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冯粤  孙辉 《淡水渔业》2005,35(4):40-41
通过对鲤产卵时常用的浮性巢(浮巢)和底铺巢(底巢)进行着卵与孵化实验,对其着卵率、受精率、出苗率、成活率和水霉感染率进行比较,综合评述了两种方法在鲤孵化中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三种接卵方法对鲤鱼产孵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通过漂浮巢、底铺巢、孵化桶三种不同方法鲤鱼产孵效果的试验,进行了接卵率,受精率,出苗率,成活率的比较。得出接卵率:孵化桶>底铺巢>漂浮巢;受精率:底铺巢>漂浮巢>孵化桶;出苗率:孵化桶>底铺巢>漂浮巢;成活率;孵化桶>底铺巢>漂浮巢。并综合评述了三种不同方法在鲤鱼产孵中的优缺点,提出生产单位根据实际条件,采用孵化桶或底铺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郭财增 《科学养鱼》2003,(11):13-13
北方地区的春季仍然比较寒冷,鲤鱼及四大家鱼必须提前转入温棚进行人工培育、催产、孵化,培育乌仔。用不同的繁育方法培育鲤鱼乌仔,其结果相差很大。 第一种方法:直接将棕榈皮扎成束作鱼巢培育鲤鱼乌仔。宁夏地区一般在4月中旬  相似文献   

4.
把克氏原螯虾抱卵亲虾,在不同的遮蔽物下进行孵化,研究不同遮蔽物对克氏原螫虾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茶树枝和棕榈皮为遮蔽物的条件下,受精卵的孵化率显著高于枯树叶、稻草和泥巴为遮蔽物的孵化率,分别达到84.75%和81.08%。以稻草为遮蔽物的受精卵孵化率最低,为6.32%。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冷冻、双氧水和干燥处理对处于不同孵化进程中的卤虫卵的存活率(孵化率)的影响。冷冻对未经孵化处理的卵的孵化率影响很小,冷冻1-8周,基本保持不变。孵化进行了3个小时的卤虫卵,冷冻8周后,其孵化率降低了10个百分点。孵化进行了6个小时的卤虫卵,冷冻8周后,其孵化率降低了31个百分点。孵化进行79个小时的卤虫卵,冷冻8周后,其孵化率降低740个百分点。处于不同孵化阶段的卤虫卵经冷冻处理8周后,再经3%双氧水处理10分钟和40℃干燥处理6小时,其孵化率表现为不同的特点。未经孵化处理卵的孵化率基本保持不变。孵化进行了3个小时的卤虫卵,其孵化率再次降低5个百分点。孵化进行了6个小时的卤虫卵,其孵化率再次降低了20个百分点。孵化进行79个小时的卤虫卵,其孵化率再次降低了3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淡水渔业》1976,(9):27-27
以前,我县团头鲂繁殖都是在鱼池里设置鱼巢收集鱼卵进行孵化。但在孵化过程中,受天气和水质影响大,遇阴雨,鱼卵霉烂,劳而无功。又由于鱼卵数量和孵化率不好掌握,鱼苗不能合理饲养,所以生产很不稳定。脱粘孵化操作麻烦,在生产中我们很少采用,以致团头鲂鱼苗生产发展较慢,生产量不能满足养殖需要。  相似文献   

7.
杨植 《科学养鱼》1988,(6):27-28
本孵化槽是日本用来孵化鲑鱼,大麻哈鱼,鳟鱼的。本孵化槽是带网眼的圆筒体.因此.发眼卵的孵化率非常高.孵出的仔鱼的发育也非常好.而且容易管理。  相似文献   

8.
把克氏原螯虾抱卵亲虾,在不同的遮蔽物下进行孵化,研究不同遮蔽物对克氏原螯虾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茶树枝和棕榈皮为遮蔽物的条件下,受精卵的孵化率显著高于枯树叶、稻草、和泥巴为遮蔽物的孵化率,分别达到84.75%和81.08%。以稻草为遮蔽物的受精卵孵化率最低,为6.32%。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冷冻、双氧水和干燥处理对处于不同孵化进程中的卤虫卵的存活率(孵化率)的影响。冷冻对未经孵化处理的卵的孵化率影响很小,冷冻1~8周,基本保持不变。孵化进行了3h的卤虫卵,冷冻8周后,其孵化率降低了10个百分点。孵化进行了6h的卤虫卵,冷冻8周后,其孵化率降低了31个百分点。孵化进行了9h的卤虫卵,冷冻8周后,其孵化率降低了40个百分点。处于不同孵化阶段的卤虫卵经冷冻处理8周后,再经3%双氧水处理10min和40℃干燥处理6h,其孵化率表现为不同的特点。未经孵化处理卵的孵化率基本保持不变。孵化进行了3h的卤虫卵,其孵化率再次降低5个百分点。孵化进行了6h的卤虫卵,其孵化率再次降低了20个百分点。孵化进行了9h的卤虫卵,其孵化率再次降低了3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黄鳝人工孵化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分别采用不同的孵化方式对黄鳝受精卵进行孵化。结果表明:流水孵化方式比静水孵化方式的孵化率高;在流水孵化方式中,第5组孵化方式(水深0.2~0.4cm、履盖湿纱布、光线较暗),其孵化率显著高于其它方式(P<0.05)。  相似文献   

11.
采用紫外线海水培育、充气海水培育、流水孵化培育、流水孵化培育中试4种不同方法进行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幼虫孵化培育,并与常规孵化技术对照,结果表明:紫外线海水孵化培育组幼虫48h面盘与壳分离死亡;充气流水培育组幼虫发育畸形;48h下沉死亡;流水培育组幼早孵化率为69.7%,流水培育中试组幼虫孵化率达75.8%。而对照组孵化率仅为23.5%。流水孵化培育不仅提高了孵化率,而且稳定性较高,同时节省大量劳动力。  相似文献   

12.
团头鲂Megalobramaamblycephala ,俗名武昌鱼 ,其肉质细嫩 ,鲜美可口 ,深受大众喜爱 ,是我国主要养殖种类之一。生产上 ,团头鲂苗种基本上来源于人工繁育 ,繁殖方式一般采取人工催产、自然受精 ,受精卵附在产卵巢上孵化 ,或人工催产、人工授精 ,受精卵粘附于网片、棕榈丝束等基质上孵化或脱粘后置于孵化环道 (缸 )中孵化。而洪湖柏枝渔场在人工繁殖团头鲂的长期实践中 ,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这种方法较之常用的方法 ,具有操作简单、对亲鱼伤害小、水霉病感染率低、受精率、孵化率、出苗率高的优点。其基…  相似文献   

13.
布伦托海梭鲈的池塘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在新疆布伦托海进行梭鲈池塘繁殖的实践中,观察了梭鲈产卵、孵化的水质和水温条件,了解了梭鲈亲鱼产卵过程经历的四个阶段:恋巢—发情—产卵—护巢。并对梭鲈的产卵量、全产率、受精率、孵化率进行测定。总结了水温与孵化期长短的线性相关,提出了在池塘繁殖中提高梭鲈出苗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鲤鱼,鳊鱼繁殖需要用鱼巢。以前我们都是用棕榈皮做鱼巢,由于棕榈皮是片状的,较硬、不好扎制,放入水中也不易散开,不利于卵的附着,而且附上的卵很不均匀,容易窒息死亡。另外棕榈皮易吸附水中的污物,使鱼巢很脏,受精卵很容易生水霉病,从而降低了孵化率,因此寻找其他材料取代棕榈皮做鱼巢已很必要。我们通过多种对比试验,发现塑料编织袋条做鱼巢效果较佳,完全能克服棕榈皮做  相似文献   

15.
中国林蛙南移养殖技术(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车轶 《科学养鱼》2001,(2):18-19
(2)孵化 待卵团吸水膨胀后迅速将其移入孵化池进行孵化,卵团孵化密度以4团/米2为佳。水温在15℃左右孵化率较高,低于10℃和高于20℃都会降低孵化率。水位在15-80厘米均可,具体情况视当时的温度而定,温度低可以适当降低水位,增加光照,但是一定要保证受精卵全部浸在水中,不可浮出水面;温度高时可以适当加深水位,并采取换水、遮光减少光照等措施来降低水温。温度适合的情况下,受精卵4-5天即可孵化出蝌蚪,卵的孵化速度和温度密切相关,温度高孵化速度快,温度低孵化速度慢,但是当温度超过24℃会严重影响孵化…  相似文献   

16.
青虾人工繁育重点抓好亲虾的强化培育、产卵、孵化的管理,提高孵化率和成活率。池塘养殖青虾要做好清塘消毒、科学投饵,加强日常管理和病害防治工作,设置虾巢,调节水质,投喂优质饲料并控制投喂量是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水温对岩原鲤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不同水温条件下岩原鲤受精卵的孵化过程,探索研究了水温对孵化时间、孵化率、畸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孵化水温与孵化时间成反比;孵化水温明显影响孵化率、畸形率;22~24℃为岩原鲤孵化的最适温区。  相似文献   

18.
《淡水渔业》1973,(9):33-33
鲤鱼的卵具有粘性,利用鱼巢采卵孵化时,往往由于气候、水质、病害等环境条件的影响,致使孵化率很低,为此进行鲤鱼卵的去粘流水孵化试验,并已取得成功。其具体办法是:把1至1.5升人工采集的鱼卵放到体积约为10升的容器中,首先加入一汤匙精液,然后倒进含0.4%食盐和0.3%尿素的混合液1.5升,每隔2-3分钟搅拌一次,  相似文献   

19.
我场于1992年对以往竹杆绑扎式鱼巢改成框架缝制式底巢,加大了产卵池底覆盖面积,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还提高了鱼巢接卵率15%以上,使接卵率达95%以上。本方法适用于水泥池催产孵化鲤鱼。现将改进方法及措施简述如下: 一、底巢的制作  相似文献   

20.
2005年青海省渔业环境检测站在青海省黑泉水库利用库底深层流水进行了温棚高白鲑孵化及苗种培育试验,经过90d孵化、培育,孵化率达到95%以上,培育率70%,达到了试验的要求,孵化出鱼苗480万尾,培育出鱼苗330万尾。2006年在东大滩水库进行了大规模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