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一)流行特点该传染病对3~15周龄的鸡危害最大,其中肉仔鸡最易感。火鸡、鸭等其他家禽也可感染发病。该病病毒抵抗力强,发病特征是肌肉出血,肝脏肿大出血及有黄色坏死灶。本病可发生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在自然感染时,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感染发病。也可通过输卵管垂直传播。(二)临床症状鸡群发生本病时,病鸡通常不表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也有些病鸡在死亡前数小时出现精神沉郁、  相似文献   

2.
<正> 1 流行病学病鸡和康复后的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器具等间接地经消化道传播。本病只感染鸡,不同年龄、品种鸡均易感,但以1~4日龄鸡最易感。本病传播迅速,易感鸡与病鸡同舍饲养,往往在48小时内出现症状,5~8天内在鸡舍之间互相传播。一旦感染,可很快传播全群。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气候寒冷的冬春季节多发。2 临床症状病鸡一般无前驱症状,雏鸡突然出现呼吸道症状,并迅速传播全群。表现为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咳嗽、气管啰音、打喷嚏、流鼻水。6月龄以上鸡症状不明显,蛋鸡发病时表现为产蛋  相似文献   

3.
<正>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春初、秋冬季节变换时,鸡最易感。主要通过呼吸道、眼结膜及消化道感染。病鸡与健康鸡接触,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病鸡的分泌物中大量病毒,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地面、用具经消化道感染,飞沫进入呼吸道,经呼吸道感染。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不高、伤亡率10%左右。主要表现:精神高度沉郁、采食量下降、个别拉水样黄绿色稀粪、产蛋鸡产蛋量急速下降、软壳蛋畸形蛋明显增多。现有一典型病例供养  相似文献   

4.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D)嗜肾型毒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仅发生于鸡,各种年龄的鸡均可发病,但雏鸡最为严重,死亡率也高,一般以40日龄以内的鸡多发。其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毒在鸡群中能迅速传播与感染鸡。同置一层的易感鸡通常在48h内出现症状。其传染源为病鸡和带毒鸡,病鸡和带毒鸡从呼吸道、粪便排出的病毒经空气、飞沫传染给易感鸡,也可通过饲养人员、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经消化道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多发,尤其是鸡群拥挤、过热、过冷、通风不良…  相似文献   

5.
<正>禽沙门氏菌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禽类的一种传染病。根据病原和症状的不同分为三种,主要有禽副伤寒、鸡白痢和禽伤寒。1禽副伤寒指除鸡白痢和禽伤寒以外,由其他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禽类传染病的总称,各种家禽均可感染。1.1临床症状各种禽类均可感染本病,但只有一周龄内的雏禽会发病死亡,成年鸡多的慢性或隐性感染。本病传播途径是经卵传播及呼吸道、消化道。最急性经过的雏鸡一般无典型症状,多数病例表现为嗜睡状、  相似文献   

6.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科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1流行病学自然感染仅见于鸡,各种年龄鸡均可发病,多见于3~10周龄鸡,以雏鸡发病最严重。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也可经消化道传播。四季均可发病,以冬季最为严重。气候突变、过热、寒冷、拥挤、通风不良、应激以及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缺乏以及疫苗接种等可诱发本病。2临床症状2.1呼吸型,多发生于5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  相似文献   

7.
鸡慢性呼吸道病又称鸡败血支原体感染,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各个日龄的鸡都有易感性,主要侵害4~8周龄幼鸡,而且症状较重,病理变化也很明显.成年鸡常为隐性感染.本病主要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或病鸡呼吸道排泄物等直接接触传播,带菌种蛋的垂直传播也是重要传播途径.单纯感染本病,发病不严重,但若同时伴有不良的环境因素影响以及混合感染等,均可加重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临床上治疗以抗生素应用较多,但用后病情不稳定,效果欠佳,而使用中药治疗其结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引起呼吸道症状的蛋鸡呼吸道疾病,主要有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 炎、传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病、肺型鸡白痢杆菌病和曲霉菌病等,前二种由病毒 引起,传染性鼻炎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鸡败血霉形体感染所 致,肺型鸡白痢杆菌病的病原为鸡白痢沙门氏杆菌,曲霉菌病的病原为烟曲霉 菌。 大多数蛋鸡呼吸道疾病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但也可经消化道感染,因而传播 迅速。肺型鸡白痢杆菌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曲霉菌病则既可呼吸道感染,也可 经消化道感染。蛋鸡呼吸道疾病有类似的呼吸道症状,需仔细观察并通过剖检才 能鉴别。  相似文献   

9.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病毒病。1特点本病各种鸡均可感染,以雏鸡、中鸡最易感染,雏鸡患鸡痘死亡率高。50日龄时,鸡群中少数出现喷嚏、张嘴、咳嗽、甩头、流眼泪,呼吸时有杂音等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秋季和初冬季节多发生皮肤型鸡痘,深冬粘膜型多发。病鸡脱落和散落的痘痂是主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通过损伤皮肤和粘膜感染,不能经健康皮肤和口感染。  相似文献   

10.
2009年3月,贵德县河阴镇张家沟村养殖场10000多只雏鸡发病。病尸送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做细菌培养检查,确诊为鸡败血支原体感染。鸡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鸡败血性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不同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传播有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两种方式。主要是鸡舍拥挤、卫生条件差,气候变化,通风不良,饲料中维生素缺乏及不同日龄的鸡混养均可成为本病的诱因。  相似文献   

11.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各种禽类急性或慢性细菌性传染病,不同品种和各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发病,幼雏和中雏对本病最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较为多见。如果饲养密度过大、饲管用具与环境消毒不彻底、场地旧、环境污染严重,则该病随时均可发生。主要的传染途径有消化道、呼吸道、蛋壳穿透和交配等传播。该病常成为其他疾病的并发症或继发病。  相似文献   

12.
新城疫各季均可发生,特别在春初、秋冬季节变换时易发。鸡新城疫流行时以鸡的易感性最高,鸽子、鹌鹑、鹦鹉、火鸡、鹅、鸭、鸵鸟等都可感染发病。其中鸽子和鹦鹉对本病的流行起着很关键的作用。病死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健康鸡接触病鸡及其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等,通过呼吸道、眼结膜以及消化道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3.
大肠杆菌病是一种以大肠埃希氏杆菌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病原的常见传染病,主要危害雏鸡,特别是肉鸡。其临床表现有急性败血症、卵黄性腹膜炎、气囊炎、肉芽肿、脐炎、[炎等症状。1流行病学各种年龄的鸡均可发病,但主要侵害雏鸡。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该病可经卵传播,带菌种蛋在孵化过程中出现死胚,孵出的雏鸡多为隐性感染,在遇到应激时便发病。该病以水平传播方式通过污染饲料、水、尘埃和环境传染健雏。消化道、呼吸道为常见传播途径,交配、人工授精也可感染。当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营养不良、环境突变以及感染其他疾…  相似文献   

14.
<正>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家禽中鸡最为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北方地区更多见于秋季。各种日龄的鸡只均可感染,尤其在不良环境中的发病率更高。1流行因素及特点1.1鸡痘在临床上可分为皮肤性、粘膜型和混合型。病鸡和隐性感染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通过皮肤或粘膜创伤、吸血昆虫叮咬皮肤都可传播此病。鸡痘主要侵害雏鸡,成年鸡对本病有一定的抵抗力,雏鸡患病后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一)流行特点该病表现四季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病鸡在鸡群中既能经水平传染,又能经蛋垂直传播,鸡与鸡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接触均可发生水平传播。排毒途径主要经消化道,病毒通过粪便污染饲料、饮水或污染  相似文献   

16.
正流行特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侵害20~60日龄的幼鸡,其中3~6周龄的鸡易感性最高,感染后对其危害性也最大。本病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易感鸡通过直接接触本病病鸡、带毒鸡及其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昆虫经呼吸道、消化道、眼结膜而被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三快(发病快、传播快、死亡快)二高(感染率高、发病率高)一明显(法氏囊明显病变)。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以高度呼吸困难,咳嗽气喘,气管内有血样渗出物阻塞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上部呼吸道传染病。在自然环境下,各种年龄段的鸡均可感染,其中以成年鸡症状最具特征。病鸡及康复后的病毒鸡是主要的传染源,经呼吸道感染,传播快,发病急,对外界抵抗力差,死亡率高。2014年初,牡丹区某养殖户家的鸡出现此病,引起了周边养殖户的注意,经过诊治病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两种不同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应用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呼吸困难、咳嗽、咳血、喉部和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并形成糜烂。ILTV在自然条件下,主要侵害鸡,各年龄和品种均可感染,以成年鸡症状最为特征,该病流行可引起鸡死亡和产蛋下降。病鸡、康复后带毒鸡和无症状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来源,经呼吸道和眼传染,也可通过消化道传染。鸡群拥挤、通风不良、饲养管理不好、缺乏维生素、寄生虫感染等是此病诱因。ILTV只有一个血清型,但不同毒株的致病性和抗原性有差异。为了有效地控制本病,可考虑在本病流行区接种…  相似文献   

19.
正1流行特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侵害20~60日龄的幼鸡,其中3~6周龄的鸡易感性最高,感染后对其危害性也最大。本病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易感鸡通过直接接触本病病鸡、带毒鸡及其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昆虫经呼吸道、消化道、眼结膜而被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三快(发病快、传播  相似文献   

20.
<正>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双股RNA病毒属,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感染率和死亡率高,鸡场一旦感染发病,以后每批雏鸡均可感染发病。病毒主要随病鸡粪便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使同群鸡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眼结膜等感染;各种用具、人员及昆虫也可以携带病毒、扩散传播。由于这种病毒对大多数消毒液和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所以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鸡场反复发生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