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硒肥喷施时期对水稻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硒肥喷施时期对水稻籽粒中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以长粒形优质稻金谷2号为试材,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设置两个硒肥叶面喷施时期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叶面喷施硒肥能够明显增加稻谷和精米中的硒含量,改善水稻籽粒品质,提高水稻产量,以水稻孕穗期和灌浆期各喷施1次硒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叶面喷硒对稻米产量和含硒量影响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叶面喷硒对稻米产量和含硒量的影响,采取随机小区试验,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向水稻叶面喷施富硒叶面肥,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不同处理稻米的含硒量,同时计算小区稻米产量。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硒肥对于水稻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没有影响,千粒重有小幅提升,但是显著提高了水稻结实率,从而有效提高了水稻产量,增产幅度在4.56%~11.43%之间。叶面喷施硒肥不仅对于水稻有一定程度增产作用,而且显著提高了稻米中硒含量,在齐穗期后7 天叶面喷施硒肥,对水稻增产作用和提高稻米中硒含量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市场上的硒肥种类繁多、肥效不一现象及其使用安全性,采用田间试验、室内分析和生物统计的方法,在宁夏引黄灌区开展了不同叶面硒肥对水稻各组织器官硒含量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不同叶面硒肥较清水对照在水稻上富硒效果好,且富硒效果植株籽粒,参照国家和宁夏稻谷富硒标准,喷施螯合硒叶面肥的水稻籽粒硒含量安全性较高;清水对照的水稻籽粒就能达到富硒。因此,提倡自然富硒,在外源补硒中建议叶面喷施螯合硒叶面肥。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硒肥对水稻产量和大米中硒含量的影响,我们以常规水稻品种软香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叶面喷施“真打粮”富硒水溶肥的试验,在相同的大田栽培条件下,设置不同时间、不同用量和不同次数的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真打粮”富硒水溶肥对水稻有一定增产作用,适宜喷施时期是拔节孕穗至齐穗期,667 m2用量为200 mL(分2次喷施)效果更佳;喷施“真打粮”富硒水溶肥对水稻的增产作用主要表现在千粒重的提高;喷施“真打粮”富硒水溶肥可以显著提高稻米中的硒含量,并且随着用量的增加,稻米中硒的含量随之增加,而对照的硒含量则为未检测出。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喷施叶面硒肥对稻谷中含硒量的影响,以常规水稻品种"秀水香1号"为试验材料、安徽硒无忧硒之源植物营养液为试验硒肥,在大田栽培管理相同的条件下,设置了同一时期、相同喷施次数、喷施不同浓度叶面硒肥的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硒肥可显著提高稻谷中的硒含量,且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稻谷中的硒含量随之增加。参照《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规定,本试验条件下,建议每667 m~2硒肥用量范围为94.85~669.17 mL。  相似文献   

6.
针对江汉平原地区市场上使用较多的一种硒肥,采用本区域种植面积较大的两个水稻品种,设置不同的硒肥施用浓度试验,通过田间试验、室内分析和生物统计的方法,开展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孕穗期、破口期、灌浆期叶面喷施富硒专用肥3次,能显著提高稻谷中硒含量;两种施用浓度稻谷中硒含量差异不显著,相同喷施浓度,不同品种之间稻谷中硒含量存在差异,且差异显著;喷施硒肥对水稻的株高和实粒数、产量均有提升,但差异不显著;喷施硒肥能够显著提升水稻生产效益。提升水稻硒含量效果最佳、效益最好的处理为在水稻孕穗期、破口期、灌浆期叶面喷施浓度为900 mL/hm~2富硒专用肥3次。  相似文献   

7.
刘小琴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7):1456-1459
本文通过大田试验在水稻抽穗期和灌浆初期进行叶面喷施硅肥、硒肥、黄腐酸钾和海中钙叶面阻控剂,探究4种叶面阻控剂对水稻各个部位镉(Cd)含量的影响,并计算Cd在水稻各组织的转运系数和富集系数。结果表明:4种叶面阻控剂均能有效降低水稻各部位的Cd含量,其中黄腐酸钾阻控水稻茎、叶Cd积累的效果最好;硒肥阻控水稻籽粒Cd积累的效果最好;黄腐酸钾对水稻籽粒中Cd含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提高茎-叶转运系数,而硒肥则是降低叶-籽粒转运系数,叶面喷施黄腐酸钾和硒肥对减少水稻Cd积累量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叶面喷施不同硒肥对水稻含硒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叶面喷施不同硒肥对水稻含硒量及产量的影响,在水稻齐穗期对各个处理喷施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和螯合硒,研究对水稻籽粒含硒量、水稻茎叶含硒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硒肥后,与对照相比,水稻产量基本随喷硒浓度升高而增加;叶面喷施亚硒酸钠的1组中,喷施2.0 g/hm~2亚硒酸钠处理产量最高,增产效果最好,达到了16.78%;喷施2.5 g/hm~2亚硒酸钠处理中糙米含硒量最高,达到了0.142 mg/kg,经方差分析,与CK相比差异显著;叶面喷施螯合硒的1组中,喷施2.5 g/hm~2螯合硒处理产量和糙米含硒量均达到最高值,与CK相比增产达到了19.35%,含硒量达到了0.236 mg/kg,经方差分析,差异达显著水平。可见叶面喷硒可明显提高水稻茎叶中的硒含量,对水稻的良好生长起促进作用。在叶面喷施硒含量相同的前提下,喷施螯合硒肥的处理产量明显高于喷施纯亚硒酸钠,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叶面喷施硒肥对水稻植株中镉、硒含量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对镉污染水稻喷施叶面硒肥,研究了外源硒对水稻植株不同部位中镉、硒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叶面硒肥均能有效降低水稻根系、秸秆和籽粒中镉含量,分别较对照降低11.99%~19.85%、33.95%~70.78%和25.93%~47.06%;施用硒肥的处理显著增加了水稻各组织器官中硒含量,水稻根系、秸秆和籽粒中硒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50%~300%、366%~450%和162.5%~225%。  相似文献   

10.
外源喷施硒与硅对水稻籽粒镉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开展水稻叶面喷施硒肥与硅肥对水稻累积镉的影响研究,为广西主栽水稻阻控重金属镉的技术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广西桂平市主栽水稻品种百香139、中广香1号作为供试材料,分别进行硒肥喷施试验:"聚福硒"螯合态硒叶面肥(含Na2Se O3为4.38 g·L-1)为硒源,以不同喷施硒肥次数(0、1、2次)设3个处理;硅肥喷施试验:"融地美"活性硅叶面肥为硅源,以不同稀释倍数(清水对照,稀释300倍、稀释500倍)设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总镉含量、水稻产量及稻米中总镉和硒含量的影响。【结果】(1)喷施硒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明显,喷施硅肥水稻产量比对照提高4.58%~8.71%,但不同硅肥处理之间对水稻增产的差异不明显;(2)喷施硒肥显著抑制了百香139稻米对镉的积累,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前3 d各喷施硒肥1次处理的效果较好,其稻米镉含量为0.03 mg·kg~(-1),与对照相比,降低了83.33%,但喷施硒肥对中广香1号稻米累积镉的影响不明显;(3)喷施稀释300和500倍的"融地美"硅肥,百香139稻米镉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17.14%和11.43%;中广香1号镉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67.31%和30.77%。【结论】叶面喷施硒肥对水稻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而喷施硅肥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喷施硒肥可有效降低百香139品种稻米镉含量,但对中广香1号稻米的影响不显著;喷施不同浓度的硅肥可显著降低两个品种稻米重金属镉含量。  相似文献   

11.
生产富硒稻谷的硒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系杂交水稻Ⅱ优7号和川香9838为试材,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设置不同的硒肥叶面喷施时期以及硒肥施用量和施用方式试验,研究生产富硒稻谷的硒肥施用技术.结果表明: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和齐穗后6~12 d是籽粒吸收硒元素的关键时期,在这两个时期叶面喷施硒肥可以显著的提高水稻的产量和籽粒中的硒含量,增产的主要原因是促进了结实率的提高,同时千粒重也略有增加;在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和齐穗后10 d左右两次喷施长沙隆兴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富硒液体肥各3000 mL/hm2,稻米产品中硒含量稳定且符合富硒稻米国家标准( GB/T22499-2008).  相似文献   

12.
叶面喷施硒肥对鲜食玉米硒富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叶面硒肥不同喷施方法对鲜食玉米硒富集量的影响,在不同硒肥浓度、喷施次数、喷施时期、喷施时间条件下,测定了鲜食玉米中总硒和有机硒含量。结果显明:硒肥浓度与鲜食玉米中总硒和有机硒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在抽雄期和采收前7 d叶面喷施硒肥的鲜食玉米中总硒和有机硒含量高于大喇叭口期(P<0.05);鲜食玉米中硒的富集量随着叶面喷施硒肥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晴天下午叶面喷施硒肥比早上喷施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富硒肥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进行了硒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将富硒肥原液150 g稀释为500~800倍液,于始穗期和齐穗期各喷施1次,可以使稻米硒含量提高,产量达9 558.56 kg/hm2,较未喷富硒肥处理增产8.93%。水稻富硒肥以叶面喷施为佳,用量为2 250 mL/hm2,分2次连续施用。  相似文献   

14.
叶面喷施硒肥对烤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叶面喷施硒肥试验,研究了硒肥对烤烟生长、叶绿素含量、烟叶硒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硒肥有促进烟株生长的作用,施用硒肥时间越早,促进作用越大。第5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喷施硒肥的处理极显著大于对照;第10叶的叶绿素a含量喷施硒肥的处理显著大于对照;第14叶的叶绿素a含量喷施硒肥的处理显著小于对照。喷施硒肥时期越迟,叶片平均硒含量越高。叶面喷施硒肥的利用率为1.41%-3.27%,平均为2.37%。  相似文献   

15.
叶面喷施硒肥对稻米含硒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叶面喷施硒肥试验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叶面喷硒可有效增加稻米中硒的含量,并随施硒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加.在叶面喷施Na2SeO3浓度为0~160mg/kg范围内,经统计分析,二者呈y=0.0556+0.0015x线性相关.此外,叶面喷施一定量的硒肥对水稻株高、有效穗数、穗长、千粒重较对照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相比,叶面施硒的水稻株高、有效穗数、穗长、千粒重分别增加1.42~5.01cm、0.4~1.8穗、-0.31~0.84cm和0.41~1.81g,增产率达4%~20%,值得推广应用.在该试验条件下,叶面供硒的最佳用量范围是80~120mg/kg.  相似文献   

16.
【目的】拟解决由于土壤有效硒含量不均导致的广西区内富硒水稻生产中出现的硒肥施用量难以把控的问题。【方法】通过大田试验,以百香139水稻品种为试材,在不同土壤有效硒条件下叶面喷施硒肥,研究不同土壤有效硒水平下的水稻外源硒生物强化适用量。【结果】叶面喷施适量外源硒可以增加水稻籽粒中硒含量,同时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且土壤有效硒含量越低,增产越显著;若不考虑土壤其他相关条件的影响,水稻籽粒中硒含量与土壤总硒含量相关性为0.573*,与土壤有效硒含量的相关性为0.691**;富硒大米硒含量为0.15~0.50mg/kg(DB45/T1061-2014)范围又基本能达到增产效果,土壤有效硒含量20.00μg/kg、20.00~30.00μg/kg、30.00~40.00μg/kg、40.00~50.00μg/kg、50.00μg/kg的5个不同土壤有效硒水平区外源硒用量分别为0.54~2.83g/667m~2、0.60~2.50g/667m~2、0.25~1.61g/667m~2、0.23~1.16g/667m~2、0.29~0.78g/667m~2。【结论】叶面喷施适量硒肥可以提高水稻产量;提出不同土壤有效硒水平下富硒水稻外源硒叶面强化的适用量范围。  相似文献   

17.
叶面硒肥施用量对稻谷总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熟晚粳稻南粳46上,分别以叶面不喷施硒肥和土壤撒施富硒水稻专用颗粒硒肥(硒含量0.15 g/kg,施用量33.8 g/hm2)为对照,研究了叶面施肥方式下液体有机硒肥(硒含量10 g/L)不同施用量(7.5、15.0和22.5 g/hm2)对稻谷总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条件下,叶面硒肥经济施用量为15.0 g/hm2,其通过显著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最终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增产率为7.4%;稻谷总硒含量随叶面硒肥施用量的增大而增加,二者关系式为y=-0.1686x2+11.488x (R2=0.7965),经济施肥量(15.0 g/hm2)条件下的稻谷总硒含量为134.39μg/kg,当叶面硒肥施用量为34.1 g/hm2时稻谷总硒含量达到最大值195.69μg/kg;叶面喷施的硒肥增效率明显>土壤撒施,叶面经济施肥量条件下的硒肥增效率为5.2。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亚硒酸钠不同施用方法对水稻硒富集及转化的影响,为利用外源硒生产优质富硒稻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盆栽优质常规稻基施或在其不同生育期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测定亚硒酸钠不同施用方法处理的水稻产量性状及水稻对硒的吸收和累积量,分析水稻对外源硒的综合利用率及稻米的有机硒转换率。【结果】施用亚硒酸钠水稻的产量均低于对照(CK),但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仅在分蘖期叶面喷施1次亚硒酸钠的处理对提高水稻各部位硒含量无显著影响,而抽穗前叶面喷施1次亚硝酸钠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水稻各部位的硒含量(P0.05,下同)。施用1次亚硒酸钠处理水稻的糙米和精米硒含量排序为抽穗前叶面喷施拔节期叶面喷施基施分蘖期叶面喷施CK;施用2次亚硒酸钠水稻的糙米和精米硒含量排序为拔节期+抽穗前叶面喷施基施+抽穗期叶面喷施分蘖期+抽穗期叶面喷施基施+拔节期叶面喷施分蘖期+拔节期叶面喷施。不同亚硒酸钠施用方法处理水稻的精米有机硒含量占比存在较大差异,但均显著低于CK,其排序为CK(95.0%)基施(84.0%)基施+叶面喷施(76.0%~81.0%)叶面喷施(60.0%~71.0%)。在水稻生长后期(拔节期后)叶面喷施、基施+叶面喷施、全部基施和生长前期(分蘖期)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水稻植株的外源硒综合利用率分别为35.80%~79.61%、15.33%~20.58%、2.93%和-4.65%。【结论】亚硒酸钠基施+叶面喷施的外源硒施用方式在保障稻米较高硒含量和有机硒含量占比的同时,能提高水稻对硒的综合利用率,可在富硒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探讨硅和硒肥叶面调控对镉铅污染农田水稻安全性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硅和硒肥叶面调控处理,单次用量均为1.5 L·hm-2,加水稀释400倍后,在水稻生长的分蘖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进行硅和硒肥叶面调控,研究其对镉铅污染农田水稻产量、糙米镉铅含量、镉铅吸收转运及糙米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穗期和灌浆期均喷施硅肥较对照显著增产4.49%,叶面喷施硒肥处理较对照显著增产3.21%~5.08%(P<0.05)。抽穗期和灌浆期均喷施硅(33.64%)或硒(34.67%)降低镉铅的效果显著高于抽穗期或灌浆期单次喷施(P<0.05),分蘖期、抽穗期和灌浆期3个生育时期喷施硅或硒肥与2个生育时期喷施相比则差异不显著(P>0.05)。喷施硅肥或硒肥2次及以上均能够使糙米镉含量降至国家标准(GB 2762—2022)限值以下(<0.2 mg·kg-1),喷施1次能够使糙米铅含量降至标准限值以下(<0.2 mg·kg-1)。稻谷糙米中镉铅含量随喷施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硅和硒肥叶面调控能够降低水稻植株对镉铅的富集能力,镉铅富集系数降幅分别为10.86%~27.00%和4.35%~69.57%。硅和硒肥叶面调控可降低水稻植株中镉铅向糙米转运的能力,进而降低糙米镉铅含量。硅和硒肥叶面调控处理糙米中硅和硒含量分别为2.227~2.550 mg·kg-1和0.145~0.176 mg·kg-1,均较对照显著提升(P<0.05),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喷施叶面硅或硒肥2次及以上对糙米氮磷钾含量提升效果更为显著(P<0.05)。综合分析,在水稻抽穗期和灌浆期叶面喷施硅或硒肥共2次均能够将糙米中镉铅含量降至国家标准限值以下,同时能够提高糙米中氮磷钾的含量,且具有可操作性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不同有机硒肥对毛豆植株生长和富硒效果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的方式在毛豆开花期和结荚中后期以叶面喷施的方式施用液体有机纳米硒肥和有机螯合硒肥,分析毛豆植株生长、产量构成和毛豆果实硒含量。结果表明,叶面喷施2种有机硒肥均显著提高了毛豆分枝期、结荚期和成熟期的株高,喷施有机纳米硒显著降低了成熟期毛豆叶片SPAD值,喷施有机螯合硒显著增加了结荚期毛豆叶片SPAD;喷施有机纳米硒能够显著增加毛豆产量,喷施有机螯合硒显著降低了豆粒数、荚粒数、豆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同时也显著降低产量;喷施有机纳米硒后毛豆果实硒含量为0.45mg/kg;喷施有机螯合硒后毛豆果实硒含量为0.26mg/kg。综上,叶面喷施有机硒肥是增加毛豆果实中硒含量的有效技术手段,喷施相同硒浓度下,有机纳米硒对毛豆植株和富硒的有益作用优于有机螯合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