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从生理学角度阐明硝酸还原酶活性(NRA)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三羧酸循环的抑制剂之一丙二酸(C3H4O4)、呼吸链抑制剂叠氮化钠(NaN3)、呼吸链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DNP)以及质膜H+-ATPase抑制剂钒酸钠(Na3VO4)对小麦幼苗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丙二酸浓度由0增加到1.0 mmol/L时,NRA直线下降,而当丙二酸浓度由1.0 mmol/L再增加到5.0 mmol/L时,NRA几乎保持不变;当NaN3浓度由0 mmol/L增加到1.0 mmol/L时,NRA近直线下降,当NaN3浓度由1.0 mmol/L增加至5.0mmol/L时,NRA下降趋势趋于平缓;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呼吸链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对NRA几乎无影响;质膜H+-ATPase的专一抑制剂钒酸钠也对NRA有抑制作用,当Na3VO4浓度由0增加到0.5 mmol/L时,NRA呈直线下降,后随Na3VO4浓度的继续升高,NRA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较为平缓。小麦根系NRA活性依赖于根系呼吸作用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对质膜H+-ATPase有依赖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6种不同含盐浓度的水分淋洗Tulare粘土,分层测定0-150cm土层的EC和Cl~-值,采用经典统计和半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土壤剖面EC和Cl~-的分布特征、EC和Cl~-的相关性,以及72个取样点间的EC和Cl~-的空间连续性。  相似文献   

3.
日粮精粗比对山羊瘤胃内微生物蛋白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以4只装有瘤胃瘘管的山羊为试验动物,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山羊瘤胃微生态中原虫和细菌区系以及微生物蛋白微循环的影响规律。【方法】试验设精(玉米-豆饼)粗(稻草)比分别为10﹕90、30﹕70、50﹕50和70﹕30的4种日粮(A、B、C、D),采用4×4拉丁方设计进行饲喂试验,采用荧光染色细菌技术测定瘤胃原虫对细菌的吞噬速率。【结果】日粮精粗比显著影响微生物细胞的密度。原虫密度C组最高;细菌和原虫的密度A组最低;日粮精粗比显著影响原虫吞噬的速率,A、B、C、D 4组的吞噬速率分别为:429.5、366.74、389.48、402.2 cells?cell-1?h-1,换算为对细菌N的吞噬速率分别为:2.319、1.98、2.103、2.172 pg N?cell-1?h-1。【结论】每天每头羊由于原虫的吞噬而造成的细菌N的循环损失估算分别为:136.49;369.02;485.99;440.56 mgN/(d?头),即菌体蛋白损失为0.853、2.306、3.370和2.754 g/(d?头),其中以C组菌体蛋白循环损失量最大,细菌周转率最高(3.07%)。  相似文献   

4.
4种不同作物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比较了相同环境条件下谷子、大豆、玉米和高粱4种作物的光合特性,分别对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叶片气孔导度(Clea)f和细胞间CO2含量(CO2in)t进行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谷子的Pn值最高,大豆的细胞间CO2含量最高,进一步证明了C4植物是较C3植物更进化的一种类型。谷子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在4种作物中最高,说明其抗旱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5.
肌肉细胞蛋白质合成能力与畜禽产肉量性状有关,试验旨在探究转录因子AT富集区4B(AT-rich interaction domain 4B,ARID4B)对牛磺酸(Taurine,Tau)调节成肌细胞C2C12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向体外培养C2C12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添加0、60、120、180和240μmol·L-1 T...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龙胆最佳提取工艺,为龙胆临床及药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试验采用超声提取法,以溶剂浓度(A)、超声时间(B)和料液比(C)为三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优化龙胆提取工艺;同时,应用HPLC测定各组合龙胆苦苷含量。结果影响因素最大的是溶剂浓度,其次是超声时间,影响最小的是料液比。结论各因素较优的水平组合为A2B3C1,即用乙醇浓度为50%、超声时间为70min、料液比为1:4的条件下,提取龙胆得膏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The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radiometry investigation has obtained spectra of Jupiter and its satellites between approximately 180 and 2500 cm(-1) with a spectral resolution of 4.3 cm(-1). The Jupiter spectra show clear evidence of H(2), CH(4) C(2)H(2), C(2)H(6), CH(3)D, NH(3), PH(3), H(2)O, and GeH(4). A helium concentration of 0.11 +/- 0.03 by volume is obtained. Meridional temperature cross sections show considerable structure. At high latitudes, the stratosphere is warmer in the north than in the south. The upper troposphere and lower stratosphere are locally cold over the Great Red Spot. Amalthea is warmer than expected. Considerable thermal structure is observed on Io, including a relatively hot region in the vicinity of a volcanic feature.  相似文献   

8.
超声提取大青叶中4(3H)喹唑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4(3H)喹唑酮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药材粒度(A)、乙醇浓度(B)、超声提取时间(C)和溶剂倍量(D)4个因素对超声提取大青叶中有效成分4(3H)喹唑酮的影响,以筛选超声提取4(3H)喹唑酮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3B3C1D1,即80目的药材粒度,用9倍量的70%乙醇超声提取20 min.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棉花秸秆生物质炭减缓镉对水稻(Oryza sativa L.)生长的胁迫影响,采用室外盆栽试验,以水稻品种‘特丰优2号’为试验材料,在镉浓度为0、1、4、8 mg·kg-1的稻田土壤中分别添加炭土质量比为0%(C0)、1%(C1)、2.5%(C2.5)和5%(C5)的棉花秸秆生物质炭,分析水稻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和完熟期施用生物质炭对水稻株高、叶片SPAD值、光合特性、叶片水分利用率等生理及产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C0处理条件下,镉胁迫处理均使水稻株高、叶片SPAD值、光合能力、叶片水分利用率和产量降低,并随着镉浓度的增加,降低幅度增大。C1和C2.5处理显著提升了水稻叶片光合能力,C2.5处理的水稻叶片SPAD值较C1更高(P<0.05)。②镉胁迫处理下,与C0相比,C1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水稻株高、叶片水分利用率,并使水稻增产(P<0.05)。在0、1、4、8 mg·kg-1四个镉浓度梯度下,与C0相比,C1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增加45.45%、30.63%、22.20%和12.98%。综上,重金属镉对水稻生长具有胁迫效应,降低水稻光合能力及产量,施用1%生物质炭后可以有效减弱镉对水稻造成的胁迫,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碱水防治杨树烂皮病的适宜浓度,以及该方法的具体抑菌机理,在室内条件下,将杨树烂皮病病原菌金黄壳囊孢(Cytospora chrysosperma)分别置于5个浓度梯度的Na2CO3培养基溶液下分别培养和浸泡4 h,以不加Na2CO3为对照,分别测定病原菌生长指标、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MDA)质量分数。结果表明:Na2CO3对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浓度不大于0.3 mmol·L^-1时,抑制作用明显。当Na2CO3浓度增加到0.5 mmol·L^-1时,病原菌细胞趋于死亡,保护酶活性下降,与此同时,Na2CO3可使病原菌丙二醛质量分数升高,从而加剧病原菌膜的损伤,起到了对病原菌的杀伤效果。  相似文献   

11.
铝胁迫对3种油茶初生根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耐铝基因筛选和油茶耐铝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以广宁红花油茶、高州油茶和普通油茶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铝胁迫条件下初生根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铝胁迫24h后,3种油茶初生根生长受到抑制,广宁红花油茶、高州油茶和普通油茶在铝浓度为4mmol/L时的初生根相对伸长率分别为71.94%、54.57%和47.25%,初生根活力分别为89.05mgTTF/(g·h)、120.06mgTTF/(g·h)和87.05mgTTF/(g·h)。3种油茶初生根质膜透性随铝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增大,胁迫结束时相对电导率达到峰值,广宁红花油茶、高州油茶和普通油茶在铝浓度为4mmol/L时,其相对电导率分别为65.80%、73.26%和75.28%。处理周期内,3种油茶SOD活性呈下降趋势,POD、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胁迫结束时广宁红花油茶、高州油茶和普通油茶在铝浓度为4 mmol/L时的初生根MDA含量分别为11.72nmol/g、35.56nmol/g和21.46nmol/g,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为610.97μg/g、649.63μg/g和687.75μg/g。油茶可通过一系列生理变化耐受铝胁迫伤害,不同油茶耐铝性存在差异,通过对铝胁迫条件下油茶初生根的各项生理指标比较分析得出,3中油茶中广宁红花油茶耐铝性最好,高州油茶次之,普通油茶最差。  相似文献   

12.
We present a 650-year Antarctic ice core record of concentration and isotopic ratios (δ(13)C and δ(18)O) of atmospheric carbon monoxide. Concentrations decreased by ~25% (14 parts per billion by volume) from the mid-1300s to the 1600s then recovered completely by the late 1800s. δ(13)C and δ(18)O decreased by about 2 and 4 per mil (‰), respectively, from the mid-1300s to the 1600s then increased by about 2.5 and 4‰ by the late 1800s. These observations and isotope mass balance model results imply that large variations in the degree of biomass burning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occurred during the last 650 years, with a decrease by about 50% in the 1600s, an increase of about 100% by the late 1800s, and another decrease by about 70% from the late 1800s to present day.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密蒙花滴眼液对雄兔干眼泪腺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细胞间黏附因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其疗效。方法 将36只成年新西兰雄兔随机分为空白组(A),模型组(B),密蒙花滴眼液低(C)、中(D)、高(E)浓度组,睾酮组(F)组,每组6只。除A组外,其余各组均切除双侧睾丸及附睾,造模成功后,C、D、E组开始双眼滴用滴眼液,F组注射丙酸睾酮注射液。术前及治疗后第4周各组雄兔均测定1次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和泪液分泌功能(Schirmer Ⅰ test,SIT)。治疗后第4周处死实验用兔,并摘取其双侧泪腺,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ICAM-1、IL-6与IL-17的表达。结果 (1) SIT和BUT:B组自身前后对比,治疗后第4周:B组与C、D、E、F组相比,E组与C、D组相比,F组与C、D、E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 ICAM-1、IL-6与IL-17电镜下表达的结果:A、F组未见明显表达;B组可以见到大量棕黄色颗粒存在细胞浆与细胞膜中;C、D、E组可见散在的表达;(3)治疗后第4周,组间ICAM-1、IL-6与IL-17的表达相比较:B组与其余各组相比,E组与C、D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密蒙花滴眼液具有拟雄激素的作用,可以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CAM-1、IL-6与IL-17的表达,疗效弱于雄激素。不同浓度的密蒙花滴眼液中,高浓度的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探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法本文利用经PEST模型参数优化后的Biome-BGC模型,对千烟洲森林生态系统2000—2014(CK)年以及不同气候情景变化模式下的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探究。结果(1)千烟洲的年均温和最大叶面积指数同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1),降水同水分利用效率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 > 0.05)。(2)千烟洲不同情景模式水分利用效率的取值区间是2.09 ~ 3.71 g/kg、均值2.90 g/kg。(3)同CK(2.18 ~ 2.57 g/kg、均值2.38 g/kg)相比,千烟洲各情景模式下大气CO2浓度增加情景(2.38 ~ 3.41 g/kg、均值2.90 g/kg)、降水和大气CO2浓度同时增加情景(2.38 ~ 3.33 g/kg、均值2.86 g/kg)、气温和大气CO2浓度同时增加情景(2.58 ~ 3.71 g/kg、均值3.15 g/kg)、降水和气温同时增加(2.30 ~ 2.84 g/kg、均值2.57 g/kg)及降水、气温和大气CO2浓度同时增加情景(2.70 ~ 3.60 g/kg、均值3.15 g/kg)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但是,降水增加情景(2.09 ~ 2.68 g/kg、均值2.39 g/kg)和气温增加情景(2.13 ~ 2.81 g/kg、均值2.47 g/kg)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4)降水和大气CO2浓度同时增加情景与大气CO2浓度增加情景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气温和大气CO2浓度同时增加情景与大气CO2浓度增加情景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结论(1)千烟洲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分利用效率受到气温和叶面积指数的影响,情景分析表明水分利用效率能很好的对气候变化做出响应。(2)降水、气温和大气CO2浓度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耦合效应。(3)增温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要大于降水。   相似文献   

15.
以液培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0、5、10、20 mg·L-1)铜离子(Cu 2+)对梭鱼草叶片光合色素、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探究梭鱼草对Cu 2+的光合适应能力。结果显示:低质量浓度Cu 2+对梭鱼草叶片光合色素质量分数没有显著影响,而较高质量浓度Cu 2+(≥10 mg·L-1)导致光合色素质量分数显著下降;随着溶液中Cu 2+质量浓度的升高,梭鱼草叶片净光合速率(P 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 s)和水分利用率(W U,E)显著下降,叶片饱和蒸气压亏缺(V P,D)增加,而饱间CO 2摩尔分数(C i)和气孔限制值(L s)无明显变化;在最高质量浓度Cu 2+处理条件下,梭鱼草叶片叶绿素最大荧光(F m)、可变荧光产量(F v)、PSⅡ潜在光合活性(F v/F o)、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 v/F m)、单位面积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E T,o/C S,o)及光合性能指数(P I,a,b,s)显著下降,反应中心净关闭速率(d V,G/d t,o和d V/d t,o)、比活性参数A B,S/R C、T R,o/R C、D I,o/R C及单位面积耗散掉的能量(D I,o/C S,o)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梭鱼草叶片对5 mg·L-1 Cu 2+表现出较好的光合适应能力。随Cu 2+质量浓度升高,非气孔因素是梭鱼草叶片P n下降的主要原因。较高质量浓度Cu 2+处理下,梭鱼草叶片光合机构可以通过关闭部分反应中心、增加热耗散等途径缓解过量Cu 2+对光合机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长调节剂噻苯隆对甜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噻苯隆对设施栽培薄皮甜瓜的感官特征、营养成分、挥发性风味和滋味的影响,为噻苯隆在甜瓜中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薄皮甜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噻苯隆替代人工授粉。通过测定甜瓜的感官特征(横径、纵径、单瓜重、硬度和色泽)、营养成分(水分、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有机酸和糖)及基于电子鼻的香气性状和基于电子舌滋味性状,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评价噻苯隆的使用及浓度水平对甜瓜风味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甜瓜中噻苯隆的残留量。【结果】在感官特征方面,噻苯隆的使用能够显著提高甜瓜的纵径、单瓜重和硬度,当噻苯隆使用浓度为4 mg·kg~(-1)时,甜瓜的纵径和单瓜重达到最大,分别为136.81 mm和322.44 g,较对照组增加了32.2%和28.2%。甜瓜的硬度与噻苯隆的使用浓度呈正相关性(r2=0.8183)。噻苯隆的使用能显著降低果皮亮度及黄色色泽,但不同浓度间无显著差异;甜瓜外部果肉的绿色产生差异与噻苯隆的使用浓度存在相关性。在营养成分方面,噻苯隆的使用能够引起甜瓜中维生素C和柠檬酸含量的大幅降低,随着噻苯隆使用浓度的增加,维生素C的含量逐渐减少,当噻苯隆使用浓度为8 mg·kg~(-1)时,甜瓜中维生素C的含量较对照小区甜瓜样品下降了59.8%,仅为5.20 mg/100 g;而柠檬酸的浓度下降20.0%—65.0%。但噻苯隆的使用对甜瓜水分没有显著影响。甜瓜中可溶性固形物、果糖含量的变化与噻苯隆的使用浓度有关,低浓度的噻苯隆能引起甜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和果糖含量的增加,高浓度则反之。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经过不同浓度噻苯隆处理的甜瓜在挥发性风味和滋味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并且与浓度之间呈一定相关性,噻苯隆使用浓度越大,差异性越大。噻苯隆在甜瓜中残留量符合国家的限量标准。【结论】不同浓度的噻苯隆会对甜瓜的感官特征(横径、纵径、单瓜重、色泽和硬度)、营养成分(水分、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有机酸和糖)、挥发性风味组成和滋味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高浓度的噻苯隆能够大幅降低甜瓜维生素C和柠檬酸的含量,对挥发挥发性风味组成和滋味影响较大。与使用高浓度的噻苯隆相比,低浓度的噻苯隆(4 mg·kg~(-1))使甜瓜的风味更接近人工授粉甜瓜的风味。  相似文献   

17.
陈斌 《农学学报》2015,5(5):48-52
为研究不同磷肥和钾肥耦合对蔬菜品质的影响,以茼蒿为实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磷肥施用并配施不同种类钾肥下茼蒿维生素C(Vc),还原糖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同等磷肥施用量条件下,配施不同钾肥处理茼蒿Vc、还原糖、氨基酸含量整体上分别表现为KH2PO4>KNO3>KCl>K2SO4>CK、KH2PO4>K2SO4>KNO3>KCl>CK和KH2PO4>KNO3>CK>K2SO4>KCl;不同磷肥施用量配施同种钾肥时,茼蒿Vc、还原糖、氨基酸含量普遍表现为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配合KH2PO4施用在不同磷肥施用量条件下茼蒿Vc、还原糖、氨基酸含量均最高,其中在高水平Ca(H2PO4) 2条件下配施KH2PO4,茼蒿Vc、还原糖、氨基酸含量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紫色辣椒叶片花青素纯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精制品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影响大孔树脂HPD 100吸附紫色辣椒叶片花青素的因素大小顺序为A(pH)>C(固液比)>B(温度)>D(转速)。树脂HPD 100吸附紫色辣椒叶片花青素的最优组合为A4B3C2D4,而对上述树脂解吸附的乙醇浓度为40%。在抗氧化方面,紫色辣椒叶片花青素精制品清除羟自由基(·OH)的效果要优于Vc,而清除超氧阴离子(O-2·)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要低于Vc;在抑菌性能方面,紫色辣椒叶片花青素精制品对真菌(根霉、黑曲霉)无抑制效果,对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地衣芽孢杆菌等)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抑菌效果具有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19.
饱和链烷技术测定绵羊食性食量精确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验证饱和链烷技术测定家畜食性和食量的精确性,确定绵羊粪便中链烷的回收率。【方法】于2004年秋季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用不同放牧演替阶段的优势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按一定比例混合组成日粮,饲喂9只2岁羯羊,每只羊投喂一粒QSM胶囊,试验期内每天记录绵羊实际牧草采食量、采食成分和排粪量,利用气相色谱分析牧草和粪样的链烷含量,应用链烷技术测定绵羊的排粪量、不同牧草采食比例和总干物质采食量,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结果】3种牧草链烷模式存在种间差异;绵羊粪便中链烷的回收率随链烷长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绵羊排粪量测定值与实际值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P < 0.01,r = 0.9994);绵羊采食羊草、糙隐子草和冷蒿比例的测定值与实际值存在极显著(P < 0.01)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13、0.9864和0.9999;绵羊干物质采食量用C33∶C32和C31∶C32比值测定的值分别比实际值低4%(±1.3%)和7%(±1.3%),但差异不显著(P > 0.05)。【结论】饱和链烷技术可以精确测定典型草原绵羊的排粪量、食物组成和采食量。  相似文献   

20.
酵母菌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皂素生产废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酵母菌作为特定微生物,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皂素生产废水,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 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中以酵母菌为优势菌群,当温度为28-30 C,进水化学需氧量(COD)为2 710 -9 200 mg/L,pH值为4.5-5.5,溶解氧为4.5 mg/L,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2 h时,COD去除率超过70%, 反应出水回收的酵母干菌稳定在8.3g/L以上,且产量随进水有机物浓度升高而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