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疆1995年植棉73.86万公顷,总产92.5万吨。目前已成为我国主要商品棉基地。近年来,北疆、南疆不少单位和个人来信反映棉花枯、黄萎病发病严重,询问防治方法及征集抗病品种。同时,我们也进行了实地考察,库尔勒、阿克苏、喀什、石河子各主产棉区,均有黄...  相似文献   

2.
1997年8月18日受11号强台风袭击,浙江省东部沿海的宁海、三门、象山等棉区水利设施严重受损,海塘决口,海水倒灌。据统计沿海棉区棉花受灾面积达1.90万公顷,绝收面积达0.967万公顷左右,海水倒灌不仅给当年棉花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同时造成棉田土壤盐...  相似文献   

3.
棉花黄萎病流行与温度降水的关系及防治对策梁占强,蒋占军,张秀英河北省保定市植保植检站0710511黄萎病发病情况1993~1995年全市每年均植棉4万多hm2。3年黄萎病发病面积分别为2.67hm2,占棉田面积的67%;1.27hm2,占棉田面积的4...  相似文献   

4.
棉花枯、黄萎病是我国棉区的重大病害 ,难以防治 ,且日渐严重。新疆的 80 %棉田发生黄萎病 ,发病株率达 30 %~ 5 0 % ;棉花枯萎病现已发展到 9地(州 )、31县 (市 )、2 0 2个植棉乡和兵团的 5个农业师中的 2 2个团场 ,1 995年统计发病面积 4万~ 4.7万公顷 ,估计绝产面积 2 667公顷以上 ,仅莎东县因枯萎病绝产 667公顷 ,损失皮棉近 1 0 0 0 t。据报道 :2 0 0 3年河北省棉田黄萎病发病面积占 5 2 .93% ,其中衡水市 80 %以上棉田受害。棉花的枯萎病和黄萎病已成为棉区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障碍因素 ,引起了有关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国农…  相似文献   

5.
1994年安庆市棉铃虫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安庆市棉铃虫发生与防治章炳旺安徽省安庆市植保站246001陈勇奎安徽省植保总站230031潘泽义安徽省农科院安庆棉花所安庆246003安庆市常年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3.33万公顷左右,1994年扩大到4.73万公顷,是安徽省的优质高产棉区。1...  相似文献   

6.
湖南棉花持续增产成因浅析鲍光时湖南省经济作物局长沙市410005近年来,湖南省十分重视科技投入,棉花面积、总产、单产连年增加。1990年植棉11。85万公顷,总产12万吨,每公顷产皮棉102Okg;1991年植棉13.33万公顷,每公顷产量为1110...  相似文献   

7.
新疆棉花枯黄萎病迅速蔓延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新疆棉花枯黄萎病扩展快,危害重,已开始严重影响新疆的棉花生产。1995年自治区统计发生面积扩展到4.7万公顷,绝产面积为2.7万公顷。1996年和田地区枯萎病大发生,重病和绝收棉田达3333.3公顷。兵团也一样,每年枯黄萎病都以几倍几十倍的速度扩展,不少重病区棉株死亡率达30%以上,导致棉花产量大幅度下降。1 迅速蔓延的原因1.1 引种时忽视了检疫工作。从外地调运棉种时缺乏对当地情况的了解,没有严格检疫,也未在本地做试验,便大量引进种植,不仅造成一些品种适应性差,而且使病菌随种子传带进来…  相似文献   

8.
棉花黄萎病是影响棉花生产的主要病害,以1995年为例,河北省棉田该病发生面积即达23.3万公顷,重病区面积达8.5万公顷,分别比1994年上升59%和137.4%。为了改进和提高生化黄腐酸制剂—克黄枯的防治效果,经多次试验研究,筛选出配方较合理的两种...  相似文献   

9.
蔗糖生产是来宾县的经济支柱。发展蔗糖对加快来宾经济建设步伐,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增加财政收入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1985年以前,全县种蔗0.5~0.7万公顷,进厂料蔗10~15万吨,平均公顷产22.5吨左右,糖厂长期“吃不饱”。1985年以后确立了一以粮食为基础,以蔗糖为支柱,以蔗促粮,粮蔗并举”的方针,在狠抓种蔗面积的同时,注重科技兴蔗,使蔗糖生产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986年全县植蔗面积0.64万公顷,进厂料蔗22·2万吨,平均每公顷产33.5吨;1987年全县植蔗面积1.12万公顷,进厂料蔗44.9万吨,平均公顷产39吨。这几年来…  相似文献   

10.
棉花枯、黄萎病种子带菌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棉花种子枯、黄萎病菌带菌量检验方法的探讨,较广泛地对我国棉花主产区的8省24个县市种子枯、黄萎病菌带菌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除新疆自治区莎车县的种子外部未发现枯萎病菌外,其它单位的种子外部均携带枯、黄萎病菌,枯、黄萎病菌孢子负荷量分别为0.8×105~31.8×105个·g-1和2.19×107~102.11×107个·g-1;通过对四川省仁寿县和新疆阿克苏市种子内部带菌量的检测,均未发现黄萎病菌。  相似文献   

11.
四早6号由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玉米所1986年育成,组合434×4F1.该品种为中早熟种,出苗至成熟113天(公主岭市),需≥10℃活动积温2224℃.1989~1993年参加各类试验均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在每公顷5.0万株密度下,平均公顷产量8304.4kg,比通单14号增产12.5%;比东农248增产18.7%,比白单九增产13.7%.适宜在吉林省东部半山区、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及内蒙古兴安盟、哲盟等地≥10℃活动积温2400℃左右的地区种植.春玉米区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为宜;清种密度一般每公顷4.5~5.0万株,肥水充足的地区或地块每公顷保苗可达5.5万株。制种父母本同期播种。父母本行比1:4,母本公顷保苗6.0~7.0万株,父本公顷保苗5.0万株。  相似文献   

12.
引进新台糖16全茎种4.5吨,1995年冬育壮苗4.4万株,1996年春移栽1.87公顷,平均公顷栽30000苗。在不同土地种植一周年,总产全茎种146.94吨,平均公顷产95.4吨,繁殖系数为32.65倍。11月14日化验蔗糖分为15.01%,比桂糖11提高1.34%(绝对值,下同)。新台糖16是一个难得的优异品种。  相似文献   

13.
夏志明  陈蓬勃 《中国棉花》2007,34(11):18-19
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棉花枯、黄萎病和红叶茎枯病呈现出逐年加重蔓延扩大的趋势,成为新形势下影响棉花优质高产高效的主要因素,据调查,2004年以来大荔县连续3年发病面积每年都在0.8万公顷以上,占全县植棉总面积的35%左右,全县年平均减产皮棉105kg.hm-2,三年累计损失皮棉1.6万t。为了控制病害的发生蔓延,2005-2006年进行了棉花枯、黄萎病和红叶茎枯病防治的药剂筛选试验,旨在为指导棉农防治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大荔县农业科技示范园连续多年种植棉花,枯、黄萎病和红叶茎枯病都发生较重的棉田进行。土壤质地为壤土,肥力中等。供试…  相似文献   

14.
据美国棉花协会称:1999年美国比马棉面积预计11.2万公顷,较上年10.5万公顷增加。过去4年里,比马棉的产量几乎与陆地棉相当,但陆地棉售价每磅低于比马棉70美分。1999年美国比马棉种植面积上升@王淑民  相似文献   

15.
浅谈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宪辉  余渝  陈红 《中国棉花》2003,30(8):38-39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是危害新疆棉花最严重的两种病害 ,曾被棉农认为是棉花的“癌症”,随着新疆植棉面积的不断扩大 ,重茬面积的不断增加和连作年限延长 ,棉花枯、黄萎病危害迅猛扩大并日益加重。据调查 ,自 1 995年以来 ,枯萎病危害 ,每年绝产面积在 3330公顷左右 ;发病面积已占播种面积的 2 0 %~ 30 %。摸清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情况、流行特点以及病原物的致病性分化 ,制订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是新疆棉花生产的迫切需要。1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流行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流行受着多种因素影响 ,最主要的是寄生病原菌和生态条件。正确地掌…  相似文献   

16.
对水稻抛秧栽培几个问题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抛秧是水稻栽种方式的一项重大改革,属于轻型栽培技术。全国SO年代初开始试验研究,SO年代中期以后逐步进入大面积示范;90年代初局部地区投入生产应用。1987~1990年全国年平均抛栽面积达3.43万公顷;1991~1994年平均达18.33万公顷。从1995年起,加快了发展速度,达到了686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O6倍;1996年扩大到154万公顷,又比上年增长1.2倍,其中,早稻抛秧35.93万公顷,占抛栽总面积23.3%,中稻抛秧85万公顷,占55.2%,双季晚稻抛秧33.07万公顷,占21.5%。水稻抛秧东北起步早,至1996年东北三省面积达34.87万公顷,…  相似文献   

17.
由于 2 0 0 3年售棉价格不断攀升 ,2 0 0 4年德州市植棉面积增加到 2 5 .33万公顷 ,创历史新高。据调查 ,2 0 0 4年全市 2 0万公顷棉田普遍发生棉花枯黄萎病 ,近 1 /3棉田病株率在 2 0 %以上。如武城、夏津、平原、陵县等老棉区的部分棉田 ,因棉花枯、黄萎病危害 ,减产达 3成以上。据不完全统计 ,2 0 0 4年仅棉花枯、黄萎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棉花枯黄、萎病暴发的原因如下。1气象条件诱发棉花枯黄萎病暴发德州市常年 4— 1 0月份降水 5 30 mm左右 ,7、8月份是多雨季节 ,降水量近 30 0 mm;而 2 0 0 4年 4—1 0月份仅 396.9mm,且集中…  相似文献   

18.
东台市棉田玉米螟重发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台市地处苏北沿海地区,常年种植棉花3.5万公顷左右,玉米2.5万公顷左右。玉米螟是东台市玉米和棉花上的主要害虫。1984年以前,其主要在玉米田为害,棉田虫卵量很少,为害较轻;自1985年开始,棉田玉米螟发生量急剧上升,尤其棉田3代玉米螟发生量大、为...  相似文献   

19.
卵孢白僵菌对花生蛴螬的田间防治效果邓春生(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蒋海林,胡继武…中国生物防治.1995,11(2).-56~59经蛴螬的田间防治试验,确定了防治的最佳时期和最佳剂量,在花生中耕期每公顷用卵孢白僵菌150万亿孢子或75万亿孢子...  相似文献   

20.
玉米杂交种吉单180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科学》1995,3(1):028-032
吉单180由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1986年育成,组合为吉853×Mo17。该品种属中晚熟种,出苗至成熟128天(公主岭),需≥10℃活动积温约2670℃.1987~1993年在各类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适宜密度范围宽,在公顷4.5万株密度下,比对照中单2、吉单131等平均增产10%以上;在公顷6.0万株密度下,比黄417、掖单51等平均增产15%左右。吉单180农艺性状优良,抗病性强,籽粒品质好。适宜在吉林省、内蒙通辽、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及部分复播区种值,种植密度一般公顷5.0万株为宜,肥水充足地区公顷可达6.0万株,制种以Mo17为母本较好,制种产量可达公顷3000公斤以上,父母本行比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