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确定嘉兴黑猪的适宜初配日龄,使其充分发挥优良繁殖性能潜质,实验以华东某国家核心保种场79头嘉兴黑猪母猪为样本,划分为6个初配日龄阶段,即210d以下和210~239、240~269、270~299、300~329 d和330 d及以上,分析初配日龄对产总仔数、产活仔数、弱仔数、死胎、木乃伊及初生窝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初配日龄≥330 d组的平均总产仔数13.53头,显著高于210~239 d及300~329 d组(P<0.05),与其余各初配日龄阶段无显著性差异(P>0.05);活仔数、死胎、木乃伊、初生窝重及头胎产仔数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饲养成本、性成熟及体成熟相关因素,认为180~210 d为嘉兴黑猪适宜初配日龄。  相似文献   

2.
张元跃  黄灿  卓如意 《养猪》2006,(5):19-21
选取湖南省龙华畜牧有限公司322头长大杂种母猪的生产记录,运用SAS9.0软件对不同初配日龄母猪繁殖性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初配日龄母猪头胎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差异不显著,终生产仔数、终生产活仔数、终生产仔胎数和繁殖周期差异显著。270~299日龄初配母猪头胎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但终生生产成绩最差,繁殖周期较长;而210~239日龄初配母猪头胎产仔数与产活仔数最少,但繁殖疾病较少,终生生产成绩最好,繁殖周期最短。  相似文献   

3.
初配日龄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某猪场淘汰的203头母猪的生产记录,对不同初配日龄母猪的头胎产仔数、产仔胎数及产仔总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40~269日龄的初配母猪头胎产活仔数最少,270~299日龄的初配母猪平均产仔胎数最少,300~329日龄的初配母猪平均产仔胎数和产活仔总数最高,210~239日龄的初配母猪平均产仔胎数最低。从最佳经济效益来看,母猪的最佳初配日龄为210~239日龄。  相似文献   

4.
有关大约克母猪主要繁殖性状间的表型相关系数报道甚少,本文详细报导了33头大约克母猪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泌乳力、断阴头数和断奶窝重及育成率等7项指标。经相关分析。产仔数与产活仔数,活仔数与初生窝重,继奶头数与继奶窝重属强正相关;产仔数与断奶头数,初生窝重与继奶窝重,泌乳力与断奶窝重属于等正相关;活仔数与泌乳力属弱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皖南花猪按头型可分为狮子头型、马脸型和桩头型,为研究皖南花猪母猪不同头型母猪间的繁殖性能差异,研究通过整理安徽省皖南花猪保种场以往数据,现场记录等方法,统计皖南花猪不同头型经产母猪(370窝)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35日龄窝断奶仔猪数和35日龄断奶窝重等繁殖性能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如下:皖南花猪马脸型母猪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仔猪初生窝重、35日龄断奶仔猪数、35日龄断奶窝重均显著高于狮子头型及桩头型母猪(P0.05);皖南花猪桩头型母猪在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仔猪初生窝重等繁殖性能上优于狮子头型母猪,但在35日龄断奶窝重这一指标中低于狮子头型母猪。研究表明皖南花猪马脸型母猪繁殖性能与狮子头型、桩头型母猪相比更为优异,为皖南花猪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1材料来源与测定内容1.1材料来源:在湖北省沙洋县畜牧良种场1999年上半年饲养的大型约克母猪中,随机抽样33窝数据。1.2测定内容:以母猪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泌乳力(20日龄窝重)、断奶头数和窝重(60日龄)等项目为主。2测定结果与相关分析2.1测定结果:见表1。2.2相关分析:根据相关系数计算公式得约克母猪繁殖性状相关系数,详见表2。2.2.1相关程度:产仔数与产活仔数;活仔数与初生窝重;断奶头数与断奶窝重,它们的相关系数为十0.66-+1之间,属强正相关。产仔数与初生窝重;活仔数与…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通过测定39头巴克夏母猪的8个主要繁殖性状(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重、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断奶仔猪头数、断奶个体重、断奶窝重),用SAS软件进行了相关及通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巴克夏母猪的平均产仔数为7.97头,仔猪初生重为1.29 kg。经通径分析可知,在所分析的8个性状中,初生个体重的通径系数最高。因此,要提高巴克夏母猪繁殖性能,除了通过选育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外,还要采取措施改善巴克夏猪的饲养管理条件,以提高仔猪初生个体重。  相似文献   

8.
对江苏省某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丹系大白母猪各胎次的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及初生窝重、断奶窝重等繁殖性状进行了比较和相关性分析,旨在进一步了解丹系大白猪的繁殖性能,为后备母猪的选种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丹系大白母猪第1、2胎产仔数较少,至第3胎达到最高为10.39头,后趋于稳定。不同胎次对产活仔数与断奶仔猪数的影响与产仔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胎次的仔猪初生窝重基本持平,并以第3胎最高为14.81 kg。各胎次断奶窝重基本稳定。相关性分析表明,丹系大白母猪第3胎与第4胎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呈显著正相关,第2胎与第5胎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间均呈显著负相关。第4胎与第5胎断奶仔猪数有显著负相关。第4胎和第5胎的断奶窝重有显著正相关。第3胎繁殖性能相对稳定,可以反映母猪繁殖性能,因此丹系大白母猪第3胎次的繁殖性能可作为选育后备母猪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大河乌猪的繁殖性能,试验选择80头大河乌猪种母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从饲养环境、饲料品质、饲料饲喂量、饲养程序调控等方面对母猪、仔猪进行饲养技术集成,对照组按常规方法饲养。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仔猪初生窝重、初生均重、断奶窝重、70日龄窝重等指标均显著提高(P0.05);断奶均重、70日龄均重极显著提高(P0.01);初生仔猪的弱仔数、每周死亡数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头数、70日龄断奶头数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通过饲养技术的集成能有效提高大河乌猪母猪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0.
长白猪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资料取自杭州市种猪试验场长白猪SN系选育群母猪第1胎和3胎以上共3356胎的繁殖生产记录,采取动物模型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MTDFREDML)进行遗传参数估测,结果表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断奶头数、断奶个体重、断奶窝重、60日龄头数、60日龄个体重、60日龄窝重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14、0.12、0.20、0.16、0.17、0.10、0.16、0.13、0.11、0.13。初生个体重与60日龄个体重、断奶个体重与60日龄个体重、总产仔数与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之间存在较强的遗传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初配日龄对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1 538头初配日龄在180~300 d的大白母猪5 974条繁殖记录,初配日龄以30 d为单位,划分为4个试验组后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母猪初配日龄在210~240 d的产活仔数显著高于初配日龄为180~210 d的母猪(P0.05),而断奶窝重显著高于初配日龄为270~300 d的母猪(P0.05),前3胎次的总产仔数显著高于初配日龄为240~270 d和270~300 d的母猪(P0.05),前3胎次和前6胎次的断奶窝重均显著高于270~300 d的母猪(P0.05),且其利用胎次显著高于180~210 d的母猪(P0.05)。试验结果表明,初配日龄210~240 d的母猪具有最佳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17,(1)
试验分析了大约克、长白、皮特兰及杜洛克母猪7 508窝次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大约克、长白、杜洛克及皮特兰母猪群之间的健仔数、死胎数、产活仔数、死仔数、总产仔数、寄入仔猪数、寄出仔猪数、初生窝重、21日龄断奶公仔数、21日龄断奶母仔数、21日龄断奶总仔猪数、21日龄断奶窝重和哺乳成活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其中,大约克母猪群的健仔数、产活仔数、总产仔数、21日龄断奶公仔数、21日龄断奶母仔数、21日龄断奶总仔猪数和21日龄断奶窝重最高,长白猪除分娩胎次和妊娠天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大约克、死仔数和总产仔数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大约克外,其他指标与大约克没有显著差异;杜洛克和皮特兰繁殖性能显著低于大约克和长白猪;杜洛克繁殖性能显著低于皮特兰。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大约克与长白猪的健仔数、产活仔数、总产仔数、21日龄断奶总仔猪数没有显著差异,但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皮特兰、杜洛克,皮特兰的总产仔数和21日龄断奶仔猪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杜洛克。  相似文献   

13.
分娩胎次及季节对台系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猪》2017,(6)
统计分析了不同胎次及产仔季节对台系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娩胎次对台系杜洛克母猪的怀孕天数、健仔数、产活仔数、总产仔数、初生窝重、21日龄断奶总仔猪数、21日龄断奶窝重影响显著或极显著,对配种情期、死胎数、死仔数、寄入仔猪数、寄出仔猪数、21日龄断奶公仔数、21日龄断奶母仔数、哺乳成活率影响不显著。产仔季节对杜洛克母猪的产仔胎次、怀孕天数、健仔数、死胎数、产活仔数、死仔数、总产仔数、寄入仔猪数、初生窝重、21日龄断奶公仔数、21日龄断奶母仔数、21日龄断奶总仔猪数、21日龄断奶窝重影响显著或极显著,对配种情期、木乃伊数、寄出仔猪数、哺乳成活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初步分析六个江西地方猪种的血清淀粉酶类型与母猪繁殖性能(包括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20日龄仔数、20日龄窝重和个体重;断奶仔猪数、断奶窝重和个体重等10项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血清淀粉酶类型有着与母猪繁殖性能相关的迹象。AC基因型和AB基因型母猪繁殖性能较好,BC基因型和CC基因型母猪繁殖性能较差,这在六个猪种中多数趋向一致。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整理了河南省某公司群养模式下母猪5 625窝和限位栏饲养模式下母猪5 086窝的繁殖记录(包括杜洛克猪、大白猪、长白猪),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不同饲养模式下初产及经产母猪繁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产仔数方面,相比于限位栏饲养模式,经产母猪在群养模式下总产仔数提高了0.63头、产活仔数提高了0.64头、健仔数提高了0.79头、畸形数降低了0.01头(P0.01)。在生长性能方面,相比于限位栏饲养模式,初产母猪在群养模式下所产仔猪平均初生重提高了0.11 kg、断奶仔猪数提高了0.55头、平均断奶重提高了0.46 kg(P0.01);经产母猪在群养模式下所产仔猪初生窝重提高了3.44 kg、平均初生重提高了0.18 kg、断奶仔猪数提高了0.61头、平均断奶重提高了0.59 kg(P0.01)。在杜洛克、长白、大白三个品种之间,初产及经产母猪的产仔数、活仔数、断奶仔猪数、断奶重等各项繁殖相关参数多在群养模式下升高,显现出了一致性。在发情及平均使用胎次方面,群养模式下母猪断奶后再发情间隔缩短了0.77 d(P0.01),年均胎次增多了0.27胎(P0.05)。说明群养模式下,母猪整体繁殖性能及利用率优于限位栏饲养模式,杜洛克、长白、大白初产及经产母猪的繁殖相关参数表现出了相似的变化趋势,且群养模式下母猪初情和初配日龄均有所提前,生产周期更短。  相似文献   

16.
许向东  赵远群 《猪业科学》2018,(11):108-109
为了研究不同初配日龄对丹系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从Kingdee7.5猪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里导出2015—2017年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南方某原种猪场共1 145头丹系初产母猪的生产数据,其中丹系大白756头,丹系长白389头,按初配日龄分为8组,每组的初配日龄相差20 d,分别对不同组母猪的总产仔数、健仔数、活仔数、死胎数、木乃伊胎等繁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241~260日龄段配种初配母猪的窝均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窝产健仔数都达到最高,产仔性能最好。其次比较好的是221~240日龄段、261~280日龄段的初配母猪。小于220日龄配种的丹系初配母猪产仔性能较差,大于300日龄配种的丹系初配母猪产仔性能也较差;281~300日龄阶段初配母猪总产仔数较高,但窝产活仔数和健仔数较差。综合繁殖数据和经济效益得出结论:在后备猪体重达到135 kg,且达到第二情期的时候,达到220日龄即可配种,最佳初配日龄在241~260日龄段。整体来说在221~280日龄阶段配种都能达到较好的生产性能。综合考虑后备母猪的培育饲养成本和后备母猪的非生产天数,建议初配日龄在220~260日龄阶段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以法系大约克母猪6397窝次的生产繁殖成绩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人工授精员、与配公猪品种对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授精配种员对母猪怀孕天数、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产公仔数、产母仔数、初生窝重、木乃伊数、畸形数、健仔数、断奶仔猪数、21日龄断奶窝重影响显著.其中,3组怀孕天数最高为114.08 d,比1组提高0....  相似文献   

18.
丹系大白母猪初配日龄和背膘厚对第1胎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后备母猪初配日龄和配种时体况与繁殖性能之间的关系,本试验测定1 056头丹系大白母猪的初配日龄以及不同阶段背膘厚,同时收集相关繁殖性能数据按配种时背膘厚(14、14、15、16、17、17mm)、妊娠109d背膘厚(14~16、17~19、20~22mm)与初配日龄(210、210~239、240~269、270~299、≧300d)进行分组分析。结果表明:丹系大白后备母猪初配背膘厚在17mm时,产活仔数达14.77头,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5);妊娠109 d背膘厚与哺乳期背膘损失为显著相关,妊娠109 d背膘越厚,哺乳期背膘损失越大;初配日龄在240~269 d的后备母猪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显著高于初配日龄小于240 d的后备母猪(P0.05),且高于初配日龄大于269 d的后备母猪(P0.05)。综上可知,为提高母猪繁殖性能,丹系大白母猪初配背膘厚调整至17 mm,初配日龄控制在240~269 d为最佳。  相似文献   

19.
大约克夏猪繁殖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繁殖性状是猪的重要经济性状,其优劣不仅影响母猪的繁殖力,而且直接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畜牧科技工作者十分重视对繁殖性状的选育。繁殖性状通常包括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重、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断奶头数、断奶重、断奶窝重等指标。本文通过对大约克夏猪繁殖性状进行通径分析,以揭示繁殖性状间的真实关系,为大约克夏猪的进一步选育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统计分析了1088窝瑞典长白猪的繁殖性能,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断奶头数、28日龄断奶窝重和断奶个体重分别达到了12.10头、11.40头、1.55千克、10.64头、85.07千克和8.4千克,产活仔率91.32%,第4和第5胎繁殖性能达到了最佳,最佳繁殖利用期为6胎次,是理想的母系种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