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断奶仔猪是指从断奶至70日龄的仔猪。仔猪由原来依靠母乳及部分饲料维持生长需要,转为全面依靠饲料维持生长,是仔猪独立生活的开始,也是仔猪出生后第2次大的应激,此期如管理不当,会引起仔猪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生长发育停滞,形成僵猪,甚至突发水肿等疾病或死亡。因此,维持断乳期内的  相似文献   

2.
初生重小于1的仔猪,其抗病力弱,死亡率高,饲料转化收益率低、生长出栏期长。英国吉姆森农业研究所采用提高母猪的饲料粗蛋白水平的方法来提高仔猪体质和体重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具体方法是:从分娩的2周开始给母猪喂饲含粗蛋白18%以上的高蛋白饲料,一直喂至断乳期,断奶后再改为低蛋白普通饲料,结果,不仅能提畜仔猪的初生体重和断奶时的体重,而且提高了母猪自身的连产能力和孕育周期率。喂母猪高蛋白饲料可提高仔猪的体重和体质@张平远  相似文献   

3.
哺乳期是仔猪出生后重要的生活阶段,按我国过去多数惯例,仔猪的断乳期一般为60天。哺乳期究竟多长为适宜?近二十年来不少国家对仔猪的早期断乳进行不少研究,并在生产上推行3~5周龄的早期断乳。实行仔猪早期断乳不仅有利于提高母猪的利用强度,增加母猪生产频率,增加产仔头数,也有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因此具有  相似文献   

4.
当初生仔猪生长到4周龄左右的时候,就达到了断乳的时期。常见的断乳方法有:一次性断乳法;分批断乳法;逐渐断乳法;早期断乳法。在这几种不同的断乳方法中,互有利弊,各有所长,无论采用哪种断乳方法,断乳期对仔猪生长来说都是一个关键时期,如何度过断乳期这一重要的"关口",尽量降低断乳对仔猪生长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 仔猪腹泻是由各种原因(传染性或非传染性)引起的哺乳期和断乳期仔猪以腹泻症状为主的肠道疾病统称,发病率高,防治困难,是造成仔猪死亡和体重损失的主要原因。1 病因与病原仔猪腹泻是多种不同的感染因子与宿主以及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或因病原毒力和数量超过了仔猪的抵抗力;或因营养和免疫状态不佳降低了仔  相似文献   

6.
哺乳仔猪是猪生长发育最快、饲料利用率高、单位增重耗料较育肥期的猪低1.5~2倍的关键时期。哺乳仔猪直接利用饲料的转化率为50~60%;而饲料通过母体转化成奶再供仔猪食用的转化率仅为20~30%。因此,抓住哺乳仔猪这个关键时期进行科学补饲,不仅可以提高哺乳仔猪断奶重和成活率,增强个体健壮和整齐度,同时还可为猪的育肥打下良好基础。广大农村长期以来,由于补饲哺乳仔猪的方法不科学,致使仔猪断奶重小、体质瘦弱、成活率低,影响了哺乳仔猪的生长。主要问题是补饲的饲料品种单一,仅用大米和玉米;饲料调制方法不当,采用熟食稀喂;  相似文献   

7.
猪饲养最新研究进展斋藤守著吴连福摘译汪丽英校猪从哺乳到人工喂养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关于这期间饲料、营养的最新研究进展概要介绍如下。1哺乳期和断乳期的研究1.1中链甘油酯和脂肪酸与哺乳仔猪的成活率从出生到断乳仔猪的死亡率大约为10%,其中很主要的一个因...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用72头52日龄,体重15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代瘦肉型仔猪,完全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24头。A组为对照组,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不加百福素;B组为试验Ⅰ组,饲料中添加0.1%百福素,;C组为试验Ⅱ组,饲料中添加0.2%百福素。B、C二组饲料中均不添加抗生素。经过36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①饲料中添加0.1%百福素提高仔猪日增重5.6%(P<0.05)和采食量0.85%(P>0.05),降低仔猪料肉比4.5%,为仔猪饲料中适宜的添加量;②0.2%百福素提高仔猪日增重3.8%(P>0.05),采食量1.70%(P>0.05),降低仔猪料重比2.3%;③饲料中添加百福素,对降低仔猪的腹泻频率、发病率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哺乳仔猪是猪生长发育最快、饲料利用率高、单位增重耗料较育肥期的猪低1.5~2倍的关键时期.哺乳仔猪直接利用饲料的转化率为50~60%,而饲料通过母体转化成奶再供仔猪食用的转化率仅为20~30%。因此,抓住哺乳仔猪这个关键时期进行科学补饲,不仅可以提高哺乳仔猎的断奶重和成活率,增强个体健壮和整齐度,同时还可为猪的育肥打下良好基础。但长期以来,由于对哺乳仔猪补饲的方法不科学,致使仔猪断奶重小、体质瘦弱、成活率低,影响了哺乳仔猪的生长.主要问题是补饲的饲料品种单一,仅用大米和玉米;饲料调制方法不当,  相似文献   

10.
<正> 仔猪水肿病是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由于目前很多地方应用配合饲料或高蛋白的精饲料喂猪,该病已成为多发病常见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死亡率很高。一、发病原因本病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如果仔猪在断奶前后,由于饲料的急剧改变,或缺少某些维生素或矿物质,造成肠道微生物类别的变化。仔猪在断奶后,喂给大量的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引起胃肠机能紊乱而诱发本病。  相似文献   

11.
仔猪在断奶前后饲喂含有一定比例的喷雾干燥血浆蛋白粉 ,仔猪个体平均增重比不添加的提高2 4 5%,饲料转化率提高 1 7 7%,每千克饲料增重成本降低 2 2 1 %,采食添加猪血浆蛋白粉饲料后的仔猪 ,其粪便细菌总数在 4周龄明显少于不添加的仔猪  相似文献   

12.
(一)流行病学本病主要发生于断乳仔猪,尤以断奶后5~15d、生长快、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常限于某些猪场和某些窝的仔猪,不广泛传播,本病无明显季节性,发病率5%~30%,致死率高达90%以上。断乳仔猪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喂方法,断乳方法不当,饲料蛋白质比例偏高且过于单纯,青绿饲料、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饲喂贪吃过饱等;猪舍卫生差,仔猪缺乏运动,致使猪只体质衰弱,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13.
植酸酶对仔猪饲料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全收粪法研究植酸酶饲料添加剂对体重20kg~30kg仔猪的生产性能和饲料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植酸酶替代50%的CaHPO4仔猪日增重为700g,饲料转化率为1.86;用植酸酶替代40%的CaHPO4仔猪的日增重为630g,饲料转化率为1.91;不添加植酸酶仔猪日增重为425g,饲料转化率为2.20;Ⅰ组均高于Ⅱ、Ⅲ组。仔猪日粮营养成分中除干物质、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的消化率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外,粗蛋白、粗脂肪、灰分、钙、磷的消化率,以添加植酸酶替代50%的CaHPO4日粮组最高,三组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究微生物发酵饲料替代部分基础饲料对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本试验选择160头21日龄的断奶仔猪(体重约为7.0 kg),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原则,将它们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公、母各半)。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仔猪分别饲喂含有5%、10%和15%微生物发酵饲料,等量替换基础饲料,试验周期为4周。试验结束后,采集各组仔猪粪便,用于检测肠道菌群。结果表明,5%、10%和15%微生物发酵饲料组的仔猪的肠道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仔猪的(P <0.05),10%和15%微生物发酵饲料组仔猪肠道中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仔猪的(P <0.05)。研究表明,在仔猪养殖生产中使用适量的微生物发酵饲料替代基础饲料,可以降低仔猪肠道中的大肠杆菌数量,增加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改善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5.
<正>1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现代生猪养殖一般将4~5周龄初次断奶至10周龄以内的仔猪界定为断奶仔猪,其生理特点表现为机体生长发育处于旺盛期,饮欲、食欲旺盛,但消化机能尚未健全,当前消化系统最适宜吃母乳,对母乳的吸收、消化率高达100%,一旦断奶后所需营养完全依靠饲料,初期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这种不适应即所谓的断奶应激,最常见的是仔猪对饲料消化、吸收不全,发生营养性腹泻;更严重的就是诱发其他  相似文献   

16.
<正>对仔猪来说,断奶是一段强应激过程,仔猪这个时期的营养来源要经历由液体母乳到固体饲料的变化,如何有效提升仔猪的身体机能,确保仔猪实现平稳过渡而不产生不良反应是规模化猪场共同面临的难题。本文从仔猪断奶时间选择、断奶后的生理特点以及断奶后的饲养管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猪业科学》2021,38(3):28-28
断奶对仔猪来说是-.个艰难的过程,仔猪要面临很多挑战,包括与母猪分离,不同窝仔猪混合饲养,从液体饲料转换到固体饲料等。一般来说,仔猪必须突然适应从摄取液体饲料(母乳)到采食固体饲料这一变化,饲料的变化会导致仔猪断奶后几天内的采食量较低。1仔猪的低采食量和应激仔猪断奶过程中的低采食量和应激反应会导致其肠壁受损,随后机体免疫水平降低。仔猪的采食量通常从断奶后1周左右开始再次增加。然而,由于消化道的损伤和发育不充分,会导致仔猪肠道的消化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18.
《猪业科学》2014,(12):29-29
<正>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和亚洲的许多猪场仍然存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每天都有猪发生脱水的危险。水和早期营养可帮助幼小的猪克服这些困难。断乳期是生产阶段的关键时期。由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影响,发生严重的腹泻、呕吐和饲料摄取量减少,导致严重脱水。如果不采取支持疗法,年龄小于4周的感染猪几乎会达到100%的死亡率。如何避免猪脱水呢?并同时面对断奶的应激和运输及环境的变化?答案可以归结为: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可口的饲料和水。  相似文献   

19.
仔猪消化不良是仔猪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消化紊乱或者胃肠道感染引起,典型特征是腹泻,但不具有传染性。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尤其是秋末冬初、冬末春初等气候剧烈变化时节,缺少青绿饲料、频繁更换饲料的时候更易发生。在实际生产中,仔猪通常是由于更换饲料没有经过适当过渡,加上气候明显变化,使其容易出现发病,且容易出现复发。现概述仔猪消化不良的病因、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供广大养猪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用54头21日龄断奶、体重(6.25±0.85)kg的杜×大×长仔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试验日粮分别为:基础日粮;基础日粮+0.3%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基础日粮+0.4%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本试验证明,仔猪断奶后第1周在日粮中添加0.3%、0.4%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可提高断奶仔猪日增重、降低料肉比,显著降低断奶后仔猪腹泻率。仔猪断奶后前2周,添加0.3%、0.4%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显著提高仔猪断奶后第7 d空肠后段总蛋白酶活性、空肠后段淀粉酶活性和空肠后段脂肪酶活性;显著提高仔猪断奶后第14 d空肠后段脂肪酶活性;且整体来看0.4%的添加效果优于0.3%的添加水平所体现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