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日粮铁添加水平对50~60周龄临武鸭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择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产蛋率无显著差异的临武鸭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进行为期70 d的饲养试验。日粮中铁添加水平分别为0、20、40、60、80 mg/kg。结果表明:(1)日粮铁添加水平对产蛋率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显著影响。与未添加组相比,各添加组的平均蛋重和日产蛋重分别提高了0.74%(P0.05)、2.59%、2.96%、3.00%(P0.05)和2.91%、4.03%、3.95%、5.84%(P0.05),而20、40、60、80 mg/kg铁添加水平组的料蛋比分别降低了3.77%、3.46%、4.40%、5.03%(P0.05)。(2)日粮铁添加水平对50~60周龄临武鸭蛋品质无显著影响,但随着日粮铁添加水平的提高,蛋黄比例呈上升趋势(P0.05)。3)以平均蛋重和日产蛋重为依据,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估测得到铁的添加水平分别为71.88 mg/kg和84.50 mg/kg时,50~60周龄临武鸭平均蛋重和日产蛋重可达到最大值。由此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当铁添加量为71.88~84.50 mg/kg时,50~60周龄临武鸭可获得最佳产蛋性能和蛋品质。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对30~38周龄临武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临武鸭产蛋高峰期的苏氨酸需要量。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产蛋率无显著差异(P0.05)的临武鸭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各组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分别为0.55%、0.60%、0.65%、0.70%和0.75%。试验期63 d。结果表明:1)0.65%苏氨酸水平组的料蛋比显著低于0.55%苏氨酸水平组(P0.05)。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对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平均蛋重和日产蛋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0.65%、0.70%和0.75%苏氨酸水平组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显著高于0.55%苏氨酸水平组(P0.05)。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对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黄色泽、蛋黄比例、蛋壳比例和蛋白比例均无显著影响(P0.05)。3)0.70%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0.55%苏氨酸水平组(P0.05)。0.65%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0.55%苏氨酸水平组(P0.05)。0.65%、0.70%和0.75%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0.55%和0.60%苏氨酸水平组(P0.05)。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对血清中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肌酐含量及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4)二次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分别以料蛋比和血清尿素氮含量为评价指标,产蛋高峰期临武鸭苏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67%和0.69%。由此可见,饲粮中适宜水平的苏氨酸能够提高临武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和机体蛋白质利用率。综合这些指标,产蛋高峰期(30~38周龄)临武鸭饲粮中苏氨酸适宜水平为0.67%~0.69%。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氨酸水平对30~38周龄临武鸭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临武鸭产蛋高峰期蛋氨酸的需要量。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临武鸭20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饲粮蛋氨酸水平分别为0.27%、0.32%、0.37%、0.42%、0.47%,试验全期63 d。结果显示:1)饲粮蛋氨酸水平对产蛋率和合格蛋率无显著影响(P0.05)。0.37%、0.42%、0.47%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均显著低于0.27%组(P0.05),而0.37%组的平均蛋重和日产蛋量显著高于0.27%组(P0.05)。0.37%组获得了除合格蛋率外最佳的产蛋性能。2)饲粮蛋氨酸水平对蛋鸭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黄色泽、蛋黄比例、蛋壳比例、蛋白比例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0.42%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最大且显著高于0.27%和0.32%组(P0.05)。3)饲粮蛋氨酸水平对蛋鸭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尿酸和丙二醛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0.27%组相比,其他4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0.37%、0.42%、0.47%组血清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0.27%组(P0.05)。4)以作为评价蛋氨酸需要量敏感指标的料蛋比和血清中GSH含量为依据,通过回归分析估测得到产蛋高峰期临武鸭获得最小料蛋比和最大GSH含量所对应的饲粮中蛋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41%和0.43%。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当蛋氨酸水平为0.41%~0.43%时,产蛋高峰期临武鸭可获得最佳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因此30~38周龄临武鸭蛋氨酸推荐量为0.41%~0.43%。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饲粮添加亚硒酸二葡萄糖酯对产蛋后期蛋鸭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240只50周龄、产蛋率接近的健康临武鸭蛋鸭,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8只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并添加0.2 mg/kg(以硒计)的亚硒酸钠,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2、0.3、0.4 mg/kg(以硒计)亚硒酸二葡萄糖酯。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亚硒酸二葡萄糖酯对临武鸭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影响;添加0.1~0.4 mg/kg亚硒酸二葡萄糖酯能够显著提高4℃贮藏3个月后鸭蛋的哈夫单位;添加0.3 mg/kg或0.4 mg/kg亚硒酸二葡萄糖酯显著提高了蛋鸭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添加0.4 mg/kg亚硒酸二葡萄糖酯还可显著提高蛋鸭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含量,血清其他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与添加0.2 mg/kg(以硒计)亚硒酸钠相比,饲粮添加0.1~0.4 mg/kg(以硒计)亚硒酸二葡萄糖酯对蛋鸭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提高贮藏期鸭蛋的哈夫单位,有利于蛋保持新鲜;亚硒酸二葡萄糖酯在蛋鸭饲粮中的推荐添加量为0.2 mg/kg(以硒计)。  相似文献   

5.
选择产蛋率和体重相近的26周龄余干乌鸡120只,随机分成6个处理,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0.4%、0.3%、0.2%、0.1%的芦笋秸秆提取物,研究芦笋提取物对产蛋余干乌鸡产蛋性能、免疫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1%~0.5%的芦笋秸秆提取物与对照组相比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添加0.1%~0.4%的芦笋秸秆提取物与对照组相比可显著提高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免疫球蛋白G水平(P0.05),在添加0.5%时两者水平皆极显著提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1%~0.5%时,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谷丙转氨酶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添加0.1%~0.3%时,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M水平显著提高(P0.05),添加0.4%~0.5%时其水平极显著提高(P0.01)。日粮中添加0.1%~0.5%芦笋秸秆提取物有利于提高产蛋期余干乌鸡产蛋率和免疫功能,并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护肝功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槲皮黄酮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蛋黄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产蛋率相近的70周龄罗曼褐壳蛋鸡7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2和0.4 g/kg槲皮黄酮,预饲期1周,试验期为4周。结果发现:日粮添加0.2 g/kg槲皮黄酮较0.1和0.4 g/kg槲皮黄酮组显著提高了蛋鸡平均日采食量(P0.05),且日粮槲皮黄酮水平对蛋鸡平均日采食量的影响呈现显著的二次曲线效应(P0.05)。随着日粮槲皮黄酮添加水平的增加,蛋黄重量表现为线性增加(P0.05);其中0.2 g/kg槲皮黄酮组较0.1和0.4 g/kg槲皮黄酮组显著提高了蛋壳重量(P0.05);随着日粮槲皮黄酮水平的增加,蛋黄重量显著线性增加(P0.05)。蛋黄中胆固醇的含量随着日粮槲皮黄酮添加水平的增加线性增加(P0.05),其中0.2和0.4 g/kg槲皮黄酮组蛋黄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1 g/kg槲皮黄酮组(P0.05),同时0.2和0.4 g/kg槲皮黄酮组鸡蛋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1 g/kg槲皮黄酮组(P0.05)。随着日粮槲皮黄酮添加水平的增加,蛋黄中丙二醛的含量显著线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0.1、0.2和0.4 g/kg槲皮黄酮组显著降低了第7、14和28天蛋黄丙二醛的含量(P0.05)。鸡蛋贮存28 d和80 d后,日粮添加0.1、0.2和0.4 g/kg槲皮黄酮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蛋黄胆固醇的含量(P0.05),蛋黄胆固醇含量与日粮槲皮黄酮水平呈现显著的线性和二次曲线关系(P0.05)。0.4%g/kg槲皮黄酮组较其他各组蛋黄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日粮槲皮黄酮水平与贮存时间对蛋黄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结果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蛋鸡采食含槲皮黄酮日粮可以提高鸡蛋新鲜度,延长保质期。综合蛋鸡生产性能和蛋黄氧化稳定性,日粮中槲皮黄酮适宜添加水平为0.2 g/kg。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0周龄海兰褐蛋鸡3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4个处理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1%、0.2%、0.4%中草药添加剂.结果表明:试验第42天,0.4%中草药添加组鸡体重显著大于0.1%添加组和未添加组(P<0.05),料蛋比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蛋壳强度显著大于0.2%添加组和未添加组(P<0.05),蛋黄比例显著大于0.4%添加组和未添加组(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0.2%添加组和未添加组(P<0.05).0.1%中草药添加组产蛋率显著大于0.4%添加组和未添加组(P<0.05);中草药添加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大于未添加组(P<0.05).综合各项指标,中草药可提高产蛋鸡生产性能,改善蛋品质及血清生理生化指标,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0.1%.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钙水平对22~28周龄临武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胫骨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临武鸭产蛋初期的钙需要量。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临武鸭20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饲粮钙水平分别为1.50%、2.00%、2.50%、3.00%、3.50%。预试期7 d,正试期49 d。结果显示:1)饲粮钙水平对平均日采食量和产蛋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1.50%钙水平组平均蛋重显著低于其他4组(P0.05)。3.00%钙水平组日产蛋重显著高于1.50%钙水平组(P0.05),而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2.50%和3.00%钙水平组的合格蛋率显著高于1.50%和2.00%钙水平组(P0.05)。3.00%钙水平组料蛋比最低且显著低于1.50%钙水平组(P0.05)。2)饲粮钙水平对蛋品质各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钙水平对胫骨折断力、脱脂胫骨钙含量和灰分钙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上述3项胫骨指标2.50%、3.00%和3.50%钙水平组显著优于1.50%钙水平组(P0.05)。4)1.50%钙水平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5)二次曲线分析表明,以平均蛋重、灰分钙含量和脱脂胫骨钙含量为评价指标,产蛋初期临武鸭钙需要量分别为2.79%,2.98%和2.98%。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为获得最佳产蛋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胫骨指标,22~28周龄临武鸭饲粮中钙推荐量为2.79%~2.98%。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日粮钙水平对临武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产蛋高峰期(30~38周龄)临武鸭钙的需要量。选用产蛋率和体重无显著差异,健康的29周龄临武鸭20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各组分别饲喂钙水平为2.00%、2.50%、3.00%、3.50%、4.00%的日粮,试验全期9周。结果表明:(1)除合格蛋率外,日粮中钙水平对临武鸭产蛋性能各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合格蛋率以3.50%钙水平组最高,与2.00%、2.50%和3.00%钙水平组相比分别显著提高了5.43%、6.30%和2.66%(P0.05)。(2)与2.00%钙水平组相比,3.00%、3.50%和4.00%钙水平组的蛋壳厚度分别显著提高了9.84%、9.29%和9.56%(P0.05),3.50%钙水平组的蛋壳强度最大,与其他四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0.71%(P0.05)、4.90%(P0.05)、4.83%(P0.05)和3.47%(P0.05)。(3)日粮中钙水平对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钙含量和磷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考虑各项指标,30~38周龄临武鸭适宜的钙添加水平为3.50%。  相似文献   

10.
复合添加剂对樱桃谷种鸭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取40周龄的樱桃谷SM3父母代种鸭2400只,随机分成5组,在1~4组的基础日粮中分别加入0.5%、0.2%、0.2%和0.2%的4种复合添加剂,第5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为42 d。研究4种复合添加剂对樱桃谷种鸭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复合添加剂可以提高樱桃谷种鸭产蛋率,第1组和第4组产蛋率分别高出对照组1.04%(P0.05)和1.97%(P0.05);4个试验组的平均蛋重均低于对照组(P0.05)。第2组的蛋形指数和蛋黄比率分别比对照组高0.05(P0.05)和13.33%(P0.05)。对照组与第1、2和4组的蛋壳厚度之间差异显著(P0.05),与第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的哈氏单位与第4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第1、2、3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在种鸭日粮中添加复合添加剂可以提高种鸭的产蛋率和改善种鸭的蛋品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养鸡业的蓬勃发展,蛋鸡品种的引入相对增多,极大地调动了养鸡户的积极性。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一方面品种的优劣共存,另一方面原本优良的品种在不同饲养条件下,并未真正发挥出优良的生产性能。通过对甘肃天水市北道区规模养鸡饲养量较大的新罗曼、海兰褐、亚发等三个商品蛋鸡品种的适应性与生产性能进行调查分析,筛选出适合北道区饲养的蛋鸡品种,为北道区的规模养鸡在品种选择上提供科学依据,达到指导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预产期指蛋鸡开产前的生理快速发育阶段,也就是常说的性发育阶段。蛋鸡要获得良好的生产性能,卵巢和输卵管必须发育好。所以说预产期特别重要,鸡群预产期管理的好坏,关系以后产蛋  相似文献   

13.
1现代多层式蛋鸡级饲养系统大荷兰人国际公司(Big Dutchman's International)生产的Natura-Nova双层式(Natura-NovaTwin)散养系统(图1)是一个经过试用和考验的大型鸡舍饲养系统,此系统已经在生产中成功应用了多年.此饲养系统由两个层面组成,系统本身和两层式产蛋箱之间实现完美连接,使母鸡可以直接进入产蛋箱内,从而使母鸡对产蛋箱的接受率超过99%.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中不同色氨酸水平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机体抗氧化指标和屠宰指标的影响,拟合出蛋鸭产蛋期色氨酸适宜需要量。选取120日龄山麻鸭90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各组蛋鸭分别饲喂色氨酸水平为0.12%、0.16%、0.20%、0.24%、0.28%、0.32%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0周。结果表明:1)饲粮色氨酸水平对蛋鸭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料蛋比等无显著影响(P0.05),但0.20%组在数值上表现出最高的产蛋率和日产蛋重。饲粮色氨酸水平对蛋壳强度、哈氏单位、蛋黄重、蛋黄比例、蛋壳重量、蛋壳比例、蛋壳厚度等蛋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蛋黄色泽(P0.05),表现为0.20%组蛋黄色泽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2)饲粮色氨酸水平对蛋鸭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尿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色氨酸水平对蛋鸭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指标(除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均无显著影响(P0.05)。4)饲粮色氨酸水平对输卵管重量、输卵管长度、卵巢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根据折线模型拟合得出:饲粮色氨酸水平为0.20%时可满足产蛋高峰期蛋鸭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光照在家禽生产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系统讲解了在不同禽舍针对蛋鸡与蛋鸭的种类及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如何科学地制订光照程序,并介绍了如何避免在实际光照技术应用中容易发生的错误。  相似文献   

16.
蛋鸡生产期日粮补铬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试验选择250 只120 日龄的褐色罗曼蛋鸡,随机分成5 组。各组试鸡常规基础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有机铬,观测血液、蛋部分理化指标及生产性能。结果表明:400 ×109 ~700 ×109 的有机铬对蛋鸡血清葡萄糖、尿素氮、总蛋白、三酰甘油、胆固醇、无机磷离子、钙离子、钠离子血液生化指标及蛋重、卵清蛋白高蛋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P> 0-05) 。但比较对照组,一定浓度的有机铬(600 ×109) 促使蛋鸡血清胆固醇水平显著下降(P<0-05) ,血清钾水平显著升高(P<0-07) ,产蛋率显著提高(P< 0-05) 。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动物饲料原料日渐紧缺,尤其是蛋白饲料资源严重匮乏,导致以豆粕为主的蛋白饲料原料主要依赖进口,严重制约了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蛋白饲料一般占以玉米-豆粕为基础配制的蛋鸡饲料组成的20%-30%,占饲料成本的1/3以上,蛋白饲料原料的使用量直接影响蛋鸡养殖效益,因此,低蛋白日粮的应用在养殖实践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8.
质量是铸就品牌的基石。华都峪口禽业作为中国蛋种鸡领域中的领袖企业,长期致力于解决"产不出"、"卖不出"两大难题,凭借自身长期积累的蛋鸡及种鸡饲养管理经验,在推出健康养殖理念的同时,不断创新,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A级雏鸡质量生产体系为推动我国蛋鸡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视为行业典范。我们推出的峪口禽业"4A级雏鸡质量管理"技术顾问专栏,邀请来自峪口禽业的专家们与您一起分享其4A级雏鸡质量管理精髓。  相似文献   

19.
选取55周龄伊莎产蛋鸡24羽,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实验、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Da3mg/kg和Da15mg/k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组产蛋率和只日蛋重均显增加,料蛋比均显著下降。产蛋后期的血清瘦素水平对照组平均为1.37±0.27ng/mL,而添喂Da组均降低;添喂Da组血清17β-雌二醇水平和尿酸含量均显著减少;而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不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添喂大豆黄酮后,可通过改变产蛋鸡有关内源激素和代谢物水平,同时改善该蛋鸡的生产性能。提示大豆黄酮可通过内分泌途径调控其产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