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草原禁牧,顾名思义就是禁止在草原上放牧。这一举措可以分解成五大措施:禁-禁止放牧,让天然草原自然恢复;围-草原围栏封育,给草原以休养  相似文献   

2.
<正> 前言有史以来,家畜一直在草原上放牧。放牧是许多影响草原植被的环境因素之一,不同的草原差异很大,在草食动物不同程度的影响下,形成了不同的草原类型。对于任何一块放牧的草原,要使其保持原有的生产能力,并使草原生态系统稳定和发展,就必须规定草原放牧利用的适当强度,即在维持家畜的生产性能和自然资源(植被、土壤、水)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牧民合理放牧、维护草场生态和促进人与草原和谐相处提供理论支撑,在野外考察和实验室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定居网围栏放牧方式下牧户草场植物群落特征及稳定性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处于不同放牧强度下的牧户草场植物群落特征已出现显著差异;牧户草场放牧强度与草原退化指示种平均重要值占比呈正相关;牧户放牧强度与草场植物群落稳定性呈负相关。说明放牧强度对牧户草场植物群落特征及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当牧户放牧强度超过草场的承载力时可能引起草原稳定性减弱、植物群落物种间结构差异化,从而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失衡。控制牲畜数量、合理放牧是当下保护草原生态、促进牧区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放牧时间对荒漠草原地下生物量的影响,采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建模的方法对荒漠草原地下生物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放牧时间(早期、中期和晚期放牧)、根层(0-100 cm层)以及放牧时间和根层的交互作用对群落地下生物量均产生极显著影响,中期放牧时各根层平均地下生物量达到最大;无论哪一时期放牧,第一根层的地下生物量均为最高,且随土层加深呈递减变化趋势;构建统一的拟合预测模型显示,早、中、晚放牧小区拟合度均接近或达到90%;中期放牧有利于维持较大的地下生物量,对地上种群自身的生长发育及其抵抗干旱少雨的自然环境有利。  相似文献   

5.
利用GIS辅助分析草原放牧活动对蝗虫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越 《畜牧兽医学报》1999,30(6):574-576
不合理的草原放牧活动会使草原退化,沙化,导致蝗虫灾害,使畜牧业遭受损失。本文在草原放牧活动和蝗虫群落之间的关系理论和与环境科学,生物学,畜牧科学等研究成果上,探讨用地理信息系统动态分析草原放牧活动对蝗虫群落的影响,不仅作到快速,准确地预测蝗虫灾害的发生,还可以为调整放牧强度,方式和放牧草场提供依据,使畜牧活动达到最佳经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 引言有史以来家畜一直在草原上放牧。然而,我们并不完全了解家畜的放牧和采食给草地带来的影响。的确,对这一影响曾有许多争论,在美国,就西部草地放牧的可行性也历来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分歧。放牧仅仅是许多影响草原植被的环境因素之一,因而,研究结果常有矛盾,也并不值得惊异。不同草原差异很大,在食草动物不同程度的影响下形成不同的草原类型,因  相似文献   

7.
草原文化的保持与传承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放牧是草原文化的基本元素。保存与传承草原文化,就应以放牧为核心,建立现代轮牧制度。人、草原、家畜是草原文化的3个基本要素,通过放牧这一基本功能,将草原-家畜-人居耦合成一个自然社会生态系统。系统运行中产生草原文化。草原文化是以人为本的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总体现。其中包含了草原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艺术形式、民族性格等,并延伸到政治、军事行为。在草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放牧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20世纪30年代前后各生产先进国家都完成了草原畜牧业的现代化转型。其转型的主要内涵为以划区轮牧为核心,配合定居点、饮水点、围栏、饲草料、牧民合作社等系统建设,建成人-草地-家畜的草原生态系统,这是保持与传承草原文化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1954年英国草原学家DorothvBrown描述为:①一定时问内,单位面积草地能承载的家畜头数;②单位时间内,放牧一头家畜所需的草地面积;③单位草地面积上,可供一头家畜放牧的天数或月数(绵羊日、牛月等)。1961年,任继周对载牧量的定义为:是以一定草原面积在放牧季内,以放牧为基本利用方式,在适度放牧为原则下,能够使家畜良好生长及正常繁殖的放牧时间及放牧头数。1973年,任继周在上述定义的基础上,修改为:草原载畜量(或载牧量)是以一定的草原面积,在放牧的基本利用方式(也可以适当配合割草或青贮),在放牧适度的原则下能够…  相似文献   

9.
高密度控时放牧可提高草原载畜能力,这可以通过提高放牧率和设立围栏来实现。本研究旨在检验高密度和高放牧率下控时放牧能改善草原基况这一假设的正确性。该项研究历时6年,所选3个样地1个在羊茅普列里草原;2个在混合普列里草原上,其中之一为人工草地,另一个为天然草地。每个试验地放牧密度分别为3,6和15对带犊母牛/ha,放牧率分别为1.64,4.45和2.72家畜单位月/ha,通过对放牧区和保护区中的植物学成分,根量及其分布以及土壤中氮,磷和有机质的分析比较,得出了高载畜量、高放牧率控时放牧会导致草原退化的结论,从而否定了上述假设。  相似文献   

10.
凉州区天然草原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北麓山区,在天然草原上混生的一些毒草,被家畜误食后极易引起不同程度地中毒,甚至死亡,造成放牧群众的经济损失。通过对凉州区天然草原毒草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为防范毒草对家畜的危害,增强全区天然草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放牧活动对草原植物功能性状及其权衡关系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想使得草原生态系统得以可持续性发展,就要合理地安排放牧,使草原生态系统能够循环运转,放牧是对于草原生态系统进行管理和利用的主要方法。近些年来,草原上的植物形状以及植物权衡等新的理论研究和方法的引入,就是为了分析放牧对草原产生的影响而提供新的工具,从而使其成为草原生态学的一门新兴的领域。文章通过对近年来草原植物的性状对放牧的响应和权衡关系的调控研究,来综合分析植物的生长特征与机制。  相似文献   

12.
<正>在草原放牧养鸡一直是贵南县畜牧业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尽快适应草原放牧养鸡养殖业的新形势,近年来贵南县一直致力于做大做强草原生态放牧养鸡产业,以发展草原放牧养鸡基地为基础,充分发挥贵南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放牧管理中放牧率与牧草地上现存量及净初级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分析和探讨内蒙古典型草原草-畜系统的适宜放牧率。尽管草原地上现存量随着放牧率的增大而降低,采食率随着放牧率的增大而增大,但最大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则以2.67羊/hm2最大。结果表明,在冷蒿小禾草退化草原,确定最大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适宜放牧率,既要考虑地上现存量的大小,又要兼顾采食量,因而将草原状况与放牧率有机结合,综合的判断标准较为适用。此类退化草原最大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放牧率约为2.7羊/hm2,此时,个体增重和公顷增重分别为最大个体增重和公顷增重的87%和70%以上。因此,冷蒿退化草原的最大放牧率不应超过该放牧率值。  相似文献   

14.
放牧强度对草甸草原地下生物量及碳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草甸草原上的三家牧户作为样地,研究了在不同的放牧强度对草甸草原植物根系碳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根系碳密度在轻度放牧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放牧草地。根系碳密度与根系深度之间呈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少数民族自治县多以天然草原放牧为主,同时坚持但草原越界放牧引起的纠纷却时有发生。为了正确处理草原越界放牧引起的纠纷,现就草原越界放牧问题进行探讨。一、草原越界放牧的成因草原放牧界线是行政界线的具体体现,行政界线不仅是地方政府依法管理辖区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的依据,也是当地牧民依法保  相似文献   

16.
呼伦贝尔草原牧区为发展养羊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呼伦贝尔羊又是长期生长繁衍在这片草原上,其特点是耐寒耐粗饲、抗逆性好、生长发育快、抓膘力强,适于草原大群放牧管理和有规律性的四季放牧。在生产实践中牧民总结出各季放牧技术要点,发展生产,形成了草原畜牧业的亮点和特色。  相似文献   

17.
对张掖山地绿洲荒漠各草地群落放牧扰动下物种丰富度及物种替代速率(β多样性)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在放牧压力梯度(轻度、中度、重度和过度)上,山地荒漠草原、山地典型草原、高山草甸草原和盐渍化草甸的物种丰富度呈单峰曲线;荒漠草原物种丰富度在过牧压力下最高。在放牧压力下各草地群落βω和βt植(物种替代速率)由大到小的序列是:高山草甸草原>盐渍化草甸>山地典型草原>荒漠草原;βc和βc的测度结果兼有反映草地群落放牧压力梯度上物种替代速率和植物群落物丰富度的内涵。二者的测试结果为:山地典型草原>高山草甸草原>盐渍化草甸>山地荒漠草原>荒漠草原。草地群落固有的物种多样性是保持草地稳定和草地生产力的载体和基础。  相似文献   

18.
对张掖山地绿洲荒漠各草地群落放牧扰动下物种丰富度及物种替代速率(β多样性)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在放牧压力梯度(轻度、中度、重度和过度)上,山地荒漠草原、山地典型草原、高山草甸草原和盐渍化草甸的物种丰富度呈单峰曲线;荒漠草原物种丰富度在过牧压力下最高.在放牧压力下各草地群落βw和βt值(物种替代速率)由大到小的序列是:高山草甸草原>盐渍化草甸>山地典型草原>山地荒漠草原>荒漠草原;βc和βr的测度结果兼有反映草地群落放牧压力梯度上物种替代速率和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内涵.二者的测度结果为:山地典型草原>高山草甸草原>盐渍化草甸>山地荒漠草原>荒漠草原.草地群落固有的物种多样性是保持草地稳定和草地生产力的载体和基础.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不同草地类型中羊草地上生物量对放牧强度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内蒙古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轻度、中度、重度以及对照样地4个放牧梯度,经过5年连续野外实验,研究在不同草地类型中放牧对羊草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放牧强度的增加羊草地上生物量显著下降;在草甸草原中羊草地上生物量在重度放牧强度下最低,对照样地和重度放牧样地的羊草地上生物量与降水呈正相关关系;在典型草原中羊草地上生物量在对照样地中最高,中度放牧的羊草地上生物量与降水的负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在荒漠草原中,放牧和年度的交互作用达到显著水平,羊草地上生物量在2005年表现出显著差异,轻度放牧显著高于其他放牧强度,羊草地上生物量在轻度放牧样地中与降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中国科学院草原生态定位站研究不同放牧率、放牧方式和放牧季节对草原植物和家畜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上现存量随着放牧率的增加而降低,但达到峰值的日期提前了。地上生物量与放牧率无明显趋向性变化。家畜增重随着放牧率的增大而下降,公顷总增重与放牧率成二次曲线关系。将放牧率对草原生产力的动态确定为可持续放牧率和改良放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