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养殖环境下孔雀石绿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 svannamei)体内的残留和消除规律。试验对虾刚0.20mg·L^-1。的孔雀石绿溶液药浴2h后转移至室内或室外水泥池中用盐度为28的海水养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对虾头部和肌肉中的有色孔雀石绿(MG)及其代谢产物无色孔雀石绿(LMG)的残留量。结果表明,药浴2h时对虾体内孔雀石绿的残留量达到峰值,转入清水养殖168h,2种环境养殖对虾体内的孔雀石绿残留量均降低至检测限以下,孔雀石绿在对虾体内的消除速率是室外环境养殖的快于室内环境养殖,对虾头部快于肌肉组织,且MG的消除快于LMG。  相似文献   

2.
渔用药物作为外源的物质,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水产养殖动植物及养殖水环境中药物残留,如果使用不当或滥用药,就会造成水产动物体内药物残留的超标,以及引起养殖水体理化指标的改变,破坏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环境.在水产品中残留的渔用药物引起急性中毒事件发生相对来说很少,对人类或其它动物的主要危害是残留的药物可通过食物链长期富集,当人体长期摄入残留某种药物的水产品后,可导致该药物在体内蓄积,最终引发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3.
南美白对虾健康虾苗培育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在对虾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 ,出现了很多负面的情况 :如大面积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养殖和育苗时滥用药物对环境产生污染 ,并且使得成虾体内药物残留超标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等。因此 ,人们越来越关心对虾养殖业的“健康”问题 ,关心对虾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健康养殖”贯穿于对虾养殖的整个过程 ,本文就南美白对虾健康虾苗的培育技术进行探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虾苗的生产 (包括工艺、饲料、药品、管理等 )基本符合“绿色”环境的要求 ,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2 .对虾育苗达到优质、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4.
养殖对虾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应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健康养虾理念。首先,应当注意选择不携带病原的种苗养殖;其次,要注意在优化养殖环境的基础上,慎重选择使用药物防治的措施。实践经验证明,优化养殖环境对于对虾的健康养殖是极为重要的,除了采用一些消毒药物杀灭养殖环境中的病原体之外,在对虾养殖过程中采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相似文献   

5.
无公害对虾是指对虾养殖产地环境符合GBI8407.4规定,苗种生产、养成过程严格按照标准化技术规范操作,产品体内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药物残留量及微生物指标等控制在安全要求范围以内,对人类食用健康安全有保障。  相似文献   

6.
另外,在饲料中长期添加高毒、广谱性的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如磺胺类、四环素也会造成肝脏损伤;在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害防治过程中,长期使用高浓度的药物或短期内连续使用同一种杀虫杀菌剂,如敌百虫、硫酸铜等,造成药物在水体残留时间长,对水体环境破坏很大,很容易在水产养殖动物体内积累造成对肝脏的直接损伤。  相似文献   

7.
不同养殖措施防治对虾暴发性流行病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水泥池、土池及不同水处理方法等不同措施养殖对虾,研究养殖升旗与对虾暴发性病毒发生的关系,探讨合理养殖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水泥池、沙滤水、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和使用防病药物等措施对防治暴发性疾病都有一定的效果;使用优质饵料强化对虾体质,合理使用防病药物及水质净化剂,优化养殖生态环境对增强对虾抗病能力有效;虾池内放养部分肉食性鱼类能延缓对虾发病时间。  相似文献   

8.
凡纳滨对虾又称南美白对虾或万氏对虾,是世界三大养殖虾类之一。早在1988年便由中科院海洋所引入我国,由于其生长速度快、虾体含肉量高、肉味鲜美、抗逆性强等优点,逐渐成为我国沿海和内地的主要养殖对象。但近几年,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病害问题逐渐加剧。过度使用抗生素不仅会导致各种病原微生物抗药性增强,降低药效,而且会使大量的药物在虾体内富集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产》2012,440(7):48-49
技术概述: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为沿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其快速发展,由于盲目追求高产,养殖技术混乱,药物大量使用和滥用,养殖废水随意排放,而导致对虾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本技术围绕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倡导健康养殖,生产无公害、安全、优质对虾产品,满足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增产增效情况:采用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整个养殖过程养殖环境稳定,换水  相似文献   

10.
黄柏对凡纳滨对虾抗氧化及部分免疫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凡纳滨对虾养殖规模的扩大,则在防病、抗病、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在养殖生产中长期使用抗生素及一些化学药物,从而易使病原体产生耐药性,降低药效,同时药物的毒害作用对虾体产生不利影响,药物的残留也危害着人体的健康。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了免疫制剂和中草药。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持续发展,目前已发现对虾病害多达几十种,而在细菌性疾病中尤以弧菌病最难治愈,其治愈难度与病毒性疾病相差无几。弧菌病也是对虾养殖中危害最大、最普遍的一种虾病,其病原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平时广泛潜伏于海水或虾体内,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养殖环境恶化、虾抵抗力下降时,就会大量繁殖蔓延,引发对虾发生弧菌病,导致对虾的大规模死亡。 一、典型病症 患病的对虾往往会有游泳无方向性,活动力减弱,多数沉于水底不动,食欲不振,摄食量大减等症状,故检查其胃部,仅有少量食物或空胃。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养殖…  相似文献   

12.
<正>在对虾养殖过程中,虾病防治从来都是困扰着养殖户们的大问题。使用药物有时可以迅速见效,但药物在除去池塘中有害病原生物的同时,会对有益的微生物产生同样的灭杀效果,严重破坏了池塘的生态平衡。同时,有害物质在鱼体内造成药物残留又是随之而来的一个严重的问题。面对这样的养殖困境,一种方兴未艾的养殖模式走进了养殖户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南美白对虾无公害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虾作为水产业中的支柱品种,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也是水产品中出口量较多的品种之一。针对目前对虾养殖过程中施用禁用药物、可用药物用量过多、成虾体内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等问题,海南省水产研究所于2003年进行了“南美白对虾无公害养殖技术研究”项目,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了SPF南美白对虾苗种,养殖过程中不投放抗生素等禁用渔药,利用有益微生物改善与优化水质以降低水体中有害物质在虾体内的残留,再结合温性中草药的合理利用来防治虾病,结果表明,养殖对虾各项指标均符合我国无公害对虾标准,达到国内出口与国外进口食品标准,而且…  相似文献   

14.
在鱼虾蟹等水产品病害防治中,由于我们长期、反复使用同一种药物或同一类药物而引起病原产生抗药性,治疗效果下降或无效,导致药物用量越来越大,防治次数越来越频繁,所用药物也越来越高档。几年前治疗鱼类寄生虫,用90%以上晶体敌百虫0.3ppm~0.5ppm就可以,而现在用量达到1ppm,有时效果还不理想,同时抗生素也由土霉素用到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品种。长此以往,一方面可能会对养殖品种造成伤害,并可能引起某些疾病无法治疗,例如中国对虾与南美白对虾的一些病害;另一方面某些药物由于高剂量使用,可能会在体内积累,人们一旦食用水产品后也会因药物…  相似文献   

15.
1993年6月上旬至8月中旬,全省养殖对虾普遍发病,发病面积达90%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达4亿多元,其中有4.2万亩虾塘绝产,使对虾养殖陷入了新的困境。对于今后怎样养虾的问题,我们认为虾病暴发是宿主、病原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只要从阻断病原、改善环境、优化养殖技术和药物防治等方面认真考虑,采取有效措施还是能养好对虾的。  相似文献   

16.
对虾作为水产业中的支柱品种,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也是水产品中出口量较多的品种之一.针对目前对虾养殖过程中施用禁用药物、可用药物用量过多、成虾体内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等问题,海南省水产研究所于2003年进行了"南美白对虾无公害养殖技术研究"项目,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了SPF南美白对虾苗种,养殖过程中不投放抗生素等禁用渔药,利用有益微生物改善与优化水质以降低水体中有害物质在虾体内的残留,再结合温性中草药的合理利用来防治虾病,结果表明,养殖对虾各项指标均符合我国无公害对虾标准,达到国内出口与国外进口食品标准,而且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7.
对虾养殖在我国兴起多年且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可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全国范围内的虾病一直困扰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虾养殖产量低,个体小,价格低,效益差甚至赔钱。由于对虾养殖从育苗至养成期大量使用药物,久负盛名的中国对虾在世界上也无市场。如何使对虾养殖业走出困境是水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生态养虾具有投资少,无污染,对虾生长速度快,无药物残留等优点。本文主要从搞好生态系统,实行对虾的健康养殖方面,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对虾养殖生产规模位居全球首位,对虾是我国最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和出口创汇品种之一。近年来,养殖水环境污染、病害频发、渔业投入品尤其是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等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显,成为影响我国对虾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对虾的生理生态、营养要求和养殖环境等与鱼类不完全相同,因此,完全根据鱼饲料开发对虾配合饲料是困难的。科学地确定对虾配合饲料组成,必需了解对虾对各种营养物的需求量,而这又随种类、生长阶段和养殖环境而变化,有些人认为各种对虾对营养物要求是相同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同一种类在不同生长阶段和养殖环境中,使用同一配方饲料是不完全适宜的。  相似文献   

20.
目前引起特种水产动物发病的病害种类很多,发病率也很高。特别是对虾的养殖,发病率常超过20%。同时在病害的防治中,手段和所用药物得不到很好的规范。据统计,在特种水产动物的养殖中,使用的药品已达数百种,实际上几乎人用、兽用的抗菌药品都在特种水产动物的养殖中使用,有的甚至使用一些国内外早巳禁止使用的药物。从亲体暂养开始,使用各种抗菌药和消毒剂已成为育苗和养成的必要程序,药物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并使病菌产生耐药性,加大了病害防治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