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鱼类人工性别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性别控制的研究对水产养殖来说,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因为许多鱼类雌雄鱼之间的经济性状,如生长率和个体大小等存在差异。因此,通过控制性别的方法专门生产全雌或全雄苗种进行单性养殖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例如,罗非鱼雄鱼比雌鱼生长明显要快得多,而比目鱼和鲑鱼则选择培  相似文献   

2.
在水产养殖期间,需合理控制鱼类性别比例,以此提升水产养殖收益,实现效益最大化,但对于部分鱼类而言,在自然生长期间将出现性别转变现象,为保障水产养殖效果,应做好鱼类性别控制.基于此,首先阐述了鱼类性别转变现象,分析鱼类性别决定的遗传基础,讨论环境因子对鱼类性别决定的影响,并以罗非鱼为例,探讨性别控制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刘洋  陈松林 《水产学报》2023,47(11):119103-119103
本文系统介绍了鱼类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筛选的研究历程、分子标记辅助性控育种的研究进展及展望。首先,作者回顾了我国鱼类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的研究历程,包括探索期(2001—2006年),突破期(2007—2012年)和快速发展期(2013—2023),其中在突破期重点描述了半滑舌鳎、黄颡鱼等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的发现,为我国鱼类性别决定机制研究和性控育种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其次介绍了分子标记辅助性控育种的研究进展,采用性别特异分子标记辅助培育出半滑舌鳎“鳎优1号”,黄颡鱼“全雄1号”、“全雄2号”等新品种,极大的推动了我国鱼类性别控制育种研究工作。最后,文章对我国鱼类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筛选和分子标记辅助性控育种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今后应从持续开发养殖鱼类性别特异分子标记、强化鱼类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筛选方法创新、优化鱼类性别特异标记的应用方法等方面加强鱼类分子标记辅助性控育种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鱼类性别决定机制是脊椎动物中最复杂的。同高等脊椎动物一样,鱼类性别决定的基础依然是遗传基因。鱼类的性别控制对于水产养殖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用于生产实践的鱼类人工性别控制方法有很多,但大多数仍然处于探索与实验阶段,理论上的作用机理仍未研究透彻。文章旨在通过对鱼类性别决定机制、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等方面国内外研究进展的阐述,为鱼类性别控制、调控养殖鱼类的经济性状如生长率和个体大小等,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我国养殖鱼类育种技术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祥日 《淡水渔业》2005,35(4):61-64
我国渔业产量和养殖规模近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但依然缺少高效、优质、抗病力强的养殖品种.如何通过传统育种和生物技术对鱼类进行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以获得优良性状的苗种,将对促进水产养殖业向高产、优质、持续、健康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国养殖鱼类育种技术研究作一扼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6.
<正> 各种水域中的鱼类,除了少数种类以外,都有雌雄之分。研究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并进行人为的鱼类性别控制,对于水产养殖业的品种改良,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家畜性别鉴定与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拴林 《畜禽业》2000,(5):14-15
家畜繁殖中的性别鉴定与控制对畜牧生产、遗传疾病的防治和家畜育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大大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如乳用及蛋用等限性性状以雌性效益高,而肉用及毛用等受性别影响的性状则以雄性增重快、产毛量高、省饲料、肉质和毛质优,不同种类家畜的性别选择成为提高养殖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另一方面,对于性连锁疾病的防止,可以通过性别控制技术加以限制。在畜禽育种工作中,对于繁殖效率较低的家畜,借助性别控制可以有意识地增强核心群的作用,获得最大的选择强度和效益,加速家畜的遗传进展和畜群的更新。  相似文献   

8.
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已成功地运用在家畜和玉米中。相对于家畜和玉米,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要晚得多。然而,鱼类的繁殖性能和高繁殖力使它成为遗传操作的理想模型。在水产养殖的遗传改良上,有许多传统和现代的方法,选育、杂交、染色体和基因操作、性别控制、性翻转是在水产养殖中已被证明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更现代的分子标记技术已被用来描绘鱼类基因图谱,并且用来表示育种计划中特定的数量性状。 选择育种 Gjerdy,Eknath等(1993)证明,选择育种可以为水产业生产出具有更高生产性能的鱼类。…  相似文献   

9.
人工雌核发育在鱼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鱼类人工雌核发育的基本原理,介绍了人工雌核发育在研究鱼类性别决定机制,养殖生产中的性别控制和鱼类性别遗传机制分析及选育新品种等方面的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0.
获得单性鱼的几种方法鱼类雌雄两性个体在生长、增重速度等方面有很大差异,育成单性鱼,可以利用鱼类由于性别差异所产生的经济性状差异,增加养鱼产量。目前国内外获得单性鱼的方法有下列几种:1.用激素处理鱼类胚胎、仔鱼,控制其性别,并在当代加以利用。处理方法有...  相似文献   

11.
鱼类遗传改良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对全世界范围内鱼类遗传改良研究的概况及其有关问题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评述,从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性别控制、多倍体诱导、细胞核移植和细胞融合、低温保存技术、DNA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技术等方面系统介绍了鱼类遗传改良的方法、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和已取得的成就,并对鱼类遗传改良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今后进一步开展鱼类遗传改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鱼类的性别决定与人工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良国  赵俊  崔淼 《水产科学》2003,22(2):42-45
鱼类性别的人工控制是鱼类育种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本文概述了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及鱼类生理性别的表现方式,同时介绍了鱼类性别的多种人工控制方法,为育种单位的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脊椎动物中,鱼类具有多样的性别分化方式,大致可分为雌雄异体、雌雄同体以及单性生殖3类.一般情况下,鱼类性别决定后,性腺可分化为卵巢或精巢,并且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不变.而在雌雄同体鱼类,其性别可以从雌性转变为雄性、雄性转变为雌性或者在雌雄两种性别间进行多次转变.雌雄同体鱼类具有多种性别转变形式,是研究脊椎动物性别决定...  相似文献   

14.
《广西水产科技》1979,(4):30-30
人工诱变育种有幅射育种和化学诱变育种两个方法。它是通过电离幅射或化学的作用去影响鱼类组织内化学遗传物质(如核苷酸染色体),引起染色体的局部丧失或造成染色体易位、倒拉等染色体结构的变化。这些影响能使鱼类的性状产生变异,通常称为突变。这样,从突变的个体选出符合人们需要的鱼类进行培育,从而获得新的品种。这种方法就叫人工诱变育种。  相似文献   

15.
日本千叶县运用生物工程技术,改变鱼类性细胞的染色体,以控制养殖鱼类的性别,从而达到培育出优良鱼种的目的。这项研究最近已在牙鲆、泥鳅、鲤鱼、香鱼上获得成功,预计,1987年将在胜浦市的县栽培渔业中心正式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6.
在水产养殖业中,鱼类雌雄个体的生长速度是有差异的,雄鱼的生长速度比雌鱼快得多,而且有些种类相差很大,如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因此,如何通过性别控制的方法获得生长快速的单性鱼,供应给养殖户进行养殖,是很有理论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实践与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遗传育种新技术在鱼类养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遗传育种新技术在鱼类养殖上的应用有了很大的进展,这包括:性别的控制、人工雌核发育、诱发多倍体、核的移植、基因工程。从现有的资料看来,研究鱼类遗传育种新技术主要集中在生长激素的基因工程上,就为当前生产养殖应用而言,已取得经济效益的是控制鱼类性别的雌核发育和利用三倍体不育性的染色体工程。  相似文献   

18.
多倍体鱼类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鲤、鳃、虹鳟以其分布广,适应性强,而占养殖鱼类之首;金鱼品种繁多、千姿百态而夺观赏鱼类之冠。它们都是多倍体鱼类。多倍体鱼类的共同特点是个体大、生长快、分布广、适应性强、育种潜力大。考虑到多倍体鱼类具有较强的变异潜力和较明显的经济性状,本文提出了4条开发和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动物的性别控制问题不仅在生物学理论上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在实践中也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在水产养殖业中均在研究和发展对养殖鱼类进行性别控制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内陆水产》1983,(2):61-62
鲤鱼是全世界重要的养殖鱼类之一,其产量约占淡水养殖总产量的10%。鲤鱼的养殖历史悠久,地理分布广泛,品种繁多杂乱。为了更好改良鲤鱼经济性状,提高其生产性能。国内外对鲤鱼遗传育种做过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尤以鲤鱼种内杂交优势利用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很多杂交组合均取得了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