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疆杂交玉米制种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我国主要的制种玉米生产基地之一,对该地区制种玉米生产的播种、去雄、收获、父本切除等关键环节机械化现状和全程机械化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新疆制种玉米播种基本实现机械化;去雄机械化依靠进口机具有所突破,但国产技术尚不成熟;没有专用玉米种子收获机械,采用大田玉米收获机械,果穗带皮收获。随着农村土地流转进程加快,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加剧,制种玉米生产关键环节的机械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陈文辉 《农业机械》2013,(19):126-127
2BMD-2型玉米膜下滴灌播种机,是甘肃省张掖市农机化综合服务中心为推广、示范农田灌溉机械化节水技术、解决当前制种玉米播种环节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在多年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适宜于河西地区玉米机械化播种作业的新机具。2013年3月,该机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以及目前推广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应用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提出了推广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第一大粮食作物。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是实现玉米增产的重要措施,对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是以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为重点,加大玉米全程机械化、标准化推广力度,推广一次完成精少量免耕播种、化肥深施、覆盖镇压等作业的复式作业机具与技术,推广中耕施肥、高效植保、节水灌溉等田间管理机械化技术,以及种子处理、产后烘干等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  相似文献   

5.
从小麦、玉米种植过程中的耕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环节出发,分析各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介绍各环节的主要作业机具和作业模式,并提出目前全程机械化发展中的一些制约问题及对策。基于现有种植模式和各环节机械化水平,提出黄淮海东部地区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组配模式,并推荐适于黄淮海东部地区机械化籽粒收获的优选玉米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目前机械化两茬平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介绍了试验配套机具的性能、特点和试验效果,并就覆盖免耕播种玉米带来的后期田间管理等问题提出了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7.
花生高优生产包括机械化种植、机械化田间管理和机械化收获。经过多年的实践提出了花生种植机耕、田间管理机械、花生收获机械的机具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玉米产业种植技术已逐渐转向机械化方向。本文分析了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现状,提出建立完善的全程机械化生产管理体系、统一机械化玉米制种标准、引进高性能设备、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农具租购管理等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有效推广方式,以期解决制种玉米现存问题,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河西走廊是我国主要的玉米制种生产基地,对该地区玉米制种生产的播种、去雄、收获等关键环节机械化现状和玉米制种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河西地区玉米制种播种属于人力机械阶段,去雄机械化基本空白,收获机械性能不过关,收获种子破损率极高,没有专用玉米种子收获机械;由于农村土地流转进程加快,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加剧,因此玉米制种生产关键环节的机械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大田玉米收获机收获制种玉米时容易产生伤穗落籽、杂物堵塞等现象,本文针对适收期制种玉米生物特性,设计了一种大型制种玉米联合收获机,采用小行距对行柔性板式摘穗割台和可替换组合式剥皮装置,确保低损摘穗、输送、剥皮作业,降低籽粒损失与损伤;其中割台上方配备钢质覆胶弧形摘穗板,“橡胶+钢质”夹持输送链和六棱低速拉茎辊,可替换组合式剥皮装置采用柔性破皮+揉搓+降速组合形式。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提取影响机具指标的主要因素,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以机具前进速度、拉茎辊转速和剥皮辊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总损失率与含杂率为性能指标,通过田间试验对机具进行检验,优化得出机具最佳作业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当机具前进速度为4.87km/h、拉茎辊转速为877.27r/min、剥皮辊转速为442.52r/min时,果穗总损失率为1.61%,含杂率为0.5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收获机前进速度为4.9km/h、拉茎辊转速为880r/min、剥皮辊转速为450r/min时,果穗总损失率为1.64%,含杂率为0.57%,满足制种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的作业要求,可为制种玉米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我国玉米生产的收获环节的机械化程度不高,成为制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针对此现状,分析制约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促进玉米收获机械推广、应用的有效措施,以加快玉米收获环节的机械化发展进程.推动我国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根据辽中县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以保护性耕作项目为支撑,以薄弱环节为突破点,从管理、机具、服务、培训等方面,总结辽中县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及其实施效果,为提高我国的玉米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围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以大豆玉米一体化播种机、同步分带喷杆喷雾机、大豆玉米一体化收获机等同步作业专用机具,以及高地隙玉米收获机、小型窄幅收获机等分步适用机具为研究对象,根据近年来研制试验和推广应用情况,深入分析总结各类专用机具的技术特点、研发生产、试验验证、推广应用和注意事项,掌握当前专用机具发展现状,从提高作业效益、作业质量、适应性、关键结构等方面明确机具研发趋势,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化机械化发展奠定基础。围绕机具改进熟化与推广应用,从同播同熟品种选育、关键技术科研攻关、鉴定评价方法制定、适用机具机型遴选、试验示范推广和全程机械化模式凝练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玉米自交系zh81为母本,以玉米自交系sn101为父本,采用常规育种技术手段和系谱选育法,组配而成中晚熟玉米杂交种硕达709.通过品种试验,考察硕达709品种及亲本特征特性,介绍其栽培与制种技术要点,以期为杂交种硕达709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总结分析玉米节水灌溉机械化播种技术优势的基础上,介绍该技术的机械化作业要求及工序,探讨相关典型机具的发展研制现状,为该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能够有效减轻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介绍了玉米秸秆集行全量覆盖还田苗带条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优势、主要机具装备、作业流程及要点、重点注意事项等内容,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种子质量是影响作物产量关键因素之一,而传统种子质量检测方法难以满足其快速检测的要求,采用光谱检测技术可有效降低种子检验成本、提高检验效率。以玉米种子为研究对象,基于玉米种子光谱检测流程,阐述光谱检测技术在玉米种子活力、含水率与病害、品种与产地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现存问题。光谱检测技术已应用于玉米种子质量检测,预测模型的准确率90%左右,但存在着系统性不够,应用局限性、数据处理效率低等问题,从研究系统化、增强实用性、融合新算法等方面分析光谱检测技术在玉米种子质量检测中的发展趋势。光谱检测技术应用于种子质量检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制种玉米与其他作物在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的光谱和纹理差异,利用多源遥感数据,以提取制种玉米种植田为研究目标,提出了作物多时相光谱特征分析的植被指数体系,多维度反映了作物不同光谱差异;在纹理检测前加入图像旋转不变处理,解决了遥感影像中作物田纹理方向问题;最后构建了多时相光谱特征和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LBP-GLCM纹理特征的制种玉米田识别方法体系。以新疆霍城县为研究区,利用上述方法体系结合随机森林分类器,通过实验得到分类总体精度为90.57%,Kappa系数为0.79,制种玉米田分类结果用户精度为99.20%,制图精度为86.68%,基本满足对制种玉米田的识别需求。  相似文献   

19.
介绍铁岭县玉米种植情况,指出玉米收获机械化是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说明发展玉米机收获的可行性、迫切性和重要性。分析在铁岭县应用、推广玉米机收获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玉米机收获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