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不同饲养方式对牦牛育肥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0头断乳后的母牦牛进行半舍饲与全舍饲育肥,结果:前期,Ⅰ组母牦牛体重提高7.98妇,提高了8.12%,Ⅱ组母牦牛体重提高2.02奴,提高了2.15%,I组增重比Ⅱ组高5.97%,差异显著(P〈O.05);中期,Ⅰ组母牦牛体重提高6.2kg,提高了5.93%,Ⅱ组母牦牛体重提高3.98kg,提高了4.06%,Ⅰ组增重比Ⅱ组高1.87%,差异不显著(P〉O.05);后期,Ⅰ组母牦牛体重提高6.06kg,提高了5.48%,Ⅱ组母牦牛体重提高4.78kg,提高了4.64%,I组增重比Ⅱ组高0.84%,差异不显著(P〉O.05)。从总增重看,Ⅰ组增重20.24kg,总增重率为18.30%;Ⅱ组增重10.78kg,总增重率为10.47%。Ⅰ组增重比Ⅱ组高7.83%,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本文观察复方中药肝肿康颗粒冲剂对人工感染鸡白痢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肝肿康按0.2%(高剂量)、0.1%(中剂量)、0.05%(低剂量)沸饮,对鸡白痢的治愈率分别为92.5%、90%、50%,相对增重率分别为110.9%、116.5%、96.7%,肝肿康对治疗鸡细菌性肝病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摘要:为验证恩诺沙星口服混悬液对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疗效,选用人工诱发大肠杆菌病的鸡为试验对象,以恩诺沙星溶液的疗效为对照。结果显示,恩诺沙星混悬液的高、中、低剂量与恩诺沙星溶液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7%、90.O%、80.0%和73.3%,均极显著高于感染组自愈率(P〈O.01);高剂量组有效率极显著高于恩诺沙星溶液组(P〈0.01),中剂量组显著高于同等剂量的恩诺沙星溶液组(P〈O.05),而低剂量组的有效率稍高于恩诺沙星溶液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采用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40、50和70mg/L三个治疗浓度,对人工诱发的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病进行治疗试验。通过15d试验,其0.05mL、0.1mL两个攻毒组,用40mg/L治疗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病,平均死亡率为6.6%和3.3%;50mg/L和70mg/L治疗的死亡率均为0;对照组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43.3%和60%。由此可见,治疗组鸡的死亡率之间虽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则差异极显著(P〈0.01)。鸡的增重结果也呈上述规律。说明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对鸡大肠杆菌O2 株感染和鸡沙门氏菌C79—1感染,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测定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鸡慢性呼吸道病的治疗效果,试验设计三个剂量组进行饮水给药治疗人工感染鸡毒支原体(MGs6)实验鸡,对照药物为替米考星可溶性粉。试验结果表明,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高(1g/L)、中(0.75g/L)剂量组以及对照药物均能显著降低发病死亡率、减少气囊病变率,并提高相对增重率(P〈0.05)。据此,推荐最佳临床治疗用法为:剂量0.75g/L,连续饮水给药3d。  相似文献   

6.
金荞麦口服液对实验性鸡支原体感染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验性鸡支原体感染鸡为模型,采用不同剂量的金荞麦口服液进行了治疗效果研究。1.5%、1.0%剂量组的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1),所有用药组的治愈率均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1),与药物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之间的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金荞麦口服液连用5d,对鸡支原体感染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TC);采用小鼠肌肉注射复方苦参注射液测定半数致死量。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78μg/ml、0.41μg/ml、1250μg/ml;小鼠肌肉注射复方苦参注射液测定半数致死量为34.67mg/kg,95%置信区间为26.27mg/kg到38.87mg/kg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头孢噻呋对实验性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头孢噻呋体内疗效良好,治疗组与预防组的治愈率、有效率、相对增重率均不同程度高于感染对照组(P〈0.05或P〈0.01);头孢噻呋的治疗效果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无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头孢噻呋的中剂量组与头孢曲松、氨苄西林组的疗效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或P〈0.01)。实验结果表明,头孢噻呋按0.1mg/只的剂量肌肉注射,每日一次,可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病起到有效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用复方甲砜霉素注射液以高(0.8ml/kg.b.w)、中(0.4ml/kg.b.w)、低(0.2ml/kg.b.w)三个剂量对人工感染鸡巴氏杆菌病的鸡群肌内注射治疗,同时设立甲砜霉素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用药2d后,复方甲砜霉素注射液高、中剂量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3%、93.3%,效果优于对照药物甲砜霉素(70.0%),  相似文献   

10.
通过人工诱病鸡毒支原体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用复方盐酸土霉素、泰妙菌素可溶性粉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高剂量组(含盐酸土霉素360mg/L、泰妙菌素120mg/L)、中剂量组(含盐酸土霉素180mg/L、泰妙菌素60mg/L)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0%、83.3%,均高于单个的盐酸土霉素组(含盐酸土霉素180mg/C)60.0%(P〈0.05)与单个的延胡索酸泰妙菌素组(含延胡索酸泰妙菌素60mg/L)63.3%(P〉0.05)。本研究显示,盐酸土霉素与延胡索酸泰妙菌素联合使用,能够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白头翁颗粒对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将试验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以健康雏鸡为空白对照,硫酸新霉素和白头翁汤为对照药物,对鸡大肠杆菌病进行预防和治疗试验。统计各处理组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保护率、发病率和治愈率、有效率及测定相对增重率、脏器指数。结果显示,白头翁颗粒中剂量组(150 mg/只)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效果优于硫酸新霉素,但差异不显著(P0.05)。白头翁颗粒高剂量组(600 mg/只)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1.43%和85.71%,治疗效果与硫酸新霉素相近(P0.05)。白头翁颗粒高剂量组和硫酸新霉素组的相对增重率、脏器指数均优于感染对照组。说明白头翁颗粒对鸡大肠杆菌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可缓解大肠杆菌引起的典型病理症状,降低雏鸡心脏和肝脏的受损。  相似文献   

12.
应用寡糖及其复合制剂饲喂蛋鸡,进行促长增重和抗逆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在促长增重试验中,复合寡糖组(用量0.02g/只)、寡聚糖Ⅰ组(用量30mg/kg)、寡聚糖Ⅱ组(用量60mg/kg)与对照组比较,增重分别提高31.6%(P〈0.01)、22.3%(P〈0.01)和31.6%(P〈0.01);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27.9%、16.6%和30.1%;在抗逆性试验中,减重分别减少74.4%(P〈0.01)、12.0%(P〈0.05)和41.7%(P〈0.01);啄癖发生率分别减少74.6%、62.3%和87.7%。结果表明:复合寡糖和寡聚糖对蛋用育成鸡的促长增重及提高抗逆性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杀虫补"以杀虫燥湿、清热解毒遣药组方,主要由攻毒杀虫、去腐敛疮类药组成。实验结果表明,1%"杀虫补"组ACI为181.7,相对增重率达88.7%;0.5%"杀虫补"组ACI为173.4,相对增重率达82.4%;磺胺氯吡嗪钠组ACI为173.5,相对增重率达80.5%,表明"杀虫补"治疗鸡球虫病的效果确切,1%治疗剂量属高效杀虫药。用5%和10%剂量进行慢性毒性实验,未发现明显的中毒反应,但平均增重率分别为43.1%和32.0%,增重效果明显受到影响(P0.01),说明长期大剂量使用,会造成鸡的生长抑制。5 g/kg和3 g/kg剂量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大剂量一次性使用不会造成鸡的死亡,但会抑制鸡的生长。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该中药组方对肉鸡球虫病具有治疗、预防以及增重的效果,按治疗剂量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对自然感染慢性呼吸道病的鸡群采用蟾酥桔虎片治疗,分别按高(2片/kg体重)、中(1片/kg体重)、低(0.5片/kg体重)三个剂量口服给药,同时设立镇喘散和烟酸诺氟沙星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用药4d后,蟾酥桔虎片高、中剂量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0.O%,效果优于对照药物镇喘散(66.7%)和烟酸诺氟沙星(66.7%);各治疗组的增重效果优于不给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碱偏离型恩诺沙星注射液对人工感染大肠杆菌O78雏鸡的治疗作用,本试验以8日龄的雏鸡为试验动物,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O78菌悬液,建立雏鸡大肠杆菌人工感染模型,然后给予不同剂量碱偏离型恩诺沙星注射液对其进行治疗试验。结果显示,给予1.75mg/kg碱偏离型恩诺沙星注射液进行预防给药,其增重率显著升高,增重率和有效率分别为102.45%和100%;给予1.75mg/kg碱偏离型恩诺沙星注射液进行治疗给药,雏鸡增重率、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3.34%、70%和83%,试验证明,碱偏离型恩诺沙星注射液能有效防治人工感染雏鸡大肠杆菌病,为兽医临床应用碱偏离型恩诺沙星注射液治疗雏鸡大肠杆菌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头孢噻呋对大肠杆菌、沙门菌、溶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头孢噻呋与氧氟沙星、甲氧苄啶(TMP)的联合抑菌浓度指数。结果表明,头孢噻呋、氧氟沙星对5种病原菌都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头孢噻呋与氧氟沙星联合使用时,对大肠杆菌、沙门菌、链球菌可产生协同作用,对溶血性巴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为无关作用;头孢噻呋与TMP联合用药时,对上述5种病原菌均具有协同作用。对实验性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头孢噻呋高(100mg/L)、中(50mg/L)剂量对感染鸡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药物庆大霉素(P〈0.05),极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1);头孢噻呋高剂量组(100mg/L)感染鸡的增重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建议临床应用头孢噻呋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时,可采用饮水给药,剂量为100mg/L。  相似文献   

17.
中华苦荬菜治疗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鸡肾型传支病毒(IBV)分离株的鸡胚尿囊液接种16日龄蛋雏鸡,并 机分为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和卵抗治疗组,中药治疗用中华苦荬菜水煎剂(0.2g生药/ml)自由饮用治疗,卵抗治疗组用卵黄抗体注射治疗(1ml/只)。试验结束时,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卵抗治疗组的死亡率分别为89.5%、71.4%、71.8%,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中药治疗组和卵抗治疗组差异不显著(P>0.05),另试验表明中华苦荬菜对鸡肾型IB有一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验证乌梅酸枣仁提取物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以鸡传染性法氏囊LX毒株感染未接种法氏囊疫苗的雏鸡,建立动物模型;以自拟乌梅酸枣仁提取物分高、中、低3个剂量组口服,以黄芪多糖为对照,评价其预防和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疗效。结果表明:①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后,预防试验中测试药物中剂量组、黄芪多糖组的相对增重率分别为81.85%和48.24%;成活率分别为87.5%和100%。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测试药物中剂量组的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黄芪多糖组(P<0.05),两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中剂量组、黄芪多糖组的法氏囊指数分别为0.187和0.123,脾脏指数分别为0.361和0.286。中剂量组的免疫器官指数均明显高于黄芪多糖组,差异显著(P<0.05)。②治疗试验中,测试药物中剂量组、黄芪多糖组的相对增重率分别为29.55%和46.1%,成活率分别为100%和80%。中剂量组、黄 芪多糖组的法氏囊指数分别为0.22和0.25,脾脏指数分别为0.34和0.36。经过统计学分析,上述两试验组的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乌梅酸枣仁提取物以200 mg/kg体重口服,连续5 d能有效提高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的成活率,且预防和治疗保护率均超过80%;测试药物通过提高鸡法氏囊、脾脏指数而发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抵抗病毒侵害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阿苯达唑干混悬剂防治绵羊蠕虫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阿苯达唑干混悬剂按10、15、20mg/kg剂量防治绵羊蠕虫病,并设阳性对照组。结果表明,阿苯达唑干混悬剂药效试验3个试验剂量组对羊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分别为80.0%、90.0%和100.0%,虫卵减少率分别为93.6%、97.39/6和100.0%;冬季按20mg/kg剂量驱除绵羊消化道线虫的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分别为93.3%和98.1%;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减少率分别为90.0%和90.18%。8月中旬按20mg/kg剂量对羔羊裸头科绦虫的驱净率、驱虫率分别为87.5%和98.15%。试验表明,阿苯达唑干混悬剂具有良好驱虫效果,使用剂量以15mg/kg-20mg/kg为宜,干混悬剂使用方法简便,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将32日龄黄杂肉用仔鸡2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0只雏鸡。第1组为对照组,第2~4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了3.5%,3.0%,2.5%柑桔皮粉的日粮,试验期35天。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3.5%的柑桔皮粉组鸡效果最佳,料重比3.09-1,比对照组鸡降低11.71个百分点,饲料转化率提高了13.27%,只均增重0.9345kg比对照组鸡(0.8365kg)提高11.72%(P〈0.05)。经济效益比对照组鸡提高27.35%,增重耗料成本降低了0.55元/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