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肿瘤性传染病,近年来在我市广为流行,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市防制MD的主要措施是疫苗预防,收到良好的效果。但也有些鸡场疫苗免疫后仍然发生MD。为究其原因,笔者对一免疫发病鸡群跟踪调查,发现免疫失败的原因,并提出如下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鸡马立克氏病(MD)是对养鸡业危害较大的疾病。虽然应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以后,MD造成的损失已大幅度下降。但近年来,使用HVT疫苗后,鸡群大规模暴发MD的情况仍时有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探讨鸡胚免疫的效果,并与雏鸡免疫接种的免疫效果比较,进行了下列试验。  相似文献   

3.
一株鸡马立克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主要致病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某地区鸡马立克氏病(MD)疫苗免疫鸡群暴发MD,从发病鸡羽髓中分离到一株适应鸡胚成纤维细胞生长的马立克氏病毒(MDV)。该毒株感染无特定病原体(SPF)鸡可引起典型的MD临床症状:对非免疫鸡和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免疫鸡的致病率分别为76%和72%,二者无显著差异,表明HVT疫苗对该毒株不能提供有效保护。通过对该毒株病毒基因组中132bp重复序列、meq基因的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该毒株的132bp重复序列的拷贝数、meq基因的变异符合高毒力MDV毒株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毒(MDV)引起的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疾病。MD发病机理非常复杂,并能引起免疫抑制和许多功能障碍,给世界养禽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在我国也是三大禽病之一。疫苗接种是防制MD的主要手段,常用疫苗有HVT冻士苗、MDV血清1型CVI998/Rispens疫苗和由MDV血清1、2、3型组成的双价苗和三价苗。近来年,由于MDV超强毒株的出现和早期感染很难完全防制,使经典的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常常发生免疫失败。近15年来用液氮苗取代HVT冻干疫苗已成为全世界的趋向。  相似文献   

5.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目前影响养鸡业最重要的病毒病之一,引起淋巴组织均生致肿瘤病变,传染性很强.70年代初,本病在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开始发生时,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控制效果很好,但在几年后即出现HVT保护率降低的免疫失败.这种免疫失败的原因很多,如疫苗质量问题,疫苗使用不当,鸡对MD的易感程度不同,HVT同源母淅抗体的存在,育雏早期感染,毒力增强的马立克氏病毒(MTV)的出现等,其中毒力增强的MDV变异毒株的出现与免疫失败极其相关.80年代末,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均从HVT免疫失对的对群中分离到毒力表现…  相似文献   

6.
氏病专题一、用北京产CVI988液氮疫苗替代火鸡疱疹病毒冻干疫苗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一直在使用HVT疫苗预防MD,对控制MD的流行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所发现小鸡虽经HVT疫苗免疫,但仍有20%~30%以上的鸡发生MD。经过认真的分析认为与MD病毒毒力增强有关,由于强MD病毒对易感鸡的毒力和免疫抑制作用较强,对用了HVT疫苗免疫过的鸡具有高度致瘤作用。因此,为了克服HVT疫苗的缺点,首先加强孵化室、育雏舍的消毒,严防雏鸡早期感染。另一办法是必须使用CVI988/Rispens液氮疫苗。针对这一情况,1999年初,决…  相似文献   

7.
鸡马立克氏病(MD)是一种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淋巴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疾病,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自七十年代初期应用火鸡疮疹病毒(HVT)疫苗以来,MD的发生和流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免疫保护率不高,特别是近年来国内不少地区免疫鸡群中仍爆发MD。HVT免疫失败原因可能与MDV超强毒株的存在有关。为此,国外已研制了不同血清型毒株组合的MD多价疫苗,免疫效果比单价疫苗好。本室从事的MD二价疫苗的  相似文献   

8.
火鸡疱疹病毒疫苗中加入药物接种鸡造成免疫失败张家峥孟连枝施萍(河南省许昌市畜牧兽医站461000)廖桂枝丁福成刘来斌(许昌市魏都区畜牧中心鸡马立克氏病是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肿瘤性疫病,我国于80年代初期应用火鸡疱疹病毒疫苗(HVT)免疫鸡后曾有效地控制了...  相似文献   

9.
观察了马立克氏病(MD)疫苗免疫增强剂合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免疫雏鸡后外周血清ANAE^ 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MD疫苗免疫增强剂不但可促进外 因液ANAE^ T淋巴细胞总数的增多,而且对免疫早期T淋巴细胞的迅速增殖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数量的增多都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对鸡疱疹病毒苗(HVT)免疫的1日龄雏鸡和1日龄HVT+马立克氏病(MD)疫苗免疫增强剂免疫雏鸡分别在5日龄和10日龄攻击MD强毒后的免疫保护情况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MD疫苗免疫增强剂可明显提高HVT的免疫效果,使雏鸡提前获得免疫保护,从而降低MD的死亡率和病变阳性率。  相似文献   

11.
对高效表达鸡马立克氏病(MD)血清型疫苗毒株CVI998/Rispens g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gB/R)和火鸡疱疹病毒(HVT)组成MD二价冻干疫苗时2种病毒的最适剂量配比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以对MD易感、MD和鸡痘病毒(FPV)抗体阴性SPF鸡为试验动物进行的试验中,不同免疫剂量的rFPV-gB/R(1×106、1×105、1×104PFU)同HVT组成的二价苗产生的免疫效力相当;以对MD易感、MD和FPV抗体阳性的狼山鸡进行的试验中,不同免疫剂量的rFPV-gB/R同HVT组成的二价苗产生的免疫力随rFPV-gB/R免疫剂量的降低而降低;所有的rFPV-gB/R+HVT的二价苗组均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鸡马克克氏病(MD)是由鸡疤疹病毒1型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以内脏等器官出现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为主要特征,对鸡的危害极大,是目前鸡的主要疫病之一。现将近几年聊城市及附近地区MD的发生特点作以简单分析,并对该病的防制提出几点看法。1近几年鸡MD的流行特点1.1免疫鸡群发病严重免疫鸡群特别是HVT疫苗免疫过的鸡群,该病发生率很高,1.2发病日龄跨度大免疫过的鸡群发病日龄范围从42~250日龄,不用疫苗免疫的肉仔鸡发病可提前到25日龄,而且,因马立克氏强毒或超强毒引起的肉鸡早期综合死亡和免疫抑制相当严重。1…  相似文献   

13.
鸡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皮肤的单核细胞浸润,是一种淋巴瘤性质的肿瘤疾病。马立克氏病呈世界性分布,已有70多年的历史,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初研制并使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预防MD,取得了显著效果。但近几年来,世界各地相继发生了MD免疫失败。现就MD免疫失败原因与防制对策阐述如下。1 MD疫苗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1.1 疫苗质量不佳 最初规定每只鸡的免疫剂量为1000个蚀斑形成单位,…  相似文献   

14.
将马立克氏病病毒(MDV)gB基因插入鸡痘病毒中,构建了含有MDV-g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用rFPV、火鸡疱疹病毒(HVT)冻干疫苗、rFPV HVT二联疫苗分别免疫1日龄AA肉用雏鸡,8日龄攻毒后观察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表明,3种疫苗均诱导了免疫应答,免疫保护率分别为69%、69%和85%。该重组病毒疫苗的免疫效果与HVT疫苗的免疫效果相当,二者联用具有免疫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鸡马立克氏病(MD)是鸡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并以淋巴细胞性肿瘤为特征的病毒病,广泛分布于全世界。70年代初应用火鸡癌疹病毒(HVT)疫苗成功防制MD,但80年代以后,世界各地屡屡发生HVT免疫失败,致使由MD引起的经济损失大幅度上升。1996年收检鸡病例348例,鸡马立克氏病78例,占22.41%,为鸡各类疫病之首。1病原及临诊特征MD的病原为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为鸡疮疹病毒科、鸡瘤疾病毒1型,HVT为鸡疤疹病毒D型。MDV及其相关的病毒分为3个血清型,即:I型包括MDV强毒(VMDV)、超强毒(VVMDV)及由它们致弱的变异…  相似文献   

16.
鸡马立克病(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其特征是外周神经、性腺、虹膜、皮肤以及各种内脏器官单核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鸡马立克病病毒(MDV)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能长时间地存在于鸡舍的尘埃中,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水平传播。随着养鸡业的集约化发展和鸡群饲养密度的增加,以及在疫苗效力越来越高、免疫剂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MDV为适应环境而毒力不断增强,相继出现温和型、强毒型、超强毒型、特超强毒型,这给养鸡业带来的危害也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7.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科的非细胞结合性的MD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发病率甚高,临床上分为神经型、内脏型、皮肤型和眼型四种。目前尚无治疗办法,对养鸡业危害很大。为了减少MD的发病率,各种鸡场均在雏鸡出壳后24小时内接种MD疫苗。为了达到预防目的,多数场家都用进口的MD疫苗,以求获得满意的免疫效果。但是,一些种鸡场已按要求接种了进口的MD疫苗,为什么还会暴发本病呢?一、失败原因1、关于疫苗质量、保存、使用方法问题。不论那种疫苗都存在着质量问题,即保护率问题。虽然各种鸡场所使用的MD疫苗生产厂家没有标…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鸡马立克病(MD)活疫苗中污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向MD活疫苗中添加不同剂量的REV,用拟定的方法对样品检测REV。结果表明,Ⅰ型MD活疫苗、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Fc-126株)和MD二价活疫苗(HVT+CVI988株)中污染REV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每500羽份疫苗中污染5TCID50、10TCID50和15TCID50的REV。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国内10家企业生产的43批MD活疫苗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2个企业生产的4批疫苗REV检测阳性。随机选取了5批IFA检测阴性样品和4批IFA检测阳性样品,按鸡检查法进行外源病毒检验,结果两种方法对REV污染检验结果的符合率为100%。因此,本研究建立的IFA法可替代鸡检查法,用于疫苗中REV污染的检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高效表达鸡马立克氏病(MD)血清Ⅰ型疫苗毒株CVI988/Kispem g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gB/R)和火鸡疱疹病毒(HVT)组成MD二价冻干疫苗时MD超强毒株(vvMDV)Md5和RB1B攻击后的免疫保护效果,实验室免疫效力试验的结果表明,HVT rFPV—gB/R二价冻千苗时超强毒株Md5和RB1B攻击时的免疫保护效果明显优于HVT冻干苗,接近CVI988/Rfispens的水平,本研究证明HVT rFPV—gB/R二价冻干疫苗是一种安全、方便、高效的疫苗。  相似文献   

20.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自70年代成功地应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预防此病以后,MD得到很好的控制.但近几年来该病无论使用国产或进口疫苗免疫发病率均出现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笔者经长期临床观察及疫情调查,就本病免疫失败原因及综合防制措施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