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以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451及其保持系Y03-6为试材,采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检测技术,分析花蕾不同发育时期IAA、ABA、GA3和ZR等内源激素的含量与比值变化,研究甘蓝胞质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育系CMS451花蕾GA3和ZR含量均低于保持系,均呈现先升后降;IAA含量不育系均高于保持系,呈现先降后升,保持系则持续减少;ABA含量在小孢子发育中期不育系低于保持系,后期高于保持系,变化趋势相反;综上可知,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451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异常变化与小孢子败育有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两个不育系与它们各自的保持系间, 及其分别与恢复系的杂种一代间农艺性状和花蕾、叶片中生化物质含量间的差异。结果表明, 不育系杂种和保持系杂种在株高上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花蕾和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不育系高于保持系, 不育系杂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保持系杂种。花蕾中游离脯氨酸含量不育系小于保持系, 不育系杂种极显著小于保持系杂种。花蕾和叶片中IAA 含量不育系低于保持系, 不育系ABA 含量在叶片中高于保持系, 在花蕾中低于保持系。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对杂种一代内源激素IAA、ABA 和ZRs 含量影响的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以洋葱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8-43A、保持系8-43B和恢复系8-43-57C为试材,采用萤火虫荧光素酶检测技术,分析花蕾不同发育时期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变化,研究洋葱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与花蕾ATP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花药发育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保持系和恢复系的花蕾之间ATP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不育系花蕾ATP含量均极显著低于保持系和恢复系,尤其在花粉粒成熟早期,仅为保持系和恢复系的1%;花粉粒成熟早期,不育系花蕾ATP含量下降到不足四分体时期的1/10,说明花药发育通过单核期后耗费了组织内大量的ATP,更重要的是ATP的产生可能出现了障碍;洋葱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蕾ATP含量极显著低于各时期的可育株,可能是导致其雄性不育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胡萝卜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ELISA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新黑田五寸胡萝卜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不同发育时期花蕾和叶片中IAA、GA3、ABA、Z+ZR、蛋白质、游离脯氨酸、MDA含量以及POD、CAT的活性,讨论分析了生理生化指标与胡萝卜雄性不育的关系。结果表明:花蕾中蛋白质含量不育系明显亏缺,中花蕾、大花蕾和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不育系显著低于保持系;花蕾中POD、CAT活性和MDA含量不育系高于保持系;花蕾中IAA和ABA积累,Z+ZR和GA3亏缺是胡萝卜雄性不育的特征。中花蕾、大花蕾中IAA/GA3、IAA/ABA、IAA/(Z+ZR)、GA3/ABA、(Z+ZR)/ABA、(Z+ZR)/GA36个内源激素比值均表现为不育系高于保持系。  相似文献   

5.
萝卜雄性不育系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了萝卜雄性不育株及可育株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以揭示萝卜雄性不育发生与其内源激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花蕾的发育过程中,不育株和可育株内源激素IAA、ABA、GA3、ZR以及JA含量变化均差异明显,在不育发生的初始阶段,不育株内源IAA含量上升32.09%,ABA含量下降75.45%,JA含量下降了11.20%,其余2种内源激素含量差异很小.IAA/ABA、IAA/ZR、IAA/GA3和GA3/ABA在二者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且比值大小差异很大,在不育发生的初始阶段,IAA/ABA、IAA/ZR和GA3/ABA平衡失调.表明内源激素可能与萝卜雄性不育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以羊角椒不育系O-6、O-9及其相应保持系为试材,在盛花期分别对5个小孢子发育时期(造孢细胞时期、花粉母细胞时期、四分体时期、单核小孢子时期、成熟粒时期)花药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不育材料花蕾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四分体时期明显高于保持系,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花蕾的发育呈下降趋势;保持系各时期花蕾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不育系,但不育材料在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含量又有所上升;不育材料小孢子发育各时期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都明显低于保持系,但丙二醛含量均高于保持系。  相似文献   

7.
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平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萝卜金花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5A及其保持系75B幼根、叶和花蕾中内源激素之间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保持系相比,不育系IAA/ABA、IAA/ZR和IAA/GA值大幅度降低,而GA/ZR和GA/ABA值除个别时期外均高于保持系。可见,萝卜小孢子的败育与内源激素平衡的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8.
春夏萝卜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含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水萝卜胞质雄性不育系92A及其保持系92B花蕾中内源激素IAA、GA、ABA和ZR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LAA、ABA和ZR含量的增加和GA含量的异常可能与92A小孢子败育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9.
以西瓜雄性不育系‘Se18’为试材,研究开花期间花蕾和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育株雄花花蕾在整个发育时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可育株中CAT活性升高,SOD和POD活性降低。不育株和可育株雄花花蕾中的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_3)、玉米素核苷(ZR)、茉莉酸(JA)和油菜素内酯(BR)及异戊烯基腺嘌呤核苷(IPA)等7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不同,且含量差异明显。其中,不育株中IAA、GA_3、BR和IPA含量降低,JA含量升高;可育株中JA、BR、GA_3和IPA含量降低,IAA和ZR含量升高。不育株叶片中的IAA、ZR和BR含量显著下降,ABA和JA含量显著上升;IAA/ABA、IAA/GA_3、IAA/JA、IAA/ZR、IAA/BR、IAA/IPA及ABA/GA_3、ABA/ZR在不育株和可育株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且差异较大。因此推测上述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和内源激素含量异常可能与西瓜雄性不育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黄巍  缪武 《辣椒杂志》2017,(2):29-32
了解辣椒两种雄性不育系在花粉败育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及可溶性糖的变化规律,以期为辣椒雄性不育系不育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以辣椒细胞核雄性不育(GMS)G06-77-2AB及细胞核质互作雄性不育(CMS)系C06-77-2A为材料,用Lowry法和蒽酮法对蛋白质和糖进行测定并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辣椒两种不同类型不育系花蕾发育的各个时期,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不论是细胞核质互作不育系(C06-77-2A)还是细胞核雄性不育系(G06-77-2A)均明显低于其可育系(G06-77-2B),但是两种不育系之间没有明显规律可循。花蕾发育的各个时期,两种不同类型不育系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可育系,细胞核质互作不育系(C06-77-2A)明显低于细胞核雄性不育系(G06-77-2A)。两种雄性不育系在花蕾发育的各个时期,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可育系,两种不育系间无明显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1.
我国辣椒雄性不育机理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我国辣椒雄性不育研究在细胞学、内源激素、生化特性、恢复基因的定位、不育系离体培养植株再生、不育基因的多效性和雄性不育两用系、不育系和杂交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套袋对巨峰葡萄果实糖分变化及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套袋对葡萄果实中糖代谢及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实在发育过程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和转化酶活性变化趋势与对照基本一致.果实成熟后套袋果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在果实发育前期,套袋明显改变果实中蔗糖的相对含量及酸性转化酶活性.套袋可能主要是通过影响果实发育早期转化酶活性来影响果实糖分积累.  相似文献   

13.
甜瓜自交系不定芽再生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瓜自交系子叶节为试材,对不同再生能力的甜瓜自交系不定芽再生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子叶节接种初期诱导细胞启动分化时ZR、IAA、ABA和GA3含量均较高,细胞旺盛分裂期及芽原基形成期容易再生品系ZR含量较高,而IAA含量较低;容易再生品系ZR/ABA的比值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而IAA/ZR的比值一直保持较低水平。表明甜瓜子叶节不定芽形成与其内源激素的含量和比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以茄子单性结实品系D-10、D-21 和非单性结实品系03-2 为试材,研究了自然低温对茄子子房(果实)发育过程中4 种内源激素,即生长素(IAA)、赤霉素(GA4)、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果实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茄子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IAA、ZR 和ABA 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是在开花初期逐渐上升,并达到一个峰值,之后急剧下降,且子房(果实)发育前期的IAA、ZR 和ABA 含量均明显高于果实发育后期的IAA、ZR 和ABA 含量。日平均最低温度为14.3 ℃显著降低了果实发育后期(开花6 d 后)茄子不同品系的IAA 水平,但对果实发育前期IAA 含量的影响因基因型不同而异,可明显降低03-2 开花初期IAA 的合成。不同基因型茄子果实发育过程中GA4 含量对温度的响应无明显规律。温度对ZR 和ABA 含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果实发育初期,日平均最低温度为14.3 ℃不利于开花时ZR 的合成,但显著提高了D-10 的ABA 含量。茄子果实发育初期较高的IAA 和ABA 水平有利于果实发育和单性结实,而GA4 和ZR 可能与单性结实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5.
以籽用印度南瓜自交系98-2 及肉用印度南瓜自交系312-1 为试材,对印度南瓜果实淀粉含量及淀粉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12-1 和98-2 果实中的总淀粉和支链淀粉积累模式存在明显差异,312-1 中总淀粉和支链淀粉积累模式相似,都是随着果实发育逐渐积累,在授粉后40 d 时达到高峰,随后略有下降,而98-2 中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一直维持在果实发育初期(授粉后5 d)水平,没有显著积累的过程;在果实发育的各个时期312-1 中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均极显著高于98-2。2 份材料中直链淀粉的积累模式大致相同,都维持在果实发育初期的积累水平,但在果实发育的各个时期312-1 中直链淀粉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98-2。在淀粉组成上,2 份材料均是以支链淀粉为主。淀粉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除ISAⅢ、SSSⅡ和SBEⅡ基因外,GPT、AATP、PGM、AGPaseL、GBSSⅠ、SSSⅢ和SBEⅠ基因在2 份材料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趋势相似,其表达量在2 份材料中存在较大差异,结合2 份材料果实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推测GPT、AATP、AGPaseL、GBSSⅠ、SSSⅡ、SSSⅢ、SBEⅠ和SBEⅡ基因是调控印度南瓜果实中淀粉积累的关键酶基因。  相似文献   

16.
The sensitivity of developmental stages to high temperature was investigated in chili pepper (Capsicum annuum L. var. Shishito). Plants were subjected to heat stress (38/30 °C day/night) immediately after anthesis for 5 or 10 days, or from 10 to 30 days after anthesis (DAA), from 30 DAA until harvest of the seeds, or immediately after anthesis until harvest of the seeds. Control plants were grown at 30/22 °C (day/night). Exposure to high temperature (heat stress)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of development after anthesis adversely affected fruit growth, seed yield, and seed quality in chili pepper. Heat stress for the whole period after anthesis, and from 30 DAA until harvest reduced the growth period of chili fruits by 15 and 10 days, respectively. Heat stress from 10 to 30 DAA reduced fruit width and fruit weight. The early stage of seed development from anthesis until 10 DAA was sensitive to high temperature, which affected fruit length, fruit weight and seed set. Applying high temperatures to plants for 10 DAA increased the proportion of abnormal seeds per fruit. High temperatures from 10 DAA until 30 DAA inhibited carbohydrate accumulation and adversely affected seed germinability and vigor.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at which chili peppers are exposed to high temperature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fruit and seed growth and in seed quality.  相似文献   

17.
对绥阳县辣椒产业发展现状、具有的优势及发展中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贵州地方辣椒品种资源的类别、分布与开发利用情况,在对贵州地方辣椒资源的收集调查整理的基础上,依据目前通行的分类标准,将贵州辣椒分为一年生栽培种(Capsicum annuum L.)和多年生栽培种(C.frutescens L.);以果形、果色、果实着生方向和栽培性状为依据,将贵州辣椒分为锥形椒、指形椒、牛角椒、线椒、灯笼椒、樱桃椒、簇生椒、黄辣椒、小山椒共9个类型;依据辣椒类型在某个区域范围内的栽培比例达70%为标准,将贵州辣椒资源划分为5个集中分布区,即牛角椒集中分布区,朝天椒集中分布区,线椒、牛角椒集中分布区,线椒、簇生朝天椒集中分布区,朝天椒、小山椒集中分布区;分析认为,贵州辣椒地方资源的综合开发应用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9.
张丽  宫国义 《中国蔬菜》2006,1(6):16-18
对3种来源不同的长羽裂萝卜(中国萝卜)雄性不育系的恢复和保持关系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及酯酶(EST)同工酶酶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不育细胞质的恢复和保持关系不同,3种不育系的两种同工酶酶谱存在差异,说明3种不育细胞质属于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20.
‘妃子笑’荔枝不同花期果实大小与激素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妃子笑’荔枝同一穗上的早花果和晚花果的对比研究发现, 各时期处于大体相同发育阶段的早花果鲜质量极显著大于晚花果, 其果皮中GA1 + 3 、IAA 和ABA 的含量以及IAA/ ABA 的比值均低于晚花果, 而ZRs 含量和ZRs/ ABA 比值高于晚花果。据此认为, 果皮中具有高的ZRs 含量和ZRs/ ABA 比值与早花‘妃子笑’荔枝大果形成有关, 而晚花果中高含量的IAA 和IAA/ ABA 比值则与其高的坐果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