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东京海洋大学的科学家吉崎悟朗等人在5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让雄性马苏大马哈鱼产生了虹鳟鱼的精子,用这些精子使虹鳟鱼鱼卵受精,培育出了健康的小虹鳟鱼。马苏大马哈鱼和虹鳟鱼是两个亲缘关系相对较近的物种,它们在自然条件下是不可能杂交并生出后代的。日本科学家利用动物的原始生殖细胞(PGC),这类细胞存在于胚胎中,既可发育成精子,也可发育成卵子。科学家提取虹鳟鱼的原始生殖细胞,植入年轻的雄性马苏大马哈鱼体内。等大马哈鱼成年后,用其精子给虹鳟鱼鱼卵受精。结果,受精卵发育成的小鱼中,有0.4%是健康正常的虹…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随着虹鳟鱼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在虹鳟鱼的养殖过程中,胃肠炎成为了制约虹鳟鱼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严重影响着虹鳟鱼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胃肠炎可使虹鳟鱼机体抵抗力降低、免疫机能下降、极易暴发其他疾病。传统防治虹鳟鱼胃肠炎的方法大多采取投放氟苯尼考、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的方式,抗生素使用量大且防治效果不明显,同时大量的抗生素在水体和鱼体内残留,造成虹鳟鱼品质下降。为进一步提高虹鳟鱼的养殖技术水平、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3.
怀柔成为北京虹鳟鱼生产基地怀柔县最近新增虹鳟鱼养殖面积30亩,使全县的虹鳟鱼养殖总面积达到了50亩,成为北京最大的虹鳟鱼生产基地。怀柔县山青水秀,特别是怀九河、怀沙河两个水系的山区泉水数多而量大,且常年保持6℃到18℃的水温,极适宜养殖虹鳟鱼。为充分...  相似文献   

4.
为切实加强虹鳟鱼细菌性疾病的综合防控,笔者从虹鳟鱼细菌性疾病的防控现状出发,全面分析了虹鳟鱼细菌性疾病防控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以水质控制、细菌性疾病鉴别诊断、药物合理选择为主的防控措施,同时建立大数据信息平台,强化对水体质量、鱼体活动状况的全程观察监测,以提高虹鳟鱼养殖的痕迹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虹鳟鱼又名瀑布鱼、七色鱼,是一种珍贵的冷水性鱼类。原产美洲西海岸,它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刺少肉多、营养丰富、饲料利用率高、对温度适应范围广、成长迅速、单产高、起水易以及商品价值高等特点,成为世界上分布很广的养殖品种。在养殖虹鳟鱼的国家中,以法国、美国、意大  相似文献   

6.
鲤鱼的维生素营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现代鱼类营养学家对维生素的定义通常包括以下几点(Cowey和Sargent,1972):①维生素是有机物质;②天然饲料中这些物质含量极微;③这些物质明显地不同于饲料中的主要成分——蛋白质、糖和脂肪,它们既不是能源物质,亦不是构成组织的原料;④鱼类饲料必需,鱼类本身不能合成;⑤维生素在饲料中缺乏时,出现特定的缺乏症。Wolfe早在 1951年就进行了鱼类维生素试验饲料的配制工作。I957年Halver和Coates对其组织进行了调整,使饲料内含16种维生素,成功地用于饲喂大鳞大马哈鱼。这为进一步研究鱼类维生素需要量及缺乏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四种药物对虹鳟鱼苗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虹鳟鱼是一种具有极高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的冷水性鱼类 ,随着养殖的发展 ,虹鳟鱼的病害也日益严重 ,生产上因使用药物种类和剂量不当而造成虹鳟鱼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缺乏虹鳟鱼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资料 ,文章对虹鳟鱼苗进行了 4种常用药物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 ,虹鳟鱼苗对四种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孔雀石绿 (现已禁用 ) >高锰酸钾 >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 >溴氯海因 ,4种药物对虹鳟鱼苗的安全浓度分别为 0 .0 2 5mg/L,0 .2 1 7mg/L,0 .574mg/L,0 .82 7mg/L。溴氯海因对虹鳟的安全浓度远高于常用治疗浓度 ( 0 .3 mg/L ) ,是虹鳟较理想的治疗药物 ;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对虹鳟的安全浓度为略低于常用治疗浓度 ( 0 .7mg/L) ,是治疗浓度的 82 % ,故使用时要准确掌握用量 ;高锰酸钾和孔雀石绿对虹鳟的安全浓度远低于常用治疗浓度 (分别为 2 mg/L和 0 .1 mg/L ) ,所以不宜作为虹鳟鱼病的防治药物  相似文献   

8.
李青  何人 《江西饲料》2003,(2):36-37
虹鳟鱼因其成体沿侧线具一棕红色纵纹,如同彩虹一样而得名。虹鳟鱼具有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刺少肉多,食用价值高,生长迅速,人工繁殖简便易行等特点。目前已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推广的产量高而优良的4大淡水养殖品种之一,被列为高档鱼。虹鳟鱼生活水温为2~25℃,最适水温为12~20℃,其适应性很强,既能在池塘中养殖,也可在水库、湖泊、河川中放养。尤其在流水中饲养一年4季都可生长,产量很高。大面积实践证明,一般667产3×104~3.5×104,最高可达5×104以上。因此,虹鳟鱼人工养殖前景诱人。1鱼场修建凡常年水温保持在7~20℃、溶氧量在5/…  相似文献   

9.
该试验进行了以虹鳟鱼为主养的池塘套养不同密度鲟鱼的试验。在投喂相同虹鳟鱼饲料量的情况下,以单养虹鳟鱼池塘作为对照,按照试验池塘50尾、100尾、200尾三个不同密度进行套养鲟鱼试验。经过230d的养殖,通过对对照池塘和试验池塘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分析,试验池鲟鱼的产量分别达到35kg、67kg、86kg;鲟鱼的投入产出比分别达到1:2.00,1:1.92,1:1.23。试验结果表明:虹鳟鱼池塘套养鲟鱼的养殖模式是可行的;当虹鳟鱼套养鲟鱼的比例不高于5%时,套养池塘的产量高,经济收益好。  相似文献   

10.
1966年,Robinsonand和Meyer首先报道了鱼类的链球菌病,并从淡水的美鳊(goiden shine,Notemignus crysoleucas)体内分离出一些B组的非溶血链球菌(GBS)。近些年来,随着高密度养殖业的发展,关于链球菌引起的鱼病报道日益增多。属于链球菌科链球菌属的链球菌(Streptococcus spp.)可感染一些海水或淡水鱼如:鲭师、鲻鱼、无条、日本竹荚鱼、条纹鲈、日本鳗鲡、大马哈鱼金眼鲈、虹鳟鱼、鲤鱼、观赏鱼和各种罗非鱼。这类病害发病率较高,死亡率高达30%-50%。并且,由不同种类链球菌引起的疾  相似文献   

11.
秦岭细鳞鲑     
正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又名细鳞鱼、花鱼、梅花鱼、金板鱼等。属硬骨鱼纲,鲑形目,鲑科,细鳞鲑属的鱼类。保护等级:国家Ⅱ级。秦岭细鳞鲑体长、侧扁、吻钝。口亚下位,上颌骨后伸达眼中央下方,下颌较上颌短,上下颌齿排成弧形,上颌齿约46枚,下颌齿约28枚。犁骨齿和腭骨齿约32枚,排列成马蹄形。眼大,距吻端较近,眼间较宽。鳃孔大,侧位,向前达眼中央下方,鳃膜不和颊部相连。体背细鳞,头部无鳞;  相似文献   

12.
<正>虹鳟鱼是珍贵的冷水性鱼类,具有肉味鲜美、刺少肉多、营养丰富、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人工繁殖简便等特点,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推广的优良四大淡水养殖品种之一。虹鳟鱼养殖是一项便于推广的高效益产业,在可观的经济效益的驱动下,近10余年来,黄河流域各省区的虹鳟鱼养殖获得了迅速发展。北京市远近郊地区已经形成了养鳟与鳟鱼游钓协调发展的养鳟  相似文献   

13.
试验设计对照组和试验组,以对照组虹鳟养殖容量为标准计算池塘有效养殖容量,测得对照组和试验组进出水口的水温、溶解氧含量和氨氮含量,对比分析虹鳟鱼的最佳养殖环境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D6缸养殖虹鳟鱼的环境条件优于试验组池塘养殖虹鳟鱼的环境条件;以D6缸的养殖容量为标准,计算得出总池塘的有效养殖容量为18 390 kg。  相似文献   

14.
甜菜碱用作水生饲料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郑荣恭 《饲料工业》1991,12(11):31-31
<正> 集约化水产养殖生产意味着能提高饲料的采食量——这是提高鱼类及甲壳类动物生长率的最直接的方法。由饲料的高消耗而使动物达到快速生长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食物结构的调整及饲喂环境的改善来实现。为此,出现了称之为“化学引诱剂”和“化学活性剂”的新饲料添加剂。甜菜碱是新一代化学引诱剂的基本成分之一。它是一种结晶状的生物碱化合物(分子式为 C_5H_(11)O_2N·H_2O)。甜菜碱与甘氨酸有关,是糖甜菜加工的副产品。这方面的先导厂家——芬兰糖业公司曾报道,世界各地的研究均表明将甜菜碱添加到几种人工培育的鱼类饵料中,对鱼的生长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这些鱼类包括大西洋大马哈鱼、虹鳟鱼、红海鸟鲂、鳟鱼、鳗鲡以及像虾、对虾等甲壳动物。芬兰糖业公司用生化裂解法生产甜菜碱。  相似文献   

15.
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大鳞副泥鳅和泥鳅的胴体率、肥满度以及全鱼、肌肉、皮肤、肝脏、肠道、性腺等部位的常规营养成分以及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大鳞副泥鳅的肥满度、皮肤的粗蛋白质含量和背肌、腹肌、皮肤、肠道、头部等部位以及全鱼的粗脂肪含量显著大于泥鳅,腹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泥鳅(P<0.05)。两种鳅的肌肉、皮肤、性腺、肠道和肝脏中检测出18种氨基酸和26种脂肪酸。氨基酸含量中谷氨酸含量最高,8种必需氨基酸(EAA)中,色氨酸含量最低,赖氨酸含量最高(性腺中亮氨酸含量最高)。结合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得出大鳞副泥鳅肌肉和皮肤部位的氨基酸评分均小于泥鳅,各部位鲜味氨基酸(DAA)含量均低于泥鳅。两种泥鳅的饱和脂肪酸中棕榈酸含量最高,单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含量最高。大鳞副泥鳅肝脏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高于泥鳅(P<0.05)。除亚油酸外,大鳞副泥鳅背肌、性腺和皮肤中∑PUFA的含量以及各部位的花生四烯酸含量均低于泥鳅。综上,大鳞副泥鳅的粗蛋白质含量低于泥鳅,从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来分析,大鳞副泥鳅的蛋白质质量略低于泥鳅。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查明贵阳市某养鱼公司饲养的虹鳟鱼病死原因,试验临床观察虹鳟病鱼,病理剖检,并采集肝脏、胰脏、心脏、肠、体表黏液、鳃丝等组织样品进行细菌培养和显微镜检查。结果表明:黏液样品上可见小瓜虫,鳃样上可见小瓜虫和水霉菌丝。说明该养鱼场的虹鳟鱼为小瓜虫与水霉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7.
《江西饲料》2014,(3):46-46
正法国科研人员最近完成了虹鳟鱼基因组的完整测序,并发现虹鳟鱼基因组较好地保留了1亿年前一次重要进化事件的遗迹,可以帮助了解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虹鳟鱼属鲑科,原产于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它肉质鲜美,在全世界被广泛养殖,同时也是被科学家研究最多的鱼类之一。来自法国国家农学研究中心、国家基因测序中心等多家机构的科研人员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刊登了研究报告。这是科学界首次发布鲑科鱼类的完整基因组测序。  相似文献   

18.
用棉籽饼代替虹鳟鱼饵料中0、25、50、75、100%的鱼粉,配制的5种饵料对虹鳟生殖的影响进行了测定。试验用虹鳟个体重(247± 8) g,投饵试验131d,个体重增长了2倍。投饵试验0、64、112、131d时取血测定雌雄虹鳟血浆中的甾类激素和血液参数。测出投喂饵料5的虹鳟鱼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降低,为(7. 9 ± 0. 3) g/d1,而投喂饵料1-3的虹鳟鱼血红蛋白浓度为10. 3- 10. 9 g/d1。投饵试验 112 d和131d后投喂饵料2和3的虹鳟鱼精巢重量和甾酮浓度高于投喂饵料4和5的虹鳟…  相似文献   

19.
正虹鳟鱼体型优美匀称,在它身体的侧面有一条清晰的彩虹样的痕迹,故称为"虹鳟"。虹鳟鱼以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肉质鲜嫩、味美、无腥、无肌间刺、出于无污染清冷水域的优良品质而倍受消费者青睐。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刘家峡水库渔场多年来致力于虹鳟鱼养殖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养殖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的鱼病,影响了养殖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实践经验,对虹鳟鱼养殖构成较大危害的疾病和药物预防疾病  相似文献   

20.
植酸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酸即六磷酸肌醇,是较强的螯合剂,能形成蛋白质一植酸复合物从而降低蛋白质和锌、锰、铜、钥、钙、镁和碘等的生物利用率(NRC,1993)。Ketola(1975)认为以豆饼为主要原料的饲料比以鱼粉为主要原料的饲料要添加更多的矿物质,部分原因是由于豆饼中的植酸降低了矿物质的利用率。植酸和饲料中的高浓度钙一起可以引起大鳞马哈鱼缺锌(Richardson等,1985)。虹鳟鱼在摄食含0.5%植酸的纯化饲料时,生长减慢,饵料转换率降低,蛋白质利用率降低6.6%(Spinelli等,1993)。有研究认为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