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2.
3.
【目的】筛选适宜汉中地区猕猴桃园种植的豆科绿肥品种并研究生草管理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期为猕猴桃绿色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品种筛选试验设毛苕子(VR)、紫云英(AS)、箭筈豌豆(VS)、二月兰(OV)和山黧豆(LC),共5个品种,研究绿肥盛花期鲜草产量和含水量变化特征。果园生草管理模式设全年清耕(对照)、自然生草(NG)、毛苕子+自然生草(VG),共3个处理。研究不同果园生草管理模式下土壤养分变化规律。【结果】(1)绿肥盛花期鲜草和干草产量均表现为山黧豆>毛苕子>箭筈豌豆>紫云英>二月兰,山黧豆盛花期鲜草产量最高,为67 332 kg·hm-2,其次是毛苕子(65 499 kg·hm-2),二者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绿肥品种。(2)绿肥鲜草全氮含量表现为毛苕子>箭筈豌豆>山黧豆>二月兰>紫云英。毛苕子N含量(w,后同)达39.04 g·kg-1,其次是箭筈豌豆36.07 g·kg-1,显著高于山黧豆、二月兰和紫云英;毛苕子N累积量最高(323...  相似文献   
4.
丰优 2 8是陕西汉中市农科所以自育恢复系R2 88与粤丰 A测配而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 ,2 0 0 2~ 2 0 0 3年参加陕西省水稻区试优质组试验 ,2 0 0 3年同时参加陕西省水稻区试生产试验 ,2 0 0 4年 4月通过了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陕审稻 2 0 0 4 0 0 4 ) ,经试验、示范 ,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土壤质量及土壤质量评价的内涵,并从土壤质量评价的3个过程,即评价指标的筛选、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评价方法的选择分别进行了分析。目前土壤质量评价工作中指标体系最小数据集筛选方法、评价指标转化的数学模型、定量化评价方法是当前土壤质量评价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秦巴山区魔芋白绢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秦巴山区魔芋白绢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M3具有致病性,菌落正面白色,菌丝发达呈放射状,背面呈淡浅黄色,后期形成茶褐色菜籽状菌核,直径为1.2~2.3 mm,具有蘑菇气味;经16 S rDNA-ITS序列相似性分析,该病原菌与罗耳阿太菌Athelia rolfsii(KY640625.1)相似性达100%,结合形态学特征,将其鉴定为罗耳阿太菌Athelia rolfsii,属于半知菌亚门,其无性态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菌株M3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生长pH值为7,碳源利用以麦芽糖最好,乳糖最差;氮源利用以酵母粉最好,硝酸铵最差。该研究结果为秦巴山区魔芋白绢病的绿色防控和综合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沼液、化学农药、沼液+农药组合对元胡霜霉病防治及产量的影响。针对汉中地区元胡生长特点,前期通过叶面喷施沼液促进其抗逆性,在元胡生长中后期采用沼液和农药减量50%的药肥组合防治病害。此研究结果可延长倒苗,增加元胡产量,具有农学、经济及生态的三重效应。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3414"试验设计,探索了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紫皮紫肉马铃薯黑金刚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对黑金刚产量的贡献顺序依次是氮﹥磷﹥钾。经回归分析;最高产量氮肥施肥量为纯N 13.07kg·667 m~(-2),磷肥施肥量为纯P_2O_511.25 kg·667m~(-2),钾肥施肥量为纯K_2O 45.00 kg·667m~(-2),最高产量2 101.41 kg·667m~(-2)。最佳经济效益7 895.27元·667m~(-2),最佳经济施用量纯N 13.19 kg·667m~(-2),纯P_2O_511.25 kg·667m~(-2),纯K_2O 44.99 kg·667m~(-2),此时产量2 078.56 kg·667m~(-2)。  相似文献   
9.
采用茎叶处理法,在杂草2叶1心时用喷雾法处理麦田杂草,筛选陕南稻茬麦新型除草剂及禾阔除草剂混用后的除草效果,讨论除草后对小麦茎蘖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炔草酯或唑啉炔草酯与氯氟吡氧乙酸混用后除草效果最好,精噁唑禾草灵效果较差;与苯磺隆混用后的除草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使用除草剂后小麦的茎蘖数和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稻麦或稻油轮作制下,小麦、油菜秸秆还田对汉中盆地稻田土壤碳库组分的变化,设置小麦秸秆不还田(WSN)、小麦秸秆常规还田(WS)、小麦秸秆促腐还田(WSM)、油菜秸秆不还田(RSN)、油菜秸秆常规还田(RS)、油菜秸秆促腐还田(RSM),共6个处理,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类型及还田方式对稻田0—5,5—10,10—15,15—20,20—25cm 5个土壤层次中的土壤容重、总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活性有机碳效率(ACL)、碳储量(SCS)、碳库管理指数(CPMI)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显著降低0—15cm土层容重,对15—25cm并未产生显著影响。与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明显增加了各层次土壤有机碳库指标含量,但TOC和LOC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两者在0—15cm土层含量较高,具有明显的表层富集现象;与不还田相比,小麦及油菜秸秆还田后可明显增加稻田0—25cm土层中的土壤碳储量(SCS),增幅可达21.9%~23.5%和1.7%~6.7%。不同土层中的LOC、ACL、CPIM对秸秆类型的响应不同,具体表现为小麦秸秆还田(WS、WSM)对0—15cm土层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油菜秸秆还田(RS、RSM)对15—25cm土层中的有显著促进作用。产量方面,秸秆促腐还田模式下(WSM、RSM)水稻产量最高,常规还田模式(WSN、RSN)次之,而不还田时产量最低。相关分析显示0—10cm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与水稻产量显著相关。秸秆还田是提高汉中盆地稻田土壤有机碳和产量较为有效的农田管理措施。两种轮作模式下,小麦秸秆全量旋耕还田更有利于固持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增加水稻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