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葛根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动物移植性瘤株EAC腹水瘤、S180肉瘤、H22肝癌等,进行了根提取物体外抗肿瘤作用的观察和对S180肉瘤、Lewis肺癌、H22肝癌体内抗肿瘤作用观察;同时对瘤细胞DNA合成及脾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葛根撮以物对多种移植性瘤株有显著的细胞毒作用或抑制作用;对瘤细胞的体外作用强度与药物浓度有正相关、与作用时间关系不大;体内抑瘤作用与剂量无显著的正相关。本次试验还初步表明葛根提取物对瘤细胞DNA有抑制作用;小剂量能增强ConA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大剂量则抑制。  相似文献   

2.
槲寄生在荷瘤小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槲寄生在荷瘤小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将槲寄生提取物1.65~15 mg/(kg·d)经皮下分别注射于荷肉瘤S180的实体瘤和腹水瘤小鼠体内,连续注射9d后,分别对其肿瘤重量、抑瘤率、脾有核细胞数、脾指数、生存期以及肿瘤组织等病理变化进行观测.试验结果表明,槲寄生对体内肿瘤生长的抑制率为14.7%~28.3%,经其治疗后,小鼠的存活时间及脾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其瘤组织中为较致密的结缔组织,对照为疏松的结缔组织.槲寄生在荷瘤小鼠体内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对脾脏的保护功能可能与其抗瘤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褪黑素生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褪黑素是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吲哚类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它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还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褪黑素已经被开发为产品大量用于人类的保健和医疗。文章介绍了近年来褪黑素研究情况,包括其增强免疫、抗肿瘤、抗衰老等生理作用的机制,也对褪黑素的开发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及其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毒副作用小、无残留、药理作用独特等特点,在抗肿瘤研究方面,已经成为抗肿瘤药物或其辅助药物,目前研究的热点是中药治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从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中药复方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等方面对中药诱导细胞凋亡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综述。中药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调控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影响细胞凋亡通路的信号传导及阻滞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等抑制肿瘤细胞的永生化。  相似文献   

5.
去甲斑蝥素为斑蝥素的衍生物,与斑蝥素有类似的抗肿瘤作用,但其毒性明显低于斑蝥素。研究表明,斑蝥素及其衍生物临床应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抗病毒,抑制病毒的复制,可以内服治疗乙型肝炎和外涂治疗尖锐湿疣;二是抗肿瘤,对多种实体瘤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如肝癌、卵巢癌和乳腺癌等。文章重点综述其抗肿瘤机制,即抑制蛋白磷酸酶,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和增强p53功能,诱导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抑癌、抗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药多糖的免疫调节及抗肿瘤作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多糖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是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如促进免疫细胞增殖与分化,分泌各种淋巴因子,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NIM)的平衡等。在世界药物研究趋势由化学合成药物转向天然药物的今天,人们对中药多糖类药物的研究也正如火如荼。本文对近年来中药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中药清热药抗肿瘤作用的确切性进行文献再分析。方法:以《中药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第二版)教材中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清热药作为文献再分析对象,通过查阅、归纳、整理2017年以前公开发表的有关清热药抗肿瘤作用的原始研究文献,根据重复和综合评价等原则,自拟清热类中药抗肿瘤作用的评定标准,对21味清热药具有的抗肿瘤作用进行文献再评价,以明确清热药抗肿瘤作用的可靠性。结果苦参、黄芩、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中药具有显著抗肿瘤作用,这充分印证了中医对肿瘤发病原因与病理机制的认识与清热解毒药作用的契合。抗肿瘤药的作用机制呈多途径多角度,其中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和调控细胞信号通路及传导占主导。  相似文献   

8.
新牛蛙抗肿瘤肽RGD-T-La(FS)嵌合体的设计及其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新牛蛙抗肿瘤肽RGD-嵌合体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以新牛蛙抗菌肽Temporin-La(T-La)为基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改变特定氨基酸残基设计合成新的抗肿瘤肽Temporin-La(S)(TLa(S))和Temporin-La(FS)(T-La(FS)),氨基端偶联RGD肽成RGD-T-La、RGD-T-La(S)和RGD-T-La(FS)抗肿瘤肽,通过圆二色谱检测多肽二级结构,MTT法体外筛选抗肿瘤细胞活性多肽。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肿瘤细胞对不同多肽的吸收量,筛选对抗肿瘤肽敏感的肿瘤细胞。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实时观察抗肿瘤活性强的抗肿瘤肽对敏感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抗肿瘤肽及其RGD嵌合体肽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在新牛蛙抗菌肽Temporin-La基序上设计T-La(S)和T-La(FS)2种抗肿瘤活性肽,圆二色谱仪测定其二级结构均呈α螺旋型,MTT结果显示黑色素瘤细胞(B16)对几种多肽的敏感性最强,10 mg/L质量浓度时,RGD-T-La(FS)对B16的毒性作用最强,细胞存活率为24.6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实时观察到,RGD-La(FS)和RGD-La(S)对肿瘤细胞都有较强的杀伤作用。扫描电镜结果显示,RGD嵌合体多肽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具有位点靶向性。流式细胞仪检测HepG2对FITC-RGD-T-La(FS)的吸收量最大,检测到荧光强度为800 950.70。经改造的多肽T-La(FS)可以增加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且偶联RGD的嵌合体RGD-T-La(FS)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更具有靶向专一性,为抗肿瘤肽作为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抗肿瘤作用试验,显示大蒜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红白血病K562及胃癌SGC-7901细胞的作用,用小孔板法在16.0、8.0、4.0和1.0mg/mL终浓度剂量培养24h后,残留率分别为42.85%、50.22%、64.43%、75.32%及39.65%、47.48%、60.74%、73.41%;对小鼠移植性肿瘤肉瘤S180及肝癌HEP A用大蒜提取物18.0mg/kg及9.0mg/kg剂量,瘤重抑制率为42.4%、39.6%及35.3%、33.3%。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青龙衣胶囊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含药血清用MTT法对人肺癌A-549、胃腺癌SGC-7901、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活性,筛选出最敏感瘤株接种裸鼠体内,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含药血清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最敏感,作用72h后抑瘤率达83.9%(P<0.01);青龙衣胶囊给药21天可见裸鼠瘤体积的增长非常缓慢,监测结果显示对给药后期抑瘤作用最强,抑瘤率可达61.8%(P<0.01)。结论:青龙衣胶囊具有明显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1.
蜂毒是蜜蜂工蜂毒腺和副腺分泌的透明液体,蜂毒素是蜂毒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高血压、抗菌、抗炎作用。总结蜂毒素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发现蜂毒素能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诱导瘤细胞凋亡,也可直接杀伤瘤细胞,还能增加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同时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植物多糖是潜在的新型抗肿瘤药物资源,因此,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对几种植物多糖抗肿瘤活性相关研究进展作简要阐述,并列举出植物多糖常见的几种抗肿瘤机制,以期为抗肿瘤药物的开发以及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目前,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依赖于化学药物。然而大部分抗肿瘤化学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亦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因此,寻找并开发高效低毒的天然抗肿瘤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植物多糖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且对人体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灵芝多糖、黄芪多糖等已被成功应用于癌症的治疗。笔者就近年来几种常规植物多糖抗肿瘤作用及植物多糖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苦参碱是豆科植物苦参等中草药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苦参碱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多,重点关注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苦参碱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增殖,诱导细胞分化与凋亡。而细胞信号通路影响着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就苦参碱抗肿瘤的信号通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含有多种成分,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多糖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抗病毒感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一种具有典型的树突状形态,主要由骨髓或血液的造血干细胞以及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化而来,是唯一能诱导初次免疫应答的抗原递呈细胞,也是将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联系起来,在介导机体免疫反应中必不可少功能强大的细胞。近年来,关于中草药多糖通过调节树突状细胞的功能进而影响其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逐渐开展。论文就中草药多糖调节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和功能、中草药多糖增强树突状细胞抗肿瘤及抗病毒免疫调节作用,以及中草药多糖对树突状细胞的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本课题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对象,研究了冬虫夏草醇提物辅助蜂胶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冬虫夏草和蜂胶都能通过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实现其抗肿瘤作用。蜂胶与冬虫夏草联合使用增强了肿瘤细胞对作用药物的敏感性,提高了这两种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能够起到协同抗肿瘤作用。本研究结果对冬虫夏草等珍稀草原野生植物资源作为辅助剂,增强蜂胶等名贵蜂产品的药理及保健作用的研究和探索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松果体和褪黑素的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松果体(pineal body)是个重要的神经内分泌腺,人们发现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melatonin,MT)可以通过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对机体产生广泛的生物学效应。现研究结果发现褪黑素在抗氧化、免疫调节、生殖系统、胃肠道、肿瘤等具有一定的作用,作者综合了有关松果体和MT的国内外最新进展文献,较全面的叙述了松果体器官以及MT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诱导分化(Induction of differentiation,IOD)是指恶性肿瘤细胞在体内外分化诱导剂的作用下,向成熟或接近成熟的细胞分化。目前,恶性肿瘤的诱导分化治疗已成为肿瘤生物学和肿瘤治疗学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其中,寻找低毒高效的分化诱导剂是肿瘤诱导分化治疗的关键。人参皂苷Rh2是人参所含活性成分之一,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各国学者先后通过多种体内外试验证实,Rh2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或凋亡,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而对正常细胞的毒性甚低。笔者仅对人参皂苷Rh2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苦马豆素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苦马豆素(SW)是引起动物疯草中毒的主要毒性成分,研究表明它能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表现出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也能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增强由抗原刺激的T淋巴细胞作用,激活自然抗肿瘤免疫系统;还能够迅速刺激机体内巨噬细胞,促使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监视作用,促进骨髓增殖,从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作为人工抗原,苦马豆素还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避免动物因采食疯草而中毒。文章就苦马豆素的抗肿瘤作用进行综述并对其药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褪黑素广泛存在于多种动物体内,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及抗细胞凋亡能力,参与动物机体内多种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生理活动过程,调控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在动物繁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褪黑素对动物季节性繁殖、卵泡发育、精子发生、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发育和精液冷冻保存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畜牧生产实践中褪黑素的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胃肠道褪黑素分泌及其生理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褪黑素(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是调节生物节律、代谢和繁殖等的生理激素。肠道微生物以及胃肠道内分泌细胞都能合成褪黑素,褪黑素在肠道具有调节胃肠道运动和分泌、抗氧化、抗凋亡和免疫调节等作用,且在多种肠道炎症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概述褪黑素在胃肠道的合成分泌和生理功能,以及在肠道炎症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