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醛酮还原酶是一类依赖NAD(P) H的氧化还原酶,在生物体内参与了糖代谢、酮代谢和物质运输等多种生理过程。为了解黄鳝醛酮还原酶在细胞逆境胁迫中的保护作用,采用液体培养和斑点展示法,比较含黄鳝醛酮还原酶Eakr的重组菌株和阴性对照菌株在Na Cl、Cu2+和H2O2等非生物胁迫下的存活率和生长活力。结果表明,含重组醛酮还原酶Eakr的大肠杆菌在高渗透压、重金属和氧化胁迫下的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其生存活力也大大增强。提示黄鳝醛酮还原酶Eakr可能参与了细胞活性氧代谢和物质运输等多种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醛酮还原酶(aldo-keto reductase,AKR)是机体依赖NAD(P)H的一类重要的氧化还原酶,在细胞有毒羰基化合物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鱼类醛酮还原酶基因及其功能的报道。为了解鱼类醛酮还原酶在细胞抗有毒羰基化合物胁迫过程中的作用,笔者比较了含重组黄鳝AKR基因的阳性菌株和不含该重组基因的阴性对照在丙酮醛及2,3-丁二酮2种羰基化合物处理后的存活率。结果表明,随着毒性物质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浓度的升高,阳性菌株和对照菌株存活率均呈逐渐下降趋势;阳性菌株的存活率始终极显著高于对照菌株(P0.01)。结果提示,黄鳝的醛酮还原酶具有一定的羰基解毒作用。该研究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鱼类AKR基因的功能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牛(Bos taurus)解旋酶DHX36(BtDHX36)及其突变体蛋白对含有G4结构底物结合和解旋活性的差异,为深入研究牛DHX36酶学特征和结构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制备底物16nt-ssDNA、Telomere G4和Telomere G4-16T,构建重组质粒pET15b-sumo-BtDHX36,通过Overlap PCR引入点突变,构建位于RSM区和OB域的突变重组质粒,分别将质粒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诱导表达;经过Ni-NTA和Hi Trap SP HP柱纯化得到目的蛋白。以解离平衡常数为判定指标,利用荧光各向异性法(FA)对酶蛋白与底物结合时的KCl浓度(0,50和100 mmol/L)、反应温度(25,30和37℃)、MgCl_2浓度(0,2和5 mmol/L)、pH(6.5,7.5和8.5)进行优化,确定BtDHX36的体外最佳底物结合条件,比较野生型BtDHX36及其突变体对含有G4结构底物结合活性的差异。以解旋比例和速率常数为判定指标,利用快速停流-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比较野生型BtDHX36及其突变体对G4结构的解旋活性差异。【结果】成功构建了野生型BtDHX36重组质粒pET15b-sumo-BtDHX36及其RSM区突变体BtDHX36~(R63AI65A)、BtDHX36~(Y69A)、BtDHX36~(K76AN77AK78A)和OB域突变体BtDHX36~(Y862A)的重组质粒,诱导表达纯化后得到了纯度大于95%的酶蛋白。确定了野生型BtDHX36的体外最佳底物结合条件为:KCl 50 mmol/L、MgCl_2 2 mmol/L、20 mmol/L Tris-HCl pH=7.5、反应温度37℃。各突变位点均可降低酶蛋白与Telomere G4的结合活性。OB域的Y862A突变和RSM区K76AN77AK78A突变对酶蛋白解旋Telomere G4-16T活性均无明显影响;RSM区的R63AI65A和Y69A突变对酶蛋白解旋Telomere G4-16T均有较大影响。【结论】获得了高纯度的野生型BtDHX36及突变体酶蛋白,明晰了其体外最佳底物结合条件;RSM区的R63AI65A和Y69A突变均可明显降低酶蛋白解旋Telomere G4-16T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定点突变和生物学分析,研究了赖氨酸琥珀酰化对GAPDH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菜GAPDH基因全长为1 014 bp,由338个氨基酸组成,其中K264位点在藻类中高度保守。将K264位点的氨基酸K(AAA)突变为R(AGA),野生型和突变型GAPDH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一个36.61 ku的外源蛋白。纯化后蛋白活性测定发现,发生琥珀酰化修饰比未发生琥珀酰化修饰的GAPDH(K264)活性显著降低,表明琥珀酰化修饰参与发菜GAPDH活性的调节。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发菜GAPDH的分子信息和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验证miRNA-2127与p53基因的靶向关系,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p53与miRNA-2127的结合位点,全基因合成法合成该结合位点的野生型与突变型模板,并将其克隆到pmiR-RB-REPORT~(TM)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中,构建野生型与突变型重组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将293T细胞分为4组,分别共转染野生型报告质粒+阴性对照(NC)、野生型报告质粒+miRNA-2127、突变型报告质粒+NC、突变型报告质粒+miRNA-2127。检测各组细胞中荧光素酶活性差异,结果显示:共转染了野生型报告质粒+miRNA-2127的293T细胞与共转染了野生型报告质粒+NC组相比,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且突变型报告质粒+miRNA-2127组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报告质粒+miRNA-2127(P<0.05),说明miRNA-2127能够靶向调控p53基因,且结合位点位于3′UTR区369—375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朱砂叶螨AChE突变型来寻找防治农业主要害螨的选择性杀螨剂靶点。【方法】构建螨AChE突变型原核表达载体,纯化蛋白后进行酶活性比对分析。【结果】AChE突变型于pET-30a载体中成功大量表达,获得2个较高纯度的AChE突变型重组蛋白AChE-VWE和AChE-WEH,它们与野生型相比虽活性降低,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实现了对AChE突变型原核高效表达系统构建,获得AChE突变型蛋白,为螨AChE功能研究及新型选择性杀螨剂的筛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根据茂源链霉菌谷氨酰胺转氨酶点突变的结果,用重叠延伸PCR法构建了3个吸水链霉菌谷氨酰胺转氨酶突变体Tyr81ValGly82Asn、Tyr133Phe、Tyr360Ala,在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中表达并对其酶学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野生型和3个突变体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 7;除了甘油外,其他有机试剂都降低了TGase的酶活力;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Tyr81ValGly82Asn、Tyr133Phe和Tyr360Ala的比活力分别提高了9%、85%和30%;3个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Km、Kcat和Kcat/Km值有所升高,表明突变可能降低了TGase与底物的亲和力,却加速了其催化效率。上述结果为通过点突变提高吸水链霉菌谷氨酰胺转氨酶酶活力提供了试验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高效的半纤维素类饲料酶制剂,将含嗜热厌氧乙醇菌α-阿拉伯糖苷酶/木糖苷酶(Xar)基因的重组质粒p ET-20b-xar导入大肠杆菌DH10B中,经IPTG诱导进行高效表达,将表达的重组酶进行热处理和Ni~(2+)亲和层析纯化,并对纯化的重组酶Xar的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对硝基苯酚-α-阿拉伯呋喃糖苷(p NPAF)为底物,重组酶Xar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 H值分别是75~80℃和6.0,米氏常数(Km)、最大反应速度(Vmax)分别为2.42 mmol/L、20.7μmol/(min·mg);以对硝基苯酚-β-木糖苷(p NPX)为底物,重组酶Xar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 H值分别为93℃和5.8~6.2,Km、Vmax值分别为0.60 mmol/L、43.8μmol/(min·mg)。将重组酶Xar置于80℃保温1 h,木糖苷酶的相对活性仍为56.4%,在p H值4.2~8.2条件下仍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当木糖浓度达到400 mmol/L时,木糖苷酶的相对活性仍有97.9%。Mn~(2+)对重组酶Xar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而Cu~(2+)和Zn~(2+)对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见,重组酶Xar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拯救出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重组新病毒,利用反向遗传学手段,8个质粒共同转染293T细胞,包装带有双点突变(第119位氨基酸由E突变为V,第222位氨基酸由I突变成L)、单点突变和野生型的流感病毒H3N2;在MDCK细胞中传代包装成的H3N2病毒。结果表明,野生流感病毒H3N2和其突变株包装成功,第119位氨基酸单点突变型滴度与野生型的相近,而第222位氨基酸单点突变和双突变型滴度要比野生型的低。本实验成功证明了H3N2神经氨酸酶上两个位点(第119和222位氨基酸)对病毒包装及复制起到关键的作用,且NA上第222位氨基酸相对于第119位氨基酸显得要更重要。  相似文献   

10.
3–酮脂酰ACP还原酶属于短链醇脱氢酶/还原酶(SDR)超家族蛋白,参与细菌脂肪酸及相关物质合成,负责催化3–酮脂酰ACP还原为3–羟脂酰ACP。3–酮脂酰ACP还原酶在细菌中广泛存在,且氨基酸序列较为保守,然而其生物学功能却展现出多样性。本文对近年来细菌3–酮脂酰ACP还原酶的结构特性、生物学功能和抑制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加深对3–酮脂酰ACP还原酶的理解和抗菌药物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晚期表达因子LEF-10的第21位保守氨基酸残基进行饱和点突变,研究该位点突变对AcMNPV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LEF-10朊病毒特性及其在病毒复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同源序列比对发现,LEF-10第21位亮氨酸残基高度保守。对pTriEx质粒载体上LEF-10第21位的亮氨酸残基通过异位回补进行饱和突变,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与线性化的BacmidΔlef-10共转染草地贪夜蛾Sf9细胞构建重组病毒,研究LEF-10第21位上不同氨基酸残基对病毒活性的影响。同时联用Red/ET基因敲除系统和rpsl反向筛选系统对AcMNPV Bacmid的LEF-10基因进行原位突变,突变后的线性化Bacmid与pTriEx-p(p10)-dsRed质粒共转染草地贪夜蛾Sf9细胞构建原位突变型病毒,研究点突变对重组病毒活性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突变型病毒对晚期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异位回补点突变重组病毒和原位点突变重组病毒转染和感染Sf9细胞的结果均表明,当LEF-10第21位亮氨酸残基突变为异亮氨酸残基、丙氨酸残基、缬氨酸残基、脯氨酸残基、半胱氨酸残基和甲硫氨酸残基时,可以拯救LEF-10缺陷型病毒,并产生具有感染性的重组病毒,但其他突变型重组病毒均为致死突变。将7种原位突变重组病毒分别以高MOI(MOI=10)和低MOI(MOI=1)感染Sf9细胞,结果表明低MOI感染Sf9细胞时,7种重组病毒外源蛋白的表达水平相当;高MOI感染Sf9细胞时,7种重组病毒外源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明显,其中突变为丙氨酸残基的重组病毒将外源蛋白的表达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LEF-10第21位氨基酸残基对其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位点氨基酸残基的性质影响AcMNPV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是一种NADPH依赖的、含硒的黄素蛋白,在细胞增殖和分化、维持细胞内外氧化还原平衡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基因特异性引物从枯草芽孢杆菌BS04菌株中扩增TrxR编码基因,亚克隆至pET-28a(+)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经过IPTG诱导表达后采用Ni离子亲和层析进行重组蛋白纯化及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BS04菌株的TrxR基因全长1 011 bp,编码336个氨基酸,与已知枯草芽孢杆菌TrxR氨基酸同源性达99%。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ting分析发现,重组蛋白分子量约37 ku,与预期相符。DTNB还原法测定TrxR活性及酶动力学常数结果表明,其对DTNB具有较高的还原活性,其KmKcat值分别为3.06 mmol·L-1和324.71 min-1。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TrxR的功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更直观、便捷地研究木质素合成途径中CCR的酶学特性,从产物生成的方向来监测CCR的酶学特性。试题采取化学合成方法制备CCR的产物——4-羟基肉桂醛物质(香豆醛、松柏醛、咖啡醛)并利用HPLC进行纯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n)进行鉴定,合成的4-羟基肉桂醛可作为HPLC-MSn技术研究CCR酶学特性时的标样。建立了一套HPLC-MSn技术检测CCR酶活的新方法,将毛白杨重组CCR蛋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并利用亲和层析法获得电泳纯CCR蛋白,利用HPLC-MSn技术监测CCR酶对4种底物的酶学特性。结果显示,通过该方法能够监测到CCR底物的减少和产物的增加过程,为木质素合成途径中关键酶的酶学活性研究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子克隆手段获得大肠杆菌来源的羧酸酯酶BioH,采用定向进化的方法提高该酶的水解活性以提升其应用价值.通过PCR扩增,从大肠杆菌K12菌株中克隆得到羧酸酯酶BioH基因,目的基因长度为771bp,含256个氨基酸;将其连接到pET30a(+)质粒上并转入BL21(DE3)宿主细胞中,经诱导表达得到所需的目的蛋白,该蛋白分子质量约为28.2ku.野生型的BioH水解对硝基苯丁酸酯(p-NPB)的活性为18U/mg,且该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以p-NPB为底物进行高通量筛选,其水解底物为对硝基苯酚(p-NP),在405nm处有最大吸收峰.挑选出水解活性提高的突变体,并通过2轮定向进化过程,成功筛选到7个水解活性提高的优良突变体,它们的活性分别提高了20%~100%.结构分析表明,突变体的突变位点均分布在远离活性中心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从巴什拜羊外周血多形核粒细胞(PMN)中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出巴什拜羊BPI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p PIC9K载体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 PIC9K-BPI,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电转化至毕赤酵母GS115中并用甲醇诱导表达,SDS-PAGE鉴定重组BPI蛋白的表达,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重组BPI蛋白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RT-PCR扩增获得597 bp巴什拜羊BPI基因;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成功构建BPI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重组BPI蛋白成功表达,通过抑菌试验表明表达的重组BPI蛋白具有明显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将含海栖热袍菌(Thermoga maritima)β-木糖苷酶(Xyl)基因的重组质粒p ET-28a-xyl导入大肠杆菌BL21-Codon Plus(DE3)-RIL中,经诱导实现高效表达,经热处理和Ni2+亲和层析纯化达到电泳均一,并对纯化的重组酶Xyl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重组Xyl同时具有木糖苷酶和阿拉伯糖酶活性,即为双功能酶。以对硝基苯酚-ɑ-阿拉伯呋喃糖苷(p NPAF)作为底物,重组酶Xyl的最适作用温度和最适p H分别为80~90℃和5.8,90℃的半衰期为1.0 h,在p H 7.0~7.8区间重组酶保持较高的稳定性。金属离子Mn2+对重组Xyl的双活性有促进作用,而Cu2+和SDS对酶的抑制作用最明显。重组Xyl能将低聚木糖中的木二糖和木三糖彻底分解为木糖。  相似文献   

17.
以带有野生型扩展青霉碱性脂肪酶eDNA全长的载体psk—lip07为模板,利用易错PCR技术以及高通量筛选,最终获得了一株最佳突变体CS—pPIC3.5K—lip07-ER04,其最适作用温度比野生型提高10℃,酶活提高了约22%,热稳定性Tm值也提高了3.28%。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脂肪酶(PEL)第82位的Lys突变成Arg,第241位的Glu突变成Pro。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p53基因突变对细胞正常功能的影响,阐明肝癌的发病机制。【方法】利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对202例中国肝癌患者p53基因的11个外显子进行突变筛查;利用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MV-R248W,Western blot检测突变体蛋白R248W在p53缺失型H1299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和流式细胞仪,研究R248W突变对转录活性及促凋亡能力的影响。【结果】在其中1例样本的7号外显子处筛查到突变形式为CGG→TGG的点突变,使p53蛋白248位的精氨酸(Arg)突变为色氨酸(Trp),即R248W,突变率为0.495%;在H1299细胞中转染等量的pCMV-p53和pCMV-R248W时,野生型p53与突变体R248W的蛋白表达量相当,但R248W的转录活性及促凋亡能力显著低于野生型p53。【结论】R248W突变可能引起p53蛋白构象的改变,从而影响p53的转录活性及促凋亡能力,使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导致肿瘤发生。  相似文献   

19.
秋茄硫氧还蛋白调控活性氧平衡增强烟草耐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硫氧还蛋白(Trxs)能调控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在木本植物中Trxs与耐盐性的关系尚未研究。本文克隆了非泌盐红树秋茄的硫氧还蛋白基因KcTrxf,并研究KcTrxf在植物耐盐性中的作用。qRT-PCR结果显示,秋茄在盐胁迫下KcTrxf表达量上调,并且叶片中的非蛋白巯基(NPTs)的含量上升。KcTrxf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585 bp,编码194个氨基酸,是一类定位于叶绿体中的f类硫氧还蛋白。将重组的35S:KcTrxf表达载体转入模式植物烟草中进行耐盐性分析,结果表明,KcTrxf提高了烟草的耐盐性。 NaCl处理下,野生型烟草叶片中膜质氧化,并且积累大量活性氧,使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比值明显下降。转基因烟草一方面通过提高过氧化氢酶(CAT)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来清除H2O2,另一方面通过调节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中(AsA-GSH cycle)的关键酶单脱氧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以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来增加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同时,还增加了叶片中非蛋白巯基的含量,进而清除活性氧,减少盐害引起氧化胁迫。因此,盐胁迫下转基因烟草中的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维持较高水平,从而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和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鸡Mx蛋白第631位氨基酸变异与抗病性的相关性。【方法】用已经构建成功的中国狼山鸡Mx蛋白基因突变型pcDNA3.0-MMx和未突变型pcDNA3.0-Mx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染鸡成纤维(CEF)细胞和鼠成纤维(NIH-3T3)细胞;利用RT-PCR检测突变型MMx基因和未突变型Mx基因的表达,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重组蛋白抗新城疫病毒(NDV)和水泡性口炎病毒(VSV)的效果。【结果】诱变鸡Mx基因的表达重组蛋白可保护CEF细胞在孵育48 h内免受NDV的感染;转染突变型pcDNA3.0-MMx真核表达载体的NIH-3T3细胞在孵育60 h内亦未受到VSV的浸染;而转染未突变型pcDNA3.0-Mx真核表达载体的CEF和NIH-3T3细胞在24 h内均发生了病变。【结论】体外重组突变的Mx蛋白在单细胞水平上具有延缓NDV和VSV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