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7 毫秒
1.
城固县苯甲·嘧菌酯防治元胡霜霉病试验示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霜霉病是元胡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病害,多年来始终困扰元胡产业的发展,成为元胡产业做大做强的瓶颈。陕西省城固县春季气候特点是多雨潮湿,有利于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发病田块茎叶提前干枯死亡,缩短有效生育期,严重影响元胡产量。为筛选防治元胡霜霉病的新型药剂,开展了新型杀菌剂"苯甲·嘧菌酯"防治元胡霜霉病的防效试验示范,有效解决元胡产业受霜霉病危害困扰多年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2.
缙云县地处浙中南山区,是全国元胡主产区之一,2007年全县种植元胡0.95万亩,折总干产46.2万公斤,总产值470.2万元。近年来,随着元胡连续多年种植,元胡霜霉病发生逐渐加重,发病后元胡叶片提早枯死,影响了元胡的优质高产。据调查,4月上旬一般田块元胡霜霉病株率70%~95%,叶病率20%。45%,发病田产量损失10%~30%,严重的损失可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元胡的不同海拔地区,不同种植密度、不同施肥量试验,表明元胡的高产栽培要注意选地,选择低于海拔700m的地区,还要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排水方便的砂性田;要求在10月上中旬水稻收割后马上播,一般不要越过10月底,且要施足基肥,要求每hm2施猪厩肥30000kg,并加复合肥750kg。另外,还要注意草害和霜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陕西汉中平坝地区元胡露地始见出苗在1月3日,始见花期在3月13日,成熟期4月20日前后。设施栽培后,花期提早10 d,成熟期提早6 d左右。露地始见出苗至始见花期间加盖遮薄膜能保温保湿,能提高元胡的产量。元胡和花生连作霜霉病会严重发生。种球的大小决定着原始萌芽的数量。  相似文献   

5.
多年调查表明,乌鲁木齐地区主要蔬菜霜霉病有5种,即白菜霜霉病、菠菜霜霉病、黄瓜霜霉病、莴苣霜霉病和葱霜霉病.单一作物连作,低温高湿气候,种植感病品种,均利于病害流行.综合应用不同科蔬菜轮作倒茬、种植抗病品种、精选种子、瑞毒铜浸种、喷施瑞毒系列药剂、控制灌水量、降低种植密度、闷棚升温、降低田间湿度和加强通风等措施,可有效防治这些病害.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沼液、化学农药、沼液+农药组合对元胡霜霉病防治及产量的影响。针对汉中地区元胡生长特点,前期通过叶面喷施沼液促进其抗逆性,在元胡生长中后期采用沼液和农药减量50%的药肥组合防治病害。此研究结果可延长倒苗,增加元胡产量,具有农学、经济及生态的三重效应。  相似文献   

7.
采集元胡种植前后水稻冬闲田的土壤样品,采用平板法分离土壤中微生物,rDNA序列分析微生物种类,同时测定土壤中氮、磷、钾、微生物碳氮等含量。结果显示,与水稻收获后翻耕田块相比,种植元胡田块细菌数量显著降低(降低76.9%),放线菌数量显著提高(提高812.2%);种植元胡田块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和速效钾等含量无显著变化,但显著提升了土壤速效磷、土壤微生物碳氮和土壤微生物熵;冬闲田和种植元胡田块差异不显著。元胡667 m2产量为118 kg,市场价格43元·kg-1,667 m2效益5 074元。研究表明,水稻+元胡种植模式可作为浙江地区水稻冬闲田的一种新型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
“药肥组合”防治元胡霜霉病试验分析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近年来元胡霜霉病防治新药剂筛选试验和生产示范,采用"杀菌剂+叶面肥"组合配方防效优于使用单一杀菌剂。因此开展了"苯甲·嘧菌酯+氨基寡糖素"药肥组合防治元胡霜霉病大面积示范,为元胡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元胡的生长特性,在浙北平原地区研究元胡—水稻轮作的种植模式,利用冬闲田种植元胡,减少季节性抛荒,增加绿色过冬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为本地区应用该模式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主要介绍元胡—水稻轮作模式的茬口安排,及元胡、水稻生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无论大棚和露天种植,黄瓜霜霉病在黄瓜种植期间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为害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对种植户增产增收影响很大。为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控技术,特开展银法生对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有望取得很好的防控效果,促进黄瓜生态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银法生药剂亩用剂量30~40 mL均能有效防治黄瓜霜霉病,但从田间小气候及病害发生特点对防治效果的影响来看,建议在霜霉病发生前预防或发病早期使用,每季作物亩施用2~3次、使用剂量不低于40 mL对黄瓜霜霉病防治效果较好,并具有较长的持效性,是防治黄瓜霜霉病较为理想的药剂,可以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近5 a榆林地区不同县区谷子种植出苗期(5月份)降雨量、5 cm平均地温、茬口等条件下白发病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谷子白发病与5月份降雨、地温相关性显著,随着雨温系数降低,谷子白发病发病率均明显增加,三地中雨温系数最高2.57降为0.51时,白发病发病率由4%增长至28%。正茬田块白发病发病率明显低于重茬田、迎茬田的白发病发病率,仅为0~6%,重茬田高达51.95%。  相似文献   

12.
调查分析了立体栽培模式下四川乐山设施小果型西瓜生长中后期主要病虫害(白粉病、叶枯病、霜霉病、蚜虫、斑潜蝇)危害特点、发生症状、发生规律;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理念,提出了合理安排茬口、重视种子播前处理、杜绝连作、合理轮作、苗前闷棚、合理密植、控温控湿、物理防虫、预防性施药等无公害防治措施,为设施小果型西瓜优质高效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据了解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怀来、宣化的54.5%的葡萄种植面积及秦皇岛市昌黎葡萄大规模种植基地乃至全国范围内葡萄种植地均有大面积霜霉病发生,而且发生时期大大提前,在开花期间上穗的,发生后很难控制。本文总结了霜霉病从可防可控变成大规模的病害,造成严重损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随着蔬菜产业的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年限不断增加,各类蔬菜病虫害发生也呈明显加重趋势,番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晚疫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烟粉虱、棉铃虫等。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站通过积极探索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建立了以农业、生态、物理、生物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防治为主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控害减灾,并进一步探究了番茄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减缓番茄病虫害发生,提高番茄种植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丰富桂南高温高湿地区高抗霜霉病葡萄品种及延长葡萄供应期,有效推进广西葡萄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方法]引进摩尔多瓦葡萄在广西南宁种植,观察其植物学特性、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性状及抗病性等表现。[结果]经过2年的引种观察,摩尔多瓦葡萄在广西南宁可成功实现一茬果稳定结果,其高抗霜霉病,成花座果容易,无生理落果,果皮蓝黑色,着色极佳,果粉厚。果肉柔软多汁,品质上乘,不易裂果,挂果期长,商品性好,极耐贮运。[结论]摩尔多瓦葡萄丰产稳产,高抗霜霉病,果实品质优,综合经济性状良好,适宜在桂南高温高湿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适宜陕西省汉中市不同生态条件种植的大豆优良品种,分别在汉中市南郑区和镇巴县开展了大豆品种多点比较试验,对引进征集的8个大豆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病性及农艺性状在不同区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黑黄豆、镇引2号和镇引3号在当地种植多年,适应性强,综合性状好,可在提纯复壮和良种繁殖的基础上继续推广种植;贡秋5号适宜在山区高海拔区域种植,D309-925适宜在平川低海拔区域种植,这两个品种抗病性、抗倒性等综合性状好,可在继续进行多点试验的同时,小面积示范。  相似文献   

17.
葡萄霜霉病(Downymildew)是发生最为广泛、危害最为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于葡萄霜霉病发病盛期,对在陕西省杨凌区新引进栽培的不同葡萄新品种霜霉病抗性进行田间自然鉴定,摸清不同葡萄品种抗病性,为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控和葡萄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新引进的38个葡萄品种叶片的田间发病情况统计,并对霜霉病的抗病指数和病叶率进行常规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查的38个葡萄品种中,6个品种表现为高抗,病情指数为4.47;6个品种表现为抗病,病情指数为20.00;18个品种表现为感病,病情指数为34.47;8个品种表现为高感,病情指数为62.00。受霜霉病的感染,葡萄的病叶率达82.90%,且随着抗病等级的降低,叶片病害等级也随之增加。综上所述,不同品系葡萄对霜霉病的抗病等级为:山欧杂交种山葡萄欧美杂交种欧亚种,且不同葡萄品种间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葡萄霜霉病田间消长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调查研究葡萄霜霉病的田间流行动态,以期提出合理的用药时间和药剂种类.[方法]采用5点法对新疆北部昌吉市葡萄霜霉病的田间消长规律进行调查,采用叶盘法测定不同药剂对葡萄藉霉病菌的敏感性;采用生测法筛选葡萄霜霉病田间药剂.[结果]6-7月降雨量和降雨次数是导致北疆葡萄霜霉病流行的主要因子之一.霜疫必克、杜邦易保对葡萄霜霉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毒力,对葡萄霜霉病菌比较敏感,属一个敏感水平,杀毒矾次之,而甲霜灵对葡萄霜霉菌表现出极不敏感.通过两年对10种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葡萄霜霉病发病期喷施安克、霜疫必克、杀毒矾,隔7d喷一次,连续喷2次,相对防效达61.59;-71.70;,比其它药剂防效明显.[结论]新疆昌吉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危害程度与降雨日持续时间和雨量大小呈一定的相关性.安克、霜疫必克、杀毒矾三种杀菌剂具有良好控制病害蔓延效果,且属低毒农药,对葡萄安全,对环境污染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调查了亚麻白粉病在新疆的发生及危害情况,对亚麻白粉病病原菌及田间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表明,亚麻白粉病在新疆亚麻种植区均有发生,是亚麻田的主要病害;亚麻白粉病的分生孢子在15~30℃均可萌发,20~25℃是适宜萌发温度,在自然条件下白粉病分生孢子侵染的潜育期为8 d;亚麻白粉病田间发生规律初步研究表明,新源县亚麻白粉病始发生期与6月上旬气温和降雨关系密切,气温低、降雨多的年份亚麻白粉病发生相对较晚.  相似文献   

20.
针对小麦伴生对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及产量的影响展开了相关研究,探讨小麦伴生对黄瓜连作障碍的缓解作用。研究发现,小麦伴生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黄瓜白粉病、霜霉病及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与发展,而且能够提高黄瓜的总产量,特别是对黄瓜生产前期的产量形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利于黄瓜生产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小麦伴生对黄瓜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