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绒棉新品种新海15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 选育过程新海 1 5号由新疆兵团农一师农科所于 1 987年以 1 1 2 0为母本 ,A杂交铃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 1 987年南繁加代 ,1 988年二代于无病田、病田同时进行单株选择 ,1 989年建立三代株行 ,进行田间、病圃鉴定 ,并继续选择 ,1 990年四代株行 ,经田间鉴定 ,品质分析 ,筛选出 90 - 2 4 2优系 ,1 991 ,1 992年经品系比较试验 ,表现产量高 ,品质优异 ,抗病性突出 ,1 993年参加自治区联合品比试验。 1 994~ 1 996年参加自治区第六轮长绒棉区试 ,1 997年自治区种子站安排进行生产示范 ,并同时参加自治区棉花枯萎病抗性鉴定试验。 1 998…  相似文献   

2.
1选育过程。新海 2 1号是新疆兵团农一师农科所于1 993年经 (新海 8号×吉扎 75 ) F2 × (新海 1 0号×A杂交铃 ) F2 杂交南繁北育而成。 1 993年冬南繁加代 ,1 994年杂种二代进行单株选择 ,1 994年冬继续南繁加代 ,1 995年建立 4代株行 ,进行鉴定、筛选 ,1 996年继续进行鉴定 ,筛选出 96— 1 0 7行系 ,其产量、品质、综合性状均十分突出。 1 997、1 998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 1 999年在所内进行大田示范。均表现高产、优质。 2 0 0 0年参加自治区第八轮长绒棉区域试验 ,2 0 0 2年参加自治区生产试验。 2 0 0 3年 2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  相似文献   

3.
王忠军  胡保民 《中国棉花》2001,28(12):20-21
1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新品种新陆中 1 0号是一个优质、高产、抗病、早中熟且适合机械采收的陆地棉新品种。它是以乌兹别克斯坦的一个杂交组合高代材料 95— 1 0为群体 ,1 995年选单株并南繁 ,1 996年在育种田、重病田分别种为株行定向选择 ,1 996年冬将性状表现一致且抗病、早熟、丰产的株行 (编号 96 5 1 9)送海南扩繁 ,1 997~ 1 998年参加自治区农科院棉花品系比较试验 ,丰产、优质、早熟性均十分突出。 1 998~ 1 999年参加自治区第七轮区试和自治区抗病鉴定试验 ,2 0 0 0年自治区种子管理站安排生产示范 ,同年 1 2月 1日被新疆维吾尔自…  相似文献   

4.
耐盐棉花新品种中棉所4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棉所 44(原名中 80 3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耐盐棉花新品种。2 0 0 0 - 2 0 0 1年参加河南省麦棉套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 0 0 4年 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经过该品种亲本组合为 (中 2 369× Tamcot CD3H)F2 ×中棉所 1 7。于 1 990年在本所配制杂交组合中2 369× Tamcot CD3H,冬季南繁加代 ,1 991年 F2 代选丰产、抗病、抗盐性好的单株与中棉所 1 7杂交 ,1 992年混选 -混种 ,1 993年选出单株 ,1 994年经初步测产和纤维品质测试后选出优良株行 ,1 995年株系比较试验 ,1 996年进行品系预备试验 ,继续…  相似文献   

5.
抗病丰产优质陆地棉新陆中6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选育过程 2003年以新陆中17号为母本、自育高代材料A1为父本杂交,同年冬季南繁加代,2004年二代进行单株选择,并于2004年、2005年冬季继续南繁加代,经定向选育,2006年筛选出优良品系TH—W65。2007年、2008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表现突出。2009年参加南疆早中熟组陆地棉预备试验,2010—2011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组陆地棉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新疆早中熟组陆地棉生产试验,2013年7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新陆中62号。  相似文献   

6.
苏棉 1 4(徐 2 0 3)是由江苏省农科所选育而成的高产兼抗棉花新品种 ,1 99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1 选育经过。苏棉 1 4组合为苏棉 5号 /徐 1 41 //中棉所 1 9,1 989年单交 ,1 990年复交。通过南繁加代 ,扩大群体 ,单株选择 ,多点鉴定 ,于 1 995年育成。2 产量表现。1 995~ 1 996年参加徐州市区试 ,两年平均总产皮棉比泗棉 3号原种增产 2 0 %,居首位。1 996~ 1 997年参加江苏省中熟抗病棉区试 ,子棉产量 3331 .65kg· hm-2 ,皮棉产量 1 441 .8kg· hm-2 ,比泗棉 3号增产 5.36%,达极显著水平 ,其中东辛试点皮棉单产 2 1 4…  相似文献   

7.
中长绒棉新陆中 1 9( ND980 4 ) ,是由新疆农业大学棉花育种重点实验室于 1 992年以新 90 0品系为母本 ,与贝尔斯诺为父本进行组合杂交 ,并对其后代经过南繁北育连续加代选择。在本地着重在重病地种植和选择而获得 ,至 1 998年育成 ND980 4品系。后与新疆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 ,又进一步加强了品系鉴定、品质改良、抗病性筛选、示范与良种良法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2 0 0 1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早中熟品种区试 ,2 0 0 2 - 2 0 0 3年参加自治区早中熟品种区试 ,2 0 0 3年同时参加自治区早中熟品种生产试验。2 0 0 4年 3月 4日通过自治区农…  相似文献   

8.
1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新陆中23号(原陆-4)是从独联体引进的陆地棉高代材料,1993-1994年在育种田单株选择,株系比较;1995-1996年继续进行产量,品质,抗逆性等的综合鉴定,优系种子扩繁;1997-1998年自治区农科院吐鲁番棉花品系比较试验,丰产、优质、早熟性均十分突出。1999-2001年不同生态区适应性观察,2002-2003年参加自治区第九轮(东疆棉区)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自治区棉花品种生产试验和自治区抗病鉴定试验,2005年2月21日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2特征特性生育期130天,株型式,果枝较紧凑,始果节5~6节。种子出苗好,…  相似文献   

9.
棉花新品种邯4849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邯 48 4 9是邯郸市农科院棉花所抗病虫育种室 ,通过种间杂交、回交转育、南繁加代、异地鉴定、定向选择、单系比较、多系混合而培育出的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新品种。2 0 0 2— 2 0 0 3年参加河北省区试 ,2 0 0 3年同时参加河北省生产试验 ,2 0 0 4年2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 :冀审棉 2 0 0 4 0 0 6号 ) ,适宜在冀中南及黄河流域春播棉区种植。1选育经过1 995年配置杂交组合 ,组合为邯 93- 2×冀资1 2 3。邯 93- 2为本院自育的抗病、丰产优良品系 ,冀资 1 2 3是由河北省棉花所培育的早熟、丰产、纤维品质优良的品种。 1…  相似文献   

10.
新陆早1 9号(原名新石K6) ,是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于1 996年以优质品系“91 - 2”为母本,自育优良、抗病、早熟品系“90 0”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代在枯、黄萎病圃进行抗性筛选鉴定,抗性较好的单株种入杂种圃、选种圃、株行圃,经南繁加代、品质检测、多年连续定向培育选择而成。1 999-2 0 0 0年参加本所品种(系)比较试验,表现早熟、优质、抗病。2 0 0 2 - 2 0 0 3年参加自治区早熟陆地棉区域试验,2 0 0 3年参加生产试验。2 0 0 4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特征特性新陆早1 9号生育期1 2 4~1 2 7天,植株…  相似文献   

11.
转双抗虫基因高产棉花新品种—晋棉3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育过程晋棉 38为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利用农杆菌介导法选育出的优质抗虫、抗病棉花新品种。外源基因为 Cry1 Ac和 API- B,转化受体为中棉所 35。1 996年获得转化再生株 (株号 JH991 39) ,通过南繁加代 ,经 4年 8代的选育 ,并通过室内养虫鉴定和大田病虫害调查 ,获得高抗棉铃虫兼抗枯萎病、黄萎病的高产稳定品种。2 0 0 0— 2 0 0 1年参加山西省抗虫棉区试。 2 0 0 2— 2 0 0 3年参加山西省抗虫棉生产试验 ,2 0 0 4年 2月通过转基因安全性评价 ,获得商业化生产安全证书 [农基安证字 (2 0 0 3)第 0 0 4号 ],2 0 0 4年 3月通过山西省审定…  相似文献   

12.
杂交棉新品种——鄂杂棉4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育过程鄂杂棉 4号 (荆 1 0 2 9)亲本来源于荆 551 73×P1 6。荆 551 73是鄂抗棉 9号的原代号 ,表现丰产、优质、多抗 (抗枯黄萎病、红铃虫、红蜘蛛、中抗蚜虫 ) ;P1 6也是本院选育的丰产、优质、抗病新品系。1 995~ 2 0 0 0年在本院枯、黄萎病自然病圃参加组合鉴定和大区比较试验示范 ,其 F2 代 1 998~ 1 999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区试 ,同时进行 F1、F2 代生产试验示范。 2 0 0 1年 3月 1日通过湖北省审定并命名。2 F1代历年试验结果1 995~ 1 999年在枯、黄萎病地参加 5个正式组合鉴定 ,皮棉产量每公顷为 1 666.65~ 2 2 2 4 .8kg,比…  相似文献   

13.
新陆早25号(原代号21285)是新疆兵团农七师农科所采用复合杂交技术,以〔(系5×贝尔斯诺)×晋14〕F1为母本,以中棉所17为父本进行杂交,对杂交后代连续进行纤维品质测试、丰产性鉴定、南繁加代定向选育而成的早熟陆地棉新品种。2003-2004年参加自治区早熟陆地棉品种区域试验,2005  相似文献   

14.
1选育经过晋棉 2 9(原系 94A— 53)是 1 987年以丰产、优质、抗病品系 82— 87为母本 ,与抗旱品系 84S— 1 4杂交 ,当年冬季南繁 ,次年在重病水地种植后代先后历经 5次选株。 1 994年在水地株行种植 ,以该年行号定名为 94A- 53。 1 995~ 1 997年相继参加了水、旱地品比和全国旱地棉花品种 (系 )联合试验。1 998~ 1 999年参加了山西省旱地棉花品种直接生产试验 ,2 0 0 0年 3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2主要技术指标2 .1产量 :1 995年在所旱地品比试验中 ,霜前皮棉每公顷 750 .1 5kg,较对照中棉所 1 2增产 59.89% ,居首…  相似文献   

15.
新陆早42号(代号垦62)由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新疆惠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协作,以抗枯萎病的新陆早10号为母本,自育早熟品系97—6—9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多年的病地定向选择、抗性鉴定、南繁加代、品质检测、产比试验、多点试验,选育出综合性状良好的早熟陆地棉品系垦62。2006~2008年参加自治区棉花新品种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早熟组)。  相似文献   

16.
1选育经过蜀棉 2号 (原名绵阳 80 32 2 )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品质棉花新品种。1 993年配制杂交组合 (绵育 3号×中棉所 1 7)。 1 994年配制复交组合 (绵育 3号×中棉所 1 7) F1×北农 2 0 2 7。1 995年种植复交组合一代。1 996年种植 F2 ,苗床人工接种枯萎病菌筛选抗病性 ;结合进行单株选择。通过连续两次单株选择 ,1 998年编号为 80 32 2的株行表现突出 ,1 999年破格升入品比试验。品比试验 ,纤维品质表现突出 ,皮棉产量与对照相当。 2 0 0 0年试验 ,与上年结果一致。 2 0 0 1年在参加四川省棉花新品种区试的同时 ,获农…  相似文献   

17.
一、品种来源赣棉78—7系我所1975年采用徐州142与辽棉3号杂交,经单株选择,南繁加代选育而成。先后参加全省棉花新品种区试和生产试验,并在不同地区,土壤,耕作制度类型棉区对其丰产性,纤维品质,抗病抗逆性能及适应范围进行了鉴定。1984年6月通过  相似文献   

18.
天然彩色棉--新彩棉1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彩棉 1号 (原代号棕 980 1 )系新疆天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995年从引进的棕色彩棉 BC- B0 1品系中 ,经多年系统选育和南繁加代育成。 2 0 0 0年 1 2月 ,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该品种早熟、丰产、纤维品质好 ,对枯萎病具有一定抗性。1纤维品质据 2 0 0 0年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区试棉样检测结果 :2 .5%跨距长度 2 9.43mm、比强度 2 1 .86c N·tex-1、麦克隆值 3.4、整齐度 48.1 3%、伸长率 7.6%。纤维品质、长度、强力均达到白色陆地棉的较优质品种标准。2皮棉产量该品种丰产性好、大面积平均每公顷皮棉…  相似文献   

19.
<正>石早3号由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sGK321为母本,矮早1号为父本,于2001年配制杂交组合,经过对其后代进行连续多年定向选择,南繁加代,抗病、虫鉴定,纤维品质测试和产量比较试验,于2010年选育而成。2012—2013年,该品系参加河北省夏直播区域试验,2014年5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14013号")。1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20.
超级标杂棉的选育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鉴玉米选育自交系配制杂交种的理论 ,1 983年我们开始选育棉花自交系 ,经过南繁北育 2 0代的自交纯合 ,于 1 994年选育成功具有超鸡脚叶、无腺体两个遗传标记性状的棉花自交系 Y2 -2 ,利用Y2 -2 配制杂交种 ,1 995年选配成功标记杂交棉。标记杂交棉经过 6年的试验示范 ,累计面积达到 7万公顷以上 ,优势表现突出 ,并总结出了宽行、稀植、简化整枝的栽培技术体系。大田生产一般皮棉产量每公顷在 1 5 0 0~ 1 875 kg,高产地块达 2 62 5 kg左右。在此基础上于 1 998年春提出了超级标杂棉的选育研究。经过 4年的实践 ,取得了可喜进展。1超级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