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制备特异性和灵敏度较高的抗福氏志贺氏菌2a单克隆抗体,并建立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用于检测生鲜食品中的福氏志贺氏菌2a。本研究利用自制的福氏志贺氏菌2a抗原免疫BALB/c小鼠,并用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经筛选克隆后,获得3株分泌抗福氏志贺氏菌2a单克隆抗体稳定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5C12、1B5和6A11。3株杂交瘤细胞注射进小鼠腹腔后,诱导产生的腹水中抗体的效价为1∶2.048×10~5~1∶1.024×10~5,免疫球蛋白亚型均为IgG。3株抗体识别抗原表位的最佳配对为5C12和6A11,由此建立双抗夹心ELISA体系,测得其灵敏度为1 000 CFU/g,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噬菌体展示纳米抗体模拟黄曲霉毒素抗原的活性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笔者实验室前期免疫并构建噬菌体展示纳米抗体库,应用此抗体库筛选、制备可以用作黄曲霉毒素无毒替代抗原的纳米抗体。本研究旨在探明已筛选出的噬菌体展示纳米抗体Phage 2-5用作黄曲霉毒素替代抗原的活性,为后续纳米抗体的合成以及黄曲霉毒素绿色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前期,笔者实验室对羊驼免疫黄曲霉毒素抗原(AFB1-BSA),经过5次免疫后,取血,提取RNA,反转录为cDNA,并采用PCR技术对抗体可变区VHH区域进行扩增,与载体pComb3X偶联,构建噬菌体展示纳米抗体库;经过吸附-洗脱的淘选过程筛选出能够与黄曲霉毒素竞争结合抗黄曲霉毒素单克隆抗体1C11的噬菌体展示纳米抗体Phage 2-5。本研究通过将抗黄曲霉毒素单克隆抗体1C11固定在酶标板上,以噬菌体展示纳米抗体Phage2-5作为竞争抗原,与反应体系中的游离黄曲霉毒素竞争结合抗体,构建酶联免疫分析(ELISA)体系,检测游离黄曲霉毒素含量,并分别对该方法的灵敏度、交叉反应率、缓冲液和样品基质对反应体系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采用棋盘法确定了抗体最佳包被浓度为1.25 mg·mL-1,噬菌体最佳使用浓度为5´1011 pfu/mL。在最优条件下建立基于噬菌体展示纳米抗体Phage2-5的ELISA法,对黄曲霉毒素B1的IC50值为0.054 ng·mL-1,对黄曲霉毒素B2、G1、G2、M1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38.6%、70.1%、14.5%、14.6%;反应最高耐受甲醇浓度为20%;当pH值为7.0时,反应灵敏度最高,升高或降低pH对反应灵敏度均有影响;盐离子浓度对反应灵敏度影响不大,反应体系在5´PBS的环境下仍能保持较高活性,但纯水溶液不利于反应的进行;因此,该反应的最佳反应缓冲液是pH值为7.0的0.01 mol·L-1 磷酸盐缓冲液(PBS),花生、大米、玉米基质对反应体系无显著影响。【结论】噬菌体展示纳米抗体Phage2-5具备良好的模拟黄曲霉毒素抗原的生物活性,用作替代抗原建立的免疫分析方法灵敏度高、甲醇耐受能力强,并且样品基质效应不明显,具有进一步研制黄曲霉毒素模拟抗原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钙调蛋白(CaM)作为重要的抗逆信号转导蛋白,在调控木薯抗逆境和块根采后生理腐烂中起重要作用,为给快速检测木薯在不同生长环境中CaM蛋白的表达水平提供优良抗体,克隆木薯CaM基因并将目的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经Escherichia coli表达并纯化,用纯化的融合蛋白ACP-CaM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测定小鼠血清效价后,取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筛选能产生抗CaM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用Western blot、ELISA等方法对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进行初步鉴定。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在E.coli中能高效表达CaM,免疫小鼠后取效价高的2#小鼠脾细胞和SP2/0细胞融合,共获得7株效价均达到106以上、能稳定分泌抗CaM抗体的细胞株,这7株单抗与淀粉磷酸化酶、His、BSA均无交叉反应,4D5株与标签蛋白ACP有交叉反应,表明其余6株均为CaM特异性抗体;抗体亚型鉴定结果显示7株单抗均为IgG型抗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苦马豆素-HSA(SW-HSA)对小鼠的免疫原性,为构建SW噬菌体单链抗体库奠定基础。【方法】将12只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为小剂量免疫组(A组)、大剂量免疫组(B组)和对照组(C组)3组,每组4只。免疫组用SW-HSA加入佐剂后进行了4次免疫,首免和第2次免疫间隔30 d,抗原剂量相同,分别为A组0.05mg/只,B组0.10 mg/只;第3,4次免疫分别在第50,70天进行,第3次免疫各组抗原量分别是首免的1.5倍,第4次免疫抗原量分别是首免的2.5倍。第3,4次免疫后第10天采血,用间接血凝试验与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的SW抗体效价。【结果】第4次免疫后,间接血凝试验检测显示,A、B两组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效价分别达26和25;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显示,A、B两组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效价分别达29和28。【结论】用SW-HSA免疫Balb/c小鼠,可获得高抗体效价的免疫小鼠。  相似文献   

5.
为制备绵羊早孕因子(EPF)单克隆抗体,以纯化的EPF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免疫4次后,取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采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将筛选的细胞株注入小鼠腹腔得到腹水型抗体,用G-sepharose柱亲合层析法对小鼠腹水型抗体进行纯化,应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抗体纯化后的纯度及特异性。结果显示,细胞融合后得到了1株抗绵羊EPF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B4D5,纯化后的腹水型单克隆抗体纯度较高,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绵羊妊娠准确率为81.3%。表明,制备的绵羊早孕因子单克隆抗体为特异性抗绵羊EPF抗体。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偶联率的SW-HSA对小鼠免疫原性的影响,为获得理想的SW人工抗原奠定基础。首先将SW与活性酯在70℃条件下反应制备季铵盐,然后将季铵盐与HSA冰浴搅拌反应12 h,通过调节季铵盐与HSA的摩尔比制备SW-HSA,透析并冷冻干燥,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SW-HSA偶联率。将20只昆系小白鼠随机分为A、B、C、D和E组,每组4只。用4种不同偶联率的SW-HSA对前4组小鼠进行免疫,首次免疫抗原量为0.050 mg/只,第30天进行第2次免疫,抗原量与首免相同,以后每隔20 d进行1次,抗原量均为前一次免疫所用抗原量的1.5倍,E组为对照,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从第3次免疫后ELISA检测血清中抗SW抗体效价。紫外光谱测定结果显示,合成的SW-HSA偶联率分别为18.6、12.5、13.5和32.6。ELISA测定结果显示,从第3次免疫后,A、B、C、D组试验小鼠血清的抗SW抗体效价均呈上升趋势,在第5次免疫后,测得其抗SW抗体效价分别为28、29、29、29,达到最高峰。其中D组的抗SW抗体效价在第4次免疫后首先达到29,并在第5次免疫后维持在相同水平。各组试验小鼠血清的抗SW抗体效价于第6次免疫时开始逐渐下降。试验结果证实,不同偶联率的SW-HSA均可诱导小鼠产生抗体,较大偶联率的SW-HSA可以更好地提高抗SW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克隆并原核表达人含α/β水解酶结构域丝氨酸酶16A(ABHD16A)基因,制备小鼠抗ABHD16A多克隆抗体。采用反转录PCR克隆ABHD16A的cDNA序列,对该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将克隆的ABHD16A cDNA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导入E.coli BL21(DE3)进行原核表达,将纯化ABHD16A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血清。研究结果显示,人ABHD16A cDNA序列长度为1 677 bp,序列高度保守,并具有保守的脂肪酶样基序和相应的功能区,原核表达的重组ABHD16A蛋白免疫小鼠后制备的多克隆抗血清在1∶5 000的稀释度具有较好的抗原抗体结合活性。成功制备了小鼠抗人ABHD16A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8.
间接ELISA法检测羊促乳素抗体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促乳素单克隆抗体制备中筛选阳性分泌细胞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方法】用促乳素纯品与Freund佐剂免疫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初次免疫采用抗原与完全Freund佐剂,每2周免疫1次,从第2次开始采用抗原与不完全Freund佐剂,免疫4次后尾静脉采血,收集血清制备阳性对照抗体,以未免疫的BALB/c小鼠血清为阴性对照,筛选间接ELISA法检测促乳素抗体的最佳反应条件,并对单克隆抗体制备中的阳性细胞进行筛选。【结果】间接ELISA法的最佳反应条件:血清稀释倍数为1∶200,抗原包被质量浓度为100 ng/mL,封闭液为1%牛血清白蛋白,酶标抗体的工作浓度为1∶10 000,酶标抗体作用时间为37℃90 min,底物作用时间37℃30min。用该方法检测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最终获得OD450为0.875和0.460的阳性细胞株。【结论】建立了检测促乳素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9.
利用BLF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常规细胞融合技术制备了6株抗BLF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并用此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了55 m L的兔多抗血清。针对腹水单抗及多抗血清进行了一系列特性分析,结果显示,5株抗体效价基本上在1∶10~6以上;间接ELISA测定6株抗体与酪蛋白、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基本无交叉反应,抗体特异性良好;抗体为IgG1亚类,2B12抗体亲和力优于其他抗体。多抗血清效价可达到1∶10~7以上,抗体也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试验旨在制备抗鼠伤寒沙门菌Pag C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初步分析其特异性和识别的抗原表位,为沙门菌抗体阻断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原核表达并纯化Pag C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法获得Pag C蛋白在沙门菌属内保守的区段,合成相应多肽P1及P2用于单克隆抗体筛选和结合表位鉴定;最后采用免疫印迹方法对单克隆抗体与肠杆菌科其他细菌的交叉反应进行检测,评价其特异性。[结果]纯化后的Pag C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23×103;免疫小鼠后经2次亚克隆最终得到稳定分泌抗体的细胞株6株,标记为A、B、C、D、I、J;单克隆抗体的反应性试验结果显示6株单克隆抗体均能够识别Pag C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结合表位分析显示,J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P1序列;采用免疫印迹方法对J细胞株上清液进行特异性检测,证实该株单克隆抗体与变形杆菌、大肠杆菌O1和宋内志贺菌Pag C蛋白均无结合反应。[结论]成功获得1株与Pag C蛋白有良好结合活性且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该株单克隆抗体的识别表位位于Pag C中沙门菌属内保守区段,可作为建立沙门菌抗体阻断ELISA检测方法的候选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1.
旨在合成玉米赤霉醇(ZER)人工抗原,并用其免疫小鼠以获得含高滴度ZER多克隆抗体的小鼠血清,为ZER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奠定基础。改造ZER第16位上的羟基,合成半抗原ZER-16-羧丙基丁醚,然后分别采用混合酸酐法和碳二亚胺(EDC)法将改造后的半抗原与载体蛋白BSA或OVA偶联,制备免疫原ZER-BSA和包被原ZER-OVA,并采用凝胶电泳、动物免疫对人工抗原进行质量鉴定,间接ELISA测定抗血清效价,间接竞争(阻断)ELISA测定抗血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用制备的免疫原免疫小鼠血清效价均已达到1∶104以上。6号鼠的血清敏感性最高,对ZER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达15.77ng/mL,获得的血清除与α-玉米赤霉醇特异性反应外,与其结构类似物β-玉米赤霉醇、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酮、玉米赤霉烯酮分别有12.5%、100%、12.5%、25%、100%的交叉反应,与其他霉菌毒素交叉反应性均小于0.5%。表明试验成功获得ZER人工抗原,通过动物免疫制备敏感性好、特异性强的ZER多克隆抗体,为ZER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制高致病性PRRSV浓缩灭活疫苗。[方法]分别以病毒液、病毒浓缩液作为抗原,以甲醛、β-丙内酯为灭活剂,制成A、B、C、D 4种灭活疫苗,进行物理性状和无菌检验,安全检验合格后,与商品疫苗E进行免疫效果比较。[结果]4种疫苗均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后35 d,未浓缩抗原的A、C疫苗及商品疫苗E组抗体均未阳转,浓缩抗原的B、D疫苗组抗体阳转率分别达到80%和100%。[结论]浓缩病毒液制成的灭活疫苗比未浓缩病毒液制成的灭活疫苗及商品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得具有中和活性的抗猪瘟病毒(CSFV)单克隆抗体,分别将CSFV和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纯化的CSFV E2蛋白与佐剂混合后免疫BABL/c小鼠,经杂交瘤细胞融合制备抗CSFV单克隆抗体,经过多轮亚克隆和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PMA)筛选,成功获得5D1、8H7、9A1和13B2共4株能够稳定分泌抗CSF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4株单克隆抗体轻链均属于κ型,其中5D1、8H7、13B2为IgG1亚型,9A1为IgG2c亚型。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4株单克隆抗体的腹水效价在2.56×10~5~1.02×10~6;IPMA效价分别为6.40×10~4、1.28×10~5、2.56×10~5、1.28×10~5;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4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经原核表达系统及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获得的CSFV E2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IPMA检测结果显示,4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CSFV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牛流行性腹泻病毒(BVD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PCV2)均无交叉反应。病毒中和试验证实,单克隆抗体13B2具有中和活性,其中和效价为1.28×10~4。综上,成功筛选出4株能够分泌抗CSFV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单克隆抗体13B2具有中和CSFV感染活性。  相似文献   

14.
抗H5N1型禽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制备抗H5N1型禽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鉴定.采用纯化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分泌抗AIV-H5N1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将阳性细胞株接种小鼠腹腔制备单克隆抗体腹水并对腹水抗体进行纯化,测定抗体亚类,并对其抗原结合位点进行分析.共获得了5株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均为抗AIV-H5N1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而且与H9N1型禽流感病毒,H13型禽流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均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5.
为制备哺乳动物促卵泡素(FSH)单克隆抗体,比对了人类、家畜、部分野生动物、鼠类等哺乳动物FSH氨基酸序列,分析其种间同源性,结果发现,多种哺乳动物FSHβ亚基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高于80%,且线性抗原表位高度保守。从奶牛垂体组织扩增FSHβ亚基CDS片段,构建p ET28aFSH重组质粒,诱导表达FSH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间接ELISA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孔,取效价最高孔进行克隆和亚克隆,获得1株能够分泌抗FSH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命名为B4A5。B4A5细胞株经过数次传代培养、反复冻融后生长状态良好,且能够稳定分泌抗体。采用细胞株体外培养和小鼠腹水诱生法均制备了抗FSH的单克隆抗体,其效价分别为1∶640、1∶106。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间接ELISA法鉴定单克隆抗体的结合特异性和交叉反应性,结果显示,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与FSH反应呈阳性,与促黄体素(LH)、促甲状腺素(TSH)、促乳素(PR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均无交叉反应性。综上,获得了1株能够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结合FSH蛋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寻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TF)对猪丹毒杆菌SpaA(Surface protective antigen A)蛋白抗原免疫效果的影响,将重组SpaA蛋白与双相佐剂乳化后(称SpaA抗原)免疫小鼠,取免疫小鼠和未免疫小鼠脾脏,以超滤法分别制备特异性TF和普通TF,并利用BCA法测定所得TF的质量分数,经过无菌及安全性检测后,将2种TF分别腹腔接种至小鼠体内,24 h后,对2组TF处理后的小鼠均免疫SpaA抗原,并以未接种TF的免疫小鼠作为对照(仅免疫组)。分别于免疫后12 d、21 d和30 d对小鼠进行采血,用间接ELISA法对小鼠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的重组SpaA蛋白分子质量60 ku且具有可溶性;以超滤法制备的特异性TF质量浓度为2.56 mg/mL,普通TF质量浓度为2.40 mg/mL,且2种TF安全无毒;抗体检测数据显示,2种TF处理组在免疫后21、30 d的抗体水平均高于仅免疫组,且差异显著,而2种TF处理组之间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因此,TF能诱导SpaA抗原快速产生抗体,提高SpaA抗原的免疫效果,但与TF的特异性关系不大,表明TF可作为猪丹毒杆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增效剂,提高免疫动物的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7.
 成功克隆到O 型口蹄疫病毒(FMDV)太保毒株3ABC 基因片段中的3A、3B、3C基因,并将它们插入pGEX-4T-1 或24B11表达载体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经Western blotting 分析表明,表达的3A、3B蛋白可与FM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但表达的3C蛋白没有反应。以纯化的3A、3B表达蛋白为抗原建立间接ELISA,对4组背景清楚的试验牛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A、3B表达蛋白与非免疫对照组(C组)和灭活疫苗反复免疫组(CI组)牛血清均不发生反应,与未免疫直接攻毒组(D组)和免疫后攻毒组(I组)牛血清均发生反应;D组和I组3A、3B表达蛋白抗体持续时间最长可达90 d以上,3A和3B表达蛋白最早检出相应抗体的时间分别为攻毒后第 5天和第10天。  相似文献   

18.
采用牛奶β-酪蛋白和大豆β-伴球蛋白分别免疫BALB/c小鼠,4次免疫后,通过脾脏细胞杂交瘤技术及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筛选制备单克隆抗体,同时分别制备兔抗β-酪蛋白和β-伴球蛋白多克隆抗体;通过棋盘滴定法,初步确定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建立双抗夹心ELISA用于乳品掺假以及牛奶、大豆过敏原成分的快速定性检测.结果表明:通过免疫和杂交瘤技术分别获得了抗β-酪蛋白和β-伴球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纯化后2种抗体的效价均达到1∶1×107,通过免疫兔制备的2种多克隆抗体经纯化后效价在1∶2×105左右;所建立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5ng/mL,与其他物种的蛋白不发生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这为建立乳品掺假及过敏原成分快速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植物乳杆菌素BM-1单克隆抗体。【方法】合成植物乳杆菌素BM-1蛋白并制备偶联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并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筛选得到阳性杂交瘤细胞后,进行小鼠腹水制备,并纯化植物乳杆菌素BM-1单克隆抗体。【结果】植物乳杆菌素BM-1人工抗原免疫小鼠后,通过细胞融合筛选得到2株能稳定分泌植物乳杆菌素BM-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E5、E9,免疫球蛋白亚型均为IgM类。杂交瘤细胞E5诱发小鼠腹水后,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腹水滴度为1∶212 600。纯化植物乳杆菌素BM-1单克隆抗体为13.2 mg/mL,抗体纯度达到92%。经蛋白电泳检测纯化植物乳杆菌素BM-1单克隆抗体完整性好。【结论】制备得到高活性、高纯度的植物乳杆菌素BM-1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A型肉毒毒素(BoNT/A)单克隆抗体(mAb),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了初步鉴定.用BoNT/A重组抗原(BoNT/A Hc)免疫Balb/c小鼠后,取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0融合,经3次亚克隆建立了3个稳定分泌抗BoNT/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A8、4F7和2F2,3株抗体均属IgG1亚型,效价为10-4~10-5,3株单抗抗相同抗原表位,交叉反应结果表明,3株单抗与BoNT/A的类似物均无交叉反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