间点(0~24 h)纺锤丝形态和核相的变化,确定牦牛卵母细胞减数分裂4个时期,包括生发泡期(germinal vesicle,GV)、生发泡破裂期(germinal vesicle break down,GVBD)、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metaphase Ⅰ,MⅠ)与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metaphase Ⅱ,MⅡ)的时间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PR50基因在牦牛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动态表达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GPR50蛋白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的亚细胞动态定位情况。结果表明,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0 h时90%处于GV期,6 h时94%处于GVBD期,16 h时92%细胞处于MⅠ期,24 h时94%处于MⅡ期。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GPR50基因在牦牛卵母细胞GV期即有表达,并在GVBD、MⅠ、MⅡ期成熟过程中逐渐升高,在MⅡ期达到顶峰,且极显著高于GV与GVBD期(P<0.01)。GPR50蛋白在牦牛卵母细胞GV期时集中在膜上表达,并随着成熟进程的发展在细胞质和细胞膜均大量表达,在MⅡ期高亮度弥散表达。以上结果表明,GPR50基因参与牦牛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并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GPR50在牦牛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促性腺激素浓度达到峰值时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在体内开始成熟。体外成熟过程和体内相似,但是需要许多决定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和发育能力的因子相互作用。体外成熟技术需要理解这些因子间的作用机理。促性腺激素是卵母细胞核成熟的主要调控因素。但它只是影响卵母细胞功能及核成熟的众多因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氯化锶(Sr Cl2)对小鼠不同减数分裂阶段卵母细胞孤雌激活,试验选取8周龄昆明小鼠进行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分别获取处于第2次减数分裂中期的成熟卵母细胞和利用细胞松弛素D抑制极体排出的处于第1次减数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利用含有10μmol/L氯化锶的16 mmol/L培养液进行孤雌激活。结果表明:利用细胞松弛素D抑制第一极体排出的卵母细胞经氯化锶激活后的卵裂率为47.69%,但显著低于成熟卵母细胞的卵裂率(59.72%)(P0.05)。卵裂后,来自第1次减数分裂中期的孤雌胚胎囊胚率为16.92%,低于来自第2次减数分裂中期的孤雌胚胎的囊胚率(18.06%),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氯化锶可以对处于不同减数分裂阶段的小鼠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但激活效果差异较大,经激活的孤雌胚胎均可正常向后发育。  相似文献   

19.
FSH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核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FSH对绵羊卵母细胞核成熟的影响,本试验将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24 h,并在成熟过程中的4个不同时间段内添加FSH,统计各个时间段卵母细胞的生发泡破裂(germinal vesicle break down, GVBD)及第一极体排出情况。结果显示:①在体外成熟培养的前4 h或前8 h添加FSH,经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其生发泡破裂率与不添加FSH组无显著差异;②在体外成熟的4~24 h或8~24 h添加FSH,其第一极体排出率与不添加FSH组有极显著差异。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FSH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是在减数分裂的恢复后到减数分裂完成之间的某一阶段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SYBR G reen I染料法建立检测Mad2 mRNA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并探讨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熟中Mad2 mRNA的表达。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以SYBR G reen I为荧光染料,梯度稀释的重组质粒为模板制作标准曲线,并以此方法分析了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熟过程中Mad2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分析小鼠卵母细胞中Mad2 mRNA的表达,该方法灵敏、特异,扩增效率接近100%。进行了标准曲线的制作,以及对目的基因Mad2转录水平的绝对定量。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是检测基因表达水平的理想选择,在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熟过程中Mad2 mRNA表达存在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