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类化学诱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世英 《水产学报》1988,12(1):81-86
国外诱变育种工作始于1927年。Muller(1927)和Stad1er(1928)发现用X射线辐照,可以提高动植物的突变频率。1943年Auerbaeh和Robson在果蝇研究中发现了第一个化学诱变剂——芥子气,这又为诱变的研究揭开新的一页。目前已知有突变活性的化合物达数百种,并每年都在增加着。我国诱变育种始于1958年,廿多年来,用诱变方法育成的农作物新品种(或品系),在数量和推广面积方面都已超过外国,成绩巨大。但在动物方面还很少应用,在家蚕、鱼类上的试验表明,仍有应用前景。鱼类化学诱变国内刚开始研究,国外则在六十年代就已开始,对象主要为鲤、鲢、鳙、淡水鲑、高白鲑和胭脂鱼等,不论在诱变方法和实践成果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就国外鱼类化学诱变研究概况、进展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2.
苏联生物学家十分重视鱼类的遗传育种,用人工多倍体的方法就是其中之一。人工多倍体即是用实验手段增加生物体细胞内整套染色体(或染色体组)的数目. 在通常情况下,鱼类的体细胞都含有由两个单倍体(n)组成的染色体,称为二倍体(2n).凡是细胞内含有两套以上染色体的生物,就叫做多倍体.如,三倍体有三个单倍体(3n),四倍体有四个单倍  相似文献   

3.
国外对鱼类多倍体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楼允东 《水产学报》1984,8(4):343-356
在育种学上,多倍体与雌核发育的人工诱导都属于“染色体组工程”(Genome englneerlng)的范畴。由于它们有控制染色体组和性别的潜力,因此这些技术正在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虽然鱼类的遗传育种工作起步较慢,但最近十五年来却十分活跃。本文拟对国外有关鱼类多倍体育种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动向作一综合评述,供国内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鱼鳍组织制备鱼类染色体标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景涛 《河北渔业》2008,(12):17-17
鱼类育种工作有一部分涉及到鱼类细胞工程,如人工二倍体雌核发育和诱导多倍体。在一些试验中有时通过各种手段、艰苦的努力得到了一些处理鱼,科研人员通常想知道它们的倍性而又不愿将这些处理鱼杀死,以备进一步的育种研究。传统的体细胞体外培养法、体细胞体内培养法、体细胞直接法都会对鱼造成致命伤害。如何实现不杀鱼而获得其染色体标本呢?通过一系列的试验,笔者摸索到了一种利用鱼鳍组织制备鱼类染色体标本的方法,可获得较多良好的中期分裂相。  相似文献   

5.
鱼类雌核发育是在雌核控制下发育的一种重要的单性生殖方式,本文概述了鱼类雌核发育研究的进展情况,主要包括:雌核发育鱼类的特征、染色体组成、细胞学、异精生物学效应及人工诱导鱼类的雌核发育等方面的内容。并对雌核发育在鱼类育种和水产养殖上的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内陆水产》1974,(1):16-18
近年来,国内外已开始用钴^60珈玛射线进行鱼类人工诱变,并有成功的报道。越南鱼具有生殖周期短、繁殖力强、产量高等优良经济性状,但抗寒力弱,因此是一种很好的育种试验对象。以人工诱变为目的,我们今年用钴^60的不同剂量照射越南鱼的未成熟个体,将鱼养至性成熟并繁殖出后代  相似文献   

7.
鱼类育种通俗地讲就是应用各种遗传学的方法,改造鱼类的遗传现状,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它的基础理论是遗传学。简单地讲,育种就是培育新品种。鱼类育种的方法很多,从最早利用的人工选择,到现在的基因工程育种,形成了多种方法,主要有: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乙酰基亚硝基脲(ENU)浸泡的方法诱变银鲫(Carassius autatus gibeblio Bloch)持续2周,后经清水反复漂洗,再进行人工催产得到诱变银鲫同源自交F1,利用AFLP技术对诱变银鲫F1(30尾)和对照银鲫(25尾)进行DNA指纹图谱分析,发现了Ⅰ型(缺失型)特异位点和Ⅱ型(插入型)特异位点;同时对6尾诱变银鲫F1和2尾对照银鲫mtDNA进行全序列测序分析,发现诱变组突变位点几乎覆盖整个线粒体DNA,主要集中在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12SrRNA基因、16SrRNA基因和D-Loop控制区;通过对诱变组(55尾)和对照组(17尾)mtDNA的NADH1与NADH2部分序列比对发现,诱变银鲫F1诱变率约为38%。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诱变银鲫F1核质遗传物质同时发生变异,且变异位点基本相同,银鲫雄性子代的突变率大于雌性子代。这为探索提高ENU诱导银鲫突变的效率和开发养殖鱼类新的育种技术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内陆水产》1983,(2):75-78
鱼类的常规育种,是指用杂交加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鱼类人工杂交是育种的基本手段。目前世界上人工培育的新养殖对象,大多是通过杂交的途径育成的,通过杂交,改变鱼类的遗传特性,将两亲本的优点集中于杂种,以提高生长速度和抗逆性,甚至改变性比例。  相似文献   

10.
遗传育种新技术在鱼类养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遗传育种新技术在鱼类养殖上的应用有了很大的进展,这包括:性别的控制、人工雌核发育、诱发多倍体、核的移植、基因工程。从现有的资料看来,研究鱼类遗传育种新技术主要集中在生长激素的基因工程上,就为当前生产养殖应用而言,已取得经济效益的是控制鱼类性别的雌核发育和利用三倍体不育性的染色体工程。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鱼类种群中的自然变异,还是通过杂交、诱变和各种新的手段引起的鱼类的变异,都必须通过严格的选择和定向培育,才能培育出经济性状优良的、稳定的新品种。加之,经济鱼类较长的性成熟周期,决定了鱼类育种工作的长期性,选育方法的失误,在时间上造成极大浪费。只有正确运用鱼类育种的理论和技术,而持之以恒,才能  相似文献   

12.
桂建芳 《水产学报》2023,47(11):119101-119101
鲫是多倍体鲫属复合种的统称,包括拥有100条染色体的鲫与人工驯养的金鱼以及拥有150多条和200多条染色体的银鲫。它们不仅是重要养殖鱼类,而且是稀有的具有不同倍性的脊椎动物,为研究脊椎动物单性生殖及多倍化机制提供了潜在机会。本文综述了银鲫在遗传进化上的特殊性以及近五年来揭示的基因组演化方面的创新见解,尤其是在精准育种上取得的相关重要突破,结合我们育种实践积累的经验,展望水产育种和水产种业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本书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张兴忠等四位同志编译的一本《鱼类遗传与育种》专著。该书主要介绍鱼类的生化遗传学、生化变异性、质量性状遗传、数量性遗传、鱼类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鱼类染色体工程、鱼类及饵料生物的引种驯化及鱼类遗传学与育种的现状和展望。它的出版,  相似文献   

14.
人工雌核发育及其在遗传学和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楼允东 《水产学报》1986,10(1):110-123
精子染色体的失活(用辐射或化学物处理)与细胞分裂的抑制(用冷休克、热休克或水静压法)的染色体组控制技术,能够容易地应用于鱼类而产生正常的雌核发育二倍体个体。在雌性配子同型(XX)的鱼类中,雌核发育个体具有其母亲的全部染色体且应该全部是雌性。局部自交,即杂合的雌核发育二倍体可以通过保留卵子第二极体的处理产生之完全纯合的雌核发育二倍体则可以用阻止第一次有丝分裂的方法产生。雌核发育对基因作图与纯合自交系的快速建立是有用的。这些自交系可用于遗传学与选择育种的研究。尽管雌核发育可以被用来产生单性种群,但由于后裔中自交衰退的存在,因此它可能不是种群控制的最好方法。目前,雄核发育还没有被广泛地应用于鱼类,但对自交系的产生来说,作为雌核发育的一个补充方法同样具有潜力。  相似文献   

15.
鳙鱼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研究鱼类染色体,对推进鱼类的遗传育种和分类工作,探索水质污染与鱼类染色体损伤的相关关系,作为监测和评价水体质量的一种新的生物监测手段,都有重要意义。有关鱼类染色体的研究报道颇多。现存的24,000多种鱼中,已检查染色体数的有600余种,初步作了组型分析的约300余种。近  相似文献   

16.
鱼类单个胚胎染色体标本的快速制备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正> 目前,制备鱼类染色体标本的方法主要是空气干燥法。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获得较多的良好中期分裂相而有利于进行精细的分析鉴定,但它在收集细胞时需要反复离心换液才能获得理想的标本,因而此法费时较长,丢失细胞严重(如很多细胞粘附在离心管壁和吸管壁上)。当细胞数目很少(如鱼的单个胚胎)时,这一方法的应用就受到了限制。鱼类卵子的卵黄特别丰富,压片法制备的标本,卵黄物质及胞质跟染色体之间的反差不鲜明,且染色体往往重叠很厉害,难以进行准确计数和分析,同时,标本也不能长久保存。把生物工程的新技术用于鱼类的遗传育种和品种改良,是渔业上的一个发展方向,特别是人工二倍体雌核发育和诱导多倍体这  相似文献   

17.
叙述了获得鱼类染色体制片的一种简单、可靠且对活体标本几乎没有影响的鱼类细胞短期培养的方法,是通过取鱼类的尾鳍进行原代培养获得成纤维细胞制备染色体的。这些鱼类中,白斑狗鱼和鲫属淡水鱼,狭颈愈额鲷和细条天竺鲷属海水鱼,均为重要的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18.
建鲤的生物工程育种技术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背景和依据鱼类的有种方法,概括地讲,可分为常规育种和新技术育种两类方法。前者主要包括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等;后者主要包括染色体组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常规育种方法,在生产上是被广泛采用的,是提供良种的主要途径。新技术育种前景广阔,正在加紧研究。建鲤(Cyprinuscarpiovarjian)是用杂交、选育和染色体组工程技术相结合,经选择横交固定而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其全部育成过程,包括家系选育。系间杂交和雌核发育、横交固定等工艺,是一套从鱼类实际情况出发而设计和实施的新工艺、新技术。同时,在建鲤的…  相似文献   

19.
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已成功地运用在家畜和玉米中。相对于家畜和玉米,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要晚得多。然而,鱼类的繁殖性能和高繁殖力使它成为遗传操作的理想模型。在水产养殖的遗传改良上,有许多传统和现代的方法,选育、杂交、染色体和基因操作、性别控制、性翻转是在水产养殖中已被证明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更现代的分子标记技术已被用来描绘鱼类基因图谱,并且用来表示育种计划中特定的数量性状。 选择育种 Gjerdy,Eknath等(1993)证明,选择育种可以为水产业生产出具有更高生产性能的鱼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水产动物育种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染色体操作育种技术作为现代遗传育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产动物育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近年来水产动物染色体操作育种技术,包括人工诱导多倍体与检测多倍体的方法、雌核发育和雄核发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