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高猪肉品质是未来养猪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植物提取物含有多酚、类黄酮、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特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植物提取物不仅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在改善肉品质和风味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植物提取物对肌纤维类型转化的作用机制以及在改善猪肉品质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植物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优质猪肉生产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天然草本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从天然草本植物中提取的多酚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可将植物多酚提取物开发为替代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植物多酚提取物可以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改善畜产品品质,调节肠道健康。文章对植物多酚提取物的免疫调节作用、抗氧化作用及对肠道健康的影响进行综述,总结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植物多酚类提取物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植物提取物中含有生物碱、皂苷、挥发油、单宁以及多糖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杀菌、促生长及抗氧化等多种功能,被认为是可以替代抗生素药物的天然饲料添加剂之一。近年来,有关植物提取物在畜禽营养调控及生产应用方面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总结植物提取物活性成分及功能的基础上,针对其在反刍动物营养调控及生产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评述了近年来植物提取物在提高反刍动物的采食量和饲料消化率、抑制甲烷生成、提高过瘤胃蛋白数量、调控瘤胃发酵及改善畜产品品质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目前植物提取物应用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天然植物提取物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生素添加剂在现代化的动物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之而来的"药物残留"、"耐药性"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人们去探寻一种能够替代抗生素,并且安全、无毒、无残留的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植物及植物提取物添加剂以其效果明显、缓解应激、预防疾病,提高动物免疫力、促进动物生长、改善动物产品的品质等优点,受到广大科技人员和畜牧生产者的重视,在畜牧生产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植物提取物的优点、植物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及植物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系统综述,为开发利用天然植物提取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肉品质需求以及畜禽产品抗生素残留等问题的关注,开发安全、有效、环保的替代品以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及肉质品质成为重中之重。天然植物提取物作为一种潜在的抗生素替代品,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类和黄酮类,这些成分对畜禽生产性能和肉质品质具有积极影响。该文主要探讨部分天然植物提取物对畜禽生产性能及肉品质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旨在为广大养殖业者提供关于利用天然植物提取物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及肉质品质的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植物提取物是经一系列化学或物理方法从植物中得到的某种或多种有效成分,属天然植物添加剂.植物提取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包括生物碱类、黄酮类、多糖类、皂苷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等,其中某些成分具备抗微生物、抗发炎、抗氧化功效,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等性能具有影响.文章综述植物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各种动物生产...  相似文献   

7.
酵母培养物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奶牛饲养生产实践中,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通过饲喂酵母培养物产品可以改善奶牛的瘤胃内环境,提高采食量,从而可以显著提高产奶量和乳成分,提高抗病力和应激能力,改善肠道健康和消化能力,并且还能提高繁殖力,因此是一种天然的绿色添加剂。  相似文献   

8.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的次生代谢产物,也是一类具有抗炎、抗氧化、提高免疫能力的天然活性物质。目前,许多研究证实饲粮中添加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提高奶牛产奶量,改善乳品质。本文总结了黄酮类化合物对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的影响及其改善乳品质的主要作用途径。经文献总结发现,黄酮类化合物通过促进乳成分前体物合成与利用、调节瘤胃微生物结构、影响乳成分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提高机体免疫系统机能和减少饲料霉变这5种途径来影响乳品质。本文还针对以上作用途径结合目前黄酮类化合物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更好地应用于生产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正在向着无毒、无不良反应、无残留、无耐药性和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无危害的方向发展.芦荟多糖作为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抑菌、降脂、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物学功效,且无毒副作用.试验旨在探讨芦荟多糖对肉仔鸡肉品质的影响,以验证芦荟多糖能否提高肉仔鸡的肉品质,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是天然、绿色饲料添加剂,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无残留、毒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等多方面的优点,且具有提高反刍动物的生长及生产性能,改善肉和乳的品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1.
"抗热应激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汁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夏季热应激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用中兽医学理论对夏季热应激奶牛进行辨证施治 ,组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作为抗热应激缓冲剂。选择 1 6头年龄、胎次、生产性能相似的奶牛分成 2组 (每组各 8头 )进行添加剂饲喂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中草药复合剂的试验组产奶量比空白对照组明显提高 (P <0 .0 5) ,试验组的乳汁监测也表明 ,中草药添加剂在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同时 ,不但不影响牛奶品质 ,还能提高牛奶营养成分。血液生化指标证明中草药添加剂还能提高奶牛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2.
牛乳中的营养物质对人类健康有着相当大的益处,乳蛋白和乳脂肪作为牛乳营养品质的物质基础,还与奶牛生产性能息息相关,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牛乳中基本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功能出发,重点介绍了饲粮组成的改变及添加植物提取物、微量元素、微生态制剂等对乳蛋白及乳脂肪合成与调控机理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地调整饲粮营养组成,提高牛乳中乳蛋白率和乳脂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奶牛日粮中添加饲料添加剂已成为防控奶牛热应激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奶牛的生产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作者就目前奶牛抗热应激饲料添加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及应用效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酪蛋白是乳蛋白的主要成分,不仅营养丰富,且其水解产物对机体有重要调节作用。影响酪蛋白含量的因素主要有遗传、泌乳阶段、日粮营养水平及其组成等,其中通过调控日粮营养水平来提高乳中酪蛋白含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技术手段,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及改善乳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综述了不同日粮营养水平对奶牛乳中酪蛋白含量的影响,以期为生产实践中提高奶牛乳中酪蛋白含量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杨露 《中国乳业》2022,(8):15-18
优质牛奶的充足供给需要以奶牛的健康养殖为基础。益生菌在奶牛饲料中的添加对奶牛的产奶量、乳成分和瘤胃微生态区系均有正面影响,可以通过增加奶牛瘤胃中有益微生物的含量,同时竞争性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定殖,进而提高奶牛的机体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本文对益生菌的功能、作用机制及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效果进行阐述,旨在为益生菌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奶牛产奶性能的提高,热应激成了影响我国奶牛生产的一大难题,尤其在南方高温高湿的夏季,奶牛极易发生热应激。本文就热应激对奶牛产奶量、乳品质和繁殖性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一些预防奶牛热应激的措施,以期指导生产实践,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奶牛养殖过程中,围产期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在该时期奶牛从干奶状态转为泌乳状态,生理上所受的应激造成奶牛泌乳早期采食量降低,易发生能量负平衡.此外,奶牛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也会降低,并常常伴有一些围产期疾病的发生,如脂肪肝、酮症、乳房炎等.胆碱能影响奶牛的生产与繁殖性能,参与奶牛的脂肪代谢,可降低脂肪肝发生率,提高免疫性能.对围产期奶牛饲喂过瘤胃保护胆碱(rumen protected choline,RPC),可改善奶牛机体代谢,增加小肠胆碱供应,进而提高奶产量、改善乳成分、缓解脂肪肝、减少围产期疾病的发生.本文综述了RPC对围产期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生产性能、乳成分以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旨在为围产期奶牛的养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和步态评分(Locomotion Score,LS)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本试验在2016年7月至8月通过对北京地区7个奶牛场近5 000头泌乳牛进行体况和步态评分并收集相关的DHI数据,采用固定模型分析BCS和LS的影响因素及场、胎次、泌乳阶段、LS和BCS对日产奶量、体细胞数及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BCS和LS对日产奶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BCS对乳蛋白率有显著影响(P0.05);胎次对LS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对BCS无显著影响,场-测量人、泌乳阶段对BCS和LS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LS与BCS之间回归关系显著,LS较高的个体BCS较低。在生产上可以综合运用BCS和LS加强管理,提升产奶量,改善乳品质量,使牛场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9.
热应激不仅影响奶牛健康,而且易导致奶牛"热应激乳蛋白降低征"的发生,从而影响牛奶品质。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热应激影响牛奶中乳蛋白含量及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组分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热应激诱导的"热应激乳蛋白降低征"发生机理,以期为缓解奶牛热应激和提高牛奶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集约化养殖提高了牧场奶牛的生产效率,其生产过程中动物福利、环境保护以及产品质量等议题也逐渐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放牧养殖将户外放牧和牧草采食作为养殖模式的评判标准,其产品正逐渐受到欧美等发达国家消费者的青睐。饲料中的优质牧草是影响乳成分及其乳制品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牧草中较高的纤维含量维持了瘤胃健康,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提高了乳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丰富的可降解蛋白提供了乳蛋白的合成原料,并且牧草中脂肪酸、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其他营养物质在奶牛体内的代谢影响了牛奶以及乳制品的感官品质。作者重点关注一些国家放牧养殖的实际状况和标准要求,及其与有机养殖的差异对比,并分析放牧养殖和全混合日粮喂养条件下饲料成分差异对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以及由此造成的牛奶脂肪、蛋白成分和感官指标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