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复合插入剂制备低温可膨胀石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鳞片石墨为基质,以氯酸与冰醋酸作复合插入剂,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制备低温可膨胀石墨。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天然石墨:硝酸:高锰酸钾:氯酸钾:冰醋酸=1∶0.6∶0.05∶0.2∶0.5(质量比),在室温下反应50min,再进行脱色、水洗、抽滤、烘干得产品,产品的起始膨胀温度为124℃,在600℃膨胀容积可达245 mL/g。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蔗渣活性炭对糖蜜酒精废水脱色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研究废水脱色的工艺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蔗渣活性炭投加量0.3 g/50m,吸附时间90 min,溶液pH值9.8和温度25℃。在该条件下,糖蜜酒精废水吸附脱色率达80.2%。[结论]利用蔗渣活性炭对糖蜜酒精废水脱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橙皮活性炭,研究了其对亚甲基蓝的脱色作用。考察了溶液初始浓度、活性炭投加量及脱色时间等因素对染料脱色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吸附脱色条件,并对吸附脱色过程进行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废水初始浓度为25 mg/L、橙皮活性炭加入量为1.50 g/L、吸附时间为90.0 min的条件下,橙皮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脱色效率可达95.4%,其吸附脱色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式,吸附动力学模型较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柚子皮对染料废水的吸附规律及最佳条件,以亚甲基蓝模拟废水,进行了柚皮粉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规律及吸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30℃,pH 8,震荡时间60min的条件下,0.4g柚皮粉可使100mL浓度为140mg/L亚甲基蓝的去除率达83%以上,30℃下柚子皮理论饱和吸附量为133mg/g。柚子皮吸附亚甲基蓝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包括外部液膜扩散、表面吸附和颗粒内部扩散等过程,可以用Langmuir、Temkin等温吸附方程和二级吸附速率方程进行很好的描述。  相似文献   

5.
树脂对菊芋粉除杂液脱色效果的影响及其脱色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离子交换树脂和大孔吸附树脂对菊芋粉除杂液脱色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脱色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脱色工艺为采用201×7(7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在树脂用量2.5mL/100mL(除杂液),脱色温度45℃,脱色时间40min条件下,菊芋菊粉除杂液的脱色率可达到81.60%,菊粉损失率为5.28%,菊芋中的色素可能主要以阴离子色素、非极性分子色素为主。  相似文献   

6.
高爱舫  范晓瑛  张宇  徐文国  孙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800-12802
[目的]探讨青霉菌BX1静止活体对实际染料母液废水的脱色效果。[方法]考察了时间、pH、吸附剂投加量和转速4个因素下静止活体对2种染料母液废水的脱色影响。[结果]在2种废水分别稀释50和20倍时,最佳吸附条件:pH为4,吸附剂投加量为7g菌体/300ml稀释液,以120r/min的转速搅拌60min。青霉菌静止活体对2种活性染料母液废水稀释液的最高脱色率分别为45.63%(绿色)和47.85%(红色)。[结论]在最佳吸附条件下,稀释倍数较高,难以实际应用。需考察BX1生长菌体对2种废水的吸附脱色。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豆渣膳食纤维脱色的最适工艺参数,以pH、H2O2体积分数、温度、时间为试验因子,以膳食纤维的白度值为响应值,采用Box 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试验,并对产品的微观结构和物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豆渣膳食纤维白度值的影响为H2O2体积分数>pH>时间>温度。豆渣膳食纤维的最适脱色条件为pH 10.4、H2O2体积分数5.5 %、温度50 ℃、时间5.7 h。在此条件下,豆渣膳食纤维白度的预测值为91.99,验证试验所得膳食纤维的白度值为92.16。回归方程的预测值和试验值差异不显著,所得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良好。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膳食纤维脱色后,其颗粒变小,表面出现蜂窝状结构。脱色后膳食纤维的持水力由8.15 g/g增加到9.37 g/g,膨胀力由7.53 mL/g增加到8.28 mL/g,物化特性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8.
张佳兰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308-3311
采用活性炭对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糖浆进行脱色,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活性炭种类、添加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及pH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脱色工艺.结果表明,活性炭种类对菊芋糖浆的脱色率有较大影响,对总糖回收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吸附温度.优化的脱色工艺参数为SBS-202型活性炭、活性炭添加量80 mg/mL、吸附温度70℃、吸附时间20 min、pH 6.  相似文献   

9.
铁屑-炭粒微电解法处理模拟有机废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废铁屑和活性炭制作了微电解反应器,对铁屑-炭粒微电解法处理含甲基橙和苯酚的模拟有机废水试验的效率和影响因素,得到了铁炭微电解处理模拟有机废水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废水pH值、铁炭混合比、处理时间、废水矿化度等因素对铁炭微电解法去除废水COD和色度有显著影响,在最佳条件废水pH为3.0,处理时间为70min,铁炭质量比为6:1,CaCl2加量为3.0g/L下处理模拟有机废水,COD去除率为72.5%;脱色率为98%。因此,微电解法可作为有机废水有效的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制备低硫可膨胀石墨的新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硫酸(98%)、硝酸(65%)和草酸的混合液与天然鳞片石墨反应制备低硫可膨胀石墨。最佳反应条件是:石墨、硫酸(98%)、硝酸(65%)、草酸的重量比为1:2.3:1.7:0.05,反应时间45min,反应温度为25℃,可膨胀石墨的含硫量为1.63%时,膨胀容积为250mL/g,其终端产品柔性石墨的含硫量为780mg/kg。  相似文献   

11.
以南瓜果肉为原料,采用大孔树脂对南瓜果胶提取液进行脱色纯化,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确定AB-8型树脂为最佳树脂;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适宜脱色条件为:脱色的溶液pH2.0,脱色温度为25℃,脱色流速为0.30BV·min-1,脱色效果较好,脱色率为90.0%,果胶损失率为1.80%;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盐析较优条件为:Al(2SO4)3用量为6mL,溶液所需pH5.0,盐析时间为70min,盐析温度为50℃;果胶得率为8.16%,果胶纯度为60.25%,各项指标达到了我国的质量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Fenton氧化和粉煤灰吸附两级工艺,研究其对造纸厂废水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在pH值为3,H2O2投加量为2.5mL/L,FeSO4投加量为150mg/L时,Fenton氧化对废水COD的去除率达86%,色度去除率达90%。粉煤灰的投加量为300g/L,吸附时间为3h,COD的去除率可达68%。  相似文献   

13.
酸性茜素兰褪色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碘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占铃  曾凌  施鑫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3871-3871
[目的]介绍加碘盐中碘含量测定的新方法。[方法]根据碘酸银氧化酸性茜素兰使其褪色,且褪色前后溶液的吸光度差ΔA与碘含量成正比的原理,在最佳褪色条件下测定食盐样品A、B中的碘含量 在样品液中加入碘酸钾标准溶液,测定碘的回收率。[结果]酸性茜素兰在517 nm处有最大吸光度,其最佳褪色条件为温度40℃,时间10 min,0.5 mol/L溴化钾用量4.00 ml,硫酸用量2.00 ml,0.50 g/L酸性茜素兰用量5.0 ml 10.029 0 g样品A和10.030 2 g样品B中碘的含量分别为26.52和32.83 mg 样品液A、B中碘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0%和104.2%。[结论]酸性茜素兰褪色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的碘含量具有稳定性好,准确度、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桦褐孔菌菌丝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碳源、氮源、琼脂、天然物质在桦褐孔菌菌丝体液体培养基中的配比。结果表明:培养基配方以葡萄糖20.0 g/L、淀粉50.0 g/L、蛋白胨3.5 g/L、KH2PO43.0 g/L、MgSO41.5 g/L为最佳,菌丝生物量达0.181 2 g/100 mL。在最佳培养基配方基础上,桦褐孔菌菌丝体摇床培养5 d、培养液装量为容器的1/3时菌丝体生物量达到最大值,为0.041 4 g/50 mL。  相似文献   

15.
以-60~+100目和-100~+200目膨胀石墨为添加剂加入到PDA培养基中,观察对黑曲霉的作用,结果发现:在不同培养时间内,加入膨胀石墨的培养基中黑曲霉菌落直径均大于对照黑曲霉菌落直径,加入-100~+200目膨胀石墨的培养基黑曲霉菌落直径均略微小于+100目膨胀石墨,表明膨胀石墨对黑曲霉生长有促进作用,大尺寸膨胀石墨对黑曲霉的生长促进作用优于小尺寸膨胀石墨。  相似文献   

16.
为研制氨吸附制冷用活性炭一膨胀石墨的混合吸附剂,选用椰壳活性炭和可膨胀石墨,初步分析了氨在膨胀石墨添加比率为50%的混合吸附剂上的吸附平衡.吸附剂试样首先经由77K液氮在其上吸附数据的结构表征,然后应用根据容积法原理建立的吸附平衡测试装置,在温度293.15~303.15K、压力0—1MPa,测试了氨在试样上的吸附平衡数据,并通过等量吸附线标绘和Dubinin—Astakhov方程的模型分析,研究了氨在混合吸附剂上的吸附平衡.结果表明,添加膨胀石墨减小了混合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和微孔容积,Dubinin—Astakhov方程在平衡压力较高区域的预测精度可达到4%,氨在混合吸附剂上的等量吸附热为16.94~27.78kJ/mol.添加膨胀石墨必须兼顾混合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和传热传质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万寿菊中叶黄素的提取皂化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四氢呋喃为提取剂,对常温下万寿菊中叶黄素的同时提取皂化工艺进行研究。分别考察了溶剂倍量、反应时间、KOH乙醇溶液质量浓度对叶黄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倍量和反应时间对叶黄素提取率有较显著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3种因素对叶黄素提取率的影响,以提取率和HPLC检测量为指标综合考虑,优化工艺参数为:溶剂倍量50 mL/g,反应时间6 h,KOH乙醇溶液质量浓度0.15 g/mL,此条件下叶黄素提取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陈柯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8):127-128
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样品前处理,研究了石墨炉吸收法测定大米中的As。结果表明,该研究消除了基体的干扰,选择了适宜的石墨炉升温程序,检出限可达1.2 ng/mL,检测范围为4~50 ng/mL,标准加样回收率为95.0%~106.7%,As含量为1.02μg/g,RSD为1.7%。  相似文献   

19.
利用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的1株高效拮抗辣椒疫病的真菌ASD菌株,采用含毒介质菌碟法进行抑菌试验,优化不同培养基配方(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离子)及发酵条件(包括发酵时间、温度、pH、转数、装液量),并利用单因子试验结果进行正交试验,以得到最佳抑菌效果的优组合。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营养成分为葡萄糖、甘氨酸、0.1 g/L KCl及MgSO4.7H2O、0.05 g/L FeSO4,最佳培养条件为pH 6、25℃、220 r/min、30 mL/100mL;正交试验结果表明,pH影响最大、氮源影响最小,根据K值得出发酵最优组合为葡萄糖、甘氨酸、0.03 g/L FeSO4、pH 6、于30℃180 r/min摇床培养5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