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嘉文  汪进兴 《福建水产》1990,(3):40-42,47
褶牡蛎是我国贝类养殖中的重要品种,全国沿海广有分布。传统养蛎以石、竹为附苗基质,附苗和养成受到制约因素较多,养殖区局限在潮间带,牡蛎摄食时间短,生长慢、个体小、产量低、且操作繁杂,生产发展缓慢。随着国外对牡蛎养殖技术的研究改革,我省于七十年代开始进行了垂下式壳串吊养试验,但由于采苗和养殖方法等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经济效益不明显,长期以来仍处在小规模的试验阶段。根据褶牡蛎养殖法改革中附苗、养殖方法等存在的问题,我们自1980年以来,对褶  相似文献   

2.
牡蛎产卵、附苗期一般从春末开始至秋后结束。秋蛎挂养,即在秋季时进行褶牡蛎附苗挂养的一种牡蛎养殖法。它以聚乙烯绳子为穿结褶牡蛎壳成串为附着基质,选择最好的附苗潮区,集中附苗,待见苗后移到低潮区下缘养殖台架上进行挂养。它可充分利用低潮区下部浅海滩涂、半垦区,以及下缘海水丰富的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牡蛎养殖现状及发展前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浙江省牡蛎养殖模式,处延牡蛎养殖海区,进一步巩固自然附苗基础上的规模养殖,大力发展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搞好太平洋牡蛎良种场建设规划,尽早使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育苗达到工厂化生产水平,重视牡蛎养殖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搞好养殖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拓宽牡蛎销售渠道,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张东 《河北渔业》1992,(2):19-20
<正> 牡蛎是一种世界性的食物,食用牡蛎已成为人们的传统。无论是高级饭店还是穷苦人家的餐桌都有牡蛎的踪迹。人们对牡蛎的喜爱促进了牡蛎养殖业的发展。除了南极洲外。世界各大洲均养殖牡蛎,养殖规模大小不一,养殖方式多种多样。1988年世界牡蛎总产量为109.4万吨,其中养殖产量为100.9万吨。从品种看,养殖产量最高的是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产量达  相似文献   

5.
僧帽牡蛎(Ostrea cucullata Born)隶属于牡蛎科(Ostreidae)、牡蛎属Ostrea),是我县贝类养殖主要种类之一。全县养殖面积36000多亩,养殖历史悠久,可供养殖的滩涂宽广,长期以来,传统的养殖方法以条石、块石为附着基质,以桥式、直立式等为主要养殖方式,养殖区多在潮间带中潮区,采用的附着基(条石、块石)材料虽经久耐用,但操作笨重,劳动强度大,成本高,附着基质老化快,  相似文献   

6.
洪婧妮 《科学养鱼》2022,(12):66-67
<正>牡蛎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养殖品种,在泉州沿海地区广泛开展养殖。惠安县长期开展牡蛎养殖,苗种来源主要依靠海区半人工采苗,通过投放附苗器采集海区天然苗种,在海区中集中养成。近年来,由于牡蛎需求量大,养殖户养殖热情高涨,采苗养殖活动日益频繁,养殖密度增大,惠安海区牡蛎天然苗种发生品种退化的现象,海区采苗苗种附着率低,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由于养殖工艺的改进,内海褶牡蛎养殖操作更加简便,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内海区养殖显然已密度过大,导致牡蛎生长缓慢而且不肥,产量极低甚至绝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拓宽褶牡蛎养殖范围,我们在浅海10米等深线以外的海区进行吊蛎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三、养殖技术在日本考察到的水产养殖方式,基本上可分成三大类:一类为浮筏养殖;另一类为网箱养殖;第三类为池塘养殖.牡蛎、海带、扇贝,采用浮筏养殖;真鲷、??鱼、河豚、香鱼和银鲑,采用网箱养殖;车虾采用池塘养殖. 1.浮筏养殖这次考察到的养殖浮筏,有三种:一种为木排式养蛎筏,由铁桶和木杆构成;面积为9×6米;每台挂330吊,吊长10米,每吊夹25~30个扇贝壳,每壳附  相似文献   

9.
太平洋牡蛎生长快、味道美、营养好,近年来价格逐年上扬,养民收入丰厚。由于养殖区域及养殖方式的不同,牡蛎产量和达到可收获的商品规格所需时间迥然有异,出肉率、稳定性及抗逆性大不相同,经济效益相差很大。为了探索太平洋牡蛎快产高产的养殖方法,充分挖掘深水土塘的养殖容量潜力,受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和温岭市水产局的委托,温岭市江厦乡于1998年10月~1999年2月在乐清湾沙山海区东门虾蛏蚶混养的深水土塘挂养太平洋牡蛎秋苗,将对虾、缢蛏、泥蚶和太平洋牡蛎四大海产品经济品种混养,获得成功,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单就太平…  相似文献   

10.
<正>牡蛎养殖历来是泉州传统的贝类养殖,几年来牡蛎的养殖面积占到海水贝类养殖总面积的70%左右。近年由于海区面积的减少、养殖鲍鱼的盛行,牡蛎养殖面积有所减少。但自三公消费禁令以来,高档水产品滞销,经济海产贝类例如牡蛎、缢蛏等需求有所增加,价格反而上扬。预计往后一段时间牡蛎等经济海产贝类还是养殖户的首选养殖对象。现将近年来泉州市牡蛎养殖情况简要介绍如下,见表1。  相似文献   

11.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部门积极扶持牡蛎(大蚝)生产,位于钦州湾要冲的康熙岭乡被确定为牡蛎和海水鱼虾的养殖基地。1986年组建的康熙岭水产养殖公司,利用地处近江牡蛎采苗区的优势,大力发展牡蛎自然苗的采集生产,改过去单支插植为15支一丛的“枪架式”插植法,大大提高了附苗量,成为全区的牡蛎采苗基地之一。目前这批苗  相似文献   

12.
《渔业现代化》2007,34(6):62-63
最近在浙江大学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牡蛎研讨会上,近十个国家的科学家就“牡蛎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健康”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未来牡蛎极可能成为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牡蛎被称为“海洋牛奶”,其产业化养殖和开发已遍及全球。日本最新发现,牡蛎肉内的特有物质能消除人体过多的活性氧,对防治动脉硬化、癌症等有很好的效果。日本已开发出具有保健及治疗功能的“牡蛎丸”和高级饮料“牡蛎汁”。但由于海洋污染、环境恶化和海水养殖病害频发,牡蛎的养殖和开发仍存在挑战。我国每年牡蛎产量已居全球首位,2006年养殖产量达389万吨,占我国海洋水产养殖总量的1/3。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据广东省阳西县海洋与渔业局张小兵先生介绍牡蛎“三区养殖法”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4.
象山港三种不同养殖方式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营养类型养殖方式对半封闭海湾浮游生态系统的影响,于2015年在象山港的鱼类网箱养殖、牡蛎筏式养殖和海带筏式养殖3种养殖区内外分别进行大、中型和中、小型浮游动物群落及相关环境因子的四季研究。结果显示,牡蛎养殖区内大、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明显,夏、秋季优势种太平洋纺锤水蚤的优势度下降,冬季优势种腹针胸刺水蚤的优势度上升;网箱养殖区内浮游动物群落变化不明显,变化主要为大、中型浮游动物优势种,春、冬季腹针胸刺水蚤的优势度下降,秋季优势种种类组成变化明显;海带养殖区内浮游动物群落和优势种变化均不明显。此外,3种养殖方式对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丰度和α多样性均未产生明显影响。结合象山港的水文特征和养殖区内外的环境因子,研究表明,牡蛎养殖区浮游动物群落变化是牡蛎滤食行为和铁港水交换能力差的综合结果,而浮游动物优势种变化可能与水体总磷含量较高有关;因目前网箱养殖规模小且西沪港水动力条件较好,网箱区内局部环境和浮游动物的变化较小;海带养殖因面积小且仅春、冬季养殖,不足以对水质和浮游动物产生影响。此外,本研究显示不同环境中,大、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异较中、小型浮游动物明显,这可能与中、小型浮游动物群落的稳定性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近江牡蛎是海水养殖生产的经济贝类,它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适应性强等特点;它不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我国传统性食用、药用和出口的名贵水产品。我国沿海人民有养殖牡蛎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过去,习惯性采用石头、板石、瓦片、牡蛎壳等附着器于潮干带的滩涂进行平面养殖。这种养殖方式,牡蛎生长慢,一般放养时间需4~5年;单位面积产量低,亩产约一千市斤;生产操作笨重、劳动强度大。1965年开始,在农业  相似文献   

16.
<正> 牡蛎,又名蚝、海蛎子,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主要养殖品种有褶牡蛎、近江牡蛎两种.养殖业集中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浙江也有养殖,数量不多.养殖面积约40万亩,年产量约80万担.1973年发展贻贝养殖之前,其面积与产量在我国海水养殖贝类中始终占第一位,目前产量虽已低于贻贝(约500万担),但其养殖面积仍占首位.  相似文献   

17.
1988年,浙江省玉环县芦浦乡在楚门港内用浮筏养殖牡蛎500亩,挂橡皮条100余万条。这些浮筏式养殖的牡蛎是分别于6月下旬在自然海区和室内人工采苗、附苗的,经过4个月的管理,一般壳长已达4厘米左右;室内人工附苗的牡蛎,长势更为喜人,虽然附苗期比自然海区晚了近一个月,但目前平均壳长已4.5厘  相似文献   

18.
《广西水产科技》1996,(3):34-35
1996年7月11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赵富林同志在钦州市委书记俞芳林,区水产局局长陈荣贵、区水产总公司董事长赵思超等同志陪同下,考察了钦州市钦南区渔业生产。赵富林同志上午先后考察了茅尾海牡蛎吊养和插养、网箱养殖媪鱼、网箱养殖鲈鱼、黑鲷等养殖项目以及龙门渔港、钦州港渔业码头岸线,分别同钦州市水产局领导、  相似文献   

19.
陈光翟 《海洋渔业》1995,17(2):91-93
珍珠养殖正以一种迅速、持续可行的经济活力脱颖而出。近五年来,有些国家小至库克群岛,大至中国,正利用养殖技术和制度上的变化紧急行动起来。政府正在对既可在淡水也可在海水养珠的内陆湖泊和河川资源以及沿岸海区资源进行评估。总而言之,凡不受污染、可以进行牡蛎和贻贝养殖的水体现均具有发展珍珠养殖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太平洋牡蛎生长快、产量高、肉质鲜美,是一种世界公认的优良养殖牡蛎。在我国沿海各省太平洋牡蛎大量养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太平洋牡蛎的品质严重劣化、出肉率低下,味道、肉质亦远不如引进当初鲜美,从而影响了民众的消费意愿,影响了太平洋牡蛎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经过多年养殖后,太平洋牡蛎是否发生了“种质变异”?太平洋牡蛎的品质下降、某些优良性状的丧失是否与此有关?它又是如何发生的?本文依据几年来对育苗场育苗情况的调查了解,以及笔者与一业者共同进行的太平洋牡蛎纯种与本地培育的种苗的对照养成试验,就这些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