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波技术能够准确、快速地解决食品加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重点介绍微波加热杀菌技术的特点和原理,以及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具体应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此项技术的应用,对食品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能耗、改善工作环境和污染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阐述了微波技术的加热与杀菌原理和特点,介绍了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情况与发展前景,以期促进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重新评价了大豆食品的功能价值,并介绍了大豆食品加工的生物工程技术、超滤膜分离技术、挤压膨化技术、微波加热干燥技术、高压处理技术、微胶囊技术和大豆食品辐照技术。  相似文献   

4.
随着微波技术的发展,微波干燥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食品等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微波加热主要依靠微波穿透到食品内部引起偶极子的摆动而产生效应,必须使所选频率的微波具有与食品大小相合适的穿透能力,穿透力与微波作用频率呈负相关。合适的微波频率、功率、作用时间,对制品的微观结构、色泽和营养素含量的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微波膨化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膨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食品生产技术,正逐步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微波膨化是利用微波的加热特性,使物料产生蒸气压梯度,当物料压力大于它所承受能力时瞬间出现膨化现象。由于微波的低温高效作用,使食品能较好地保留其营养成分,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保证食品的品质。介绍了微波技术的机理及应用,着重讨论了微波膨化技术的作用机理、特点及在食品中的应用,详细论述了影响淀粉微波膨化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辐射食品保鲜技术,就是使用射线辐照食品以达到抑制发芽、杀虫灭菌、调节熟度、保持食品鲜度和卫生,延长货架期和贮存期,从而达到减少损失保存食品的目的。热处理、低温、干燥、糖渍、盐渍、烟熏等保鲜贮藏法都有其不足之处,如冷冻法能量消耗高,加热、干燥、浸渍法易改变食品原有风味,  相似文献   

7.
基于微波的加热特点及能量分析,简述了微波加热的技术特性,探讨了微波加热技术应用于冷库融霜的可行性。介绍了微波加热技术辅助热氨融霜的设计方案,并指出今后微波融霜系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以苦荞茶中总黄酮含量较高的VP茶为主要原料,研究VP苦荞茶的原配料、原配料微波加热处理、原配料烤箱加热处理和成品VP苦荞茶,在电炉加热浓缩、水浴旋转加热真空浓缩条件下,对VP苦养凉茶基料的营养成分及感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苦养凉茶基料制备方法为选用VP茶原配料为原料,采用煮沸10 min,抽滤取其滤液,用60℃水浴旋转加热浓缩.制得的VP苦荞凉茶基料具有清纯麦香味、色泽透明、低温贮藏时间较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几种新型食品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食品保鲜技术存在的缺陷,对冰温贮藏、辐照贮藏、高压脉冲电场、超高压杀菌技术和纳米保鲜等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的特点及其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新型食品保鲜技术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不同水分含量的紫花苜蓿种子为材料,应用高恒温烘干法、微波加热法和种子水分速测仪法分别测定种子水分.结果表明,高恒温烘干法作为种子质量检测的标准方法,能够准确测定种子水分,但需要较长的时间和专业的设备.种子水分速测仪仅局限于其规定的测量范围内测定种子水分变化.利用微波加热法在低档下连续加热紫花苜蓿种子9 min,再以1 min为单位加热3~5次即可基本烘干水分.测定水分值虽均低于高恒温烘干法,但在短时间内能够较准确测定高水分样品,对于及时快速确定苜蓿种子收获、加工以及贮藏过程中的水分变化,指导紫花苜蓿种子的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微波技术对食品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加工等领域。就微波技术是否会对食品安全产生影响的问题,从微波的作用原理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论述微波对食品各成分的影响,由此得出结论:微波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总体上是安全的,但对于脂肪酸等一些敏感性成分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2.
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目前应用于食品中的微波技术(干燥、杀菌、萃取、消解)的原理、特点及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以银耳为原料,研究银耳脆片即食休闲食品的制作工艺。根据银耳的营养特色、理化特性和加工特性,优化了银耳脆片微波干燥前浸渍液的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根据银耳脆片的感官特性,优化了微波干燥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银耳脆片加工过程中浸渍液的最佳配方为:糖质量分数10%,酸质量分数0.03%,煮制时间15 min,微波功率750 W,微波干燥时间20 min,由此制得的银耳脆片具有较好的口感。在理化指标的测定中,银耳脆片的含水量为14.4%,脂肪质量分数为1.2%,银耳多糖质量分数为23.08%。  相似文献   

14.
核磁共振技术在食品品质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磁共振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食品无损检测技术。介绍了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在食品加工品质分析中的研究应用,并展望了该技术在未来食品加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自然生长的藤三七茎为原料,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作为提取剂,采用微波法提取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不同部位、料液比、乙醇浓度、微波功率及微波时间对藤三七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得出影响因素主次和最佳提取方案。结果表明,藤三七茎较其他部位总黄酮含量高,且茎不易被氧化;藤三七茎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时间70 s,微波功率320 W,乙醇浓度70%,料液比1∶80(g/mL),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7.42%。影响提取率的因素主要为微波功率和乙醇浓度,在生产加工中应对其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6.
小麦胚芽营养价值分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胚芽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和优质蛋白,而且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具有抗氧化等作用。经过干热法、蒸汽法、微波法等稳定化处理后,小麦胚芽可以提取胚芽油、谷胱甘肽、麦胚凝集素,以及制作麦胚食品。主要介绍了小麦胚芽的营养价值,概述了小麦胚芽中功能成分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小麦胚芽的综合利用。以期对小麦胚芽的产业化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独蒜为原料,研究微波预处理优化黑蒜加工工艺和对黑蒜品质的影响。以微波预处理功率、微波预处理时间以及黑蒜制备处理时间为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并分析黑蒜的品质。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黑蒜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投放6个大蒜,微波处理功率490 W,微波处理时间12 s,黑蒜制备时间10 d时(其中前120 h温度为80℃,后期温度为70℃),相对湿度60%~80%之间,制备的黑蒜中总酚含量为(7.71±0.06) mg/g。在该条件下制备的黑蒜与不经微波预处理的黑蒜相比,总酚、还原糖及总酸含量有极显著提高,蒜氨酸变化不显著,感官评分较高。因此,微波可以用于黑蒜制备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