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平衡千斤顶作为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的重要部件,在避免支架出现抬头或低头等工作不稳定现象时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文章以ZFY12000/25/42D两柱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为例,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建立平衡千斤顶控制模型,分析对比有、无补液系统时平衡千斤顶的工作性能,得出补液系统有利于提高平衡千斤顶工作的稳定性,从而间接提高煤矿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2.
液压千斤顶是机动车辆必备的随车工具,有些驾驶人员由于不会正确使用液压千斤顶,以致引起安全事故,这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安全使用千斤顶在修理拖拉机或农用运输车等较大型的农机具时,常常要顶起机身或重大的部件,这时需要使用液压千斤顶。千斤顶是行车的必备工具,使用时一定要注意方法,确保安全。(1)要可靠、正直地安放千斤顶,不要将其放在有坡度的地面或其它物件上,以免歪斜。千斤...  相似文献   

4.
胡彬  田磊 《农机化研究》2019,(3):250-253,258
为了提高拖拉机液压系统零部件设计的效率,将三维仿真软件和Java技术引入到了零部件的设计方案中,采用Pro/E软件实现了拖拉机液压零部件的设计和建模,并使用参数化设计方法提高了设计效率,利用成熟的Java技术建立了模型库和数据库的接口,实现了零件库数据的访问和各种网络应用,开发出一个具有扩展功能的网络化液压系统零件库。以普通拖拉机千斤顶液压系统的设计为例,对零件库系统的功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三维仿真和Java建立的零件库系统可以完成拖拉机液压系统阀缸体的参数化设计,并可以显示缸体的装配图与爆炸图,实现液压回路的原理设计,为拖拉机液压系统的快速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液压传动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课中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其内容涉及液压传动方方面面的知识,概念、原理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很多学生学习完这一部分内容后,常常感到似懂非懂,对碰到的液压传动相关问题不知所措。我个人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对基本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全面掌握,没有很好入门。下面就液压传动学在教学实践中谈几点体会。1在实践中让学生掌握液压传动的特点在实际中,大家都知道液压千斤顶,教学中利用这一具体实例,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白,千斤顶的液压机构与齿轮传动一样,也能降低速度、放大力。在此基础上引入液压传动…  相似文献   

6.
近日,蚌埠供电局农电总站在农网改造过程中进行技术革新,用机械取代传统的人力操作,发明了拖拉机液压机械立杆法。不仅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安全系数,而且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农网改造立杆占全网主干线改造工程时间的60%。由于受农村特定的地理环境制约,过去只能采用费人耗时,劳动力极强的倒立杆方法,由于安全性不强,致使倒杆事故时有发生。针对这一情况,蚌埠供电局农电总站QC小组在农网改造过程中,经过多次实践与摸索,根据杠杆原理,改变了传统的人拉肩扛的倒立杆方法,在手扶拖拉机上加装5t液压泵和液压千斤顶,使车斗具有自动升降功能,把…  相似文献   

7.
(1)防压伤。维修中的车辆必须用三角木塞牢轮胎,使用千斤顶顶起车辆后,还应加用支撑工具撑牢。放松千斤顶前,要注意旁边是否有人和障碍物。检修液压车厢的管路,要在倾斜的车厢支撑牢靠后才可进行。  相似文献   

8.
一要预防压伤 修理中的农用车辆,必须用三角木塞牢车轮胎。使用千斤顶顶起车辆后,还应加用支撑工具撑牢。放松千斤顶前,要注意旁边是否有人和障碍物,检修液压车厢的管路时,倾斜的车厢要在支撑牢靠后才可进行。  相似文献   

9.
一是防压伤。修理中的农机车辆,必须用三角木塞牢车轮胎。使用千斤顶顶起车辆后,还应加用支撑工具撑牢.放松千斤顶前,注意旁边是否有人和障碍物。检修液压车厢的管路时要在倾斜的车厢支撑牢靠后才可进行。  相似文献   

10.
(1)防压伤。车辆修理时,必须用三角木或平面的石块、砖头塞牢车轮,用千斤顶顶起车辆后再用支撑工具支承牢靠,切不可用易碎易滑的砖石支撑。修理完毕放松千斤顶时,首先要看车下及周围是否有人,只有确认人员都在安全位置时,才能松放千斤顶。另外,液压农机具车辆在升起位置时,一定要用支撑杆支撑牢靠,否则不允许在下面检修。  相似文献   

11.
背压对液压马达效率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斜轴式轴向柱塞液压马达为例,建立液压马达效率的数学模型,分析背压对其效率的影响,通过仿真计算和效率测试,得到定负载和定转速下不同背压时的液压马达效率。结果表明,背压的存在,使摩擦转矩增大,液压马达机械效率降低,特别是低负载工况下效率降低更为严重;背压对容积效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以履带车辆静动液辅助制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液压泵/马达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和数值分析,获得了液压泵/马达的效率曲线,在此基础上,根据液压泵/马达的效率最优原则,提出了基于液压泵/马达效率最优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在保证整车安全制动的前提下,使液压泵/马达工作在高效率区,实现了液压泵/马达的高效率工作,可进一步提高整车制动能量回收率。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斜轴式液压变压器的排量模型、流量模型、转矩模型和效率模型;在此基础上,绘制了液压变压器的等效率曲线图,揭示了斜轴式液压变压器的效率特性.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斜轴式液压变压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理论总效率可达到70%左右,而且高效区的范围较宽;液压变压器的总效率随着负载口实际流量或缸体转速的增加有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随着负载口压力或配流盘转角的增加也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介绍影响拖拉机液压系效率下降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效率试验是评估水轮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电站的经济运行就是基于水轮机的效率特性。近些年来,许多电站进行了原型水轮机组的效率试验。文章阐述了水轮发电机组现场效率测试的常用方法。并以卡伦Ⅲ水电站2#机组为例介绍了超声波效率试验的内容, 包括测量方法和仪器,试验步骤,试验的不确定度和试验结果分析。总结了采用超声波法进行水轮机效率测试的经验, 为今后开展水轮发电机组的效率测试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混流泵叶轮反问题设计与水力性能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三维反问题设计方法,结合CFD数值模拟,以混流泵叶片载荷分布参数为设计变量,以水力效率为优化目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和响应面函数法建立设计变量与目标函数的关系,对混流泵进一步优化。分析了不同设计变量对目标函数的影响,发现叶轮轮盘进口处载荷对泵的水力效率影响最明显。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基准叶轮与优化叶轮性能,优化后的混流泵模型最优工况下的水力效率提高3.2%,且水泵扬程基本保持不变,优化体系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轴流泵进行水力性能设计和优化,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实现泵机组水力性能的提升.在优化过程中,控制叶片安放角为优化参数,采用遗传算法及二进制编码对轴流泵进行优化.在遗传操作过程中,以水力效率为优化目标函数,借助计算流体动力学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根据验证结果可见,优化之后,轴流泵的水力性能得到提高并达到设计要求工况,其水力效率从81.68%提高到86.19%,扬程从3.73 m提高到4.56 m.通过流动分析得出,优化之后,由于叶片吸力面与压力面之间的压力差增大,水泵扬程得以提升.根据对水力损失的分析得出,由于泵内水力损失的减小,水泵的效率明显提高.同时,最优效率点移动到设计工况,高效区明显扩大.所采用的数学优化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对轴流泵进行优化设计,在原有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可有效地进行水力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液压挖掘机节能控制方案的组合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有挖掘机节能控制系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在组合优化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正、负流量组合控制方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控制方案的节能效果和操作性能均比现有方案明显提高,且只需通过对现有系统进行低成本改造即能实现。  相似文献   

19.
从理论上分析了水泵机械效率、水力效率、容积效率、水泵总效率及装置效率。通过分析模型泵(或泵装置)试验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及牛顿迭代法计算出泵总效率(或泵装置效率)表达式中的常系数,从而将模型泵各工况点效率分解为水力效率、容积效率、机械效率,实现各部分效率按各自的公式换算。利用相似理论推导得出了水力效率、容积效率、机械效率、管道效率的换算公式,给出了泵及泵装置效率换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基础水力设计方法,利用模型泵叶轮外参数设计AP1000核主泵直导叶;基于CFD的数值计算与分析结果,针对所设计的直导叶内部流场流动损失较大的问题,提出2种不同的优化设计方案:第1种直接在直导叶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第2种采用叶轮与导叶配合设计的方法,将直导叶转化为扭曲空间导叶,并对其进行优化.在空间导叶的优化中也考虑了2种方案,对叶型进行参数化造型,然后生成样本数据库,选择叶轮加导叶结构的水力效率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对不同空间导叶叶型进行多次优化改进,最终获得与叶轮水力性能匹配优良的核主泵导叶.最后讨论了不同导叶叶片数对水力效率的影响,从流动的角度对导叶叶片数的选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