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的感染情况,以便更好地掌握该病的流行现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对来自河南省12个不同地区的250个疑似PCV2感染送检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总体阳性率为91.20%。河南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地区部分养猪场PCV2的阳性率分别为81.82%、90.70%、89.66%、96.30%和93.75%。不同规模养猪场的PCV2阳性率也存在差异,大型养猪场、中型养猪场、小型养猪场的PCV2阳性率分别为94.19%、92.68%和86.59%。[结论]猪圆环病毒2型在河南省已经普遍流行,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各养猪场也应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优化断奶仔猪的饲养环境;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加强对猪群的饲养管理;认真落实防疫工作;感染较严重的病猪予以淘汰,感染较轻的病猪隔离饲养。  相似文献   

2.
豫北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河南省豫北地区PCV2感染的流行情况,以便控制PCV2感染的流行。[方法]从河南省豫北地区安阳、鹤壁、新乡、濮阳4市的猪场采集不同日龄猪群血清样品338份,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的血清抗体检测。[结果]结果表明:PCV2血清抗体阳性率:哺乳仔猪为16.0%(8/50);断奶仔猪为49.5%(53/117);生长肥育猪为51.4%(36/70);种公猪为18.1%(4/22);后备母猪为20.6%(7/34);经产母猪为54.5%(29/55);阳性率为70.4%(19/27),338份血清总阳性率为40.6%(137/338)。[结论]河南省豫北地区养猪业已受到猪圆环病毒2型的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金升藻  金巍  李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796-6797
[目的]探索猪圆环病毒与猪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断方法与防制措施。[方法]分别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解剖、诊断防制措施等方面对猪圆环病毒与猪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进行介绍。[结果]猪圆环病毒与猪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可引起断奶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其病征为体温高、贫血、黄疸、精神沉郁,消瘦、发育障碍,同时出现贫血、黄疸、发热等症状;诊断方法有血液压片镜检、血清学检测、猪圆环病毒(PCV)的PCR检测等;防制措施有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继发感染、综合防治、对症治疗等。[结论]该研究为养猪业可能发生的猪圆环病毒与猪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提供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猪瘟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海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42-7843,7845
[目的]为了弄清河南省猪瘟的流行病学规律,研究猪瘟强毒株感染情况,查实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情况。[方法]使用ELISA方法和革兰氏染色方法对301份病猪的样本进行猪瘟强毒抗原及细菌感染情况的检测,分析猪瘟在河南省猪群的感染、流行范围情况及同细菌病的混合感染情况;对猪瘟阳性猪场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并对采取措施后没有效果的猪场进行了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的检测,确定混合感染情况。[结果]猪瘟在河南省流行广泛;猪瘟病毒的平均检出率为26.25%;细菌感染占猪瘟病毒总阳性样本的25.31%;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与猪瘟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综合性防治措施实施后对大部分猪厂效果明显;但对混合感染的猪群效果不好。[结论]猪瘟与细菌、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混合感染是造成猪瘟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是净化猪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对江西省养猪场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发病猪群进行临床发病情况调查,并采用PCR方法对所收集的组织病料进行PCV-2的检测,结果表明,PCV-2感染在江西省养猪场已普遍存在。PCR法具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简便易操作的特点,是检测中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猪圆环病毒3型抗体的血清学方法.[方法]以猪圆环病毒3型衣壳蛋白为包被抗原,通过筛选和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一种检测猪圆环病毒3型衣壳蛋白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并进行特异性试验与重复性试验以及初步临床应用.[结果]确定检测猪圆环病毒3型衣壳蛋白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的各项最佳反应条件;仅有猪圆环病毒3型阳性血清的检测结果为阳性,显示出良好的特异性;批内变异系数和批间变异系数都小于5%,显示出良好的可重复性.在来源于北京地区与河北地区的318份猪的血清中检出猪圆环病毒3型衣壳蛋白抗体阳性率为32.70%,表明这两个地区存在较多的猪圆环病毒3型感染.[结论]建立了一种具有良好特异性和可重复性的检测猪圆环病毒3型衣壳蛋白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可用于猪圆环病毒3型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养猪场4种繁殖障碍性疫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六盘水市8个规模养猪场及54个散养户猪群的猪细小病毒(PP)、猪伪狂犬病毒(PR)、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及猪Ⅱ型圆环病毒(PCV2)的4种疫病免疫与感染情况,采用乳胶凝集试验和间接ELISA试验,分别对其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免疫猪群中猪细小病毒感染、猪伪狂犬病及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8%、68.2%和57.3%;非免疫猪群中猪细小病毒感染、猪伪狂犬病、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及猪Ⅱ型圆环病毒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8.9%、10.3%、11.4%和67.1%。表明,免疫猪群均检测出相应抗体,且多次免疫效果明显优于1次免疫,整个猪群存在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8.
采用实验室方法对采自遵义市11个县(市)种畜场和规模场329份猪血清样本进行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乙型脑炎、猪弓形体和猪喘气病隐性感染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隐性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07%、59.76%、21.83%、44.98%、25.75%、82.98%和47.72%。这表明遵义市规模养猪场存在2种或2种以上疫病感染率为85.10%,占猪场数的100%。遵义市各县区存在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乙型脑炎、猪弓形体和猪喘气病的感染,且混合感染普遍。该试验结果可为遵义市防控猪弓形虫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隋慧  杨金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4991-4994
[目的]构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2型圆环病毒病的二联核酸疫苗并研究其免疫效果。[方法]将辽宁某猪场发病猪病料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ORF5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IRES-neo的CMV启动子下游,然后用猪2型圆环病毒(PCV-2)的内蒙古分离株的ORF2基因替换pIRES的neo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质粒。通过W estern blot和IFA方法检测构建的重组质粒在BHK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将重组质粒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后的ELISA抗体水平和脾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IRES-ORF2-ORF5,W estern blot和IFA试验证实该重组质粒在BHK细胞内成功表达了目的蛋白。与灭活苗相比,pIRES-ORF2-ORF5核酸疫苗免疫小鼠ELISA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其脾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显著高于灭活疫苗免疫组。[结论]构建的二联核酸疫苗能够诱导小鼠产生较好的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为更好地防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2型圆环病毒病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刘跃生  李军星  徐丽华  赵海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470-10472,10515
[目的]为养猪生产中猪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临床检查、PCR和RT—PCR检测,对猪场外购生长猪、自繁母猪及哺乳仔猪先后发生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混合感染的疑似病例进行分析。[结果]确诊为猪圆环病毒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混合感染,继发猪链球菌2型感染。通过采取隔离、淘汰、消毒、药物防治等综合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该研究可为类似猪病的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猪病毒病抗体及病原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猪场猪病毒病的抗体水平及感染情况,为猪病的防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样采集各类猪只血液和组织样品,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对猪瘟(CSF)、猪伪狂犬病(PR)、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及猪圆环病毒病(PCV-2)的抗体、病原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猪场存在CSF、PR野毒感染;PRRS免疫抗体水平不太理想,阳性感染率为3.3%~17.3%;PCV-2阳性感染率为0~9.6%。[结论]试验猪场病毒病,应采取完善的综合措施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猪群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感染情况,为安徽省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提供科学数据。[方法]调查了安徽省8个县(区)的17个健康猪群,采集439份生猪扁桃体样品,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进行检测。[结果]猪群PCV2平均感染率为23.0%,9个场点PCV2呈阳性,占53%;种猪场、商品猪场及屠宰场PCV2感染率分别为45.0%、11.8%和43.0%,商品猪场PCV2感染率极显著低于种猪场和屠宰场(P0.01);淮河以北地区和江淮之间地区PCV2感染率分别为13.0%和25.5%,差异显著(P0.05);大型商品猪场、中型商品猪场和小型商品猪场PCV2感染率分别为8.0%、0和26.0%,中型商品猪场PCV2感染率极显著低于大型商品猪场和小型商品猪场(P0.01);生产母猪、后备母猪、保育猪及育肥猪PCV2感染率分别为12.0%、16.0%、0和17.0%,其中保育猪PCV2感染率极显著低于生产母猪、后备母猪及育肥猪(P0.01)。[结论]安徽省部分地区超过50%猪群存在PCV2感染,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广西猪群主要疫病的感染状况。[方法]2015年,从发病猪场和屠宰场采集猪组织样品276份,应用RT-PCR方法检测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并应用PCR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结果]发病猪场中,CSFV、PRRSV、PEDV、PCV2、PRV病毒感染率分别为3.98%、11.36%、0、28.98%和4.55%,而屠宰场猪CSFV、PRRSV、PEDV、PCV2、PRV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1.00%、2.00%、0、29.00%和3.00%。对猪群混合感染情况分析发现,PCV2和其他病原的混合感染率最高。其中,发病场二重感染率最高的为PRRSV+PCV2,达到5.11%,其次为PCV2+PRV和PRV+PRRS,阳性率均为0.57%。屠宰场二重感染率最高的是PCV2+PRV,阳性率为1.00%。[结论]在发病猪场和屠宰场中,猪圆环病毒2型的感染率最高,且常与其他病原发生混合感染,伪狂犬病毒感染率较2014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全面了解广西猪伪狂犬病毒(PRV)的流行特点,为相关部门制定科学的猪伪狂犬病防控措施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于2013年6月~2016年8月从广西12个地市不同规模猪场采集疑似猪伪狂犬病阳性组织样品473份和血清样品5041份,通过PCR和ELISA分别对组织样品和血清样品进行PRV病原和野毒抗体检测.[结果]广西地区规模猪场的组织样品和血清样品PRV阳性率分别为26.43%和24.50%,且组织样品PRV病原阳性率与血清样品野毒抗体阳性率基本一致,以2015年的PRV阳性率最低、2016年的PRV阳性率最高.在广西地区一年四季均能检测到PRV,且组织样品的PRV病原阳性率和血清样品的野毒抗体阳性率均以第三季度(秋季)最低,分别为19.80%和14.95%.除了梧州市和防城港市的检测样品未检出PRV外,其他10个地市的检测样品均能检出PRV,说明广西规模猪场普遍存在PRV感染,且以南宁、玉林、北海和桂林等地市较严重.[结论]广西规模猪场普遍存在PRV感染,尤其是2016年PRV阳性率明显上升.因此,要求养猪业发达的地市应加大对PRV的防控力度,实时监控PRV的流行趋势,避免混合感染,并做好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15.
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采用PCR技术,对2005年1~6月间广西36个发生疫病的规模猪场提供的肝、脾、淋巴结、脑等84份组织病料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猪瘟(CSFV)、猪伪狂犬病(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检测。结果,检出PRRS阳性病料37份,阳性率44%,阳性场17个,场阳性率47%;CSFV阳性病料16份,阳性率11.9%,阳性场6个,场阳性率22.2%;PRV阳性病料27份,阳性率32.1%,阳性场12个,场阳性率33.3%;PCV-2阳性病料44份,阳性率52.3%,阳性场21个,场阳性率58.3%。同时还发现组织病料和发病猪场中存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2型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现象,其中PRRS、PCV-2混合感染最为严重,样品阳性率33.3%,场阳性率25%。表明广西规模猪场主要疫病十分复杂,混合感染现象比较普遍,对广西养猪业带来巨大威胁,应加强疫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隋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366-3367
[目的]调查锦州猪传染胸膜肺炎的流行情况。[方法]从锦州部分发病猪场采集病料5份,通过细菌的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卫星现象观察,溶血试验、CAMP试验、药敏试验和动物接种试验对致病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该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无芽孢,具有多形性。分离到5株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均有卫星现象和溶血现象。CAMP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增强其溶血圈。5株分离菌对头孢拉定、先锋V、氟哌酸高度敏感,而对阿莫西林、链霉素、青霉素、金霉素有耐药性。动物接种试验表明该致病菌对家兔具有较高的致病力。[结论]该研究可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中小型猪场公猪精液中猪瘟野毒的感染状况。[方法]应用RT-PCR方法对河南省10个中小型猪场的58份种公猪精液进行了猪瘟野毒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7个猪场的猪瘟野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占总检测场数的70%;10份精液的猪瘟野毒检测结果呈阳性,样品阳性率为17.24%。[结论]河南省大部分中小型猪场存在种公猪猪瘟野毒感染的现象,且感染状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仔猪O型口蹄疫母源抗体消长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仔猪口蹄疫免疫程序提供依据。[方法]以规模化养猪场和散养户中经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免疫后母猪所生产的仔猪为研究对象,利用液相阻断ELISA诊断试剂盒对仔猪母源抗体消长情况进行检测。[结果]仔猪通过母乳获得被动保护,在21日龄母源抗体达到高峰,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母猪的平均效价分别达1∶142和1∶89。规模化猪场场仔猪21~30日龄保护率在80%以上,45日龄下降到65%,60日龄时基本无保护;而农户仔猪21日龄保护率为60%左右,30日龄仅为40%左右。农户饲养母猪免疫抗体水平远低于规模化猪场。[结论]对规模化猪场的仔猪进行口蹄疫疫苗的最佳首免时间为45~50日龄,而对散养户仔猪的最佳首免时间应为30日龄左右。  相似文献   

19.
疑似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诊断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一例发生于新疆沙湾某集约化猪场疑似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PMWS)的病原进行诊断,为进一步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临床剖解、细菌分离、PCR、RT - PCR等方法,同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测序.[结果]该病的发生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 -2)、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猪肺炎支原体等病原共感染引起的.[结论]该猪场已经存在PMWS的主要病原,是导致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