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铅污染对玉米生长及铅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玉米盆栽试验,研究4种不同形态Pb在棕壤中的分布规律、不同土壤Pb浓度与玉米生物量的关系和玉米各营养器官Pb积累规律,分析土壤有效态Pb含量与玉米籽粒Pb含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棕壤中各形态Pb的比例为铁锰氧化态〉有机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土壤中Pb浓度不同,玉米各器官的Pb积累规律也随之变化;玉米各器官Pb的吸收积累量大小依次为根、叶、茎、籽粒;Pb全量、各形态Pb含量均与玉米各器官的Pb累积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可交换态Pb与玉米籽实Pb积累的关系较为密切,可作为Pb污染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正>常见的玉米病害主要有玉米大斑病、玉米粗缩病、玉米青枯病、玉米叶斑病等。认识并有效地防治这些病害,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1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也叫条斑病,各玉米产区都有发生,在该病爆发年份,染病区玉米可减产50%左右。  相似文献   

3.
玉米收获机械化试验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又是我省第一大饲料作物,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1年我省玉米种植面积已达66.7万hm~2左右,仅徐州市玉米种植面积即达13.3万hm~2。但调查表明,我省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很低,且发展速度缓慢,为探索和促进我省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徐州市农机推广站通过广泛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葫芦岛市的主栽品种。每年播种面积都在18万hm2左右,占我市耕地面积的30%~40%。传统的收获方法是人工割、擗、扒皮、运输等多道工序,收获季节占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损失也较大。在大田种植全过程中,整地、起垄、中耕、植保、脱粒等环节都已实现了机械化,惟有玉米收获方面还是空白。为了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减少损失,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收获时间,在玉米收获方面有新突破,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我们在1999年进行了玉米收获机械化的试验与示范工作。  相似文献   

5.
玉米籽粒剪切破碎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微机控制的电子拉压试验机上,对辽北主栽玉米品种东单0号和富油1号的玉米种子籽粒进行了剪切破碎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在不同作用力、不同含水率下的玉米籽粒剪切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籽粒在不同侧面、不同方向加载的剪切力有显著差异;含水率不同时,剪切破碎载荷也不同,其原因与玉米籽粒的内部结构、玉米籽粒的形状等因素有关.研究成果对进一步研究玉米籽粒的力学特性、破碎机理、设计新型玉米粉碎机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彭淑兰 《农业工程》2016,6(3):121-122
对湖南省龙山县地膜玉米进行了“3414”试验,建立了玉米产量与氮肥、磷肥和钾肥之间的回归方程,并得出了最佳施肥方案:纯氮165 kg/hm2、纯磷87 kg/hm2和纯钾88.5 kg/hm2。   相似文献   

7.
玉米精量点播技术可提高玉米产量,省工节本,增加经济效益,而京郊地区此技术应用较少。为了在北京地区推广玉米精量播种技术,开展了玉米精量播种机适应性试验,明确适宜推广应用的播种机型。根据京郊地块特色选择库恩MAXIMA-6、迪尔1030-4和2BMF-4型玉米精量播种机参与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种机型均可达到NY/T 1628—2008《玉米免耕播种机作业质量》要求,库恩MAXIMA-6、迪尔1030-4适宜成方连片大型地块播种作业,2BMF-4适宜小型地块作业。  相似文献   

8.
玉米脱粒机试验方法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脱粒机试验方法的编制新疆农机鉴定站王冰目前我国只有稻麦脱粒机试验方法,用该方法进行玉米脱粒机的检测有诸多不便,由于玉米脱粒机的一些名词术语不统一,有可能造成检测结果的差异,使不同厂家生产的脱粒机无法比较。为此根据新疆自治区技术监督局下达的任务,新...  相似文献   

9.
大风与暴雨是导致玉米倒伏、折断的主要外部因素,倒伏(含折断,下同)易导致落穗减产,对玉米籽粒机收有直接影响。据相关研究表明,倒伏对玉米产量损失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落穗损失,倒伏率每增加1%,落穗率增加0.15%;为探究大风降雨对玉米倒伏率的影响,寻找降低倒伏率的措施,结合种植试验,对2016~2020年8~9月份玉米生育期内的降雨量、风力、风向等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九月,北京的玉米青贮和玉米收获相继开始,为了抢农时,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技术人员克服人员少、试验时间相对集中的困难,先后完成了新型的4YZ一4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4YD-3A型玉米收获机、小型玉米收获机、青贮收获机、  相似文献   

11.
以严格执行《仁寿县玉米栽培技术规程》为基础;实施"玉米新品种陵州987播期、密度、施肥量三因素试验",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定量得出:密度4.5万株/hm2,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后5~7天播种、氮磷钾总量5000kg/hm2,能够获得近8800kg/hm2以上的单产.  相似文献   

12.
玉米通用剥皮机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玉米联合收获机的重要部件——玉米剥皮装置通用性差等问题,设计了可更换不同辊型、调节转速以及调节两辊相对位置角的玉米通用剥皮机构。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剥皮辊配置形式、转速和两辊相对位置角的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参数对剥皮性能:玉米苞叶剥净率、籽粒破碎率、籽粒损失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组合方案:剥皮辊配置形式为螺旋橡胶辊与凸棱螺旋橡胶辊交替排列;剥皮辊转速为350r/min;两辊相对位置角为30°。  相似文献   

13.
玉米育种试验系统的现代化程度成为了成功选育新品种的关键性因素,机械化播种作业可以提高试验精度,加快试验进程,提高效率。分析了国内外玉米育种播种机械化的现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玉米育种精量播种机尤其是排种器的研究类型与现状,提出了我国发展玉米育种播种机械化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3QXZ-6型制种玉米去雄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制种玉米生产管理的机械化水平,设计了3QXZ-6型制种玉米去雄机,主要由仿形机构、液压传动系统和仿形控制系统等组成。仿形机构采用平行四连杆结构;抽雄滚轮旋转运动由负载敏感液压系统传动实现;仿形机构高度调节由比例控制液压系统驱动升降油缸实现;以一定距离内下光电信号连续无表示玉米植株低,一定距离内上光电信号连续有表示玉米植株高为控制依据,实现玉米植株高度仿形模糊控制。对抽雄滚轮转速同步性能及控制系统响应时间、升降油缸运动速度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转速在2 300 r/min附近时,滚轮转速最大偏差率极值为4.4%,同步误差率小于3%;响应时间为0.04 s;油缸上升速度为0.21 m/s,下降速度为0.27 m/s,最后确定了控制信号t与抽雄部件垂直位移量间的函数关系。田间试验表明,设计的3QXZ-6型制种玉米去雄机工作稳定,作业效率高,去雄率均值为87.7%,能够满足机械化去雄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通过全膜等垄距与大小垄玉米机械化技术的对比试验,分析两种技术模式在玉米生长特性、产量、作业成本、机械收获技术指标以及机具选型等方面的差异,评价全膜等垄距与大小垄玉米生产经济效益、机械化作业程度和玉米收获机械的选型。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江苏省玉米收获及秸秆还田机械化的问题,我们于 1999年开展了对玉米收获机的调研、选型及引进试验等工作。   一、选型   国外发达国家生产的玉米收获机,主要是自走式机型,作业性能好,每台售价 30万元左右,投资回收期长,不适合当前农村经济现状。   我国 60年代开始研究玉米收获机械, 90年代初试制出样机,目前全国已有 50多个生产厂家试制生产玉米收获机,推广的机型大多数为背负式,自走式机型较少。背负式玉米收获机的配套动力为 18.4~ 44kW轮式拖拉机,每台售价在 7~ 12万元之间。这两类机型都能一次完成玉米摘穗…  相似文献   

17.
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目前仍然是制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玉米规范化种植与玉米收获机械化紧密相关。通过引进对比试验,科学分析和探索出加快玉米收获技术发展的相应对策,为今后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广,玉米联合收割机是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重要部分,收割时虽机械化程度较高,但智能化程度低、人力投入大。针对以上问题,对传统收获机的基本结构进行了智能化控制系统设置,并对玉米收割装置、传感器进行了设计和选择,结合PLC控制原理和传感器输出信号处理,对电动装置和收割机行走液压系统的液压元件进行控制,提高了玉米收割机智能化程度。以玉米收割机作业为基本条件,对智能控制系统进行可行性测试,结果表明:各工作部件响应速度较快,超调量和稳态误差较小,所建立的控制策略,无论在何种负荷条件下,都能对玉米收获机的各项工作参数进行优化。试验获得了1.676%和1.386%的玉米采摘损失率,满足了玉米收获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玉米联合收割机的研究与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微咸水-淡水交替灌溉对玉米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隆平206玉米品种为载体进行了温室避雨盆栽试验,试验设计"咸-淡-淡"、"淡-咸-淡"和"淡-淡-咸"3种交替灌溉模式,即分别在壮苗期、拔节期、抽雄—乳熟期3个阶段灌溉微咸水,微咸水矿化度设计为1、3和5 g/L,监测生长生理和产量指标。结果表明,任一时期灌溉矿化度1 g/L微咸水对玉米株高、叶面积、SPAD和产量影响不明显;随微咸水矿化度的增加,玉米受抑制作用增强;微咸水灌溉后壮苗期玉米株高、叶面积、SPAD受影响显著,由于玉米前期补偿生长能力强,随生长推进,壮苗期微咸水灌溉处理与CK间差异逐渐减小,玉米株高、叶面积、SPAD受抑制最显著的为拔节期微咸水灌溉处理,其次是壮苗期,抽雄—乳熟期最小;对玉米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抽雄—乳熟期微咸水灌溉处理,其次是拔节期,壮苗期影响最小,故生殖生长阶段不宜采用微咸水灌溉;滨海农区可根据淡水、微咸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设计交替灌溉制度,利用淡水灌溉的补偿效应确保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20.
丁建民 《农业工程》2020,10(6):11-13
以基于试验测评法评价玉米免耕播种机在某个区域内的适用性为目的,建立评价体系,通过对2BMYF-4A型玉米免耕播种机进行试验测评,得出该机型在山西的适用度为4.5,区域适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