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为明确生物炭对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及辣椒育苗效应,本试验设置0、0.1%、0.5%、0.9%、1.3%、1.7%、2.1%的生物炭施用量(W∶W,%),以传统的田园土草炭蛭石混合基质做对照,进行温室基质育苗试验.结果 表明,生物炭添加可增大基质孔隙度、EC值,降低基质水气比,优化基质的遴选.随生物炭增加,辣椒幼苗长势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且各处理均优于对照.生物炭添加量为0.9%时辣椒长势最好,地上部干重、叶绿素含量、壮苗指数均达到最大值(1.53 g、2.59 g、0.418),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2.
保水剂对基质保水性和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芹菜为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类保水剂,加入无土基质进行育苗,研究不同浓度保水剂对基质保水性和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保水剂可以提高基质的含水量,减少蒸发失水,且保水效果与保水剂添加量呈正比,当保水剂添加比例为8%时基质保水性最好。在一定范围内芹菜幼苗的苗高、茎粗、叶面积、干鲜质量、壮苗指数,均随保水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保水剂添加比例为1‰~4‰时,芹菜幼苗根系活力和SOD、POD、CAT活性均逐渐增强,MDA含量逐渐降低,幼苗的养分吸收量逐渐增大,但添加量超过4‰后芹菜幼苗根系生长变差,酶活性和养分吸收也变弱。综合分析得出,添加适宜浓度的保水剂可以改善基质的保水性和芹菜幼苗的生长情况,本试验结果为保水剂添加量4‰最好。  相似文献   

3.
不同比例生物炭替代泥炭栽培基质对西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得到替代泥炭的最佳生物炭育苗基质配比。[方法]以生物炭、泥炭、椰糠、蛭石和珍珠岩为基质,按照生物炭和泥炭的不同配比,研究基质理化性质差异及其对西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基质中生物炭比例的增加,基质容重和持水孔隙降低,pH、总孔隙度增大,且其值均在育苗基质适宜范围之内;各处理间西瓜幼苗出苗率无显著差异,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壮苗指数和根系活力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西瓜幼苗各生长指标以T_2处理(生物炭∶泥炭=2∶3)为最佳,高于纯泥炭基质的CK。[结论]可用一定比例生物炭替代泥炭,在对基质水分和养分条件起到一定的协调作用的同时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4.
不同压缩比对育苗块物理性质及黄瓜幼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碧龙一号黄瓜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压缩比对育苗块物理性质及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压缩比的增大,育苗块成型效果逐渐增强,育苗块的容重、基质持水空隙度逐渐增加.而总孔隙度和通气空隙度逐渐减小.黄瓜育苗试验表明,在育苗块压缩比为9:3时黄瓜幼苗生长旺盛,育苗块压缩比为12:3时黄瓜幼苗的生理指标明显减弱,显见育苗块压缩比的加大对幼苗生长有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添加适量的保水剂,能够促进生菜幼苗的生长。为了了解保水剂对生菜基质育苗的影响,研究最适宜添加的浓度。【方法】在育苗基质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1‰、2‰、4‰及8‰的保水剂,研究不同浓度保水剂对育苗基质性状及生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保水剂浓度的增加,基质的持水量、pH值、电导率(EC值)增大,水分散失速度减缓。基质中添加4‰保水剂的处理显著提升了生菜地上、地下部鲜重及全株干重;显著升高了干物质积累速率(G值)、壮苗指数、根系活力;显著增加了生菜叶片的叶绿素a、b及总含量;显著提升了幼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结论】在生菜穴盘育苗基质中,保水剂的最佳施用量为4‰。  相似文献   

6.
调节菇渣基质孔隙度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适宜油菜生长的基质孔隙度,本试验以纯菇渣基质为对照,设置T1(菇渣∶河沙=9∶1)、T2(菇渣∶河沙=8∶2)、T3(菇渣∶河沙=7∶3)、T4(菇渣∶河沙=6∶4)、T5(菇渣∶河沙=5∶5)共5个不同的河沙菇渣复配比例处理,测定了不同处理基质容重、孔隙度、p H值、EC值和油菜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及其品质和光合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河沙添加比例的增大,基质的容重、通气孔隙度均呈现上升趋势,总孔隙度以及持水孔隙度下降;油菜生物量、品质、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速率等指标均随河沙添加比例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T2处理的各指标数值最大。本试验综合分析可得,T2处理的河沙添加比例能够为油菜生长提供较为合适的孔隙度范围。  相似文献   

7.
为了完善红香芋育苗技术体系,培育健壮幼苗,研究了基质配比、有机肥添加比例、营养钵体积等育苗关键因素对红香芋幼苗生长及球茎产量的影响。试验以地方品种"建昌红香芋"为材料,采用5种基质配比、3种商品有机肥添加比例以及4种营养钵体积进行试验处理,以幼苗生长状态及定植后芋球茎产量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草炭和蛭石按1∶1(体积比)比例混合的复合基质,因其持水孔隙比例高,保水性最好,所培育的幼苗株高、植株干重及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其它基质配比;随着复合基质中有机肥添加比例的增加,红香芋出苗速度减慢,基质中添加5%的有机肥(体积比)可提高幼苗的根系活力,增加叶面积及生物量积累。随着育苗营养钵体积增大,幼苗的株高、叶面积、根系活力及植株干物质积累均增加。幼苗移栽后的球茎产量测定表明,幼苗越健壮,获得的产量越高。上述结果说明,采用草炭和蛭石按1∶1(体积比)的比例配制的复合基质、基质中添加5%的有机肥(体积比)、体积为1500 cm3的营养钵(直径×高为12 cm×13 cm)育苗,红香芋幼苗生长健壮,移栽后芋球茎产量高,可在芋头育苗栽培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完善红香芋育苗技术体系,培育健壮幼苗,研究了基质配比、有机肥添加比例、营养钵体积等育苗关键因素对红香芋幼苗生长及球茎产量的影响。试验以地方品种"建昌红香芋"为材料,采用5种基质配比、3种商品有机肥添加比例以及4种营养钵体积进行试验处理,以幼苗生长状态及定植后芋球茎产量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草炭和蛭石按1∶1(体积比)比例混合的复合基质,因其持水孔隙比例高,保水性最好,所培育的幼苗株高、植株干重及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其它基质配比;随着复合基质中有机肥添加比例的增加,红香芋出苗速度减慢,基质中添加5%的有机肥(体积比)可提高幼苗的根系活力,增加叶面积及生物量积累。随着育苗营养钵体积增大,幼苗的株高、叶面积、根系活力及植株干物质积累均增加。幼苗移栽后的球茎产量测定表明,幼苗越健壮,获得的产量越高。上述结果说明,采用草炭和蛭石按1∶1(体积比)的比例配制的复合基质、基质中添加5%的有机肥(体积比)、体积为1500 cm3的营养钵(直径×高为12 cm×13 cm)育苗,红香芋幼苗生长健壮,移栽后芋球茎产量高,可在芋头育苗栽培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菇渣为主要原料,添加不同量的蛭石复配成育苗基质,通过温室大棚育苗试验,研究了菇渣蛭石育苗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市售基质相比,菇渣蛭石育苗基质更有利于番茄幼苗的生长;体积比为菇渣∶蛭石=16∶1的育苗基质最有利于番茄幼苗株高、叶片叶绿素含量、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粗的增大;菇渣蛭石体积比为(48)∶1的育苗基质最有利于根鲜重、根干重和壮苗指数的增大。  相似文献   

10.
在菇渣育苗基质中添加蛭石对培育番茄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菇渣为主要原料,添加不同量的蛭石复配成育苗基质,通过温室大棚育苗试验,研究了菇渣蛭石育苗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市售基质相比,菇渣蛭石育苗基质更有利于番茄幼苗的生长;体积比为菇渣∶蛭石=16∶1的育苗基质最有利于番茄幼苗株高、叶片叶绿素含量、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粗的增大;菇渣蛭石体积比为(4~8)∶1的育苗基质最有利于根鲜重、根干重和壮苗指数的增大。  相似文献   

11.
硒减轻油菜幼苗硼毒害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硼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在土壤中过量存在会对植物产生毒害。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硼毒害是限制作物生长的重要因子,此外,硼矿开采以及硼肥用量过大或施用不均匀均会导致硼浓度过高,从而限制作物生长。适量硒能提高作物抗性,减轻作物因逆境产生的伤害,本文旨在通过适量硒处理,研究硒对高硼条件下油菜生物量及油菜活性氧代谢的变化,探讨硒缓解高硼对油菜生长抑制作用的机理,进而提高作物对硼的适宜范围,减轻硼毒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方法】本文以油菜(湘农油571)为试验材料,设置硼和硒2因素2水平(硼水平为:50、500 μmol•L-1,分别用B50、B500表示,硒水平为:0、1 μmol•L-1,分别用Se0、Se1表示)完全随机试验,共4个处理,通过苗期溶液培养,研究硒对高硼(500 µmol•L-1)胁迫条件下油菜幼苗生长、硼吸收累积和抗氧化酶及非酶系统的影响。【结果】高硼胁迫条件下油菜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重显著降低,与正常硼(50 μmol•L-1)处理相比分别降低20.1%和32.0%;硼含量和累积量显著增加,与正常硼处理相比分别增加2.95和2.97倍;油菜幼苗因硼毒害导致叶片内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非酶抗氧化物(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降低,与正常硼处理相比,CAT、POD和APX活性分别降低19.7%、11.0%和15.0%;而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比正常硼处理分别增加19.0%和18.5%。高硼条件下,经1 μmol?L-1硒处理,与无硒处理相比,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重分别增加22.8%和28.6%,硼含量和累积量分别降低38.6%和31.9%;油菜幼苗叶片内抗氧化酶活性和非酶抗氧化物含量显著增加,CAT、POD和APX活性分别增加12.8%、15.1%和15.3%,GSH和ASA含量分别增加9.7%和21.0%;而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25.1%和21.2%。【结论】适量硒可降低高硼胁迫下油菜幼苗硼的吸收累积,增强抗氧化酶和非酶系统抗氧化作用,降低活性氧累积,减轻细胞质膜因过氧化作用而产生的损伤,从而显著减轻过量硼对油菜生长的影响,提高油菜幼苗对硼过量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多元醇络合硼对油菜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油菜品种Cao221167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山梨醇(S)、山梨醇-硼(SB)、甘露醇(M)、甘露醇-硼(MB)、丙三醇(G)、丙三醇-硼(GB)、硼酸(BA)、缺硼(B0)等不同硼处理对油菜农艺性状、根系活力、色素含量以及各部位硼的吸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仅添加有机多元醇处理(S、M和G)的油菜幼苗各项形态和生理特性(株高、地上部干鲜质量、色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与缺硼处理无差异,而有机多元醇和硼酸络合后各指标均提高,说明有机多元醇与硼酸形成的有机多元醇络合硼对油菜幼苗生长起促进作用。有机多元醇络合硼处理(SB、MB和GB)和硼酸处理比较表明,有机多元醇络合硼和硼酸均能促进植株生长,但有机多元醇络合硼对油菜幼苗生长以及生理特性的营养作用更显著;其中,甘露醇-硼处理促进油菜幼苗干鲜质量的提高,总干鲜质量较硼酸处理分别增加40.56%和17.29%;不同有机多元醇络合硼处理和硼酸处理的油菜各部位钾、钙、镁等元素含量均高于缺硼处理;丙三醇-硼处理比硼酸处理显著提高油菜叶片色素含量、根系活力以及地上部硼含量。  相似文献   

13.
以草炭+菇渣+蛭石+珍珠岩(V∶V∶V∶V=2∶3∶2∶3)为育苗基质,研究了不同添加量保水剂对黄瓜穴盘育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用量在1~16 g/L时,随着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育苗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持水孔隙相应增加,通气孔隙逐渐减小,EC、pH变化不大;黄瓜幼苗的生长和生理代谢均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保水剂用量为4 g/L时,茎粗、单株叶面积、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根系吸收面积均最大,其中壮苗指数、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14.
在衡阳地区3个不同的试验地点开展油菜种籽与硼肥同播试验,研究不同的硼肥施用量(0、4.5、9.0、13.5kg.hm-2)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适量的硼肥有利于促进直播油菜的出苗、成苗,在施硼量为9.0kg.hm-2时,油菜综合性状最佳,且产量达到最高值。在土壤极度缺硼时,也可使用13.5 kg.hm-2作为推荐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肥料中不同氟添加量对油菜生长及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油菜盆栽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氟添加量下的油菜产量、品质、生长特性及土壤化学性状,得到限制油菜生长的肥料氟化物阈值。[结果]肥料中添加氟对油菜生长有抑制作用,以200 mg/kg的添加量为临界值,大于此添加量油菜产量显著降低,与无氟添加量相比,油菜产量降低27.38%~37.82%;随氟添加量的增加,油菜蛋白质含量、含油量、可溶性糖含量均呈递减趋势,与无氟添加量相比,其含量显著降低的氟添加量临界值分别为300、200、100mg/kg;施氟处理的油菜根系活力降低12.04%~41.83%,差异显著,而氟添加量为300~500 mg/kg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降低幅度为19.09%~32.11%;当氟添加量300 mg/kg时,土壤总氟含量显著增加,并超过油菜的耐氟阈值,土壤p H提高3.56%~7.73%。[结论]肥料中氟化物含量不宜超过300 mg/kg。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腐熟玉米芯基质在加工番茄育苗中的应用,以腐熟玉米芯、蛭石及草炭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玉米芯复合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对加工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腐熟发酵的玉米芯可以在生产中取代草炭。玉米芯发酵基质在与蛭石复配进行加工番茄穴盘育苗时适宜的基质配方为玉米芯∶蛭石=1∶1,总体表现为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较高,pH和电导率较低,其加工番茄幼苗的根冠比、壮苗指数、叶片叶绿素SPAD值、可溶性糖含量及根系活力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将经高温发酵处理后的杏鲍菇菌糠与土壤按照比例进行配比制作水稻育秧基质,分析不同配比的水稻育秧基质的理化性质,比较研究水稻秧苗的秧苗素质、根系性状和营养吸收情况等。结果表明添加高温发酵腐熟的杏鲍菇菌糠对育秧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和持水孔隙具有改善作用,随着菌糠添加量的增加,容重逐渐减少,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和持水孔隙逐渐增加。水稻秧苗的株高、叶绿素含量、秧苗地上部百株干重、根的百株干重、根系活力和水稻秧苗的氮、磷、钾含量水平均优于100%土壤和100%菌糠,其中V(土壤)∶V(菌糠)为20%∶80%的基质配比更有利于水稻壮秧、干物质积累、根系生长发育和对氮、磷、钾的吸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确定闽楠Phoebe bournei幼苗培育的最适指数施氮量,对丰富高质量闽楠苗木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测定6个水平指数施氮量(0、1、2、3、4、5 g·株?1)处理下闽楠幼苗生长生理及养分积累状况。  结果  闽楠苗高、地径、叶面积、生物量、叶绿素质量分数以及根系活力随指数施氮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3 g·株?1时达到最大;苗木氮、磷、钾素积累量在最高指数施氮量处理中最大;苗木生物量、氮素质量分数、株含量以及施氮量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施氮量为3~5 g·株?1时,幼苗养分吸收表现为奢侈消耗;临界值法表明:闽楠苗叶片氮钾的最适质量分数临界范围分别16.88~20.58和9.78~11.38 mg·g?1,最适施氮量为3~4 g·株?1。  结论  综合闽楠苗生长生理以及养分积累表现,建议闽楠苗期培育以指数施氮量4 g·株?1为宜。图3表4参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