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技术是快速发展的高科技之一。我国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革新和探索。免疫学课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构建以学生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使专业知识与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有机地融为一体,利于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
张丽霞  曲丽娜  汪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394-12395,12398
针对目前高校培养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工程素质以及创新能力难以满足生物产业对人才的战略需求现状,探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产学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新模式和新机制.结果表明,基于“校企合作,产学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专业能力、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更有助于提升学生有效就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以素质教育教育和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从现代生物技术的学科特点出发,阐明了农业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深入探讨了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为:专业教育+通才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新办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体会,探讨了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呼吁应加强和重视对高等农业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建设,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新农科”背景下,传统农业需要向现代农业进行转变,传统的农业类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已逐渐显露出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需对农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性探索。文章主要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多样化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创新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适应“新农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粤东地区形成服务地方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生物技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实际,对生物技术专业落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有利于学生就业为导向的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农业装备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保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培养懂农机、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农机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为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创新和转型,通过构建“三自主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探索了一条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之路,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高速发展、大数据不断扩容的21世纪,社会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岗位适应能力,本文结合"互联网+"的最新理念和技术,对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通过构建"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搭建合作平台、推进教学信息化、加强师资队伍、加强课外拓展等措施,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岗位适应能力,并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分别开设相应课程,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本文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在分析课程设置体系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探讨体现林业特色与社会需求的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对制定和优化林业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分别开设相应课程,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本文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在分析课程设置体系存在问题及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探讨体现林业特色与社会需求的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对制定和优化林业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