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究秸秆覆盖对富集植物重金属积累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4种作物(水稻、小麦、油菜和蚕豆)秸秆对镉富集植物硫华菊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结果】与未覆盖相比,覆盖4种秸秆降低了硫华菊根系、茎秆、叶片、地上部分及整株生物量,也降低了其光合色素含量。覆盖小麦、油菜、蚕豆作物秸秆的处理均提高了硫华菊地上部分的镉含量、转运系数和转运量系数,而覆盖水稻秸秆的处理则降低了这4项指标。硫华菊地上部分镉积累量的大小顺序为:油菜秸秆覆盖小麦秸秆覆盖蚕豆秸秆覆盖未覆盖水稻秸秆覆盖。与未覆盖相比,覆盖小麦秸秆、油菜秸秆和蚕豆秸秆的硫华菊地上部分镉积累量分别提高了24.22%、32.04%和18.82%。【结论】覆盖小麦、油菜、蚕豆秸秆均能提高硫华菊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其中以油菜秸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不同次数嫁接对豆瓣菜扦插苗生理特性和硒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在土壤硒含量为10 mg/kg条件下,以西兰花为砧木,豆瓣菜为接穗,研究一次嫁接、二次嫁接以及三次嫁接后扦插对豆瓣菜生理特性和硒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次嫁接有利于豆瓣菜扦插苗生物量及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的提高,在三次嫁接处理下,豆瓣菜根系、茎秆以及叶片的生物量分别较对照提高266.84%、256.49%、174.03%。与豆瓣菜自根苗相比,不同次数嫁接在显著提高豆瓣菜扦插苗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的同时,降低其叶绿素a/b值。此外,豆瓣菜扦插苗的CAT活性随嫁接次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SOD活性、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则均呈下降趋势。豆瓣菜扦插苗对硒的吸收特性,一、二、三次嫁接显著提高豆瓣菜根系的硒含量,并分别较对照提高7.05%、6.84%和6.47%,但其地上部分的硒含量及转运系数均随嫁接次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硒向地上部分的转移。尽管如此,由于嫁接显著促进豆瓣菜干物质的积累,这导致豆瓣菜扦插苗各部位的硒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并随嫁接次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中,三次嫁接使豆瓣菜扦插苗根系及地上部分的硒积累量达到最大值,分别较对照提高290.44%和110.08%,有利于豆瓣菜扦插苗对硒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不同砧穗组合对豆瓣菜扦插苗生理特性及硒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分别以青菜、油菜、萝卜、蔊菜、青花菜为砧木,豆瓣菜为接穗,在土壤硒浓度为10 mg·kg-1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砧木对豆瓣菜扦插苗生长、色素积累、保护酶活性和富硒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嫁接的豆瓣菜扦插苗相比,以油菜、萝卜、青花菜为砧木嫁接后可以显著提高豆瓣菜扦插苗各部位的生物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以蔊菜为砧木嫁接后不仅使豆瓣菜扦插苗的生物量处于较低水平,对其SOD、POD、CAT活性的抑制作用也最明显;虽然以青菜为砧木嫁接后显著提高了豆瓣菜扦插苗的光合色素含量,及SOD、CAT活性,但其根、茎、叶的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另外,以青花菜为砧木的嫁接处理在显著提高豆瓣菜扦插苗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对豆瓣菜的耐硒能力具有显著的增强效果。5种砧木对豆瓣菜扦插苗硒积累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萝卜为砧木的嫁接处理使豆瓣菜扦插苗各部分的硒含量和地上部分的硒积累量达到最大,可为富硒蔬菜的栽培、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盆栽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NaCl胁迫对木槿自根苗(扦插苗)、嫁接木槿(以海滨木槿为砧木)和海滨木槿自根苗(扦插苗)3种材料的高生长、生物量、根冠比及叶绿素含量变化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滨木槿砧木促进了低盐胁迫下木槿接穗叶绿素的合成,并有效缓解了高盐胁迫下接穗叶绿素的分解,明显改善了NaCl胁迫条件下嫁接木槿的生长,提高了生物量的积累.高浓度盐胁迫下,嫁接木槿的各项指标值均显著高于同一处理水平的木槿自根苗(P<0.05).0.4% NaCl处理水平时嫁接木槿可以正常生长,0.6%处理水平时接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随着盐胁迫浓度的进一步升高,各指标值趋于平缓下降.  相似文献   

5.
高温是限制西瓜秋季栽培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嫁接对西瓜高温抗性的影响,以葫芦砧木甬砧1号(YZ1)和西瓜早佳8424(ZJ)为材料,通过葫芦砧木嫁接西瓜,并以葫芦和西瓜自接为对照,以42 ℃高温处理3 d。结果高温使嫁接西瓜及接穗自接苗叶绿素含量升高,砧木自接苗叶绿素含量下降。嫁接西瓜叶片MDA含量下降,砧木和接穗则上升。同时,嫁接可减少高温对接穗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因此,砧穗互作具有类似杂种优势的表现,可提高西瓜的高温耐性。  相似文献   

6.
嫁接对西瓜枯萎病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雷鸣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5):655-656
以 5种野生葫芦科植物为砧木 ,栽培品种黑蜜 2号为接穗 ,研究了嫁接对西瓜枯萎病抗性的影响。其结果表明 ,嫁接西瓜苗对西瓜枯萎病的抗性明显提高 ,其中以丰乐葫芦为砧木的嫁接西瓜苗对西瓜枯萎病的抗性最好 ,而且 5种砧木与接穗间都有很强的亲和性 ,嫁接西瓜苗成活率都在 90 %以上 ,丰乐葫芦是嫁接西瓜亲和力与防治西瓜枯萎病的最佳砧木。嫁接西瓜苗生长势强 ,表现在嫁接的西瓜苗根系发达 ,叶片粗大 ,蔓长 ,茎粗  相似文献   

7.
嫁接是克服茄果类蔬菜连作障碍的重要手段,砧木是影响嫁接蔬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试验分别采用番茄属(Lycopersicon Mill.)和茄属(Solanum L.)砧木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及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进行了嫁接,研究嫁接后对番茄和茄子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异属砧木和接穗嫁接亲和力相对较低。番茄属砧木嫁接番茄对其生长无影响,但能显著增加茄子的株高、茎粗和叶片数;茄属砧木显著降低了番茄的生长势,减少了叶片数,显著增加了茄子的株高和叶片数。番茄属砧木嫁接番茄后可显著降低番茄的糖酸比,降低茄子的可溶性糖含量;茄属砧木显著降低了番茄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糖酸比,增加了茄子维生素C和粗纤维含量。番茄属砧木显著提高了番茄和茄子的产量,茄属砧木显著降低了番茄的产量,显著增加了茄子的产量。因此,在生产上建议,茄果蔬菜嫁接采用同属植株为砧木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8.
不同砧木对设施嫁接西瓜生长及品质影响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8种不同类型的砧木与‘华铃’西瓜嫁接,研究不同砧木嫁接西瓜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变异特征,以隶属函数值为依据,综合评价不同砧木嫁接对西瓜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砧木均能显著提高西瓜生长势,砧木之间差异较大,嫁接西瓜苗株高、砧木茎粗、接穗茎粗和叶片数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4.47%、6.38%、11.92%和8.71%;嫁接西瓜平均增产率达43.33%,但产量的变异系数达15.27%,通过隶属函数综合分析长势与产量,依次为白籽南瓜类型的砧木、野生西瓜砧木、葫芦类型砧木、‘华铃’CK;不同砧木均显著增加了西瓜果皮厚度,但对果形指数影响较小,对于Vc含量影响最大,变异系数达56.78%,其次为可溶性糖、边糖和中心糖含量;不同砧木嫁接的西瓜品质综合隶属函数值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嫁接法培育杜鹃红山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嫁接杜鹃红山茶的砧木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用油茶种子培育砧木苗,育苗要做到合理施肥,控制病虫害,促使小苗生长壮旺;二是选取生长多年的、生势好、树型美的油茶树作砧木.嫁接要选取健壮的接穗在适宜的季节嫁接.嫁接后,要加强肥水管理,及时抹掉部分的水芽,预防病虫害.  相似文献   

10.
山核桃优树采穗圃构建及生长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化香为砧木,以120株初选优树枝条为接穗构建山核桃采穗圃,嫁接1年后,按砧木不同直径等级统计其生长量、成活率、分枝数等;并根据不同采穗时间和嫁接时天气情况统计嫁接成活率.结果表明:砧木直径不同接穗的高生长与粗生长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砧木直径>8.1 cm,接穗高生长最快(平均年生长量为12.08±27.26 cm)、直径最大(平均为1.52±0.26 cm);砧木直径为2.1~4.0 cm,接穗的成活率最高,达61.40±11.87%,砧木直径<2.0,接穗成活率及各项生长量指标均最低;选择适宜的砧木和嫁接时机能提高嫁接成活率,快速构建采穗圃.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氮磷钾元素供应量下嫁接对西瓜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南瓜类型砧木‘思壮7号’嫁接‘拿比特’,以西瓜实生苗为对照,分别在氮磷钾浓度增加50%、常规及减少50%的营养液中培养10天,分析不同供应量下嫁接对西瓜苗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氮磷钾供应下,嫁接均可显著提高西瓜苗对营养的吸收,增强西瓜苗长势。嫁接西瓜苗地上和地下鲜重、干重在不同氮磷钾供应量下均高于实生苗,而相对叶绿素含量则相反。株高、茎粗、根长仅在常规和低供应量下高于实生苗。因此,嫁接在不同氮磷钾供应量下均可显著提高西瓜苗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番茄不同苗龄嫁接对前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京采6号’为接穗,以‘砧爱1号’‘砧芯1号’‘贛砧1号’‘广大1号’为砧木进行试验。接穗长到2叶1心进行小苗嫁接,接穗4叶1心时进行常规苗嫁接,进行了嫁接成活率、不同苗龄生长发育时间差异、定植后植株生长发育情况以及效益分析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苗龄嫁接成活率均在90%以上;小苗嫁接组合比常规苗嫁接组合生长发育时期短,茎粗无明显差异,株高和叶片数低于常规苗嫁接组合。在人工管理、嫁接操作、果实成熟期早等方面,小苗嫁接比常规苗嫁接成本投入少,从效益方面考虑,更适合用于生产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优良野生西瓜嫁接砧木品种,以6个野生西瓜品种为砧木,早佳8424为接穗,研究野生西瓜砧木对嫁接苗生长及枯萎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西瓜砧木显著提高了嫁接苗的生长和枯萎病抗性。6种砧木品种中,R2野生西瓜砧木嫁接后长势较好,其株高、茎粗、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分别比接穗提高了82.2%、30.8%、204.2%、140.0%、152.8%、90.0%,差异显著。R2野生西瓜砧木与R6野砧1号的根系长势较强,其根总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分别比接穗提高了90.1%~95.7%、119.5%~128.5%、233.9%~249.1%、35.6%~38.7%,其中主要通过增加植株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促进嫁接苗根系的生长。接菌15 d后,R2野生西瓜砧木嫁接苗发病症状较轻,病情指数与病菌含量分别为6.2和22.6 fg/ng,比接穗降低了91.7%与98.5%,且砧木嫁接前后枯萎病抗性强弱基本一致。综上,R2野生西瓜砧木嫁接后植株长势较好,枯萎病...  相似文献   

14.
以葫芦砧木甬砧1号及西瓜接穗早佳8424为材料,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对嫁接及非嫁接的苗期及开花期叶片的甲基化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瓜和葫芦幼苗期叶片的甲基化水平分别为12.7%和11.0%,它们在开花期的甲基化水平分别较幼苗期提高了1.5和0.5个百分点;嫁接总体上提高了幼苗期和开花期的全甲基化水平,但明显降低了半甲基化水平;嫁接对西瓜接穗甲基化水平的影响大于对砧木的影响;嫁接对开花期DNA甲基化状态改变的影响最大,嫁接导致的甲基化状态改变方式主要为未甲基化与全甲基化状态之间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不同嫁接处理对油茶高接茶花接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不同嫁接处理对油茶砧木移植高接茶花接穗生长的影响,于2006年开展油茶砧木移植嫁接茶花系列试验。试验处理设置分别为:不同时期嫁接试验、不同高度嫁接试验、砧木萌芽摘除试验和不同品种混合嫁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月份嫁接接穗新梢最长,2月份次之;砧木高度控制在50 cm为宜,这样既有利于接穗生长,也有利于植株矮化;每个砧木分支各更替保留2~3个未木质化嫩芽,有利于提高接穗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同一油茶砧木上嫁接不同茶花品种,接穗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葫芦砧木甬砧1号及西瓜接穗早佳8424为材料,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对嫁接及非嫁接的苗期及开花期叶片的甲基化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瓜和葫芦幼苗期叶片的甲基化水平分别为12.7%和11.0%,它们在开花期的甲基化水平分别较幼苗期提高了1.5和0.5个百分点;嫁接总体上提高了幼苗期和开花期的全甲基化水平,但明显降低了半甲基化水平;嫁接对西瓜接穗甲基化水平的影响大于对砧木的影响;嫁接对开花期DNA甲基化状态改变的影响最大,嫁接导致的甲基化状态改变方式主要为未甲基化与全甲基化状态之间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砧木嫁接对薄皮甜瓜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不同砧木对薄皮甜瓜生长特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宜薄皮甜瓜生长的良好砧木,以"日本雪松"白籽南瓜、"春霸"瓠瓜、"高登早瓜满园"冬瓜为砧木,"安生青玉"甜瓜为接穗,以接穗自根苗为对照,对薄皮甜瓜嫁接苗成活率、植株生长状况、抗病能力及果实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种砧木嫁接薄皮甜瓜成活率为91.11%~97.77%,各嫁接组合苗的生长状况均优于自根苗,瓠瓜砧木显著促进了甜瓜幼苗生长; 3种砧木嫁接均能提高甜瓜对枯萎病和白粉病的抵抗能力,但不同砧木嫁接组合表现有差异,以瓠瓜砧木嫁接苗表现最好;3种处理中,瓠瓜砧木嫁接苗果实中的可溶性糖、粗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最高,冬瓜砧木嫁接苗粗纤维含量最高。综合相关指标,瓠瓜砧木嫁接表现优于其它2种砧木,可作为薄皮甜瓜嫁接的优良砧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发现嫁接橄榄中部分嫁接株出现不育现象,分析主要原因,提出培养强壮砧木、选用理想接穗、提倡中苗稼接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合明日见柑橘的砧木,将明日见嫁接于香橙、枳壳、红橘3种砧木上,研究不同砧木对明日见柑橘嫁接成活率、接穗生长的影响,并运用隶属函数法计算亲和性综合指数,评价明日见与3种砧木的亲和性.结果 表明:以香橙作为砧木的成活率、接穗砧木径粗比、叶片面积最高;以红橘作为砧木的株高、砧木径粗、接穗径最高;以枳壳作为砧木的成活...  相似文献   

20.
杉木成龄优树复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973-18975
[目的]探索杉木成龄优树复壮技术。[方法]以地径粗度为0.5-10.0 cm的杉木幼树或伐桩萌条作砧木,用杉木成龄优树中上部枝条作接穗,于春季和夏季进行嫁接,辅以其他措施进行复壮,获得年幼化的萌条。[结果]春季共嫁接316株,成活163株,成活率51%,其中有11株直立生长、叶轮生、分枝稀疏,当年达到复壮目的,株高最大能达到125 cm;夏季共嫁接58株,成活43株,成活率74%,萌枝大部分为轮生叶、直立,复壮效果好,嫁接萌株生长正常,平均株高为35 cm。[结论]嫁接成活率与砧木种类和接穗有关,杉木嫁接以地径粗度为1.5-3.0 cm的幼树作砧木较好;应用亲砧效应,定向地反复嫁接于特定砧木上,可使其抗性和数量性状叠加,有望培育出优良无性系新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