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冬、春季节由于日照时间不够而导致火龙果无法开花,可以通过人工补光诱导成花.但目前市场上火龙果补光灯品牌繁多,光质各异,效果不一.据此,采用9种不同光质的LED进行补光,研究光质对火龙果植株的新芽数量、花芽数量、成花枝率、单果重、锤度和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各种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PTFDD补光处理...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火龙果周年供应,提高火龙果种植效益。生产上,火龙果在日照不足12 h月份采用人工夜间补光技术,促进花芽分化,延长生长期。本文综述了火龙果不同夜间补光方式,具体从补光光质、补光时间、灯源高度及悬挂方式、光源耗能和额定电压、补光对病虫害防治阐述。旨在为火龙果生产和建园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火龙果补光催花试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灯距、不同光源排列与不同光照方式对红皮红肉火龙果优良品种"台农3号"进行45 d的补光催花试验。结果表明:夜间补光可以有效诱导火龙果成花,灯距为2.0 m+品字交叉光源排列+连续补光的处理方式催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不同植物对光照强度、光质的需求程度不同,本文旨在通过LED灯实时照射实现对植物的智能补光。方法 针对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生长发育过程充足补光和调节果期的需要,应用新一代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技术,选择波长570~590 nm的黄色LED灯,本文设计了一套种植火龙果专用的智能补光调控器和相应的数据传输协议,进行硬件选型、电路设计与软件设计, 建立了调控策略和远程通信协议,最后在广东省新兴县10 666 m2的火龙果农庄进行了实际布署与应用试验。结果 该调控器能够长时间稳定地通过手动、自动以及远程的方式实现对火龙果的补光,并且数据传输稳定,调控器的响应时间不超过3 s,每次补光4 h。利用该调控器进行火龙果补光调控可以让果实成熟期提前2~4 d,部分果树挂果可以多2~3个,补光后产量提升16.7%。结论 该装置实现了火龙果的智能补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明显,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得较完整的候选基因,探讨HubHLH基因在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冬季补光诱导开花过程的表达响应,对火龙果HubHLH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分析。鉴定出153个HubHLH基因;这些基因的编码蛋白含有176~687个氨基酸,分子量大小为19.28~74.44 kDa,等电点(pI)为4.81~9.88,均为亲水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大多定位到细胞核。为鉴定HubHLH基因家族的同源性,本研究将153个火龙果HubHLH和120个拟南芥AtbHLH蛋白进行系统发育比较分析。系统发育比较分析结果:火龙果HubHLH基因家族成员被分为12个组,25个亚族;对HubHLH基因家族的保守motif、基因结构及在染色体的位置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同一亚族的基因具有相似的基序组成和基因结构。对HubHLH基因家族的内部复制事件的分析结果表明,有78条片段复制被鉴定为片段重复基因,说明片段复制是HubHLH基因家族的主要扩张力量。此外,基于已测定的关于火龙果冬季补光诱导开花的4个时期转录组数据,筛选到59个HubHLH基因在冬季补光诱导成花过程中有差异表达,随后对这59个HubH...  相似文献   

6.
为寻找在贵州热区促使火龙果提早开花及延后成熟的经济栽培方式,以3年生紫红龙品种为材料,常规栽培为对照,观察补光措施对贵州热区火龙果产量和产值影响。结果表明:采用60瓦照明灯于2月26日至5月20、9月22日至11月10日每天补光4小时(共540小时),较露地常规栽培火龙果产量高666.333公斤/亩,综合收益高5 255.857元/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灯适宜的补光时间。[方法]以浙粉702番茄为材料,通过植物生长灯设置不同梯度的补光时间,研究不同光周期对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补光7 h对株高、果实纵茎及座果率影响最大,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5.8%、6.1%及7.5%;补光9 h对果实品质提升及增产效果明显,可提前6 d采收,产量比对照提高3.6%。[结论]日光温室秋冬番茄栽培用植物生长灯补光在开花前每日补光7 h、开花座果后每日补光9 h较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4种LED灯对日光温室火龙果进行夜间补光试验,结果显示,LED补光能显著促进火龙果花芽分化、增加花芽数量、提高产量,但未能增加糖分的积累。春季补光能提早开花至3月,相对于不补光增加结果4~5个批次;秋季补光能延迟开花至11月底,增加结果1-2个批次。补光后单株花芽数量最高可达29.7个;单株结果数可达7.37个;单株产量可达2.82kg;增产率达80.85%;但果实锤度保持在19.21%~20.37%之间。建议使用光效高、光通量大的LED等进行补光。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补光时段株间补光对冬季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番茄品种粉太郎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CK(不补光)、T1(早晨揭帘前补光5.0 h)、T2(晚上盖帘后补光5.0 h)、T3(早晨揭帘前、晚上盖帘后各补光2.5 h)4个处理,采用方差分析法,对品质、产量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13项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早晨揭帘前补光5.0 h的补光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T1处理产量、果实硬度、单果干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番茄红素含量显著高于CK。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得出,T1处理综合得分最高,其次为T2、T3处理,CK得分最低。综上所述,早晨揭帘前补光5.0 h番茄的产量最高,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延长火龙果鲜果应市时间,提高火龙果种植效益,生产上采用人工补光技术增加火龙果开花批数、延长产期生产冬果。本文从不同光质、光强、光周期对火龙果成花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及冬季补光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火龙果冬果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弱光条件下不同补光方式对设施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弱光条件下不同补光方式,对冬季设施栽培番茄幼苗生长指标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时研番茄为试材,三种不同补光方式处理,CK:自然光照条件;T1:8 h非连续补光07:00~11:00、19:00~23:00延长早晚补光方式;T2:12 h连续补光07:00~19:00的辅助日光补光方式,对设施内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非连续光照8 h(07:00~11:00、19:00~23:00)早晚延长补光方式,即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打破黑暗3~4 h较连续光照(07:00~19:00)辅助日光补光方式,番茄幼苗的叶面积增长16.17%,叶面积增长速率加快,干物质积累显著提高23.39%,光合能力增强约22.22%,壮苗指数明显增加。【结论】打破黑暗3~4 h补光方式使幼苗品质得到了提高,并减少能耗,节约能源,为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12.
烟草补光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完善烟草育苗技术,提高烟草成苗素质。[方法]以鄂烟1号烟苗为材料,选择不同人工光源进行补光处理,研究补光对烟草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烟草叶片对可见光吸收利用的光谱范围较宽,对各波段光的吸收强度依次为蓝光〉绿光〉红光〉紫光;补光至14d时,普通荧光灯处理可显著提高烟苗叶绿素a的含量,普通荧光灯、生物效应灯、绿荧光灯处理可提高烟苗叶绿素b的含量;补光21d时,蓝荧光灯、红荧光灯处理可显著提高烟苗叶绿素a的含量,白炽灯、节能灯处理可显著提高烟苗叶绿素b及叶绿素a+b的含量;各均可促进烟苗茎部干物质累积,以白炽灯、节能灯和生物效应灯的处理效果最好。[结论]白炽灯为烟草补光育苗的首选光源。  相似文献   

13.
不同时段补光对日光温室番茄营养与风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光温室基质栽培条件下,以‘粉太郎’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为试验材料,采用红蓝光配比为7∶2的LED灯作为光源,设置3个不同补光时段,分别为揭帘前补光5 h(T1)、盖帘后补光5 h(T2)、揭帘前和盖帘后各补光2.5 h(T3),以不补光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时段补光对番茄成熟果实总产量、糖酸组分及番茄红素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光能够显著增加番茄果实总产量,与对照相比,揭帘前补光5 h、盖帘后补光5 h、揭帘前和盖帘后各补光2.5 h分别增加4.23%、12.91%、16.63%;揭帘前补光5 h显著增加番茄果实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总糖及番茄红素质量分数,分别为40.48%、53.33%、66.66%、47.25%和31.52%,而柠檬酸、苹果酸、有机酸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从而显著增加番茄果实中糖酸比;盖帘后补光5 h和揭帘前和盖帘后各补光2.5 h分别显著降低番茄果实中蔗糖和果糖质量分数,而总糖、苹果酸、酒石酸、糖酸比及番茄红素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不同时段补光处理的番茄果实糖酸各组分及番茄红素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果糖、葡萄糖和总糖质量分数两两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柠檬酸和有机酸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酒石酸与果糖、葡萄糖和总糖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蔗糖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番茄红素质量分数与总糖、各糖组分、苹果酸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揭帘前补光5 h可显著增加番茄果实的总产量,同时有利于促进番茄果实各糖酸组分质量分数的积累,从而提高番茄果实中总糖、有机酸质量分数和糖酸比,且增加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的质量分数,进而提高番茄营养与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解决植物在寡照的室内环境生长不良的问题.[方法]研究不同LED补光处理对5种垂直绿化植物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比较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存活率3项指标.[结果]补光处理能提高这5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存活率.与普通日光灯相比,LED灯补光处理能明显提高花叶良姜、吊竹梅、金苞花、龙船花内的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速率;LED 3(红/蓝/黄=7∶1∶1)补光处理显著提高花叶良姜的叶绿素含量,LED 1(红/蓝=7∶2)补光处理显著提高金苞花存活率.[结论]LED灯补光有助于这5种垂直绿化植物的生长,为LED灯用于室内垂直绿化的植物墙补光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甜菊和秋菊都是多年生菊科短日照植物,但是这两种植物的成花对光周期反应类型及光周期诱导条件习性等有所不同,其光周期诱导效果也不同。甜菊成花对光周期反应属花发端要求SD条件,而花发育要求中日照条件的类型。甜菊对诱导光周期的反应敏感,但对温度要求却不严格。因此,甜菊在1~10天SD处理均可提早诱导成花,其中7月中下旬10天SD处理的植株诱导成花效果最佳。秋菊成花对光周期反应属于花发端和花发育均要求SD条件的类型,而且秋菊成花对温度条件的要求严格。秋菊光周期诱导在7月中下旬15天左右SD处理,现蕾开花效果最佳。二年生LDP月见草成花对光周期反应比对春化作用反应敏感。月见草成花对光周期的反应属于花发端严格要求LD条件,而花发育要求中日条件。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番茄品种酸甜果101为材料,选用红蓝光比例为5∶1的组合光质LED灯,设置100、200、300μmol/(m2·s)共3个光照强度,于冬季日光温室开棚前3 h和闭棚后3 h进行补光处理,研究其对温室越冬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LED光强补光处理对番茄株高、茎粗、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果实产量品质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随着补光时间增加和光照强度增大,番茄茎粗和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含量逐渐升高,而株高、叶绿素b含量逐渐降低;不同处理番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均有增强,表明弱光条件下适当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光合作用;补光处理番茄产量比不补光提高7.20%~19.86%,其对番茄果实VC、番茄红素、有机酸含量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且随着光强增加,糖酸比逐渐提高,改善效果也越明显。整体上看,300μmol/(m2·s)光强处理最有利于番茄的越冬生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热水法提取火龙果花多糖,研究不同的加热温度、料水比、加热时间等3个单因素对火龙果花多糖提取量的影响,采用L9(33)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加热温度90℃、料水比1∶35、加热时间3h的条件下,火龙果花多糖的提取效果最好,为55.87mg.g-1。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LED补光时长对番茄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影响,研究新疆地区越冬季节日光温室番茄最佳补光时长。【方法】以番茄品种天粉1号材料,以日光温室保温被揭盖时间为基准,比较不同补光时间处理番茄生长发育、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和产量等指标。【结果】保温被盖后/揭前补光2 h/4 h、4 h/2 h、6 h/0 h、4 h/0 h有利于番茄株高和茎粗(4 h/2 h)生长;保温被盖后/揭前补光4 h/2 h、6 h/0 h处理叶片光合特性明显增强,番茄果实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番茄果实果实VC和番茄红素含量以盖后/揭前6 h/0 h和4 h/0 h为最佳。【结论】综合番茄生长、植株干鲜重、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和产量等因素,保温被盖后/揭前补光4~6 h为新疆乌鲁木齐周边地区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适宜的补光时长。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选取‘西伯利亚’百合为试验材料,冬季进行不同补光时间的试验,补光采用100W日光灯,补光时间分别为5h、7h和9h,不补光作为对照,记录植株田间生长的开花情况。试验表明,冬季对‘西伯利亚’百合进行补光可以提高植株的高度,促使花期提前,但是在2009年8月28日种植的切花百合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以短日照菊花皇菊为试材,对其进行0(N1)、25(N2)、35(N3)、50d(N4)等不同时间的补光处理,通过观察皇菊显蕾期、显色期、始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的时间,以及测定株高、叶片数、花径、现蕾数量等措施,比较不同补光处理对皇菊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皇菊叶片数和株高排序依次是N4>N3>N2>N1,且N4的株高与N1、N2、N3差异显著,N3、N4的叶片数与对照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处理对花期推迟时间依次是N4>N3>N2>N1,N4处理的花期分别推迟34、32、28、27、25、33d;N4处理的现蕾数显著高于N1、N2、N3。花径和厚度方面,N4处理的花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花厚度排序为N1>N4>N3>N2,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由此可知,7月8日移栽的菊苗,8月7日对其菊花连续补光50d的处理效果最好,可使其最佳观赏期正逢元旦期间,且延长光照对菊花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