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香菇保健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研静  王广耀 《食用菌》2009,31(6):63-63
以香菇菌丝体及其发酵液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设计、感官评定的方法,确定出香菇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香菇菌汁10%,白砂糖10%,柠檬酸0.3%,复合稳定剂(CMC/PGA)为2.0%,3.0%。  相似文献   

2.
香菇(中香菇柄的量约占子实体的25%,在加工出口香菇的过程中大多被切除,造成极大的浪费。据报道干香菇柄中含蛋白质15.28%,脂肪1.40%,膳食纤维48.3%,矿物质4.27%。其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蔬菜和粮食。虽然目前已开发出如香菇松、香菇肉松、香菇茶等多种产品,但想大规模利用香菇柄资源,开发新产品,拓宽消费领域,努力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还需开发出适应地方口味的风味食品。为此研制出几种风味食品的配方及其工艺。1主要原辅材料原料采用的原料为香菇加工厂的下脚料菇柄。选用粗大、无腐烂、无褐变…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香菇木屑菌糠饲喂生长猪的效果,用20头生长猪随机分成4组进行了64天的饲养试验,研究饲粮中含0~20%香菇菌糠对生长猪增重速度和饲料成本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含10%~20%的菌糠,生长猪的增重速度无显著差异;饲粮中添加适量菌糠,可降低饲料成本。根据试验结果可以认为,在生长猪饲粮中添加15%的香菇菌糠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4.
香菇节木栽培基质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木质纤维素生物降解规律及香菇生长发育对栽培基质的要求,选取松木屑,竹屑,板栗枝条屑等富含木质纤维的原料,添加适量容量降 的废菌糠、砻糠粉和棉籽壳,经优化组合,替代50%-66.7%的阔叶树木屑作香菇栽培基质,其绝对生物学效率达到了9.7%-11.4%,且香菇质量和产量均较纯阔叶树木屑栽培的香菇要高。  相似文献   

5.
玉米芯生料袋栽香菇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景刚 《中国食用菌》2004,23(2):36-36,44
目前人工栽培香菇多以木屑熟料栽培为主。随着国家天然林限伐或禁伐政策的出台,香菇生产的原料将严重不足。玉米芯是经脱粒的玉米棒。干玉米芯含水分约8.7%,有机质91.3%,其中粗蛋白2.0%、粗脂肪0.7%、粗纤维(含木质素)28.2%、可溶性碳水化合物58.4%、粗灰分2.0%。  相似文献   

6.
袋栽香菇菌棒废料再利用研究简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袋栽香菇采收后菌棒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尚未被香菇菌丝利用完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利用这些废菌糠可继续栽培香菇。在常规配方中添加10% ̄20%废菌糠,香菇不会减产,但如果废菌糠量增加到30%以上则香菇产量下降,如果全部以废菌糠代替木屑栽培,则产量下降30%、且菇小质差、袋栽香菇配方中,如果增加20%左右的废菌糠和0.1%添加剂可减少10%麦麸和10%木屑用量,大面积示范增产10% ̄23 ̄,还可提高资源  相似文献   

7.
酶法提取香菇多糖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法提取香菇中多糖.即在水提香菇多糖前.先用中性蛋白酶处理香菇粗粉,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酶解工艺条件:酶解温度50℃,酶解pH4.8,酶解时间60min,酶与香菇粗粉配比为1.5:100。与传统工艺相比,提取率提高了40%以上.多糖中杂质蛋白质的含量降低了50%。  相似文献   

8.
利用分离大豆蛋白废水深层培养香菇菌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测定了香菇菌丝在分离大豆蛋白废水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分离大豆蛋白废水培养液主要化学成分和香菇菌丝体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CODcr去除率为80.3%,BOD5去除率为71.4%,总有机物的去除率为76%,分离大豆蛋白废水中的香菇菌丝生物量第7天最高,达13.07g/100mL(湿重)。同时,还研究了香菇菌丝培养过程中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复合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通过采用化学法,分别测定了猴头菇多糖、香菇多糖、银耳多糖、鸡腿菇多糖、灰树花多糖及香菇复合多糖、灰树花复合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0.5mg·mL-1的猴头菇多糖、香菇多糖、银耳多糖、鸡腿菇多糖、灰树花多糖与复合多糖能够不同程度地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02-·)能力,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而香菇复合多糖和灰树花复合多糖的总体抗氧化活性优于其组成单糖,其中以灰树花复合多糖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其清除率分别为(89.5±1-3)%、(62.4±0.6)%、(47.9±1.0)%。  相似文献   

10.
亚洲香菇生产的过去与现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菇是继双孢蘑菇后的第二重要的食用蕈菌,主产于亚洲的东北部,包括中国、日本、南韩和中国台湾地区等。日本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生产香菇最多的国家,中国排第二,其次是台湾和韩国。1974年,香菇全球总生产量是143000吨,其中日本占94.5%,中国占4.2%,台湾地区占1.1%,南韩占0.2%。虽然香菇栽培被认为有几百年的历史,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在日本形成产业规模。至1983年,日本生产的香菇量占全球香菇总产量的82.8%,中国仅占9.4%。而4年后的1987年,中国香菇的产量第一次超过了日本,两国产量分别为178800吨和162600吨。1991年,中国香菇产量占全球的60.5%,1997年时,增加到了85.10k。另一方面,日本的香菇生产量占全球总生产量的百分比从1983年的82.8%降到了1997年的10.0%。1985年和1995年的香菇产量对比表明,在这十年里,中国的产量增加了10600k,而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分别降低了46.5%,23.2%和82.2%。日本曾是多年来香菇的主要出口国;然而,自1988年开始,日本进口的香菇比出口的多。中国如今是世界上最大的香菇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香菇的生产最初仅限于亚洲东北部,如今已经扩展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由于其所具有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国家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1.
张福元  刘兴元 《蔬菜》1999,(12):28-29
为了开辟北方香菇栽培新料源,降低原料成本,发展香菇生产,我们选用了栎木屑、杂木屑、醋糟和玉来芯为栽培主料,于1998年1月18日(接种)至6月18日进行了香菇的袋栽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供试菌株为本室保存的7402香菇菌株。2栽培料配方配方:砾木屑80%,效应20%;配方:玉米芯80%,鼓皮20%;配方:以杨、柳为主的杂木屑80%,敖庆20%;配方:醋糟80%,麸皮20%。各配方另加白糖、石膏粉各1%。配方④还添加2%的石灰粉。3.工艺流程选用干燥无霉变的新鲜栎木屑、杂木屑、醋糟和玉米芯…  相似文献   

12.
香菇的营养与食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严泽湘 《食用菌》2001,23(1):42
香菇又称冬菇、香信、香蕈等,是古今中外极为名贵的一种食用菌。因其营养丰富、香气沁心、鲜美可口,在宋朝被列为宫廷贡品。又因药用价值较高,且有抗癌作用,享有保健食品和抗癌新兵的美称。1 香菇的营养价值 据有关部门测定,每百克干香菇中含有蛋白质13g,脂肪1.8g,碳水化合物的,灰分4.9g,粗纤维7.8g,钙124mg,磷415mg,铁25.8mg,维生素B10.07mg。维生素B21.13mg,尼克酸18.9mg,热量284千卡。鲜香菇中含有粗蛋白19%,粗脂肪4%,可溶性无氮物质67%,粗纤维7%…  相似文献   

13.
杉木屑栽培香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降低香菇栽培对阔叶树资源的消耗和研究杉木屑代替杂木屑栽培香菇的可行性,通过对杉木屑与杂木屑的化学成分的分析检测、杉木屑栽培配方与品种筛选、香菇营养与毒性检测等试验.结果表明,杉木屑除半纤维素含量明显较低外,其它化学组成及含量与杂木屑基本相近,可部分替代杂木屑栽培香菇,添加比例需严格控制在50%以内,才能保持杂木屑常规配方的香菇产量水平,若杉木屑的添加比例控制在30%以内,香菇产量显著高于杂木屑常规配方,同时发现添加10%的棉籽壳有促进发菌和提高香菇产量的效果。杉木屑栽培的香菇营养成分与杂木屑香菇相当或更优,食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植物动力2003对香菇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动力2003(简称“2003”)是一种植物营养液,以叶面喷施的形式广泛应用于农作物、蔬菜、果树等,它具有促进作物新陈代谢、补充多种微量元素、增强作物抗病性、延缀作物衰老、提高作物产量之功效。然而,“2003”在香菇菠培中的应用未见报道,对此,笔者在沈田市大兴、正良进行了大棚袋栽香菇喷施“2003”试验,结果表明它对香菇增产效果较理想。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 香菇Cr-04,引自辽宁省农科院。1.2 培养料配方 阔叶木屑78%,皮20%,石膏1%,糖1%,含水量60%-65%。1…  相似文献   

15.
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必然会有大量的下脚料产生,这些下脚料有的是以麸皮、秸秆粉等做培养料的,含有一定的养分,通过接种培养又增加了大量的菌体蛋白。据分析测定,香菇菌皮含蛋白质12.62%、粗纤维18.3%、磷0.23%、钙0.57%、总氨基酸9.25%、必需氨基酸4.43%,较一般常规饲料营养丰富。为此,我们以香菇菌皮作为添加饲料,于1982年9月进行了喂猪试验,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香菇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和保湿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玢  任清  李奇  董银卯  赵云云 《食用菌》2008,30(5):58-60
利用热水浸提法从新鲜香菇中提取香菇多糖,通过L9(3^4)正交实验对提取香菇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料液比1:7,提取时间6h,pH6.0,最优产品得率1.46%;并采用体外法、体内法对香菇多糖的保湿性能进行评价,采用结晶紫分光光度法测定香菇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香菇多糖具有保湿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驯化栽培的大杯蕈子实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及氨基酸的种类与组成。结果表明,(1)大杯罩菌盖中粗蛋白含量高达26.4%,纯蛋白含量高达18.5%,高于木耳、香菇、松口蘑等木腐菌,而低于粪草生菌的蘑菇与草菇。(2)菌柄中也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其粗蛋自和纯蛋白分别为19.5%和13.7%。(3)菌盖的营养价值及食用价值高于菌柄,菌盖中粗蛋白含量高于菌柄7%,而粗纤维的含量低于菌柄约5%,菌柄中因纤维化程度高降低了其食用价值。(4)菌盖及菌柄均含有测试的15种氨基酸,菌盖中氨基酸总含量达21%,比香菇菌盖高3%以上,菌柄中的氨基酸总量也近14%。(5)大杯蕈的氨基酸组成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较高,达40%以上,比香菇高近2%,具作为一般食用菌的第一限制氨基酸蛋氨酸,占其氨基酸组成的3.0%,高于香菇近1倍。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与出口大国.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雄居世界之首。香菇[Lentinula edodes (Berk)pegler.]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不可多得的理想的健康食品。在香菇的栽培过程中.菌袋成品率低的现象非常普遍.据理力争报道.每年霉菌平均发病率在8%左右.损失率40%~50%.高的可达80%乃至绝收。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用2%甲醛溶液注射处理实验表明:甲醛溶液可使杂霉得到控制.但抑制香菇菌丝的生长.而且.对成品后食用菌的品质和安全造成影响闭。为此,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CO2萃取脱酯技术在香菇多糖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素霞 《食用菌》2009,31(3):71-73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脂酯技术从香菇中萃取油脂,对脱脂后的香菇粉采用浸提法提取香菇多糖,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出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25L/h,萃取时间2h,总多糖提取率为6.57%。该方法与传统水浴浸提方法相比,提取率高出3.53%,为传统样的2.16倍.产品色泽和风味更接近标准品。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一些袋栽香菇产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菌棒腐烂现象(即培菌期菌棒腐烂、崩解),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菇农经济损失.局部区域已严重威胁香菇业的发展。如浙江省庆元县1999年、2003年菌棒腐烂率分别达17%和31%.个别农户达到50%以上.损失严重。对此,我们自1997年以来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研究.初步探清了菌棒腐烂的原因及其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