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若羌枣树物候期为时段,根据若羌枣区多年的温度、降水、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和各年度红枣产量,研究影响若羌红枣产量的因子。结果表明红枣产量与发芽展叶期和脆熟期降水量之间呈现显著反相关关系;与展叶期内的日照时数呈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幼果生长期内的日照时数呈现出反相关关系;与展叶期、开花期和生长期的平均温度也呈现出相关性。由此不难看出,降水量少,展叶期内的日照时数充足、平均温度适宜,生长期日照时数少是若羌红枣高产丰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影响陕北红枣产量和品质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陕北枣树的物候期为时段,根据陕北枣区多年的温度、降水、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和各年度红枣的产量和品质,研究了影响陕北红枣产量和品质的因子.结果表明,花期、幼果生长期和脆熟采收期的降雨是影响陕北红枣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子.花期和脆熟采收期过量降雨,常造成授粉不良和裂果烂果而影响红枣的产量和质量;幼果生长期降水偏少,则气候干旱,造成大量落果而影响红枣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根据泽普县1961—2015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观测资料,利用气候学方法对泽普县近55年来光热气候条件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气候变化与红枣产量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泽普县气候变化总体呈平均气温上升、降水量增多、日照时数增加趋势。降水量与红枣产量正相关性显著,尤其花期降水对开花、授粉较有利;坐果期到成熟采收期跟气温成正相关,跟降水成负相关;花期和成熟期日照时数与产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期播种试验,分析气候变化对周口夏玉米不同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夏玉米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天数影响较大,对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影响较小。播期对株高影响较小,对穗位高、茎粗影响较大。果穗长、凸尖比、穗粒数受播期影响较大。随着播期的推迟和提前,百粒重变小,浚单随播期变化较大,新单变化较小。百粒重、穗粒数和理论产量与积温、日照时数为正相关关系、与降水为负相关关系,并且积温和日照时数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5.
荆州市中稻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多项式法分析了荆州市历年中稻妥穗分化期和抽穗结实期的气象条件(温度、降水、日照时间)和中稻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荆州市中稻产量与稻穗分化期的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同期日照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同期降水量相关不显著;与抽穗结实期的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同期日照时数和降水量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不同熟期玉米品种产量与气象因素的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相关和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吉林省1981~1992年问扩推的5个不同熟期玉米品种产量及产量性状与气象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生长期间(5~9月),平均温度在18.8~20.5℃,降水量在370~740mm,日照时数在1050~1343范围内,5个品种的产量和平均温度呈负相关,和日照时数呈正相关,和降水量相关很小。百株穗数和温度,穗粒数、百粒重和日照时效也多为正相关。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对气象因素进行选择,发现温度对中熟种产量影响最大,平均温度每增高1℃产量将减少0.53~0.83公斤/100米~2;日照时数对晚熟品种作用较大,每增加1小时日照,产量将增加0.05公斤/100米~2。在分析以玉米抽丝期为界的前后两段气象因素与产量的关系时发现,各因素在后期的影响往往大于前期。  相似文献   

7.
孙瑞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7):1317-1319
利用正阳县1959—2018年近60 a逐年5—10月主要气象因素及2007—2018年夏花生平均产量,对气象因素和产量进行相关分析,阐述主要气象因素对夏花生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与夏花生产量相关的27个气象要素中有14个要素与产量关系密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7月降水量、开花下针期降水量、5月总日照时数、5月平均气温、苗期总日照时数与产量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6月降水量、7月总日照时数、7月平均气温、开花下针期总日照时数、开花下针期平均气温与产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8月总日照时数、9月平均气温、苗期降水量、成熟收获期降水量与产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若羌红枣产于若羌县,红枣甜脆适口、香味浓厚,含糖量高,皮薄肉厚,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在栽种过程中要加强对枣园的科学管理,以提高红枣质量和产量。该文对若羌红枣的秋冬季节管理要点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9.
以30个玉米新组合为试材,分别在海城(辽中南)、铁岭(辽北)、阜新(辽西)、凤城(辽东)4个不同生态区种植,比较不同生态区品种的产量差异,分析产量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玉米品种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地点的生态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地点产量表现也存在显著差异。(2)各生态区的产量依次为:海城铁岭阜新凤城。(3)吐丝期和灌浆期日均温度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生育后期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吐丝期降雨量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吐丝期日照时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可见,吐丝期的降雨量与日照时数两因素之间相互制约,从而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不同播期下高粱产量、气候因子及芒蝇发生率三者之间的关系,设置9个播种期,以高粱品种黔高8号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播期下高粱产量、生育期降水、积温、日照时数及芒蝇发生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高粱产量与气候因子、芒蝇发生率间相关显著,分别与生育期降水、积温、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与芒蝇发生率呈显著负相关;芒蝇发生率与生育期降水、积温、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播期的差异显著影响高粱产量和芒蝇的发生率,适时早播有助于避开芒蝇发生的盛期,确保高粱不减产。研究结论可为贵州省贵阳地区高粱适期播种和病虫害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海口市气候变化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海口市农业气象观测站1983—2016年水稻生育期、产量和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口市水稻生育期呈现不同程度推迟,营养生长期缩短,生殖生长期延长,各生育期内气温总体升高,其中最高气温升高最显著,日照时数总体减少。影响早稻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是生殖阶段的最高气温,故应重点关注对早稻生殖阶段的高温防范;晚稻生育期气温和日照时数与产量关系不显著,台风暴雨气象灾害可能是造成晚稻产量波动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密植枣园土壤养分消长特性对枣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密植红枣园各个生育期土壤中氮、磷、钾的消长特性,探究不同生育期红枣需肥规律.[方法]测试土壤养分,果实品质及产量,探究出枣园养分的消长特性及与枣果品质、产量的关系.[结果]红枣生育期对氮肥的消耗主要集中在开花期和脆熟期最高;对磷肥的消耗主要在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增施一定量的氮、磷肥不仅可以促进树体开花及后期的坐果率,对提高果实品质有显著的作用.而钾肥的消耗在开花后主要影响到果实品质的形成.[结论]掌握红枣生育期中土壤养分的变化动态,结合红枣的需肥规律和生长发育状况进行科学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7—2018年常山县油茶产量及常山国家一般气象站的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油茶不同物候期气象因子同油茶产量的相关性,并利用气象因子建立油茶产量模型。结果表明:常山油茶开花期、春梢和芽生长期、果实第一次膨大期及果实油脂转化高峰期与产量有较大关联;主要影响产量的气象因子为油茶开花期的平均气温、果实油脂转化高峰期的雨日及果实油脂转化高峰期的日照时数,且均与油茶产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张德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389-9391
建立数据库,在Excel软件的支持下,利用二阶多项式将农作物受灾和气象因子分离成社会量和物理量进行研究,用数理统计学和模糊数学分析了开封市气候变化趋势、光温水与小麦生产的关系。结果表明,开封市小麦生长期积温与小麦产量均呈上升趋势,二者呈明显的正相关;降水量与小麦产量均呈上升趋势,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日照时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二者呈明显的负相关。总之,气候变暖对小麦产量利大于弊,降水量上升不能满足小麦生长所需要的水分,日照时数下降对小麦的品质和产量有一定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近几年吉林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系统地比较了吉林省不同熟期水稻品系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并分析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熟期水稻品系产量年度间增幅不大;中早熟组产量与7个农艺性状相关性均不显著;中熟组产量与着粒密度、每穗总粒数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中晚熟组产量与每亩有效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晚熟组产量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温度变化对陇东地区玉米不同器官 生长率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玉米不同发育期间温度因子对玉米各器官生长率和产量的影响,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观测的玉米生长率和产量资料与温度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叶鞘和茎生长率曲线随发育期呈二次函数关系,抽雄期前后生长率达最大值;穗生长率曲线以0.434 g/(m~2·d)随发育期呈直线递增。七叶期叶生长率与气候产量呈负相关关系,拔节期叶、乳熟期叶和叶鞘生长率与气候产量呈正相关关系,拔节期茎生长率、乳熟期穗生长率与气候产量呈正相关关系,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发育期间温度因子对各器官生长率贡献不同。出苗期—三叶期温度因子与七叶期叶、叶鞘生长率呈正相关关系,与拔节期叶鞘生长率呈负相关关系,三叶期—七叶期温度因子与乳熟期叶生长率和拔节期茎生长率呈负相关关系,拔节期—抽雄期温度因子与乳熟期茎生长率呈负相关关系,七叶期—拔节期平均气温与成熟期穗生长率呈正相关关系,抽雄期—乳熟期平均最低气温与乳熟期穗生长率呈正相关关系,抽雄期—乳熟期平均最高、最低气温与成熟期穗生长率呈负相关关系,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发育期温度因子与气候产量呈负相关关系,拔节期—抽雄期平均气温、最高气温与气候产量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影响玉米气候产量的主要因子是玉米各器官生长率及拔节至抽雄期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因此,选择生长率和拔节期至抽雄期温度因子建立气候产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7.
南雄烟区气候条件与烟叶产量构成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影响广东南雄烟区烟叶产量构成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主要气象因子。【方法】采用数据调查、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近几年南雄烟区烤烟大田生育期主要气象因子(降雨量、日照时数和气温)与烟叶产量构成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结果】影响烟叶产量及其构成的气候因素依次为降雨量、日照时数和气温;上、下部叶单叶质量及下、中部叶产量比例与成熟期的气温、5月下旬日照时数、旺长期及4月上旬降雨量呈正相关。上部叶还原糖含量、钾离子含量、总氮/总烟碱、还原糖/总糖与气温、日照时数呈显著相关。中部叶总糖、还原糖和钾离子含量与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总氮/总烟碱与5月下旬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还原糖/总糖与3月下旬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与6月上旬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生产实践中,可以通过适当调整移栽期来改变烤烟大田各生育期气候条件,进而达到调控烟叶产量构成及化学成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商丘市1964—2010年气象资料和1985—2010年商丘市农林科学院区试记录,确定各年型适宜播种期、气象学越冬期、生产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依据1985—2010年的小麦产量统计结果,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小麦气候产量和光、温、水与小麦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气温的升高,日照时数的减少,该区小麦播种期、越冬期、成熟期呈推迟趋势,返青期、拔节期和抽穗期呈提前趋势,致使小麦全生育期和越冬期缩短、灌浆期延长,产量受气候的影响逐渐加重。小麦实际产量与生育期活动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日照时数、降水量呈负相关,其中与日照时数相关性显著;高温和干旱胁迫均抑制了籽粒灌浆速率,使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提前,灌浆持续期缩短,导致籽粒干物质积累量下降,粒重降低;其中积温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9.
张德汴  霍继超  李柯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588-21590
[目的]分析棉花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相关对策。[方法]用数理统计学和模糊数学方法分析开封市气候变化趋势、光温水与棉花产量的关系,建立数据库,在Excel软件的支持下,利用二阶多项式将棉花产量和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分离成社会量和气候量进行研究。[结果]开封市全市棉花生长期积温与棉花产量均上升,气候变暖是气象因子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降水量与棉花产量呈上升趋势,棉花生长期全市降水量大于棉花生长需要的水分;日照时数下降,棉花产量上升,表明气象因子中日照时数虽然对棉花的品质和产量影响最大,但不起决定作用。[结论]掌握气候变化规律,采用有效措施积极应对,能减少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多花黑麦草抽穗期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在品系间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不同熟期类型多花黑麦草品系的抽穗期干物质产量、干物质体外消化率 (IVDMD)以及细胞壁结构物质含量和消化率与IVDMD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不同熟期类型间IVDMD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极早熟类型和早熟类型极显著高于晚熟类型和中熟类型,晚熟类型又极显著高于中熟类型;相同熟期类型品系间,只有中熟类型的IVDMD差异显著。②极早熟类型和早熟类型的半纤维素含量以及中熟类型和晚熟类型的纤维素含量与IVD MD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所有熟期类型的半纤维素消化率以及晚熟类型纤维素消化率与IVDMD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