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以榆耳5个栽培菌株、5个野生分离菌株为试验材料,进行拮抗试验和栽培试验;通过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质量性状和产量性状比较,筛选出优良榆耳菌株U07。该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子实体质量佳,产量高,秋季冷棚栽培在木屑培养基上生物学效率41.2%。  相似文献   

2.
人工栽培榆耳的关键措施之一是筛选优良菌株。本试验从八株榆耳菌株中通过严格试验初步筛选出了U06和U04两株比较好的茵株,供今后试验和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罗山县涩港食用菌研究小组,引进榆耳新菌株,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分离驯化出一种完全适合稻草栽培的榆耳优良菌种U1号。该菌株用于稻草栽培产量高(相对生物转化率达180-250%),耳肉厚,质量好,抗逆性强并筛选出既简单又经济  相似文献   

4.
榆耳(Gloeostereum incarnatum S.Ito et Imai)是一种珍贵的食、药兼用真菌。它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和日本的北海道。近年来,野生榆耳资源已频于枯竭。为此,许多人进行人工栽培,由于缺乏对榆耳营养生理的全面了解和菌株的选育,其人工栽培的产量和质量并没有达到榆耳本身的遗传潜力。我们通过对榆耳营养生理的深入研究,掌握了榆耳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报告如下: 一、菌种制备 1.菌株:实验用我们自己选育的“U06”菌株。  相似文献   

5.
榆耳是新近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的一种食用菌,本文从温度、湿度、pH、光线、培养基中碳氮源和水分以培养料等因子与榆耳菌丝生长和出菇的关系方面探讨了榆耳的生物学特性。试图为今后人工栽培榆耳提供一些最基本的信息和资料。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野生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菌株Aa-015的菌丝特性和菌株驯化出耳情况的研究,旨在探讨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可行性。结果表明,野生黑木耳菌株Aa-015菌丝浓白,生长速度较快,菌落边缘整齐,具有遗传特异性;菌株Aa-015可以在供试配方(棉籽壳50%、木屑25%、麸皮23%、石灰1%、磷肥1%)中完成发菌和出耳,但愈合时间较长,其子实体颜色较浅略黄,且耳片明显较薄,但其仍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效率和优质品率。  相似文献   

7.
以榆耳(Gloeostereum incarnatum)野生菌株 GY027和栽培品种 yrzp-1为亲本,选取 GY027孢子单核体17个和yrzp-1孢子单核体6个进行单单杂交,筛选出菌丝生长势强、生育期短、产量高的优良杂交子YZ24并进行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 YZ24达到新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吉肉1号’。‘吉肉1号’菌丝生长势强,每百公斤干料产鲜菇59.0 kg,子实体商品性好,属中早熟的高产榆耳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榆耳发酵液抑菌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杯碟法和纸层析的方法,测定了榆耳发酵液对九种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榆耳发酵液对供试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尤其是对肠炎杆菌的抑制作用较为突出。用乙醇沉淀法除去多糖的榆耳发酵液,对肠炎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用去多糖浓缩五倍的榆耳发酵液通过抗菌素常规的八个溶媒系纸层析显影试验,以肠炎杆菌为敏感菌展层,均未有明显显迹。  相似文献   

9.
榆耳又称榆蘑,长期来是靠采集野生资源,产量较低。近年来,已驯化成功,但是由于代料栽培的榆耳,菌肉薄、耳片小。为了提高榆耳质量和产量,我们采用了段木栽培,0.1立方米段木,头年产鲜榆耳5公斤,干品销价达100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适合裁榆耳的树种较  相似文献   

10.
于娅  姚方杰  张友民 《园艺学报》2016,43(5):1013-1014
榆耳新品种‘吉肉1号’是由地方品种‘yrzp-1’与野生榆耳菌株经“单—单”杂交选育而成。菌丝生长势强,子实体粉红色,覆瓦状叠生,单朵直径7.3 ~ 11.6 cm,鲜质量112 ~ 205 g,从接种到采收93 ~ 108 d,中早熟品种,每100 kg干料产鲜菇59 kg。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1997,(5)
菌种类:(母种每支含邮包费)共25类菌株,128个品种。在邮途中破损、染菌包调换。菇类5元,耳类8元,灵芝、猴头、竹荪、榆耳、鸡腿蘑、田头菇、茯苓、蜜环菌10元。  相似文献   

12.
引进和收集12个毛木耳品种,采用河南地区常用的培养料配方、栽培方式,通过比较菌丝生长速度、长势、出菇早晚、产量、生物学效率等指标,筛选出高产优质菌株。结果表明:‘川耳5号’出菌丝长势好、出耳早、产量高,鲜耳、干耳生物学效率分别达到187%、14.2%,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榆耳Gloeostereum incarnatum S. Ito et Imai(G. lcF 8511)又称榆蘑,是著名的食药兼用真菌。笔者于1985年开始对野生榆耳进行了分离培养,经三年来的驯化培养,成功地培养出理想的榆耳,89年通过省级鉴定。现简报如下: 一、形态特征及分布榆耳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皱孔菌科,胶韧革菌属。子实体无柄,单生或叠生一起,初起时平伏或呈不规则脑状,开片后呈肾形,耳状菌盖,表面乳白色或粉红色,大小为3—15×4—16 cm,厚0.3—2 cm,其质地幼时  相似文献   

14.
以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10个菌株为试验材料,以40%的黑木耳菌糠作为栽培基质,通过观测菌丝生长速度、发菌速度、菌盖颜色、菌盖大小、菌盖厚度、产量等农艺性状,评价不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同时以各不同的农艺性状为基础,计算不同性状内的变异系数,并对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榆黄蘑10个菌株9个农艺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7%~27%。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产量性状(27%),变异系数最小的是菌柄长度性状(7%)。在欧氏距离7.08处,10个菌株被分为3个类群,聚类结果与菌株的生育期有一定的关系。综合评价说明,韩CB6(韩引品种)、榆黄蘑2013较适合在牡丹江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合江山当地袋料栽培的黑木耳优质高产菌株,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对8个新引进的黑木耳菌株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黑木耳各菌株的抗性、耳基出现早晚、木耳产量和商品质量等因素,得出916、新科、浙耳一号这3个菌株比较好。其中,浙耳一号,出耳早,属早熟菌株,可作为秋季接种较迟的菌株;916、新科出耳较迟,属晚熟菌株,产量高、抗性强,可作为当地袋料栽培的主要菌株。  相似文献   

16.
以10个毛木耳栽培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拮抗试验和ISSR分子标记对不同的毛木耳菌株进行鉴别,并研究其原种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10个毛木耳菌株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9~0.93;在遗传相似系数0.75左右时,10个毛木耳菌株可以将10个菌株分为4类:第1类为"黄耳10号""北京8号""北京1号";第2类为"川黄耳1号";第3类"川白耳1号""川耳5号""上海1号""琥珀木耳";第4类为"43-1"和"毛9722",通过出耳试验筛选出耳片厚、商品性状好、产量和生物学效率高的毛木耳菌株"北京1号",其生物学效率为343.47%;其次是"北京8号",其生物学效率为292.77%,这2个毛木耳菌株为适宜冀中南地区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7.
榆耳是一种珍贵的食用兼药用真菌,野生的榆耳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和日本.榆耳的人工栽培在北方已获成功,为探讨在粤西地区的气候条件下是否适合栽培榆耳,我们于1990年12月引种进行瓶栽试验获得成功(见第1期封面彩色照片),现初报于下:  相似文献   

18.
榆耳是一种野生真菌,其子实体食之,质如海参,煎汁可治疗痢疾和肠胃系统等疾病,经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王云先生鉴定,榆耳属多孔菌目,伏革菌科,胶韧革菌属的真菌,仅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日本。1984年我们在辽宁省铁岭地区采集到该菌,经组织分离获得纯菌株。为了开发这一食药用菌资源,我们对其进行了人工驯化栽培,现将结果简报如下:(一)形态特征:野生榆耳常腐生在榆树枯死的树干上,每年八、九月是子实体大量发生季节.子实体原基呈球形或平伏,开片后呈耳或扇形。菌盖表面被覆一层浓密绒毛,子实体单生或丛生,无柄,胶质、半透明,幼嫩时粉红色,老熟后变为黄褐色。孢子印白色,孢子椭圆形至腊肠形,光滑,2.5~  相似文献   

19.
由吉林省通化县工业科研所承担的“榆耳人工栽培技术研究”课题,通过省级鉴定。榆耳人工栽培技术研究,曾先后列入通化市和吉林省科委课题。经过三年的科研,完成了人工栽培的各项计划任务指标。榆耳菌系采集野生榆耳经人工驯化而来,人工栽培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菌种有较强的抗逆性,春、夏、秋、冬均可栽培,尤以春秋季节利用自然温度培养较为理想。第二栽培原料来源广泛,木屑、农作物秸  相似文献   

20.
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杏鲍菇)在工厂化瓶栽条件下,需要产菇数少,均菇重高,产量高的品种。笔者选用杏鲍菇19号菌株为材料,从其自交子一代(S1代)中筛选出一株单产高于亲本,产菇数和均菇重表现均优于亲本的菌株U5,对菌株U5单产、均菇重、产菇数等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比较U5菌株的S1代群体和19号菌株的S1代群体的农艺性状差异。结果表明:新品种U5菌株单产在100g以上的频次达80%,产菇数少于4个的频次为93%,均菇重小于30g的频次仅为5%。U5菌株S1代在均菇重和产菇数两个农艺性状上都优于19号菌株的S1代,在单产上两株菌株的S1代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