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免疫增强剂(VA5)提高SPF鸡免疫功能的机理,将SPF鸡分别免疫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含VA5的H9灭活疫苗、含IL-4和/或IFN-γ真核质粒的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另设空白对照。检测免疫鸡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数目及IL-4和IFN-γ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及血清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在14日龄、17日龄和21日龄和28日龄,免疫IL-4和H9、IL-4与IFN-γ和H9以及VA5佐剂与H9组的CD4~+淋巴细胞亚群上升快且比例高于其他组,免疫IFN-γ和H9、IL-4与IFN-γ和H9以及VA5增强剂与H9组的CD8~+淋巴细胞亚群上升快且比例高于其他组,IL-4的上升趋势与CD4~+细胞类似,IFN-γ的上升趋势与CD8~+类似。免疫含VA5的禽流感(H9亚型)灭活苗组在免疫后第2周、3周和4周血清HI效价达到7lg2以上,高于其他各免疫组。说明,与直接添加IL-4和IFN-γ的细胞因子质粒组相比,VA5免疫增强剂能够促进SPF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值,提高CD4~+、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并诱导IL-4和IFN-γ细胞因子分泌。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A型流感病毒H1N1感染小鼠模型,并使用c-Jun蛋白的特异性核酶Dz13抑制该蛋白的表达,探索c-Jun蛋白在流感病毒感染后对T淋巴细胞增殖和炎性反应的调节作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ting)结果表明,核酶Dz13作用后c-Jun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且c-Jun蛋白的活化也随之降低。此外,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感染后3 d和6 d外周血内辅助性T细胞(CD4~+T)和杀伤性T细胞(CD8~+T)的增殖情况,同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外周血内细胞因子IFN-γ、IL-6和IL-10表达。结果显示:小鼠感染病毒后,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明显增多,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量也明显上调;而抑制c-Jun蛋白表达后,CD4~+和CD8~+T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且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6和IL-10的表达量亦受到抑制。说明c-Jun蛋白参与调节A型流感病毒H1N1感染后引起的T淋巴细胞增殖和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鸡柔嫩艾美尔球虫体外刺激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活力及分泌的细胞因子目的是了解球虫对免疫细胞增殖及产生的免疫相关分子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分离鸡外周血和脾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和HD11巨噬细胞分别与鸡柔嫩艾美尔球虫子孢子体外共培养,采用MTT、Griess、ELISA、RT-PCR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相关分子水平。【结果】子孢子组鸡外周血和脾淋巴细胞增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子孢子组HD11巨噬细胞NO和iNOS的分泌量明显增加(P0.05),外周血和脾淋巴细胞NO和iNOS分泌量升高,但统计差异不显著,脾淋巴细胞iNOS分泌量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子孢子组免疫细胞上iNOS基因表达水平上调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子孢子组HD11巨噬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IL-2分泌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IL-2mRNA表达下调;HD11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IFN-γ量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外周血淋巴细胞IFN-γ分泌量明显降低,IFN-γ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统计差异;子孢子组HD11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及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其表达MHC-Ⅱ分子的阳性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上表达KUL01表面分子阳性百分率显著降低,但阳性细胞平均荧光强度都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鸡柔嫩艾美尔球虫刺激免疫细胞增殖,提高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NO和iNOS的分泌量明显增加及iNOS基因表达水平上调,但IL-2分泌量下降其mRNA表达下调,免疫相关分子(MHC-II)表达量增加,结果表明鸡柔嫩艾美尔球虫能不同程度影响免疫细胞增殖及产生免疫相关分子。  相似文献   

4.
滑液支原体感染是由滑液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为控制滑液支原体感染,本研究利用MS WVU1853株辅以Montanide ISA 206 VG佐剂制备了灭活疫苗,研究发现MS灭活疫苗在体外能够激活鸡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s),DCs能够摄取MS灭活疫苗抗原提呈给T淋巴细胞并刺激T细胞增殖,利用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增殖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T细胞增殖比率高于CD8+T细胞。SPF鸡免疫高剂量(1010cfu·m L-1)MS灭活疫苗后IFN-γ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4+T细胞主要向Th1类细胞分化并分泌IFN-γ促进CTL细胞发挥杀伤作用,证明灭活MS疫苗能够有效激发免疫鸡群的细胞免疫反应。利用MS灭活疫苗免疫7日龄SPF鸡,单次免疫可以对MS攻毒产生完全保护,另外对疫苗安全性进行检验显示疫苗安全性良好,对鸡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试验应用滴鼻+点眼法对7日龄黄羽肉鸡攻毒建立传染性支气管炎感染模型,采用蛹虫草基质多糖进行治疗试验,通过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指数、血清抗体水平和γ-干扰素浓度的检测来研究蛹虫草基质多糖用于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蛹虫草基质多糖能够促进肉鸡法氏囊和脾脏的生长发育,加快其增重,从而提高免疫器官指数,又能促进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转化水平;同时还能使血清抗体水平和γ-干扰素浓度升高,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因此,蛹虫草基质多糖可作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治的临床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4种多糖对免疫雏鸡抗体效价和T淋巴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50羽14日龄蛋公鸡随机均分成9组,用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NDV-IBV)弱毒苗首次免疫的同时,8个试验组分别肌肉注射高、低剂量的黄芪多糖、板蓝根多糖、牛膝多糖和山药多糖溶液,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3d。28日龄用NDV-IBV灭活油乳苗再次免疫。各组分别于首次免疫后第7、14、21、28、35、42和49天随机抽取8羽翼下静脉采血,分离血清,用微量法测定新城疫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于首次免疫后第10、20、30、40和50天每组随机抽取5羽心脏采血,分离淋巴细胞,分别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双染色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和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4种多糖均能显著提高新城疫HI抗体效价,促进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提高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和CD4^+/CD8^+值,低剂量的黄芪多糖和板蓝根多糖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弓形虫感染对大鼠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腹腔感染经CF-11纤维素纯化的活弓形虫速殖子悬液后60 d内大鼠外周血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其外周血IFN-γ、TNF-α、IL-4等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显示:CD8 T细胞亚群水平在感染弓形虫后3 d、7 d、14 d和21 d时均显著低于正常水平(P<0.05),至感染后28 d恢复至正常;而CD4 T细胞亚群水平在整个感染过程中并无显著变化;CD4 / CD8 比值升高,以感染后14 d最为明显;大鼠外周血中IFN-γ和IL-4 水平在感染后7 d开始升高(P<0.05),至感染后60 d时仍高于正常水平,TNF-α至感染后28 d时高于正常水平(P<0.05),至感染后60 d时仍高于正常水平.表明大鼠感染弓形虫对其免疫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抗鸡新城疫中药复方并观察中药复方对雏鸡免疫内分泌调节的影响,将152羽30日龄健康免疫雏鸡随机分为5组:3个中药复方组(方1、方2、方3)、病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人工感染鸡新城疫病毒(NDV)后,观察鸡群的发病情况,并于试验各期随机心脏采血,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和血清抗体、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甲状腺素(T4)及胰高血糖素(Glu)的水平.结果表明:中药复方能延缓鸡新城疫的发病时间,减轻病理损伤,促进病鸡康复,有效降低鸡的死亡率,尤以方3效果最好.方1和方3能快速提高抗体水平;方1能提升血清IFN-γ和T4的水平,方2能提高血清IL-2的含量,方3则可提高血清IL-2、IL-6和T4的水平,3个中药复方都可降低鸡死亡高峰期血清IL-6和Glu的水平.研究表明,中药复方能快速刺激免疫鸡体内体液免疫应答,并通过免疫内分泌整体调节途径以抵抗NDV感染,不同组方原则的复方调节途径可能也不一致,但方3的效果整体上优于方1和方2.  相似文献   

9.
以小鼠为实验动物研究家蚕茧壳水解物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分别给正常雄性BALB/c小鼠灌胃低剂量(50mg/kg)、中剂量(200mg/kg)和高剂量(500mg/kg)的家蚕茧壳水解物6周,然后利用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利用血液涂片的方法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利用FACS检测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率;利用抗体芯片方法检测细胞因子分泌量。结果显示,中剂量家蚕茧壳水解物可极显著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P0.01),高剂量组也表现出显著作用(P0.05),并且和对照相比,中剂量提高的量是对照的4倍;细胞涂片结果显示,摄取家蚕茧壳水解物的小鼠和对照组相比,嗜酸性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比率下降,而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率上升;中剂量组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率显著提高(P0.05);IL-17、IL-6、IFN-γ3种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多,其中,中剂量组IL-17分泌量达对照组的4.5倍。综上所述,家蚕茧壳水解物能够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T淋巴细胞膜表面标志的表达及其细胞因子的分泌,了解人鼻息肉T淋巴细胞的活化状态及Th1/Th2反应的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外周血中T细胞膜表面标志CD3、CD69的表达和Th1代表性细胞因子IFN-γ、Th2代表性细胞因子IL-4的分泌水平,并与正常人下鼻甲黏膜及外周血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患者鼻息肉组织及外周血T细胞均表达CD69分子,在鼻息肉组织局部CD69分子的表达更高(P〈0.01)。而在正常人下鼻甲黏膜中几乎未见CD3^+CD69^+细胞。(2)鼻息肉组织及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均检测到IL-4、IFN-γ的表达,而在正常人下鼻甲黏膜中几乎未见CD3^+IL-4^+和CD3^+IFN-γ^+细胞。与正常人相比,患者外周血中IL-4、IFN-γ的含量均升高(P〈0.01);与同一患者外周血相比,鼻息肉组织中IL-4的含量增高(P〈0.01)而IFN-γ的含量降低(P〈0.01)。结论鼻息肉组织中的T细胞高度表达CD69分子,处于免疫活化状态,产生Th1/Th2混合模式的细胞因子,与外周血相比Th细胞因子分泌优势发生改变,可能与鼻息肉"微环境"形成及黏膜免疫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1.
解晓露  陈成  魏东 《浙江农业科学》2014,(5):767-770,779
将布氏减毒活疫苗通过皮内注射和皮下注射方式免疫小鼠,比较2种方式的免疫效果。用布氏菌活疫苗,通过皮内和皮下注射免疫小鼠,免疫4周后分离血清及脾脏淋巴细胞。ELISA法检测免疫动物血清中总IgG抗体;ELISPOT法检测分泌IFN-γ、IL-4的脾脏淋巴细胞数目,同时用ELISA方法检测体外再刺激后小鼠脾细胞分泌IFN-γ、IL-4的水平;用流式细胞仪对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类;用羊布鲁氏菌弱毒株M5攻击免疫动物,通过脾脏细菌计数评价布氏活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ELISA、ELISPOT和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结果显示,2种免疫途径均能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BALB/c小鼠攻毒试验显示皮内注射组脾脏中布氏菌数量的对数值为0,皮下注射组为2.27±0.21,阴性对照组为5.13±0.16。由此可知,2种免疫方法均能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但皮内注射组的免疫保护作用显著优于皮下注射组,提示通过皮内注射布氏疫苗可能是安全、高效的免疫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在畜禽病毒性疾病中的作用及其诱导机体免疫的能力,建立了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动物模型,通过检测免疫器官指数、IBDV抗体、外周淋巴细胞亚群、诱导干扰素和白介素水平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评估不同剂量BCG-PSN对IBDV感染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免疫器官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在注射BCG-PSN的初期出现上升趋势,而在注射BCG-PSN后期(15d)受试鸡外周血液CD4+/CD8+值显著提升;各BCG-PSN注射组的IBDV抗体滴度在试验初期明显提高;从注射开始,BCG-PSN就显示出其对IFN-γ、IFN-α和IL-2的显著提升效果。上述结果说明:BCG-PSN既能调节IBDV感染鸡的细胞免疫功能,又能调节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激活组织细胞释放包括IFN-γ、IFN-α和IL-2等多种细胞因子,以0.3mg·kg-1的注射剂量可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不同剂量女黄颗粒对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IL-2、IL-4、TNF-α和IFN-γ表达量的影响,旨在明确女黄颗粒对小鼠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5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及女黄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他处理组均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1次/d,连续5 d)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建模后,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女黄颗粒处理组则分别按0.5、1.0和1.5 g/kg剂量灌胃女黄粒颗溶液(以水稀释),1次/d,连续7 d.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的百分率及CD4+/CD8+比值,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脾脏细胞因子IL-2、IL-4、TNF-α和IFN-γ的表达情况.[结果]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后,小鼠的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较阴性对照组小鼠极显著降低(P<0.01,下同),小鼠脾脏IL-2、IL-4、TNF-α和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降.灌胃给药(女黄颗粒)后,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有所升高,其中女黄颗粒高、中剂量组小鼠的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较模型组小鼠极显著升高;除女黄颗粒高剂量组小鼠脾脏IL-2 mRNA的相对表量较模型组小鼠极显著下降外,各女黄颗粒处理组小鼠脾脏IL-2、IL-4、TNF-α和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女黄颗粒中剂量组小鼠脾脏IL-4、TNF-α和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模型组小鼠.[结论]女黄颗粒通过上调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提高IL-2、IL-4、TNF-α、IFN-γ的相对表达量以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临床推荐使用剂量为1.0 g/kg.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抗呼吸型IBV HI抗体水平与蛋鸡产蛋率的对应关系。【方法】将180只SPF鸡分为4组,第1组和第2组首免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活疫苗免疫,1羽份/只,4周后采血,第2组鸡同时用3批次的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M41株+HN6株)分别进行加强免疫,试验同时设置攻毒对照第3组和不免疫攻毒对照第4组。灭活疫苗免疫4周后,当产蛋率稳定在80%以上时,对试验鸡采血测定抗体,同时使用M41株病毒进行攻毒,记录攻毒后4周内各组鸡的产蛋性能,分析抗IBV HI抗体水平与攻毒后产蛋性能的相关性。【结果】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联合免疫组抗IBV HI抗体水平在2-8.2~2-9.3时,免疫鸡能够耐受IBV强毒的攻击,其产蛋性能不受影响。弱毒活疫苗免疫组抗体为2-4.8,产蛋量下降了12.69%。攻毒对照组抗体水平为2-2.0,攻毒后产蛋量下降45.22%。【结论】蛋鸡抗IBV HI抗体效价与产蛋率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强毒的攻毒保护之间呈正相关,可以用HI抗体检测来评价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灭活疫苗对产蛋鸡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用MTS比色法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的板蓝根多糖对体外培养的猪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分别用ELISA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了板蓝根多糖对猪脾脏淋巴细胞分泌IL-2,IL-4,IFN-γ和NO的影响.结果表明,板蓝根多糖能显著促进猪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同时又能协同ConA或LPS诱导的猪脾脏淋巴细胞增殖(P<0.05);能显著促进由ConA诱导的猪脾脏淋巴细胞分泌IFN-γ,抑制IL-2的分泌,对IL-4分泌的影响不明显;低剂量板蓝根多糖能显著促进NO的分泌(P<0.01).  相似文献   

16.
用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油乳剂灭活疫苗和携带H5N1亚型AIV血凝素(HA)的重组DNA疫苗pVAX1-HA分别免疫2周龄SPF鸡,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4周。每次免疫后14d,每组随机取4只鸡,分离其脾脏淋巴细胞,用H5N1亚型AIV JS株灭活全病毒作为特异性体外刺激抗原刺激鸡脾脏淋巴细胞,72h后,检测其培养上清中特异性ChIFN-γ的水平,同时用HI试验检测免疫鸡血清抗体。结果表明:重组DNA疫苗pVAX1-HA免疫组在二次免疫后,可检测出特异性ChIFN-γ的分泌和一定水平的抗体应答;而H5N1亚型AIV灭活疫苗免疫组均未能检测出ChIFN-γ,二次免疫后能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应答。说明DNA疫苗可激发较高水平的IFN-γ应答,而AIV灭活疫苗主要激发抗体应答,提示两者联合免疫可使免疫的禽群诱导产生强的细胞免疫应答和抗体应答,为AIV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自拟中药方剂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防治效果。【方法】首先选SPF鸡胚测定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标准株M41型(IBV-M41)的ELD50以确定攻毒剂量,然后将400只19日龄无IB抗体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8组,每组50只,分别设为预防高(2.0mL/次)、中(1.0 mL/次)、低(0.5 mL/次)组和治疗高(4.0mL/次)、中(2.0mL/次)、低(1.0mL/次)组及阳性对照组(攻毒后不给药)、阴性对照组(不攻毒、不给药),19日龄时预防组开始给予供试中药水提液,连用5d。21日龄时,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以100ELD50剂量的IBV-M41人工感染雏鸡,待症状出现24h后,治疗组开始给予供试中药方剂,连用5d,期间进行临床观察,并测定不同处理组不同日龄患病雏鸡血清中的IFN-γ和TNF-β质量浓度。【结果】临床试验表明,预防组随药物剂量的增大,鸡群的发病率逐渐降低;治疗组随药物剂量的增大,鸡群的治愈率逐渐提高。对人工感染雏鸡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的测定表明,预防组21日龄雏鸡未攻毒时,不同剂量组的IFN-γ和TNF-β质量浓度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在用药后的25,28日龄,感染IBV-M41雏鸡血清中的IFN-γ质量浓度显著高于阴性、阳性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治疗组用药2d后,用药组之间IFN-γ质量浓度无显著性差异,但TNF-β质量浓度差异显著;28,30日龄时,IFN-γ、TNF-β2种细胞因子的质量浓度均显著升高,并且与阴性、阳性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供试中药方剂可以持续诱生IFN-γ和TNF-β,发挥了调节免疫机能的作用,从而对机体产生免疫保护,以达到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选28日龄健康仔猪16头,随机分为4组。1组为对照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2~4组为试验组,分别肌注重组猪IFN-γ注射液(rpoIFN-γ)4万、40万、400万单位/头,注射液体积均为4 ml,研究rpoIFN-γ对猪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血清IL-2、IFN-γ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2组在试验第7天CD3 亚群比例、第7天和第14天CD4 亚群比例及CD4 /CD8 比值、第1天和第3天血清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组在试验第14天CD3 和CD4 亚群比例、CD4 /CD8 比值、血清IFN-γ含量,第7天、28天CD8 亚群比例,第14天、21天、28天血清IL-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组CD8 亚群比例在第28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注射rpoIFN-γ对仔猪的细胞免疫有促进作用,肌注的适宜剂量是40万单位/头。  相似文献   

19.
彭新青  周大杰  乔玉莉  韦日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12+14161-14112,14161
[目的]探讨氢化可的松对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淋巴细胞分离液无菌制备小鼠脾淋巴细胞,于RPMI1640的完全培养基中加入ConA后进行转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活化分子CD25和CD69及其共表达率。将转化的淋巴细胞分成不加氢化可的松的对照组和加入不同浓度的氢化可的松组,在各时间点取样计数,绘制其生长曲线。[结果]经ConA刺激3 d的T细胞上CD25和CD69分子及其共表达率最高,分别达73.5%、58%和32%。生长曲线显示,各组细胞在加氢化可的松后第2 d达到对数生长期,10-5、10-6、10-7mol/L浓度的氢化可的松对活化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都有抑制作用,但各浓度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氢化可的松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这为细胞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重组鸡α-干扰素(rChIFN-α)静脉注射4~6周龄SPF鸡,24 h后采血分离淋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时间外周血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结果显示,rChIFN-α可以在48~72 h内明显提高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并下调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证明rChIFN-α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