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苹果渣对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32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断奶肉兔3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70只兔。5组试验兔分别饲喂含0(对照组)、6%(Ⅰ组)、12%(Ⅱ组)、18%(Ⅲ组)和24%苹果渣(Ⅳ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9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Ⅳ组末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Ⅲ组和Ⅳ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Ⅲ组、Ⅳ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各组腹泻率和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2)对照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最低,极显著低于Ⅲ组、Ⅳ组(P0.01);Ⅱ组、Ⅲ组、Ⅳ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Ⅰ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Ⅲ组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最高,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Ⅱ组(P0.01);Ⅰ组、Ⅱ组、Ⅲ组、Ⅳ组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Ⅲ组、Ⅳ组能量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Ⅰ组、Ⅱ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3)各组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肌肉化学成分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综合考虑本试验所测指标,肉兔饲粮中适宜的苹果渣添加比例为18%。  相似文献   

2.
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使用不同配方的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抗生素的山西黑猪、晋阳白猪猪肉品质相关基因表达量进行了测定,主要测定了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脂蛋白脂肪酶(LPL)、肌细胞生长素(MyoG)、糖激酶同工酶基因(HK)、ATP合成酶(ATP5B)、磷酸果糖激酶(PFK)基因相对含量。结果分析表明:使用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的试验猪各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极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1)。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Ⅱ组又极显著高于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Ⅰ组(P<0.01)。山西黑猪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Ⅱ组中H-FABP基因、LPL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晋阳白猪(P<0.05),其余各基因均为晋阳白猪高于山西黑猪。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体外加酶预消化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与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用28日龄断奶杜长大仔猪80头,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4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分别饲喂基础饲粮颗粒料(Ⅰ组)、基础饲粮预消化颗粒料(Ⅱ组)、普通加酶饲粮颗粒料(Ⅲ组)、加酶预消化饲粮颗粒料(Ⅳ组),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Ⅳ组仔猪日增体质量(P<0.05)和饲料转化率(P<0.05)显著高于Ⅰ和Ⅱ组,腹泻率极显著低于Ⅰ、Ⅱ和Ⅲ组(P<0.01);Ⅳ组仔猪能量和钙表观消化率均高于Ⅰ和Ⅱ组(P<0.05),但与Ⅲ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仔猪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Ⅲ组(P<0.05)、Ⅰ和Ⅱ组(P<0.01),Ⅳ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虽略有提升,但与其它3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加酶预消化饲料可提高断奶仔猪对饲料养分的消化,进而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添加剂对生长猪养分消化率与小肠绒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2头杜大长三元杂生长猪进行消化试验,随机分成3组.组Ⅰ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组Ⅱ、Ⅲ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复合饲用抗生素和1%中草药添加剂复方B,以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生长猪养分消化率与小肠绒毛生长的影响,并与饲用抗生素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组Ⅲ的DM、CP、CF和ASH表观消化率最高,其中CF和ASH表观消化率比组Ⅰ提高13.09%(P<0.05)和6.76%(P<0.05);组Ⅱ的EE和GE表观消化率最高,组Ⅱ、组Ⅲ的EE表观消化率与组Ⅰ差异显著(P<0.05).组Ⅲ的小肠黏膜绒毛高度和C/V值最大,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绒毛的形态与生长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3种蛋白酶对苏淮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选取健康、平均体重为(9.24±0.84)kg的苏淮断奶仔猪120头,按体重、性别基本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断奶仔猪饲喂不添加任何蛋白酶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 g/kg酸性蛋白酶(Ⅰ组)、0.2 g/kg中性蛋白酶(Ⅱ组)和0.1 g/kg碱性蛋白酶(Ⅲ组)的饲粮。试验预试期5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Ⅰ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F/G)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的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G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2)试验第31~45天,试验组的腹泻率和粪便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的腹泻率和粪便指数最低。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干物质(DM)表观消化率和有机物(OM)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Ⅰ组和Ⅲ组的DM表观消化率和OM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Ⅰ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Ⅱ组和Ⅲ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Ⅰ组血清中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酸性蛋白酶在提高苏淮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方面的效果较好,而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在减少营养性腹泻方面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酿酒酵母培养物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产奶量、胎次和泌乳天数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45头,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精料量1%和2%的酿酒酵母培养物。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Ⅱ组产奶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1);试验Ⅰ组产奶量较对照组提高了0.36 kg/d,但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干物质采食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0.22和0.46 kg/d,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之间乳成分和饲料转化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4)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丙血清氨酸转移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之间其他各项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精料量2%的酿酒酵母培养物可显著提高泌乳奶牛生产性能,改善机体免疫能力,从而增加牧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选取12头杜大长三元杂生长猪进行消化试验,随机分成3组。组Ⅰ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组Ⅱ、Ⅲ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复合饲用抗生素和1%中草药添加剂复方B,以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生长猪养分消化率与小肠绒毛生长的影响,并与饲用抗生素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组Ⅲ的DM、CP、CF和ASH表观消化率最高,其中CF和ASH表观消化率比组Ⅰ提高13.09%(P<0.05)和6.76%(P<0.05);组Ⅱ的EE和GE表观消化率最高,组Ⅱ、组Ⅲ的EE表观消化率与组Ⅰ差异显著(P<0.05)。组Ⅲ的小肠黏膜绒毛高度和C/V值最大,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绒毛的形态与生长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果糖和凝结芽孢杆菌合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液指标的影响。选取24头27~28日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阉公猪,初始体重为(9.09±0.12) kg,随机分为对照组(n=12)、试验Ⅰ组(n=6)和试验Ⅱ组(n=6)。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含抗生素),试验Ⅰ组饲喂基础饲粮+75 mg/kg的金霉素,试验Ⅱ组饲喂基础饲粮+乳果糖和凝结芽孢杆菌合生素(10 g/kg的乳果糖和2×109CFU/kg的凝结芽孢杆菌)。试验期29 d。结果表明:1)第1天、第15天和第29天,3组之间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第1~2周,3组之间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组的料重比(F/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与试验Ⅰ组无显著差异(P0.05)。第3~4周和第1~4周,3组之间ADG、ADFI和F/G均无显著差异(P0.05)。2)第3~4周,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第1~2周和第1~4周,3组之间腹泻率无显著差异(P0.05)。3)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总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Ⅰ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试验Ⅱ组与其他2组无显著差异(P0.05)。4)3组之间血液常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血清总胆红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无抗饲粮中添加乳果糖和凝结芽孢杆菌合生素可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提高总能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降低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并降低F/G。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三丁酸甘油酯(TB)和牛至油(OEO)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粪中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28日龄平均体重为(7.27±0.68)kg的健康大白断奶仔猪128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各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1 kg/t TB(TB组)、基础饲粮+1 kg/t OEO(OEO组)、基础饲粮+1 kg/t TB+1 kg/t OEO(TB+OEO组)。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OEO组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极显著降低了腹泻率(P0.01);TB+OEO组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料重比(P0.05),极显著降低了腹泻率(P0.01)。2)各组之间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TB+OEO组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0.05),极显著提高了粗脂肪表观消化率(P0.01)。4)与对照组相比,TB组、OEO组和TB+OEO组均极显著降低了粪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1);TB+OEO组显著提高了粪中双歧杆菌的数量(P0.05)。综上所述,基础饲粮中添加TB+OEO可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改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对离乳前期梅花鹿仔鹿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24只健康无病的3月龄雄性梅花鹿,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4组仔鹿限量饲喂4种不同的饲粮,各组饲粮赖氨酸、蛋氨酸水平均分别为0.87%、0.28%。其中,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Ⅰ组)仔鹿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6%的高蛋白质饲粮,低蛋白质饲粮试验组(Ⅱ~Ⅳ组)仔鹿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并添加不同水平苏氨酸的低蛋白质饲粮,各组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分别为0.54%(Ⅰ组)、0.46%(Ⅱ组)、0.59%(Ⅲ组)、0.72%(Ⅳ组)。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30 d。结果表明:1)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的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与Ⅲ、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的料重比(F/G)极显著高于Ⅲ、Ⅳ组(P0.01),极显著低于Ⅱ组(P0.01)。2)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Ⅲ和Ⅳ组(P0.01),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能量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Ⅲ、Ⅳ组(P0.01),与Ⅱ组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钙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3)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的组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与Ⅱ组其他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精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Ⅲ组(P0.01),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Ⅲ组(P0.05);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除丙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Ⅳ组(P0.01)以及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丙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Ⅳ组(P0.05)外,其他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与Ⅳ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低蛋白质饲粮中适宜水平的苏氨酸对离乳前期梅花鹿仔鹿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利用具有促进作用;当饲粮赖氨酸、蛋氨酸水平相同时,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苏氨酸水平为0.59%的低蛋白质饲粮的梅花鹿仔鹿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优于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6%的高蛋白质饲粮的梅花鹿仔鹿。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复合酶制剂对獭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及毛皮质量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设计,选取体重相近的健康42日龄獭兔12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00 mg/kg金霉素,试验Ⅰ组饲喂基础饲粮+2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200 mg/kg复合酶制剂,试验Ⅱ组饲喂基础饲粮+4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400 mg/kg复合酶制剂。预试期5 d,正试期41 d。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獭兔的末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腹泻率和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腹泻率和死亡率均以试验Ⅰ组最低。2)对照组獭兔的粗纤维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Ⅱ组獭兔的钙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各组之间獭兔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灰分、磷、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3)各组之间獭兔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无显著差异(P0.05)。4)各组之间獭兔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圆小囊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5)对照组和试验Ⅰ组獭兔的臀部被毛密度极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1),对照组和试验Ⅰ组獭兔的肩部被毛密度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对照组獭兔的腹部被毛密度极显著低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1),试验Ⅰ组极显著低于试验Ⅱ组(P0.01)。对照组獭兔的臀部皮张厚度极显著低于试验Ⅱ组(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复合酶制剂对獭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无显著影响,对粗纤维和钙表观消化率及被毛密度、臀部皮张厚度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以上指标,獭兔饲粮中添加2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200 mg/kg复合酶制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17,(6)
试验选取28日龄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杜长大断奶仔猪72头,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草药Ⅰ组、中草药Ⅱ组、抗生素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试验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中草药Ⅰ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的中草药配方Ⅰ;中草药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的中草药配方Ⅱ;抗生素组在每吨基础饲粮中添加50 g金霉素。试验猪饲养130 d后每组随机选择3头屠宰,检测猪肉中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甲硫氨酸,中草药Ⅱ组比中草药Ⅰ组显著高5.46%(P0.05);谷氨酸,中草药Ⅰ组、中草药Ⅱ组分别比对照组显著高2.90(P0.05)、3.11%(P0.05),与抗生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甘氨酸,中草药Ⅱ组比对照组显著高6.87%(P0.05),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混菌发酵袋装全价饲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研究发酵饲料能否替代抗生素在断奶仔猪生产性能上的作用,选用90头28日龄断奶杜长大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试验分为对照组Ⅰ(不含抗生素)、对照组Ⅱ(含抗生素)、试验组(发酵全价料,且不含抗生素)。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Ⅰ和Ⅱ分别增重24.1%(P0.01)、12.5%(P0.01),差异极显著;料肉比分别比对照组Ⅰ和Ⅱ降低4.9(P0.05)、2.8(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Ⅰ差异显著,但和对照组Ⅱ差异不显著;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I和Ⅱ降低77.8%(P0.05)和63.6%(P0.05)。由此可见:发酵全价料能明显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腹泻率;发酵饲料可取代抗生素在饲料中的添加。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酿酒酵母培养物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产奶量、胎次和泌乳天数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45头,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精料量1%和2%的酿酒酵母培养物。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Ⅱ组产奶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1);试验Ⅰ组产奶量较对照组提高了0.36 kg/d,但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干物质采食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0.22和0.46 kg/d,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之间乳成分和饲料转化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4)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丙血清氨酸转移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之间其他各项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精料量2%的酿酒酵母培养物可显著提高泌乳奶牛生产性能,改善机体免疫能力,从而增加牧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槲皮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粪便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试验选取144头健康且体重[(7.45±0.09) kg]相近的21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3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200 mg/kg的槲皮素(Ⅰ组)和基础饲粮+400 mg/kg的槲皮素(Ⅱ组)。试验期24 d,其中预试期5 d,正试期19 d。结果表明:1)Ⅱ组的结束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Ⅰ组和Ⅱ组的干物质和钙表观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Ⅱ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Ⅰ组和Ⅱ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Ⅰ组(P<0.01)。4)Ⅰ组和Ⅱ组的粪便大肠杆菌数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Ⅱ组的粪便普雷沃氏菌属、梭菌簇Ⅳ和双歧杆菌属数量显著或...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转猪生长激素(PGH)基因乳酸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指标、粪中微生物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共选择160头体重(7.56±0.56)kg的(21±2)日龄断奶仔猪,分为4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栏)10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2%、0.3%的转PGH基因乳酸菌,试验期为28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转PGH基因乳酸菌极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P0.01),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极显著降低各试验组的腹泻率与腹泻指数(P0.01)。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1%转PGH基因乳酸菌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A与补体4含量(P0.05或P0.01)。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转PGH基因乳酸菌显著降低粪中大肠杆菌数量(P0.05);加0.1%转PGH基因乳酸菌组极显著增加乳酸杆菌数量(P0.01)。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1%转PGH基因乳酸菌极显著提高干物质与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0.01),显著提高总磷表观消化率(P0.05)。综合分析,饲粮中添加转PGH基因乳酸菌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提高免疫力,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添加水平为0.1%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精氨酸水平对离乳期梅花鹿仔鹿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3月龄体重[(20.68±4.26) kg]相近的健康雄性梅花鹿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Ⅰ组(对照组)饲喂不添加精氨酸的基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4.55%),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26%(Ⅱ组)、0.46%(Ⅲ组)和0.66%(Ⅳ组)精氨酸的试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2.28%)。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35 d。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初重、末重、体高、体长、胸围、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Ⅲ组的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Ⅱ、Ⅳ组(P0.01)。对照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与Ⅱ、Ⅳ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NDF、ADF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Ⅱ、Ⅳ组(P 0.01)。对照组的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Ⅱ、Ⅲ、Ⅳ组(P 0.01);Ⅲ组的EE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Ⅳ组(P0.01),显著高于Ⅱ组(P0.05)。3)Ⅲ组精氨酸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Ⅱ组(P0.01),显著高于Ⅳ组(P0.05):Ⅱ组的精氨酸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Ⅲ组的苏氨酸(Thr)、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组氨酸(His)、丝氨酸(Ser)、谷氨酸(Glu)、丙氨酸(Ala)、脯氨酸(Pro)、半胱氨酸(Cys)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Ⅱ、Ⅳ组(P0.01)。Ⅲ组的缬氨酸(Val)、异亮氨酸(Ile)、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酪氨酸(Tyr)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极显著高于Ⅱ、Ⅳ组(P0.01)。由此可见,适当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并优化精氨酸水平,可在保证仔鹿生长性能的同时,提高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本试验条件下,低蛋白质饲粮中适宜精氨酸水平为0.46%。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中草药添加剂对断奶仔猪增重、腹泻率及直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28±2)日龄、断奶、体重相近的杜×大×长仔猪50头,随机分成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金霉素),试验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中草药配方一、0.3%中草药配方二、0.3%中草药配方三),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经过40 d的饲养试验,测定试验期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腹泻率、直肠微生物菌群总数及大肠杆菌数。结果表明:1)试验Ⅰ、Ⅲ、Ⅳ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但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Ⅳ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试验Ⅰ组与试验Ⅳ组仔猪腹泻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显著(P0.05),但试验Ⅰ组与试验Ⅳ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各组直肠微生物菌群总数差异不显著(P0.05);4)试验Ⅰ组、试验Ⅳ组与对照组相比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但试验Ⅰ组、试验Ⅳ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日粮中添加0.3%中草药配方三能提高断奶仔猪的抗病能力,能替代抗生素降低腹泻率,促进仔猪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对配种期公貂配种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氮代谢及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选取60只品种一致、健康且体质量相近的1岁改良黑貂,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个重复,每重复1只,单笼饲养。Ⅰ组饲喂鲜配合饲料,Ⅱ和Ⅲ组分别饲喂颗粒料和混合料(颗粒料与鲜配合饲料以干物质基础按1∶1混合)。结果表明:Ⅱ组公貂配种利用次数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Ⅰ组公貂的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和极显著高于Ⅲ组(P0.01),能量利用率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Ⅱ组(P0.01),极显著高于Ⅲ组(P0.01),粗灰分(CA)、钙(Ca)和磷(P)的表观消化率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公貂每天食入氮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但粪氮、尿氮、沉积氮、蛋白质生物学效价(BV)和净蛋白利用率(NPU)均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公貂的天门冬氨酸(Asp)、苏氨酸(Thr)、丝氨酸(Ser)、谷氨酸(Glu)、甘氨酸(Gly)、丙氨酸(Ala)、缬氨酸(Val)、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赖氨酸(Lys)、组氨酸(His)、精氨酸(Arg)和总氨基酸的消化率显著低于Ⅰ组(P0.05),Ⅱ组与Ⅰ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得出,在试验条件下,颗粒饲料可显著提高公貂的配种能力(P0.05),但鲜配合饲料的养分表观消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胆汁酸水平对育成期貉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氮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50日龄公貉64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4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Ⅰ组)、100(Ⅱ组)、300(Ⅲ组)、500 mg/kg胆汁酸(Ⅳ组)的饲粮。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Ⅱ组的末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Ⅰ组(P0.05)。2)Ⅱ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Ⅳ组(P0.05);Ⅰ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Ⅳ组(P0.05),Ⅱ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Ⅳ组(P0.01);Ⅰ组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Ⅱ、Ⅲ和Ⅳ组(P0.05)。3)Ⅱ组和Ⅰ组的粪氮排出量显著低于Ⅳ组(P0.05);Ⅱ组的氮沉积显著高于Ⅳ组(P0.05)。4)Ⅳ组的血清中尿素(UREA)含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Ⅲ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Ⅱ、Ⅲ、Ⅳ组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Ⅳ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Ⅳ组显著高于Ⅱ、Ⅲ组(P0.05);Ⅲ、Ⅳ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极显著高于Ⅰ组(P 0.01),Ⅳ组显著高于Ⅱ组(P 0.05);Ⅳ组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Ⅲ、Ⅳ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Ⅱ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Ⅳ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Ⅳ组血清胆固醇(CHOL)含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Ⅱ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Ⅳ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1)。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饲粮胆汁酸添加水平在100 mg/kg时,貉的生长性能、干物质表观消化率、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和氮沉积较高,动物机体对蛋白质和脂肪吸收较好,对貉的生长更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