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黄河流域棉花品种抗病性水平,根据2015―2021年国家审定黄河流域的53个棉花品种的抗病性鉴定数据,分析了该时期国家审定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对黄萎病和枯萎病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2015―2021年各年审定品种整体抗枯萎病性和抗黄萎病性稳步提高,各年度平均枯萎病相对病情指数达到抗或是高抗级别,各年度平均黄萎病相对病情指数波动降低,且均在耐病级别。可见,其间审定品种抗枯萎病性相对较好,而抗黄萎病性相对较差。针对品种的抗病特性、病害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今后应加强抗黄萎病棉花品种的选育工作,同时做好棉花黄萎病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2.
对2015-2020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区域试验的192个棉花品种(系)枯萎病、黄萎病的抗性分析,为棉花抗病育种及品种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参试棉花品种(系)未出现对枯萎病和黄萎病免疫的品种;参试棉花品种(系)对枯萎病的抗性水平较高,除2018年高抗和抗病品种(系)占比为88.2%外,其他年份均在92%以上;参试的品种...  相似文献   

3.
抗虫杂交棉川杂12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杂 1 2号 (杂 1 2 )的选育得到国家 863、四川省育种攻关等项目的资助 ,其目的是将棉花抗病虫性与核不育两系法结合 ,利用抗病核不育两用系作母本、抗虫品系为父本 ,选育出比对照增产 ,抗棉铃虫、红铃虫 ,抗病性好 ,品质优良的棉花抗病虫杂交种。1选育过程。四川省农科院经作所利用生产上已应用的核雄性不育材料及抗枯黄萎病品种 ,通过杂交转育 ,结合病圃和大田筛选 ,培育出抗枯萎病抗黄萎病的双抗型两用系抗 A2。于 1 997年由四川农科院经作所提供母本抗 A2 ,湖北惠民种业有限公司提供抗虫品系 R1 68,分别在四川和湖北配制杂交组合 ,通…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全面的描述棉花新品种邯棉6101的品种特性,对邯棉6101在国家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河北省和国家区域试验的结果平均),邯棉6101第一果枝节位6.5节、单株结铃数18.1个、单铃重6.3 g、籽指11.9g和衣分39.3%;枯萎病病指6.39,黄萎病病指21.7,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7 mm,断裂比强度32.8 eN/tex,马克隆值5.3,整齐度指数84.8%,纺纱均匀指数146;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4179.55 kg/hm2、1637.58 kg/hm2、1471.98 kg/hm2.邯棉6101具有品种特性表达稳定、抗病性突出、纤维品质优良以及高产稳产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新品种(系)的抗病水平,分析比较了2015―2019年参试的244个品种(系)对枯萎病、黄萎病的抗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的抗枯萎病性水平较高,高抗和抗病品种(系)比例均在50%以上;对黄萎病的抗性有待提高,仍以耐黄萎病品种为主;兼抗品种所占的比例较低,枯萎病总体抗性指数(rF)远大于黄萎病...  相似文献   

6.
<正>联合推荐棉花新品种冀丰914衣分高/产量高/大铃/抗病强/品质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和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河北省审定,2014年进入黄河流域棉区中熟组生产试验。该品种生育期长势强,后期叶功能好;植株较高,株型较松散,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浓绿,第一果枝节位略高,茎杆茸毛稀少;结铃性强,铃大,铃尖明显,卵圆形;衣分高,纤维洁白,纤维品质优异;抗病性强,抗棉铃虫,不早衰。全生育期124天,单铃重6.6g,子指10.4g,衣分41.2%,霜前花率91.3%。上半部平均长度30.0mm,断裂比强度29.6cN/tex,马克隆值5.0。枯萎病指2.04,黄萎病相对病指21.59,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  相似文献   

7.
<正>冀丰914衣分高/产量高/大铃/抗病强/品质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和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河北省审定,2014年进入黄河流域棉区中熟组生产试验。该品种生育期长势强,后期叶功能好;植株较高,株型较松散,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浓绿,第一果枝节位略高,茎杆茸毛稀少;结铃性强,铃大,铃尖明显,卵圆形;衣分高,纤维洁白,纤维品质优异;抗病性强,抗棉铃虫,不早衰。全生育期124天,单铃重6.6g,子指10.4g,衣分41.2%,霜前花率91.3%。上半部平均长度30.Omm,断裂比强度29.6cN/tex,马克隆值5.0。枯萎病指2.04,黄萎病相对病指21.59,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冀丰103高产/抗病/不烂铃/不早衰/好管理/易采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和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选育而成,2013年通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培育的抗黄萎病新种质BD18,经6年北京人工黄萎病圃和8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8个单位27次抗黄萎病鉴定,平均病指11.65,属抗病类型,接近高抗水平,高抗枯萎病,中抗棉蚜,早熟不早衰。经8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6个单位作抗病亲本利用,已育出一批抗黄萎病性能好的材料和新品系。  相似文献   

9.
对2017―2021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581个棉花品种(系)枯萎病、黄萎病的抗性进行分析,为新疆棉花抗病育种及品种推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81个品种(系)中未出现对枯萎病和黄萎病免疫的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水平较高且稳定,达到抗级及以上的占比在90%以上,其中2019年早中熟棉、2020年早熟棉和早中熟棉、各年彩色棉和长绒棉中抗级及以上的品种占比均为100%;除参试长绒棉品种(系)对黄萎病的抗性水平较高外,早熟棉、早中熟棉和彩色棉品种(系)均以耐病为主,5年中耐病的品种(系)平均占比为60.0%;长绒棉和早中熟棉品种(系)对黄萎病的总体抗性优于早熟棉,不同年份间彩色棉的黄萎病抗性波动较大。所有参试品种(系)的总体抗枯萎病指数(rF)远大于总体抗黄萎病指数(rV)和总体枯黄萎病兼抗指数(rFV),各年份均表现为rF>rV>rFV。可见,筛选出抗黄萎病的品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审定双抗棉花品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异常、抗病耐病品种匮乏等原因,新疆阿拉尔垦区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呈现出加重发生的趋势,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为了实现棉花生产提质增效、保持可持续发展,初步分析了阿拉尔垦区2018―2020年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发病特点和原因,摸索总结出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棉花黄萎病抗性的定向选育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抗病育种是棉花病害防治最经济有效的途径.通过病圃或重病地连续定向选育抗病单株是抗病育种常用的方法,高抗枯萎病的抗原材料52-128、86-1以及抗枯萎病品种中棉所12等即是最成功的例子.然而对棉花抗黄萎病育种采取该方法是否有效的研究和报道不多.2003-2007年,选择对黄萎病表现抗或耐病的品种(材料)21个,在病圃连续2~3年选择抗病单株,再到重病田种植,以期获得高抗黄萎病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邰红忠 《中国棉花》2011,38(6):29-30
 对近几年在南疆示范和试种的棉花品种(品系)共计28份进行了黄萎病抗病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有6个耐病品种(品系),占黄萎病鉴定材料(28份)的21.43%,相对病指为24.5~34.6;22个表现感病,占78.57%,相对病指为37.8~62.8。  相似文献   

13.
川棉293是四川省农科院棉花所从川737与岱15的杂交后代中经多年病圃综合选育而成的抗黄萎病、高抗枯萎病、抗红蜘蛛和兼抗棉铃虫的丰产优质棉花新品种。该品种1995~1996年通过长江流域全国抗病区试和四川省区试,1997年通过国家长江流域和四川棉区生产试验,于1999年5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主要特性1.1 抗枯黄萎病性。1995~1996年国家抗病区试统一鉴定,川棉239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枯萎病指4.0,黄萎病指18.55,是长江区试多年来黄萎病抗性有很大提高的第一个双抗新品种。1.2 抗虫性。1997~1998年经华中农业大学抗螨性鉴…  相似文献   

14.
海岛棉具有纤维品质优良、抗病、抗逆等优点,创制带有海岛棉优异基因的棉花新种质,一直是陆地棉种质创新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海岛棉染色体置换系与陆地棉随机交配群体是具有陆地棉背景而携带众多海岛棉基因的遗传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为筛选抗、耐棉花黄萎病的新种质,采用温室苗期切根接种法和田间病圃成株期鉴定方法,对海岛棉染色体置换系与陆地棉随机交配群体RMBUP-C4S5的148个株系进行黄萎病抗性鉴定。温室苗期切根接种法鉴定结果显示,鉴32、鉴49、鉴59、鉴62、鉴78、鉴83、鉴84和鉴85共8个株系表现为耐黄萎病,相对病情指数(相对病指)为30.0~33.9,占鉴定株系的5.4%;抗黄萎病对照中植棉2号相对病指为34.1,高于上述8个耐黄萎病株系,表现为耐黄萎病。对8个苗期耐病、8个感病的RMBUP-C4S5株系进行田间病圃成株期黄萎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鉴78、鉴85表现为抗黄萎病,相对病指分别为14.3和13.0,低于当年中植棉2号相对病指22.3;鉴19、鉴49、鉴83、鉴124和鉴143均表现为耐黄萎病。鉴49、鉴78、鉴83和鉴85在苗期耐黄萎病,在成株期表现为抗或耐黄萎病,可作为...  相似文献   

15.
从近5年来新疆审定通过的新陆早系列棉花品种抗枯、黄萎病鉴定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我区新审定棉花品种抗枯萎病性较强.近84%的品种鉴定达到抗病标准,仅4%的品种鉴定感病;而棉花品种抗黄萎病性较弱,有28%的品种鉴定抗病,32%的品种鉴定感病。  相似文献   

16.
2011年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1年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组棉花品种(品系)为材料,进行了丰产性和抗病性品种区域比较试验。通过系统的比较鉴定,考察了这些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表现、抗逆性,抗枯萎病、黄萎病性能。旨在为选育适合黄河流域棉区栽培的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等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新品种;也为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品种的审定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鉴定湖南省棉花品种的枯萎病和黄萎病抗性情况,于2014~2015年对参加区域试验的和育种单位委托鉴定的共33份材料进行了枯萎病和黄萎病抗性鉴定。鉴定结果为:抗枯萎病材料有3份,占鉴定材料的9.1%,高抗枯萎病材料有1份,占3.0%,耐枯萎病材料21份,占63.6%,感枯萎病材料8份,占24.3%;抗黄萎病材料有2份,占鉴定材料的6.1%;高抗黄萎病材料2份,占6.1%;耐黄萎病材料14份,占42.4%;感黄萎病材料15份,占45.4%。比较枯萎病和黄萎病平均病指,表明参试材料对黄萎病抗性远不及对枯萎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8.
棉花品种对枯黄萎病的抗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枯萎病、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危害严重,且药剂防治难于有效的两种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经济有效途径,而抗性鉴定则是选育抗枯、黄萎病品种不可缺少的环节。育种者根据抗性鉴定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选育品种,以达到所育品种抗病增产的目的。“十五”以来,改进了抗性鉴定评判方法,采用校正病情指数来划分抗性反应型,对四川省棉花育种攻关协作单位培育的新品种进行抗性鉴定,以期为棉花育种工作提供抗病性能依据。1材料和方法1.1鉴定材料。供试棉花品种(含品系、组合、材料等,下同)共251个。其中,四川省区域试验87个,四川省农…  相似文献   

19.
随着棉花枯、黄萎病在我省蔓延 ,90年代以来 ,我院 (所 )加强棉花抗病优质育种工作 ,相继育出了鄂棉 2 0、鄂抗棉 4号、6号、7号和 9号、1 0号等抗病新品种 ,其皮棉产量在省棉花抗病品种区试中 ,比对照种中棉所 1 2或鄂抗棉 3号平均增产 8%~ 1 0 %左右 ,纤维品质优良 ,抗枯萎病或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其中鄂棉 2 0获国家农作物二等后补助 ,并获 1 999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鄂抗棉 4号、9号和 1 0号先后入选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奖金”新品种选育项目 ,鄂抗棉 7号获“九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优质及专用农作物后补助”。这些品种近年在我…  相似文献   

20.
1 材料和方法1 .1  6个转 Bt基因品系均为“863”抗虫棉选育项目组育成。将 GFMCry A基因导入泗棉 3号 ,在人工病圃、自然病地、海南、内地不同生态气候类型反复、高压、穿梭系统选择。1 .2 抗红铃虫鉴定。田间自然虫源 ,网室接虫 ,每平方米接 1头 (华中农业大学 )。1 .3 抗黄萎病鉴定。人工黄萎病圃、动态鉴定 (7月1 4日、8月 6日、8月 1 4日、1 1月 30日剖秆 ) ,取相对病情指数 (IR)和抗病效果 (ER)最高值 ,以冀棉1 1指数 50为对照 (华中农业大学 )。1 .4 纤维品质鉴定。霜前花混合取样 ,HVI90 0系列测试 (农业部棉花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