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病毒病,由于受耕作制度改变、气候条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黑条矮缩病在本地部分地区发生较重。为有效控制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蔓延,本文作者进行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发病消长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与水稻灰飞虱带毒虫量、水稻品种感病性及水稻秧苗的秧龄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2.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以灰飞虱为主传毒发生的水稻病毒病,以持久性不经卵方式传播,极具暴发性、间歇性和迁移性。水稻一旦感染上该病毒,尚无直接有效的方法防治。近年来,由灰飞虱传播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呈加重趋势,尤其是部分抗条纹叶枯病品种的发病更为严重。在灰飞虱发生量连年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水稻黑条矮缩病已成为继水稻条纹叶枯病后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为了有效控制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危害,探索高效的综合控制技术,本文介绍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原及特征、侵染循环、发生规律和危害症状,提出"治虫防病"是控制该病发生与流行的科学而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均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水稻病毒病,严重发生时可致水稻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上海市于2005年水稻条纹叶枯病严重发生以来,目前发生仍趋高位,水稻黑条矮缩病2008年在上海市局部地区有发生。根据今年3月下旬全市抽查931块田内越冬代灰飞虱发生量和带毒率结果分析。今年水稻条纹叶枯病仍呈偏重发生趋势,黑条矮缩病将开始上升。为此,要求各区县必须认真做好水稻病毒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和白背飞虱等传播的病毒性病害,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危害。通过提取水稻黑条矮缩病毒dsRNA发现,感病植株的dsRNA凝胶电泳存在8条带,而健康植株是空白结果,与报道的玉米粗缩病毒结果相同。根据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序列的信息,在其S1和S10片段分别设计合成两对引物,对感染病毒植株和健康植株进行扩增,可在感病植株中分别扩增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特有的条带,而在健康植株中未能扩增出条带。利用此种方法可以建立水稻黑条矮缩病检测体系,对水稻黑条矮缩病进行早期检测和预报。  相似文献   

5.
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与灰飞虱虫量之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与灰飞虱虫量之间关系试究结果表明,田间灰飞虱虫量与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的轻重程度有显著的正相关,随着虫量的增加,发病株率逐渐上升,产量损失越大。因此,防治好灰飞虱是减轻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连云港农科院籼稻资源和外引杂交稻进行黑条矮缩病抗性分析,结果发现,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基因具有显性抗性基因效应。高抗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种质占3.53%(发病率低于5%)。杂交稻中引杂4和引杂26表现出高度抗黑条矮缩病。这些抗性资源将有利于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育种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7.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给水稻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以临稻10号(黑条矮缩病发病较重且抗条纹叶枯病)、大粮203(黑条矮缩病发病较轻且抗条纹叶枯病)为材料,研究了水稻黑条矮缩病显症发病情况、灰飞虱田间虫量消长动态、大田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发生动态,以期为临沂市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娟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4):144-144,172
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都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发病轻重或流行与否主要取决于灰飞虱发生数量、带毒率、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和气候条件等因素。而赣榆县麦田灰飞虱虫量高、灰飞虱带毒率高、水稻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水稻易感生育期与一代灰飞虱集中迁移期相吻合。因此,2009年赣榆县水稻条纹叶枯病将呈大流行趋势,黑条矮缩病呈中等偏重流行态势。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的防治应采取“切断毒链,治虫防病”的防治策略,做到“治麦田保秧田,治秧田保大田”的防治思路,实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9.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14,(12):34-35
一、水稻黑条矮缩病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水稻病毒病。2006年以来在江苏省发生区域不断扩大,发病程度不断加重,部分地区危害程度已远远超过条纹叶枯病,  相似文献   

10.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严重为害水稻生产的病毒病,主要由白背飞虱传播,目前尚没有十分有效的防控措施,特别是对已经大面积暴发成灾的大田期水稻。近年来,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德宏州发生越来越严重,已对水稻生产构成威胁。通过田间调查,阐述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发生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水稻黑条矮缩病重发原因分析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为介体传播的一种病毒病,近年来在我市水稻上有所发生并逐年加重,由于该病很难防治,所以一旦发生将会造成很大损失,为了搞清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原因,笔者进行了专题调查,在此基础上安排了多点多样试验示范,总结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措施,即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药剂防治为重点”的防治策略,切断灰飞虱发生传毒途径,进而控制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杨荣明 《当代农业》2011,(12):36-37
一、黑条矮缩病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水稻病毒病。近年来在江苏省发生区域不断扩大,发病程度不断加重,部分地区危害程度已远远超过条纹叶枯病,成为威胁江苏省水稻生产安全的又一大重大  相似文献   

13.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11,(12):36-37
一、黑条矮缩病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水稻病毒病。近年来在江苏省发生区域不断扩大,发病程度不断加重,部分地区危害程度已远远超过条纹叶枯病,成为威胁江苏省水稻生产安全的又一大重大  相似文献   

14.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主要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其病原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新近发现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近年来,该病害在江西省暴发成灾,对粮食生产安全与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文中介绍了永修县2009年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严重的病毒病,该病主要侵染禾本科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其传毒介体主要是白背飞。水稻黑条矮缩病(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是一种由飞虱为主要传毒介体,在我国南方稻区广为发生流行的一种水稻病毒性病害。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流行与灰飞虱种群数量消长及携毒传播相对应。晚稻收获后,灰飞虱成虫转入田边杂草和冬播大小麦危害与越冬,越冬代成虫高峰为3月上中旬,一  相似文献   

16.
淳安县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总结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有:耕作制度变化;灰飞虱种群数量增长及自身迁移扩散;栽培品种抗病性差;防治失时等。并根据当地防治工作实践,提出了有效控制水稻黑条矮缩病为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防治调查研究简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2007年江西省吉安市严重发生水稻黑条矮缩病,产量损失较大。2008年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加上气候等因素影响,该病发生减轻。该病由白背飞虱、灰飞虱等传播,灰飞虱2008年在吉安市有发生。分析了2007~2008年吉安市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流行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水稻黑条矮缩病(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RBSDD)和条纹叶枯病(Rice stripe disease,RSD)是河南沿黄稻区重要的病毒病,均由介体昆虫灰飞虱传毒所致。为明确介体灰飞虱与不同水稻品种病毒病发生之间的关系,于2014—2018年连续5 a在开封市杜良镇调查灰飞虱高峰期虫量和带毒率,并对生产上常用水稻品种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2016年灰飞虱携带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的有效接种虫量最多(194.84万、171.11万头/hm~2),2017年和2015年次之,2018年最少。2014—2018年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较为普遍,且2014年和2016年发生较严重,其中淮稻5号的发病率分别为50.6%和70.8%,均表现为高感;镇稻88发病率分别为30.6%和29.3%,表现为感病和中感。2015年、2017年RBSDD发病较轻,2018年发病最轻。而水稻条纹叶枯病则一直保持零星发生趋势。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率除了在不同品种上表现出差异外,同一品种不同年份的发病率也有较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由介体灰飞虱高峰期虫量和带毒率决定的有效接种虫量是影响水稻病毒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为介体传播的一种病毒病,是由媒介灰飞虱吸毒获毒带毒感染发病而难以控制的病毒病.它以成为继水稻条纹叶枯病后水稻安全生产的又一隐患.对水稻生产构成极大威胁。如果不能开展有效防治,将会带来水稻严重减产。一、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措施1、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持续控制技术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持续控制是在病害流行区通过应急预防病情得到基本控制后,通过以生态调节为基础,结合其它病虫害防治兼行"治虱防矮"措施,使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株发病率持续下降并保持在3%以下水平;或在轻病区(晚稻平均株发病率小于3%),或初见发病区控制其不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稻黑条矮缩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水稻重要的病毒病,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该病由灰飞虱传播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国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原基因组结构和功能、传毒介体、病害流行以及防治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中国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综合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