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福建省麻竹种源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选择福建省自然分布区的6个种源,以及不同生态环境下的麻竹混合品种在永安、漳州进行种源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麻竹的种源有着一定的遗传基础和潜力。2个试验点各种源成活率及新竹生长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种源在试验点的生长每年速率不同,但生长趋于稳定。初步可筛选出宁德、永春、华安等种源的麻竹为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0个绿竹地理种源在龙海抗性评价,根据综合评价值,各种源按得分值高低顺序是福安、赛岐、永安、永春、永泰、龙岩、漳平、南靖、南平、漳州,在龙海种植时,福安、赛岐、永安和永春可作为优选种源,永泰、龙岩、漳平可作为备用地理种源,南靖、南平和漳州可归为一般地理种源。  相似文献   

3.
不同地理种源的麻竹笋-幼竹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漳州与永安开展麻竹地理种源试验,分析地理种源出笋物候期、秆高生长、枝叶生长的变异规律,及高生长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漳州点以中带种源适应能力最强,笋期长,笋量分散,成竹率高.永安点则北带种源笋期长,以飞鸾种源尤为突出.各种源幼竹高生长呈"S"型曲线,采用Lo-gistic方程拟合精度较高.种源枝叶生长的变异以北带种源南移种植后,上抽时间提早,生长期延长.影响秆高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旬平均气温>旬最低气温>旬降雨量.中带种源在漳州点受气象因子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4.
福建绿竹优良种源及单丛选择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实地生长的绿竹为基础材料,造林3年后通过对永安和龙海试验点各种源不同性状的遗传增益计算,结果表明:永安试验点遗传增益大部分为正值,福安、永安、永春和漳平等种源在永安有较大的推广前景,漳州、永安和龙岩号等种源适应在龙海生长.适合在永安栽培的优良单丛分别为福安的第1丛、龙岩的第6丛和福安的第4丛,适合在龙海栽培的分别是永安的第1丛和漳州的第2丛.  相似文献   

5.
在麻竹地理种源试验基础上,研究其气候生态基础,生长性状、适应性状的地理变异模式及胸径、竹高、出笋量、单株叶面积、光合效率等13个数量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麻竹地理变异的生态学基础是表现为较明显的南北地理变异。麻竹种源的生长具有南—北为主地理变异模式,表现为局部地区的地理变异特点。造林成活率受原产地纬度和经度的双重影响,冻害指标其变异模式为纬向渐变地理变异模式,病情指数在漳州点与纬度呈极显著性负相关,与经度呈显著性正相关的渐变地理变异模式,在永安点则与经度呈极显著性负相关,与纬度呈极显著性正相关。主要性状胸径、出笋量、笋地径、单株叶面积、丛平均株数等之间相关性显著或极显著,在种源选育中可作为综合指标考虑。  相似文献   

6.
绿竹不同种源遗传参数估计及生长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龙海与永安开展绿竹地理种源试验,通过对不同绿竹地理种源遗传参数估计及生长差异研究,结果表明:⑨号(赛岐)、①号(福安)、⑤号(永安)和②号(永春)种源在永安则有较大的推广前景,其出笋数(A性状)的ΔG达到45%以上。而⑨号(赛岐)、①号(福安)和②号(永春)种源在漳州具有较大的推广前景,其单位面积笋产量(B性状)的遗传增益均达到38%以上。从不同种源不同时间各生长因子差异检验结果来看,永安各性状各处理间的差异性较小,其生境适合较多的绿竹种源生长,这可能与其较为阴凉的气候有关。  相似文献   

7.
绿竹种源含水率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年龄(1a、2a、3a)和地上部分不同器官(叶、枝、秆)及地下部分,对福建省不同绿竹种源在试验点的标准竹的含水率变化情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绿竹种源的不同器官含水率有差异,漳州试点各器官(枝、秆)平均含水率均稍小于永安试点,而竹叶则漳州试点稍高于永安试点。不同年龄含水率变化趋势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器官含水率不同程度地下降。绝大多数种源地下部分含水率大于地上部分,其比值最高可达1.25倍(永安1a①号种源),少数略低于地上部分(永安3a④号、漳州3a③号种源等)。不同种源地下部分含水率的绝对值较接近,种源间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8.
11个香椿种源在瑞昌引种的初期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瑞昌市引进栽培了11个不同地理种源的2 a生香椿实生苗,造林后1 a调查分析各种源幼林期生长差异,发现各种源幼林树高生长量存在着显著差异,香椿不同种源单株之间的树高与地径生长量变异幅度较大。综合其树高、地径生长量与成活率、病虫害状况,初步选出福建霞蒲和湖南洞口2个种源为适宜江西栽培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9.
香椿11个种源的引种生长初期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瑞昌市引进栽培了11个不同地理种源的2年生香椿实生苗,造林后1年调查分析各种源幼林期生长差异,发现香椿各种源幼林树高生长量存在着显著差异,香椿不同种源单株之间的树高与地径生长量变异幅度较大.综合其树高、地径生长量与成活率、病虫害状况,初步选出福建霞蒲和湖南洞口2个种源为适宜江西栽培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0.
1996年首次从我国福建柏全分布区采集16个福建柏种源种子,1997年在福建省永泰县在东星苗圃和湖南省宁远县林技中心进行苗期试验,研究分析了1年生福建柏苗期生物量及组成生物量相关性状的种源间差异,苗期生物量与种源产地气候关系以及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苗期生物量种源间差异显著,这些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制约,并呈现以纬向渐变为主的地理变异趋势;苗木生物量在各性状,地上和地下的分配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包括苗高和地径在内的各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表型和遗传相关,通过无约束指数选择法,评定了各种源的苗期综合表现,并选出福建永泰点表现优良的福建龙岩和福建仙游种源,湖南宁远点表现优良的福建龙岩和湖南道县种源。  相似文献   

11.
收集福建和江西闽楠自然分布区20个地理种源,在福建明溪县进行其地理种源试验。2013年11月,调查9年生闽楠幼林的生长量指标,以选择闽楠的优良地理种源,进行其子代林遗传增益分析,结果表明,闽楠的树高、地径、冠幅等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和变异系数;树高、地径、冠幅等性状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综合树高、地径、冠幅等3个性状,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方法决选出:福建明溪为最优种源,福建永安、福建浦城与江西上饶为优良地理种源;4个优良地理种源的平均遗传增益,树高为23.73%,地径为27.77%,冠幅为26.11%。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总结泉州市永春、安溪、南安等县(市、区)麻竹主产区多个乡(镇)的麻竹造林、施肥试验等情况,提出麻竹造林中的良种选育、适地适竹、合理密度、整地施肥、造林时间、栽植方法、抚育追肥、合理采笋、留养母竹、麻竹更新等丰产栽培技术,以供麻竹大规模基地造林推广参考。  相似文献   

13.
福建漳州西南桦种源家系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2年引进了云南、广西25个种源280个家系,在福建漳州开展种源家系选择试验。苗期和造林后1 a的生长观测结果表明:西南桦在福建漳州生长表现良好,1年生平均树高为1.98 m,最高单株达3.82 m,未发生寒害,充分显示了其速生性;各种性状在种源间差异极显著,且种源内的变异大于种源间的变异,说明西南桦的良种选育工作应在保证种源数量具代表性的前提下收集尽可能多的家系;1年生树高与经度和海拔相关极显著,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趋势;初步选择出一批优良的种源、家系和单株。  相似文献   

14.
通过育苗和造林试验表明,花旗松苗期抗病性比油松强,幼林抗鼠害能力强,抗寒性稍差,保存率和造林成活率与油松接近,2年生苗木与对照油松苗木之间苗高生长差异极显著,平均地径0.53 cm,平均苗高18.3 cm,苗期生长表现优于当地油松。20年生林分平均胸径8.4 cm,平均树高5.3 m,最大单株胸径15.3 cm,树高7.5 m,生长表现与当地油松差异不显著。通过育苗和造林试验表明花旗松适应小陇山林区的生态条件,引种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华南地区短枝木麻黄种源试验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华南地区短枝木麻黄种源 16个性状的两试点联合方差分析表明 :除 PBA和 PBL 外 ,其它性状在地点间有极显著差异 ,表明参试种源在两个地点分别进行种源筛选 ;除 1年生树高、2~ 3年生单株材积外 ,其它数量性状在种源间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4年生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PBD、PBT、PBL在种源×地点 ( P× S)互作间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方差分量比例计算结算表明 ,2~ 4年生时 ,除 4年生单株材积方差分量比例略有降低外 ,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地点方差分量比例及 P× S互作的方差分量比例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质量性状 SFA、SFS、PBD和 PBT,地点方差分量比例最大 ,而种源或加上 P× S互作的方差分量 <10 %。当不考虑 P× S互作效应时 ,种源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和广义遗传力均比考虑互作效应时相应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和广义遗传力大。4年生树高、胸径、保存率、SFA和 SF S等 6个性状 ,按地点对参试种源进行评定结果为 :试验 E94 6中 ,优良种源为 180 86、18118、183 55、180 13、182 4 4、18119、182 88、183 4 8、180 15和 180 0 8;试验 E94 4中优良种源有 18154、183 55、1812 8、18143、18153、1812 7、1813 4、142 3 3和 182 88。这些种源均好于国内对照种源 ,分别占各自参试种源的  相似文献   

16.
斑皮桉地理种源生长试验*翁启杰郑海水杨曾奖李克正谢火寿关键词斑皮桉、地理种源、生长表现斑皮桉(EucalyptusmaculataHookf.)天然林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从维多利亚38°S至昆士兰25°S,从沿海向内陆延伸75~380km范围内。它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