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0 毫秒
1.
鸡蛋贮藏期间品质特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禽蛋在贮藏期间内,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鸡蛋内部品质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概括起来分为3个方面,鸡蛋内容物的物理化学变化、胚胎的生理学变化和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质。本文探讨了鸡蛋在贮藏期间产生各种变化的影响因素,变化发生过程和规律,最后产生的结果。并根据这些变化,指出了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的研究,为以后研究禽蛋无损检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苦荞麦粉、糕点粉、鸡蛋和蔗糖为主要原料制作无水苦荞蛋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苦荞粉、鸡蛋、蔗糖和打发时间4个因素对蛋糕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无水苦荞蛋糕的最佳生产工艺:苦荞粉比例70%、鸡蛋比例163%、蔗糖比例80%和打发时间10min。  相似文献   

3.
大米真空袋装贮藏品质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真空袋装贮藏的方法,对大米过夏贮藏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影响质量的多因素组合试验,建立了大米品质指标变化的数学模型,并经优化处理找出最佳贮粮的参数范围。试验表明:大米真空袋装贮藏较常规贮藏较常规贮藏可使大米有好品质,可有铲地抑制大米的“陈化”速度。大米人袋装贮藏是一种保证粮食品质且易于实施的先进贮粮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项目以会理石榴为试材,分析测试了采后1~3 d,以及5℃冷藏30 d、60 d、90 d、120 d的100个石榴样品可溶性固形物、pH值、单宁、可滴定酸等品质性状,以及5种贮藏条件下贮藏30 d的石榴样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不同外观品质的石榴样品进行了货架期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SSC)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缓慢下降;气调贮藏下SSC含量远远大于其他贮藏条件下的SSC含量;不同贮藏温度下贮藏30 d时SSC的含量大小为:2℃5℃室温;用网状泡沫包装石榴果实有利于延长石榴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5.
代剑楠  彭博 《南方农机》2019,(13):75-75
本文以青脆李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不同贮藏温度对青脆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推迟,不同贮藏温度下的青脆李果实硬度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而青脆李果实腐烂率不尽相同;在贮藏温度分别为0.0℃、8.0℃和常温时,随着贮藏温度的增加,青脆李果实的腐烂率也不断上升;贮藏温度为-1.0℃时,相较于其他不同温度的处理结果,其保鲜期时间可以高达70d左右,相较于0.0℃的贮藏温度,更好的确保了青脆李品质;若贮藏温度为4.5℃,当贮藏时间达到20d时,青脆李表面会出现水渍、褐变等的冷害症状。因此,在贮藏过程中需对冷库温度进行严格控制,防止青脆李果实遭受冷害。  相似文献   

6.
对鸡蛋与几种常用的蛋品包装材料之间的跌落冲击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数据分析发现,鸡蛋的跌落高度、缓冲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厚度对冲击力峰值和冲击时间影响极显著,而鸡蛋的碰撞部位对冲击力峰值和碰撞时间影响不显著.各因素对鸡蛋跌落冲击力峰值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跌落高度、材料弹性模量、材料厚度、冲击部位.各因素对鸡蛋跌落碰撞时间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跌落高度、材料厚度、材料弹性模量、冲击部位.  相似文献   

7.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鲜鸡蛋货架期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不同温度范围内鸡蛋的品质变化及货架期,通过实验室模拟,检测了鲜鸡蛋在5、25、35℃条件下的哈夫单位值、蛋黄系数等理化指标,分别构建了同等实验条件下的鲜鸡蛋货架期动力学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选取5、25、35℃温度下共6组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鲜鸡蛋货架期模型预测精度达到95.93%,动力学模型预测精度为90.79%,BP神经网络能更精确地预测鲜鸡蛋在5~35℃贮藏温度范围内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8.
就缓冲材料的弹性模量对鸡蛋跌落冲击特性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建立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曲线拟合,得出缓冲材料弹性模量与碰撞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缓冲材料的弹性模量对冲击力峰值和碰撞时间影响极显著,该结果可为鸡蛋的加工、包装和运输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缓冲材料弹性模量对鸡蛋冲击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缓冲材料的弹性模量对鸡蛋跌落冲击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发现,缓冲材料的弹性模量对冲击力峰值和碰撞时间影响极显著;建立了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了曲线拟合,得出缓冲材料弹性模量与碰撞参数之间的变化规律,可以为鸡蛋的加工、包装和运输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鸡蛋储藏过程中介电特性与新鲜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蕾  郭文川  马严明 《农机化研究》2008,(4):146-148,154
研究了频率在100k~1MHz下无损整蛋介电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对介电参数和新鲜品质随储存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不同储存天数鸡蛋的相对介电常数值间有显著的差异性;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鸡蛋新鲜度品质指标-蛋黄指数在下降,其中相对介电常数ε'r和介质损耗因子Q与蛋黄指数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双孢蘑菇主动气调包装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温度、包装材料、初始O2体积分数和CO2体积分数对双孢蘑菇主动气调包装中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分别于贮藏后的第3d、第5d、第7d、第9d和第11d测定各个试验处理双孢蘑菇的失重率、硬度、褐变度、呼吸速率、细胞膜透性、可溶性固形物、PPO活性和POD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双孢蘑菇贮藏品质的最重要因素,较低的贮藏温度有利于双孢蘑菇贮藏品质的保持;贮藏过程中能保持双孢蘑菇贮藏品质的较优处理组合为贮藏温度为2℃、包装材料为PVC2、O2和CO2体积分数分别为15%和10%.  相似文献   

12.
姜黄素对脐橙保鲜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姜黄素保鲜液水浴处理对脐橙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以纽荷尔脐橙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1%、0.05%和0.025%)姜黄素保鲜液水浴处理,在温度(5±1)℃、湿度90%~95%的条件下贮藏180d,对脐橙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用0.05%姜黄素保鲜液水浴处理果实在贮藏180d后,烂果率为7%,质量损失为2.5%,并且脐橙果实具有较高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贮藏温度对西兰花净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寻求简便、高效的净菜保鲜方法,以西兰花为试验材料,对不同贮藏温度下西兰花净菜品质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室温(22℃±2℃)贮藏相比,低温(4℃)冷藏可显著地抑制西兰花净菜组织的褪绿黄化和褐变,减缓组织中蛋白质、抗坏血酸及可溶性固形物等营养物质的下降,较好地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有效地抑制西兰花组织的衰老和品质劣变.低温可以较好地保持西兰花净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柑桔生产发展很快,大量的鲜果集中上市,对运输,销售的压力很大,并直接影响了柑梏生产的经济效益。为了寻找比常规贮藏柑桔更好的方法,以提高贮果品质,延长贮藏时间,减少烂果率,我们于1983—1984年进行了沼气贮藏柑桔保鲜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缓冲材料厚度对鸡蛋冲击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缓冲材料的厚度对鸡蛋跌落冲击特性的影响进行试验,找出各因素与碰撞参数之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建立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缓冲材料的厚度对冲击力峰值和碰撞时间影响极显著.  相似文献   

16.
通过碰撞试验研究了鸡蛋在不同斜槽高度、长度和不同挡板材料下的破碎程度,同时采取了正交试验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试验结果表明:鸡蛋破损面积随着斜槽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斜槽长度的变长而减小;挡板材料对鸡蛋的破损也有较大影响,其中以斜槽高度对鸡蛋的碰撞损伤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袁巧霞  陈红 《农机化研究》2005,(3):200-201,204
采用不同的商品化处理工艺流程,经过XLF-2型柑桔鲜果处理机组进行柑桔商品化处理及贮藏试验,对其品质进行了分析得出:鲜果经杀菌处理后不宜再经清水清洗,若是经过了清水清洗的果实,在涂蜡时必须加入杀菌保鲜剂。经商品化处理后的鲜果,色泽亮丽,品质佳,保鲜效果好,明显增加了其商品性,并可延长其货架期,但不宜长时间贮藏。  相似文献   

18.
双孢蘑菇采后贮藏品质预测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双孢蘑菇贮藏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双孢蘑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当相对湿度为95%时,不同贮藏温度下双孢蘑菇失重率和硬度衰减率的回归模型分别M=(1.3949+0.3519T)t,F=(2.4153-0.0204T+0.0225T2)t。贮藏温度2℃时,不同相对湿度环境下双孢蘑菇失重率和硬度衰减率回归模型分别Mr=(61.0605-124.8105RH+63.985R2H)t,Fr=(9.6579-11.7530RH+4.2651R2H)t。结果表明,所得模型基本能预测双孢蘑菇在贮藏过程中的失重率和硬度衰减率的变化。经试验验证,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以鲜切莴笋为原料,研究聚丙烯(PP)保鲜盒和真空包装下鲜切莴笋在低温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结果表明:鲜切莴笋贮藏9 h前品质较好,贮藏24 h后品质下降较为严重;真空包装能够有效控制鲜切莴笋的失重率、呼吸强度、叶绿素损失率、细菌总数。  相似文献   

20.
贮藏条件直接影响贮藏损失及粮食品质。为了确定农户贮藏小麦的较佳条件,保证贮藏过程中尽量减少储粮损失及保障其品质安全,对农户采用铁皮和塑胶两种不同材料装具贮藏小麦时品质(质量损失率、水分含量、脂肪酸值、蛋白质、过氧化氢酶活动度和虫害)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在贮藏过程中,第1年的质量损失率大于第2年;水分呈下降趋势;脂肪酸值变化不大,整体上略有增加;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过氧化氢酶活动度呈现上下波动趋势,最终和初始值相差不多;遭受虫害侵害的状况受季节温度影响。综合考虑贮藏的质量损失和小麦的品质指标,塑胶装具贮藏优于铁皮装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