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讲,任何“破窗”现象都会影响用户体验,只有对“破窗”现象实行“零容忍”,才能增强用户体验,提高服务质量。笔者从“破窗理论”的起源与内涵出发,详细分析了影响高校图书馆用户体验的“破窗”现象,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以期对高校图书馆用户体验服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双创”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影响,介绍了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研究了高校图书馆围绕“双创”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以及保障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成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互联网+”为图书馆的发展和服务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创新思路,用户思维、大数据、智能化思维等新的思维模式将促进图书馆改变现有孤立发展模式,不断地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和扩大服务区域,创新图书馆的服务空间是“图书馆+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笔者经过调查,从“互联网+”战略的崛起;“图书馆+互联网”跨界服务的意义;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跨界服务创新面临的挑战;“图书馆+互联网”的跨界服务现有基础;“图书馆+互联网”的跨界融合特点、服务模式、服务领域;“图书馆+互联网”跨界服务模式探索;“图书馆+互联网”跨界服务模式展望等几个方面对“图书馆+互联网”跨界服务模式进行了研究,希望对图书馆的发展建设有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图书漂流”服务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网络“图书漂流”服务模式的主要平台进行调查和对比分析,结合高校图书馆的特殊环境和特点,探索一种网站结合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漂流”服务模式的开展,并对平台结合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亦因随之而变革。回顾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在大数据与“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互联网+图书馆”发展模式与理念下,文献信息素养教育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众多行业中独占鳌头,网上大量电子图书的横空出世冲击着传统的高校图书馆运营。文章着笔于高校图书馆的采购现状,以新时代下的用户需求为导向,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采购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说明;介绍了“互联网+”平台下高校图书采购模式;从图书资源平台、图书供应链以及用户需求等三方面详细阐述了“互联网+”驱动下高校图书采购的新模式,期望为相关的高校图书馆采购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目标群体(大学生)的生活形态与阅读密切相关,其阅读推广工作亦开展得如火如荼。图书馆应该在倡导阅读理念和内容方面推陈出“新”,以“新”生为重点目标群体,借助“新”技术、“新”媒体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致力于实践与经验,使阅读推广工作成为图书馆工作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分析“双一流”背景下国内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服务研究现状,对比首批进入“双一流”建设的15所涉农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服务情况,为涉农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农科人才培养、助力新农科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国内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服务的研究现状;运用网络调查法,调研“双一流”涉农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研究服务与阅读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助力新农科人才培养提出展望。[结果/结论]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周期启动与新农科建设需求的双驱动下,涉农高校图书馆准确把握“十四五”发展格局对新农科人才的新需求,通过优化资源建设、突出为农兴农特色,提升馆员素质、加强馆员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服务转型升级、主动服务人才培养,开展特色服务、打造涉农高校品牌等策略,深度融入新农科人才培养全过程,助力高质量新农科人才培养和学校“双一流”建设,促进涉农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带动了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图书馆阅读推广”也在新形势下开辟了新的发展模式,重点阐述了新形势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策略及方法,指出了“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将要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论文根据“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用户需求变化,指出了图书馆业务重组的发展方向,即服务平台标准化、业务处理数据化、线上线下化、融合智慧服务等,提出了“互联网+图书馆”的业务重组内容,从服务模式的再造、组织机构的重建、业务流程的重组及业务空间的优化方面分别阐述,以期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变革。  相似文献   

11.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出现了新的趋势,“互联网+”的提出,将进一步加快虚拟图书馆的发展,推动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升级步伐,对公共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带来深刻变革。基于这种变革的影响,提出现阶段公共图书馆界应重视运用互联网思维、整合数据资源、发挥技术驱动作用、提升读者的用户体验等服务创新问题,希望对“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浙江为案例区,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浙江省“农创客”在乡村发展中的带动效应及其影响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创客”在浙江省乡村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且主要集中在吸引投资、带动大学生回乡等方面。根据“农创客”在乡村发展中的带动模式,可以将“农创客”归纳为“创立品牌型”“创新技术型”“创汇组织型”“创业成长型”4种类型,各类型“农创客”对乡村发展的综合带动效应依次减弱。“农创客”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通过改变金融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带动乡村发展,在带动过程中,上述4类资本的贡献度依次递减。金融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间存在着鲜明的路径依赖关系,其中,金融资本是基础,发挥核心作用,而人力资本是最为间接的要素。以精准提高“农创客”带动效应为目标,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首先概述了“第三空间”的含义,随后又分别从图书馆是平等的、自由的、多元化的、人性化的以及个性化的空间等方面对图书馆“第三空间”的表现进行阐述。最后,说明了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的作用。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正逐步变成人们的另一个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4.
结合浙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从城郊、平原、海岛、山区4个维度,提出可复制、可推广的4种乡村振兴典型模式,总结了高质量推进浙江乡村振兴“全域秀美”“融合精美”“生态富美”“要素活美”的创新路径,提出了浙江省进一步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与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不同夏季修剪方法对巨玫瑰葡萄果实发育、品质及醇醛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将葡萄生长季的叶果比设置为20∶1,利用“三段式”修剪法,设置了“4+8+8”、“4+12+4”、“4+4+12”这3种修剪方法。自花后8周开始,每隔2周测定1次葡萄果实的质量、体积、可溶性固形物、原花青素、类黄酮、总酚含量以及己醛、2-己烯醛、己醇、2-己烯-1醇、橙花醇、里那醇等芳香化合物含量,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处理B(“4+12+4”)在果实发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1-己醇、橙花醇和里那醇的含量评价中要优于另外2个处理;“三段式”修剪法在新梢的中段留相对多的叶片,其果实品质要优于少留叶片;1-己醇、橙花醇和里那醇的含量与果实单粒质量、单粒体积、可溶性固形物、原花青素含量等葡萄成熟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性。果实中橙花醇和里那醇的含量在果实成熟期前后增长的幅度最高。综上,夏季修剪方法会影响葡萄果实品质,采用“4+12+4”修剪方法后果实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水耕人为土的形成、分类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中国西南山区水耕人为土的分布特征,促进土壤分类的定量化,利用2015—2017年笔者在贵州省调查的代表性土壤剖面的分析结果,结合贵州省以往的土壤调查资料,应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诊断分类方法探讨了贵州省水耕人为土的形成、分类、分布及其与成土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贵州全省拥有潜育、铁渗、铁聚和简育等4类水耕人为土,共鉴出11个亚类。出现的诊断层有“水耕表层”、“铁渗淋亚层”、“铁聚水耕氧化还原层”、“漂白层”等4个,鉴出的诊断特性包括“潜育特征”和“复钙作用”等2个。该省水耕人为土具有明显的有机质积累、粘粒淋淀特点,土壤酸碱度变化较大。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贵州省水耕人为土土类分异的主要成土因素是地形,简育水耕人为土和铁聚水耕人为土是该省水耕人为土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7.
大学图书馆读者信息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需求类型为切入点 ,析出我国大学读者的综合素质具有明显的年龄阶段性 ,指出综合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求学群体和教学、科研人员。并针对用户的图书馆意识、能力 ,计算机运用能力 ,信息观念及用户信息需求三个方面通过对他们的调查与分析 ,提出了大学图书馆读者信息素质教育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