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了两个不育系与它们各自的保持系间, 及其分别与恢复系的杂种一代间农艺性状和花蕾、叶片中生化物质含量间的差异。结果表明, 不育系杂种和保持系杂种在株高上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花蕾和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不育系高于保持系, 不育系杂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保持系杂种。花蕾中游离脯氨酸含量不育系小于保持系, 不育系杂种极显著小于保持系杂种。花蕾和叶片中IAA 含量不育系低于保持系, 不育系ABA 含量在叶片中高于保持系, 在花蕾中低于保持系。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对杂种一代内源激素IAA、ABA 和ZRs 含量影响的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胡萝卜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ELISA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新黑田五寸胡萝卜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不同发育时期花蕾和叶片中IAA、GA3、ABA、Z+ZR、蛋白质、游离脯氨酸、MDA含量以及POD、CAT的活性,讨论分析了生理生化指标与胡萝卜雄性不育的关系。结果表明:花蕾中蛋白质含量不育系明显亏缺,中花蕾、大花蕾和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不育系显著低于保持系;花蕾中POD、CAT活性和MDA含量不育系高于保持系;花蕾中IAA和ABA积累,Z+ZR和GA3亏缺是胡萝卜雄性不育的特征。中花蕾、大花蕾中IAA/GA3、IAA/ABA、IAA/(Z+ZR)、GA3/ABA、(Z+ZR)/ABA、(Z+ZR)/GA36个内源激素比值均表现为不育系高于保持系。  相似文献   

3.
以宁夏羊角椒雄性不育两用系为试材,对其可育系与不育系的叶片和不同发育时期花蕾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含量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以了解宁夏羊角椒雄性不育两用系物质代谢的差别。结果表明:可育系的不同时期花蕾中与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明显高于不育系,小花蕾时期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别不明显;随着花蕾的发育,不育系和可育系中的脯氨酸含量均逐渐增加,不育系花蕾和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可育系。说明宁夏羊角椒雄性不育系的营养代谢的缺陷是表现在整个植株的,而不是只表现在花粉的发育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以羊角椒不育系O-6、O-9及其相应保持系为试材,在盛花期分别对5个小孢子发育时期(造孢细胞时期、花粉母细胞时期、四分体时期、单核小孢子时期、成熟粒时期)花药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不育材料花蕾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四分体时期明显高于保持系,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花蕾的发育呈下降趋势;保持系各时期花蕾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不育系,但不育材料在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含量又有所上升;不育材料小孢子发育各时期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都明显低于保持系,但丙二醛含量均高于保持系。  相似文献   

5.
西瓜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POD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西瓜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不同器官的POD(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不育株与可育株主要差异在雄花蕾,表现为不育株较可育株多2条活性强的酶带;其他器官差异小,仅表现为酶谱带强弱不同。并对POD同工酶与雄性不育性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451及其保持系Y03-6为试材,采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检测技术,分析花蕾不同发育时期IAA、ABA、GA3和ZR等内源激素的含量与比值变化,研究甘蓝胞质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育系CMS451花蕾GA3和ZR含量均低于保持系,均呈现先升后降;IAA含量不育系均高于保持系,呈现先降后升,保持系则持续减少;ABA含量在小孢子发育中期不育系低于保持系,后期高于保持系,变化趋势相反;综上可知,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451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异常变化与小孢子败育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华猕猴桃性别分化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蜡制片和扫描电镜的方法对中华猕猴桃雌雄株花器官发育差异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雄株花蕾的心室形成后无胚珠原基产生是造成雌蕊不育的主要原因;雌株花蕾的花药发育和小孢子发生至四分体时期与雄株无明显的差异,最终花粉败育主要是由于小孢子发育或雄配子体形成过程不正常所致。观察中发现,猕猴桃雄株的花药4室,绒毡层为腺质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为椭圆形,具3条萌发沟,属2–细胞型。  相似文献   

8.
辣椒雄性不育与花蕾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采用间接酶联免疫(间接ELISA)测定技术测定、比较了辣椒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IAA、GA3、IPA和ABA的变化。结果表明:不育系和保持系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差异明显;不育系内源激素的相对含量随着花蕾的发育下降,保持系和恢复系的相对含量前期上升,后期下降,提示辣椒花蕾发育过程中前期内源激素的异常变化可能与小孢子败育有关。  相似文献   

9.
以洋葱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8-43A、保持系8-43B和恢复系8-43-57C为试材,采用萤火虫荧光素酶检测技术,分析花蕾不同发育时期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变化,研究洋葱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与花蕾ATP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花药发育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保持系和恢复系的花蕾之间ATP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不育系花蕾ATP含量均极显著低于保持系和恢复系,尤其在花粉粒成熟早期,仅为保持系和恢复系的1%;花粉粒成熟早期,不育系花蕾ATP含量下降到不足四分体时期的1/10,说明花药发育通过单核期后耗费了组织内大量的ATP,更重要的是ATP的产生可能出现了障碍;洋葱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蕾ATP含量极显著低于各时期的可育株,可能是导致其雄性不育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白菜核隐性雄性不育两用系开花期,可育株群花蕾抗氰呼吸强度显著高于不育株群;不育株群花蕾的I从缺乏,而zr盈余;过氧化物同工酶带不育株群的中花蕾和大花蕾强于可育株群;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功酶可育株群中的小花蕾和中花蕾的两条带强于不育株群;可育株群的中花蕾可溶性蛋白电泳表现出两条特异带,而不育株群的中花蕾有一条特异带。  相似文献   

11.
以山葡萄雄株为试材,花前20d用100mg/L的KT-30S处理雄株花序,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观察处理后的形态变化和坐果情况,并在不同处理时期取样测定内源激素含量,探讨外源细胞分裂素KT-30S对山葡萄雄株花蕾性别转换的效果及其对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KT-30S对山葡萄雄株的性反转效果显著,雄花花蕾在处理6d子房显著膨大。经KT-30S处理,4种内源激素含量和平衡关系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由此推断,KT-30S诱导山葡萄雄株性反转可能是通过调节内源激素在不同时期的水平及其之间的平衡关系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外源多胺对核桃雌雄花芽分化及叶片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以‘辽宁1号’核桃为试材,研究了外源多胺对雌雄花芽分化及叶片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喷施1×10-3mol·L-1和1×10-4mol·L-1的腐胺(Put)和亚精胺(Spd)能够显著增加雌花数量,提高雌雄花芽比例。在雌花芽生理分化期,芽内Put、Spd和精胺(Spm)含量升高并达高峰,叶片内Put含量累积并达高峰,而Spd、Spm含量变化不大。1×10-3mol·L 的Put和Spd处理可提高叶片内源多胺含量,其中内源Put、Spd的含量升高早于内源Spm含量的升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雄性不育板栗品种浮来无花雄花败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特征,同时在雄花序发育的8个不同时期,测定了雄性不育板栗品种雄花序中IAA、GA3、ZT及AB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雄性不育品种“浮来无花”比可育品种“大红袍”晚3d进入花簇原基形成期,此期开始出现维管束发育不良;晚3d进入花朵原基形成期,维管束同样发育不良;花被原基形成期,“浮来无花”维管束细胞排列疏松,“大红袍”维管束细胞排列紧密而清晰;两品种相差4d进入雄花原基形成期;花药形成期“浮来无花”开始出现雄蕊退化,且停止发育,不能形成花粉粒,属无花粉囊型不育。雄性不育品种雄花序IAA含量除雄花序刚长出时高于可育品种,其它时期均低于可育品种,在雄花序即将脱落时IAA含量仅为大红袍的8%;雄性不育品种GA3含量各个时期均高于可育品种,前期差异显著;雄性不育品种ZT含量各个时期均显著高于可育品种;雄性不育品种ABA含量各个时期均高于可育品种,后期差异极显著,在雄花序即将脱落时为可育品种的44.1倍。浮来无花雄花序中的IAA/ABA值及GA3/ABA值均极显著或显著低于大红袍,而GA3/IAA值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大红袍。  相似文献   

14.
对2份来源不同的榨菜雄性不育材料(涪杂1号×冬榨1号、T84-66A×桐农3号)和3份雄性可育材料(冬榨1号、桐农3号、冬榨1号×桐农3号)的雄性不育性进行了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与3份雄性可育材料相比,2份雄性不育材料的花蕾、花朵均较小,花序上花朵分布密度较低,而且雄性不育材料开花前存在柱头外露现象,花朵能够开放,但不...  相似文献   

15.
 以结球甘蓝自交系02-12和01-20分别多代回交转育而育成的两种不同类型雄性不育系为试材,对其花器官形态、蜜蜂授粉情况及制种产量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自交系转育而成的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DGMS)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在花冠直径、雄蕊长、花瓣长、花药长,花蕾直径、一级分枝死花蕾率、二级分枝死花蕾率,蜜腺大小、单花花蜜量、蜜蜂访花次数、蜜蜂访花时间和荚粒数、制种产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上性状均表现为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明显优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制种产量与主要开花结实性状的相关性分别为:花冠直径(r = 0.907,P<0.01),蜜蜂访花次数(r = 0.893,P<0.01)和一级分枝死花蕾率(r =–0.891,P<0.01)。  相似文献   

16.
大白菜核雄性不育相关基因BrLTP1的克隆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大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AB02’可育株(msms)和不育株(Msms)花蕾的基因表达谱,在可育株混合花蕾cDNA中扩增出1条特异条带TDF-25,通过RACE和RT-PCR技术克隆了该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脂质转移蛋白,命名为BrLTP1。BrLTP1全长cDNA序列为750 bp,推测编码1个包含183个氨基酸残基的前体蛋白。BrLTP1蛋白含有典型的脂质转移蛋白N端信号肽,保守的AAI结构域和半胱氨酸位点。预测BrLTP1蛋白含有多种修饰性位点,包括1个PKC磷酸化位点,2个N–糖基化位点和10个N–端豆蔻酰基化位点。基因表达模式表明,BrLTP1在两用系不育株花蕾中受到强烈抑制,在可育株的大花蕾、成熟花药以及花瓣中高水平表达。  相似文献   

17.
利用cDNA.AFLP技术鉴定甘蓝显性核不育基因相关表达序列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利用cDNA—AFLP技术, 比较分析了一个甘蓝与两个青花菜自交系回交转育的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材料与对应可育亲本植株花蕾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差异。将花蕾混合提取RNA合成eDNA建立6个eDNA池,分析128个弓l物组合获得了26000个片段,共鉴定24个片段与雄性不育相关,其中13条表现为质的差异,11条表现为量的差异;将其中引物组合A16T15产生的300 bp左右的差异片段进行克隆测序,BLAST结果表明,该序列与花粉特异性相关的硫氧还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89% 。  相似文献   

18.
以西瓜雄性不育系‘Se18’为试材,研究开花期间花蕾和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育株雄花花蕾在整个发育时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可育株中CAT活性升高,SOD和POD活性降低。不育株和可育株雄花花蕾中的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_3)、玉米素核苷(ZR)、茉莉酸(JA)和油菜素内酯(BR)及异戊烯基腺嘌呤核苷(IPA)等7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不同,且含量差异明显。其中,不育株中IAA、GA_3、BR和IPA含量降低,JA含量升高;可育株中JA、BR、GA_3和IPA含量降低,IAA和ZR含量升高。不育株叶片中的IAA、ZR和BR含量显著下降,ABA和JA含量显著上升;IAA/ABA、IAA/GA_3、IAA/JA、IAA/ZR、IAA/BR、IAA/IPA及ABA/GA_3、ABA/ZR在不育株和可育株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且差异较大。因此推测上述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和内源激素含量异常可能与西瓜雄性不育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