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水稻稳定高垩白率突变体的获得与理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米品质的形成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环境因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也是通过水稻的生理过程起作用的。本实验经过多年多点种植,从日本晴的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出6份稳定高垩白率的突变体材料。检测了可能影响淀粉的合成及淀粉体的精细结构,导致稻米亚垩白的产生和品质下降的蔗糖合酶、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淀粉合酶、淀粉分支酶、淀粉去分支酶等酶活性的变化,试图从籽粒灌浆过程及淀粉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活性变化与成熟籽粒品质的相关性来解释垩白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因子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籽粒灌浆是籽粒形成的最重要生理过程,也是决定粒重、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决定性阶段。为充分了解水稻籽粒灌浆内在特性,促进水稻高产栽培和优良品质育种,对水稻籽粒灌浆的生物学特性、生理机制以及内源激素、酶活、基因、蛋白以及环境等影响因子进行综述,并对籽粒灌浆研究进行展望,提出从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基因表达等分子生物学方面深入研究籽粒灌浆机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淀粉是决定稻米品质的关键成分,其受水分等栽培管理影响明显。为了充分了解水稻籽粒淀粉的发育机制,本文从淀粉的大小与结构、直链淀粉含量、热力学特征值等角度,归纳了水分管理对稻米淀粉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稻米淀粉品质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4.
稻米直链淀粉及其含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直链淀粉含量(AC)是影响稻米食用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综合了国内外水稻研究人员对稻米直链淀粉的研究成果,重点论述了直链淀粉的结构,理化性质;直链淀粉含量(AC)对稻米食味的影响,AC的遗传机制,相关性状,影响AC的环境因素,AC变化的机理,AC研究与测定方法进展,改善AC的措施以及AC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水稻籽粒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遗传及其与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不同类型的 6个水稻品种 (系 )按双列杂交设计 (5× 6 )配制成一套包括亲本、F1和F2 3个世代的遗传群体。应用包括 3套遗传体系基因效应的数量性状发育遗传模型 ,分析了水稻籽粒发育过程中4个不同时期可溶性糖含量的遗传及其与稻米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三倍体种子、细胞质和二倍体母体植株的遗传效应均可明显影响稻米各个发育时期的可溶性糖含量。其中灌浆始期以三倍体种子和二倍体母体植株效应为主 ,灌浆中期以母体植株遗传效应为主 ,灌浆后期和成熟期以种子直接显性效应和母体植株显性效应为主。控制稻米可溶性糖含量表现的多种遗传效应基因在稻米各个发育时期均有新的表达 ,共同调控着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表现。不同发育时期可溶性糖含量与稻米品质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灌浆始期和中期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不利于增长成熟期的籽粒长和厚度 ,但可增大籽粒宽度。灌浆始期的可溶性糖含量越多 ,对提高成熟期粒重越明显 ,中、后期和成熟期则明显降低粒重。灌浆始期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愈多 ,会明显增加糙米直链淀粉含量 ,但随着发育进程的推进 ,影响程度趋于减弱 ,在后期和成熟期转为负向相关。不同遗传体系基因效应控制着不同发育时期可溶性糖含量与最终稻米品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垩白是评价水稻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一种严重影响稻米碾磨、外观及食味品质的不良性状,对水稻的市场价值评估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主要总结了水稻垩白的形成受生理机制、遗传机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指出目前育种工作中改良垩白性状所存在的难点问题,并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与相关技术的发展,提出一些改良意见,为优质稻米的生产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陆丹丹  叶苗  张祖建 《作物杂志》2022,38(2):28-891
稻米蛋白质是决定其食味品质的重要因素,稻米蛋白质含量通常与米饭的食味品质呈显著负相关。作为典型的数量性状,稻米蛋白质含量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然而,稻米蛋白质含量及其构成的决定机制及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等方面还有诸多不明之处,其影响食味品质的机理也不清晰。本文综述了稻米蛋白质的种类、结构及其分布,稻米蛋白质的合成与积累过程以及蛋白质含量的遗传控制和影响因素,概括了稻米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与稻米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为优质水稻的品种筛选及调优栽培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不同垩白度粳稻胚乳淀粉体发育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福  宋惠  崔喜艳  高玮 《作物学报》2004,30(4):406-408
垩白是稻米胚乳中淀粉体和蛋白质体排列不够紧密而形成的白色不透明的部分,具有垩白的稻米透明度差、整精米率低、商品品质不佳[1].降低垩白是稻米品质改良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水稻籽粒灌浆期间有关淀粉体的发育状况与稻米垩白关系的研究十分必要.国内外已有一些关于稻米胚乳淀粉体的充实及其内含淀粉粒形态与品质关系的研究.Tashiro 等认为,水稻胚乳细胞中的扁平细胞群是形成稻米垩白的基础,高垩白品种的扁平细胞群一般呈放射状整齐排列,而低垩白的则排列不整齐[2].  相似文献   

9.
《种业导刊》2012,(8):38-38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傅向东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张桂权教授和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研究员组成科研团队,在研究巴基斯坦的巴斯马蒂品种水稻时,发现一个名为GW8的基因与水稻品质有关。这个基因可以让稻米变得更为细长,还会影响米粒色泽、米粒中淀粉粒的排列和结构等特性,提高稻米在外观、口感等多方面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朱安  高捷  黄健  汪浩  陈云  刘立军 《作物杂志》2020,36(2):1-417
水稻根系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也是合成和分泌植物激素、有机酸等物质的重要场所。根系形态和生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水稻根系主要形态生理指标及其与稻米品质的关系,并提出了未来加强水稻根系形态生理与稻米品质关系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根系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水稻籽粒淀粉结构及其生物合成与米质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淀粉是水稻籽粒的主要成分,也是人们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淀粉的生物合成途径,以期通过控制这一途径,来改善植物淀粉合成的数量和质量。然而,这一目标实现需要广泛了解淀粉的生物合成以及淀粉的理化性质与淀粉颗粒结构之间的关系。对于淀粉颗粒的结构、组成及支链淀粉的链长分布,前人已做较深入的研究,并且对淀粉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与米质主要指标的关系也进行了剖析。此文就淀粉合成和淀粉颗粒结构与稻米品质的关系展开综述,为水稻栽培和稻米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施氮处理对水稻颖果淀粉积累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军  李运祥  刘娟  王忠  陈刚  熊飞 《作物学报》2008,34(12):2168-2175
以扬稻6号和粳稻941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处理对水稻颖果淀粉积累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穗肥施氮量显著降低颖果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有降低的趋势,但不明显。颖果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随粒重的增加而上升,二者积累具有同步性;增加穗肥施氮量能显著降低颖果中直链淀粉含量,并使颖果中直链/总淀粉的比例降低,其效果要好于分蘖期施氮。分蘖期或孕穗期增施氮肥可以显著提高灌浆中、后期颖果中的ADPG焦磷酸化酶(AGP)、可溶性淀粉合酶(SSS)和淀粉分支酶(SBE)的活性,降低颖果中淀粉粒结合型淀粉合酶(GBSS)的活性。就施氮时期来看,孕穗期施氮(LH)对这些酶的促进或抑制效果好于分蘖期施氮(HL)。  相似文献   

13.
Starch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it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utilization of cereal grains as food and feed. Starch viscosity characteristics are used to characterize rice cooking, processing and eating quality.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genetics of viscosity characteristics, we developed molecular markers for five of the major enzymes involved in starch synthesis in the endosperm: granule bound starch synthase, soluble starch synthase, rice branching enzymes 1 and 3 and starch debranching enzyme. These markers were polymorphic in a cross between specialty rice varieties of diverging amylose content and viscosity characteristic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axy locus, encoding the gene for granule bound starch synthas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peak viscosity, hot paste viscosity, cool paste viscosity, breakdown and setback viscosity. We estimate that the tightly linked (5–10 cm)locus for starch synthase may have a lesser, additive effect.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4.
水稻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热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国际水稻所最先开展耐热水稻品种选育至今近三十几年来,国内外大批学者对于高温灾害评估与预测,耐热水稻品种选育及高温胁迫抗性鉴定,高温胁迫水稻形态发育、产量、品质、生理生化响应及其防御与调控,耐高温胁迫水稻品种遗传改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该综述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水稻高温胁迫研究进展,重点评述了高温胁迫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水稻高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高温肋迫下其他环境因素对水稻生长的综合效应,以及水稻耐热/热响应的可能分子机制,以期为水稻耐热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文静  高桂立  罗毅  姜玉梅 《作物学报》2005,31(10):1305-1309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3个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品种藁麦8901(强筋)、豫麦49(中筋)和洛麦1号(弱筋)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及其组分积累动态和与之有关的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籽粒灌浆过程中支链淀粉的合成均与直链淀粉的合成同时进行,灌浆中后期支链淀粉的合成比直链淀粉的合成快。豫麦49籽粒中直链、支链和总淀粉积累速率均高于其它两品种。3个品种籽粒中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P)、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淀粉粒结合的淀粉合成酶(GBSS)、淀粉分支酶(SBE)活性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豫麦49在灌浆期上述各酶活性变化的峰值均高于其他两品种,且大部分酶类在灌浆中后期仍维持较高活性。可见,与藁麦8901和洛麦1号相比,豫麦49具有较强的淀粉合成能力。  相似文献   

16.
小麦蛋白质和淀粉性状与面包品质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新  王步军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2):124-127
蛋白质和淀粉是影响面包品质的主要因素。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例以及破损淀粉含量都对面粉烘培品质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蛋白质和淀粉特性与面包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